三国前传

文岳

首页 >> 三国前传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汉乡 唐砖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学霸养成小甜妻 抗战之烽火 神医毒妃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谍影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章 后宫的斗争开始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那北单于於除鞬,本来是窦宪主张让他继位的。窦宪本打算派兵护送他回北庭,可后来窦宪自己犯事被召回,这事儿就黄了。於除鞬听说窦氏倒台,觉得没人能管他了,竟然不跟朝廷打招呼,拍拍屁股就跑了,这可把汉朝的面子往哪搁?汉廷得知消息,立马派将兵长史王辅和中郎将任尚,带着几千骑兵去追。这俩人为了稳住於除鞬,还假惺惺地说要护送他,於除鞬这傻小子还真信了。等汉军追到跟前,於除鞬还没反应过来,以为是闹误会了,赶紧上前解释。没想到王辅眼疾手快,抡起大刀,咔嚓一声,就把於除鞬给砍落马下,送他见阎王去了。那些匈奴兵一看老大死了,吓得四散奔逃,可汉军哪肯放过,一顿砍杀,杀得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没一会儿就把这些残兵败将收拾得干干净净。王辅他们回去报捷,皇上当然高兴,又是嘉奖又是赏赐,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再说说南单于这边,屯屠何突然病死了,他弟弟安国继位。这安国没什么威望,大家都不太服他。左谷蠡王师子,是安国的堂兄,这人聪明又能干,以前跟着汉军打北匈奴,得了不少赏赐,在国内人气很高,大家都敬重他,反而看不起安国。安国心里窝火,就想找师子的麻烦。师子也知道安国不怀好意,每次安国叫他去开会,他就装病不去。汉度辽将军皇甫棱也向着师子,暗中保护他。安国气不过,就上书给汉朝,告皇甫棱的状。汉廷把皇甫棱撤职,让执金吾朱徽接替。可还有个中郎将杜崇,也和安国不对付。安国又上书告杜崇,杜崇也不是吃素的,先让河西太守把北匈奴的使者截住,不让他们通消息,还跟朱徽说安国要造反。朱徽和杜崇一合计,就上书朝廷,说安国亲近新投降的匈奴人,要杀师子,背叛汉朝,得赶紧在西河、安定、上郡这些地方加强防守。和帝让大臣们商量怎么办,大臣们说匈奴人心思难猜,得派个精明的人去单于庭看看情况,要是有变故,就让他便宜行事。和帝就照办了。朱徽和杜崇接到命令,马上发兵攻打单于庭。安国一听汉军来了,吓得连帐篷都不要了,赶紧逃跑。等汉军回去了,他又回来攻打师子。师子早有准备,跑到曼伯城躲起来。安国追到城下,城门紧闭,进不去,只好在五原驻扎下来,和师子对峙。朱徽派使者去调解,安国根本不听。没办法,朱徽和杜崇只好召集各郡的兵马,去讨伐安国。安国两面受敌,支撑不住了,他的舅舅骨都侯喜为等人,怕被连累,就把安国杀了,迎接师子当单于。南庭的人没意见,可北庭投降的那些匈奴人,念着安国的好,要为他报仇。他们半夜偷袭师子的帐篷,师子差点就没命了。还好汉安集掾王恬带着卫士及时赶到,把这些人打跑了。可这些投降的匈奴人越来越多,一共十五部,二十多万人,拥立前单于屯屠何的儿子逢侯为单于,到处烧杀抢掠,然后跑出塞外。汉廷又派光禄卿邓鸿当车骑将军,和越骑校尉冯柱会合朱徽、任尚等人,带着四万多汉胡兵去讨伐逢侯。南单于师子和杜崇在牧师城等着汉军来会师,一起往北打。没想到逢侯先下手为强,带着一万多骑兵围攻牧师城,天天攻城。巧的是邓鸿到了美稷县,离牧师城不远了,逢侯听说后,赶紧解围,往满夷谷退去。邓鸿到了牧师城下,和师子、杜崇一起追逢侯到大城寨,杀了三千多人,俘虏了一万多人。冯柱也带着一路人马,追击逢侯的另一支部队,杀了四千多人。任尚带着乌桓、鲜卑这些人,在满夷谷截击逢侯,又打了个大胜仗,一共杀了一万七千多人。逢侯带着剩下的人往北跑了,汉军也追不动了,就收兵回去。朝廷觉得邓鸿在路上耽误时间,让逢侯跑了,就把他召回治罪。后来又因为朱徽、杜崇挑起边境争端,也把他们抓回来关进监狱,这三个人最后都死在监狱里了。只留下冯柱在五原驻守,让雁门太守庞奋当度辽将军。从这以后,朔漠一带就分成南北两部,一直乱糟糟的,后面还有不少事儿呢。

这边匈奴闹得不可开交,那边羌人也不安分,瞅准机会想捣乱。以前羌人不敢闹事,全靠护羌校尉邓训。邓训这人厉害啊,对羌人恩威并施,羌人都服他。可惜永元四年,邓训病死了,羌人哭得跟死了亲爹似的,家家都给他立祠堂,天天祷告。只有迷唐这小子,躲在颇岩谷里,心里打着小算盘。这迷唐一直想夺回以前的地盘,就是怕后来的校尉像邓训一样厉害,所以不敢轻举妄动。正好蜀郡太守聂尚来当护羌校尉,他看邓训把羌人治得服服帖帖,也想学一招,就派使者去招抚迷唐,让他回大小榆谷住。这不是没事找事吗?迷唐正想回榆谷呢,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带着人回去了。他还让祖母卑缺去感谢聂尚。聂尚高兴得屁颠屁颠的,以为迷唐真心归顺,对卑缺好吃好喝招待,还送了不少金银财宝。卑缺回去的时候,聂尚亲自送到寨下,摆了一桌好酒好菜送行,还派译使田汜等五个人护送。可他哪知道,这迷唐是个白眼狼,根本不领情。他把田汜等人抓起来,召集羌人,把他们的血滴到酒里,让大家一起喝,发誓要一起攻打汉朝。这些羌人也没脑子,跟着就起哄。迷唐当了老大,就开始侵扰金城。聂尚根本管不了,只好向朝廷求救。朝廷当然怪聂尚办事不力,把他撤职,让居延都尉贯友接替。贯友吸取聂尚的教训,决定出兵讨伐。他先派使者去劝那些羌人,说只要投降,就给他们钱。这些羌人见钱眼开,就和迷唐翻脸了。贯友趁机出兵,攻打大小榆谷,抓了八百多个俘虏,抢了几万斛麦子。迷唐跑得快,没被抓住。贯友不甘心,在榆谷附近的逢留河旁修城、造船、建桥,准备大干一场。迷唐害怕了,带着人跑到赐支河曲躲起来。到了永元八年,贯友死了,汉阳太守史充来当护羌校尉。史充想一举消灭迷唐,就发动湟中羌胡一起出兵。可没想到人太多太杂,大家心思不一样,结果被迷唐打败,死了好几百人。聂尚主抚失败,史充主剿也失败,都是没本事。史充被撤职,代郡太守吴祉来接替。第二年,迷唐又带着八千人攻打陇西,还胁迫塞内的羌人一起当强盗。这些羌人又跟着他干,一共凑了三万步兵和骑兵,把陇西的守兵打得落花流水,还杀了大夏县长,老百姓可遭殃了。消息传到京城,朝廷派行征西将军事刘尚和越骑校尉赵世,调集三万汉羌胡兵去讨伐迷唐。刘尚在狄道驻扎,赵世在枹罕驻扎,刘尚的司马寇盱带着各郡的兵从四面进攻。迷唐吓得屁滚尿流,把老弱病残扔了,逃到临洮南山。刘尚他们追到山谷里,和迷唐打了一仗,杀了一千多人,抢了一万多头马牛羊。迷唐跑了,不过汉军也死伤不少,不敢再追,就收兵回去了。

这一年,皇太后窦氏去世了,还没下葬呢,梁松子扈让他的堂兄梁襢上书三公府,说汉家以前的规矩,都很尊重皇帝的母亲,梁贵人是皇上的亲妈,却没有尊号,希望朝廷能考虑考虑。原来梁贵人当年自杀后,被宫人随便埋了,也没发丧。和帝那时候还小,一直以为窦后是自己亲妈,也没人敢告诉他真相。窦氏倒台后,才有几个人偷偷跟和帝提了几句,可窦太后还活着,也不好多说。梁襢上书的时候,正好太尉尹睦死了,张酺当了太尉。张酺把梁襢叫来问清楚情况,就去跟和帝说了。和帝这才知道自己的亲妈是梁贵人,哭得稀里哗啦的,问张酺怎么办。张酺说:“按照春秋大义,母以子贵,汉朝以来,皇帝的母亲都很尊贵。我觉得应该马上给梁贵人上尊号,把她的家人也照顾好,这样才合适。”和帝点头说:“要不是你说,我都成不孝子了!”张酺出去后,又有奏章呈上来,是南阳人樊调的妻子梁嫕写的,梁嫕是和帝生母梁贵人的姐姐。和帝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我妹妹梁贵人以前在后宫,承蒙先帝宠爱,生下了皇上。可窦宪兄弟诬陷她,我父亲梁竦冤死在监狱里,尸骨都没人收;老母亲和弟弟被流放到万里之外。只有我侥幸活下来,躲在乡下,一直担心哪天就没命了,也没办法让皇上知道真相。现在皇上圣明,窦宪兄弟也被惩罚了,我才敢来跟皇上说说。我听说汉文帝即位后,薄太后很荣耀;汉宣帝即位后,史族又兴旺起来。我们家虽然和薄史两家有亲戚关系,可一点好处都没得到,我心里很难过。我父亲已经死了,没办法复活。母亲年纪大了,弟弟梁棠等人在很远的地方,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希望皇上能把我父亲的尸骨收回来,让母亲和弟弟回到家乡,这样的大恩大德,我们全家都感激不尽!”和帝看到最后一句,马上让中常侍和掖庭令去把梁嫕叫进宫来。梁嫕早就等在宫门口了,一叫就进去了,把事情详细地跟和帝说了一遍,说得情真意切,没有一点假话。掖庭令回报和帝,和帝就接见了梁嫕。梁嫕举止大方,说话条理清晰,说到家里的冤屈,眼泪止不住地流,和帝也跟着哭了。和帝把梁嫕留在宫里住了一个月,才让她回去,还赏赐了很多衣服、钱、房子和奴婢,给她加了个梁夫人的称号。提拔樊调为羽林左监。樊调是樊宏的族孙,樊宏是光武帝的舅舅,以前当过光禄大夫。

这时候司徒丁鸿已经死了,司空刘方当了司徒,让太常张奋当司空。三公联名上奏,太尉张酺也在里面,说应该像光武帝贬吕后那样,贬窦太后的尊号,不让她和章帝合葬。和帝想来想去,觉得窦太后毕竟养了自己十年,不忍心这么做,就下诏说:“窦氏虽然不遵守法度,可太后自己也很节俭。我伺候了她十年,从道义上讲,臣子没有贬尊长的道理,我不忍心离开她,也不想做对不起她的事。以前上官太后也没被降职,所以这件事就别再提了。”诏书一下,大臣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就把窦太后的棺材和章帝合葬在敬陵,尊谥为明德皇后。又把和帝生母梁贵人重新装殓,按照丧礼办事,和姐姐梁大贵人一起葬在西陵,谥曰恭怀皇后。还追封梁竦为褒亲侯,谥曰愍。派中使和梁嫕、梁松子扈一起去汉阳,把梁竦的棺材接回来。梁竦死在汉阳监狱里,前面说过。和帝还特意赐给他东园画棺、玉匣重衾,在恭怀皇后陵旁给他建了坟,亲自送葬,百官都来了。把梁竦的家属也召回来,封梁竦的儿子梁棠为乐平侯,梁棠的弟弟梁雍为乘氏侯,梁雍的弟弟梁翟为单父侯,每人食邑五千户,都当特进,还赏赐了很多房子、奴婢、车马、兵器。梁氏宗族,不管亲疏,都当了郎官。梁氏又兴旺起来了,和帝对他们特别好。不过这皇恩也不能太泛滥,一不小心就种下祸根了。

清河王庆,请求去生母宋贵人的坟前祭扫,和帝答应了,还让官员一年四季都去祭祀。庆哭着跟身边的人说:“我妈活着的时候我没好好孝顺,现在能给她祭祀,也算是一点心意了。要是再求建祠堂,怕和恭怀皇后的情况一样,又惹麻烦。我想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可这太难了,这辈子都有遗憾啊!”后来庆又上书说外祖母王氏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没医生治,希望能接到京城来治病。和帝也答应了,宋氏家属也都到了京城。庆的舅舅衍俊盖暹等人,也都当了郎官。

窦氏从此越来越不行了,夏阳侯窦瓌回到封地后,本来还没事,可因为借钱给穷人,被朝廷责怪,徙封罗侯,还不能让官吏和士兵服侍他。以前窦家有权有势的时候,收受贿赂都没事;现在不行了,借钱给人还犯法,这世态炎凉啊!梁棠兄弟奉诏回京城,路过长沙,离罗县很近,就顺便去威胁窦瑰,逼他自杀。和帝正忙着照顾梁氏一家,也没心思管这事儿。看来这世道真是无常,窦氏以前那么风光,现在落魄了,做人还是得低调点,不然早晚得出事。

再说说和帝,这时候已经长大成人了,还没立皇后。后宫里选了好几个美女,最早入宫、最受宠的,是前执金吾阴识的曾孙女。阴识是光烈皇后阴氏的哥哥,也就是光武帝的继后阴丽华的哥哥,他们家世代都是皇亲国戚。这阴女小时候就聪明伶俐,识字读书,长得还漂亮,所以被选进掖庭后,马上就得到和帝的宠爱,被封为贵人。永元八年,被立为皇后。可没想到,又有一个大家闺秀被选进来了,这家世不比阴家差,长得比阴后还漂亮,这就有好戏看了。这女孩是谁呢?是故护羌校尉邓训的女儿,前太傅高密侯邓禹的孙女。她母亲阴氏,是光烈皇后的侄女,生的女儿叫邓绥,五岁的时候就懂礼貌、守规矩。祖母特别喜欢她,亲自给她剪头发,因为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不小心把她的额头剪破了。邓绥强忍着疼,一声不吭。旁边的人看到她额头流血,问她疼不疼,她却说:“我不是不知道疼,只是太夫人喜欢我,要是我叫疼,会让她难过的,所以我就忍着。”五岁的小女孩,就能这么体贴老人,真是难得。大家都夸她懂事。六岁的时候,她就能写篆书了,十二岁就精通《诗经》《论语》。哥哥们读经书的时候,她在旁边听,还经常提出问题。母亲阴氏笑着说:“你不好好学做针线活,整天研究学问,难道想当女博士吗?”邓绥白天学女工,晚上读典籍,家里人都叫她女学生。父亲邓训也很看重她,有什么事都跟她商量。阴后入选的时候,邓绥也被选上了,可正好赶上父亲邓训去世,她在家守孝,就没进宫。邓绥天天哭着想念父亲,三年不吃肉不喝酒,人都瘦得不成样子了,大家都称赞她是孝女。邓绥曾经梦到自己两手摸着天,天空湛蓝,还有钟乳一样的东西,她就仰起头去舔。醒来后觉得很奇怪,就找人解梦。解梦的人说,尧梦到登天,汤梦到舔天,这都是帝王的好兆头,大吉大利。还有相士看到邓绥的长相,也夸她有福气,说她是成汤的骨相,可惜是个女孩。家人听了,心里暗暗高兴,不过没敢说出来。太傅邓禹在世的时候,常说:“我带兵打仗,从来没乱杀过人,后代肯定会兴旺发达的。”邓禹的侄子邓陔也说,邓训当谒者的时候,修石臼河,每年救活好几千人,老天爷有眼,邓家肯定会有福报的。

邓绥十六岁的时候,守孝期结束了,她的衣食住行也恢复正常,出落得更加漂亮了,脸蛋圆圆的,眉毛长长的,一看就是有福之人。身高七尺二寸,皮肤像玉一样光滑,就像仙女下凡。宫里又把她选进去,其他的美女们看到她,都自惭形秽。和帝这时候正是年轻气盛、喜欢美女的时候,一眼就看中了邓绥,当天晚上就把她带到寝室,两人甜甜蜜蜜,如胶似漆。第二天,就册封邓绥为贵人。这邓贵人可不像一般人,她得到和帝的宠爱后,一点也不骄傲,还是像以前一样恭敬谨慎。平时去拜见阴后,总是小心翼翼的,大气都不敢出。对待其他的妃嫔,也特别友善谦虚,从不摆架子。哪怕是对侍女隶役,也和颜悦色,关怀备至,没有一点主子的傲慢劲儿。就这么着,邓贵人在宫里的人缘好得不得了,大家都对她赞不绝口。

可这世上的事儿啊,就是这么不凑巧。邓贵人进宫没多久,就得了一场感冒,病得还不轻。和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忙让邓氏的家人进宫来照顾,还允许他们自由出入,不限定时间。邓贵人得知后,却皱起了眉头,多次跟和帝说:“陛下,这宫里头规矩森严,现在让外家人自由进出,这对上呢,会让您放松了宫禁的防范;对下呢,会让我遭受别人的非议。这么一来,上下都不好,我实在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特殊待遇。”和帝听了,打心眼里佩服,忍不住赞叹道:“别人都觉得能让家人进宫看望是件荣耀的事儿,可你却当成了忧愁,还这么严格地要求自己,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啊!”从这以后,和帝对邓贵人更加宠爱了,甚至超过了正宫皇后阴氏。

即便如此,邓贵人还是小心翼翼,行事低调。每次参加六宫的宴会,那些妃嫔们都争着打扮得花枝招展,头上插满了簪子,身上穿着崭新的衣服,一个个光彩照人,就跟比赛似的。只有邓贵人,只是略施粉黛,穿着素雅,却透着一股自然的雍容华贵。平时穿衣服的时候,如果发现和阴后的颜色一样,她就会马上换掉;要是和阴后一起去见皇上,她总是跟在后面,不敢并肩走,也不敢大大方方地坐下;每当皇上问她问题,她也总是等阴后回答完了,才斟酌着开口,绝对不和阴后抢风头。和帝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常常关切地对她说:“贵人啊,你这么品德高尚,又懂得谦虚,可千万别把自己累着了。”

可惜的是,阴后一直没有孩子,邓贵人也没能怀上龙种。这后宫里虽然偶尔也有其他妃嫔生孩子,可不知怎么的,孩子总是夭折。邓贵人心里着急,就经常跟和帝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还劝和帝多找些其他的妃嫔来侍寝,希望能早日有个孩子。

这阴后呢,本来就因为邓贵人越来越受宠而心生嫉妒,现在看到邓贵人这么做,更是气得咬牙切齿。她的嫉妒心就像野草一样,疯狂地生长,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她的外祖母邓朱,经常出入宫廷,阴后就和她偷偷地商量,竟然打算让巫祝用巫术咒死邓贵人,好出出这口恶气。

然而,邓贵人还没遭到什么灾祸,和帝却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卧床不起。阴后得知后,不但没有一点担心,反而在私下里恶狠狠地对身边的人说:“哼,要是我以后掌权了,一定不会让邓氏有一个活口!”她也不想想,这外祖母也姓邓,邓贵人还是从阴家出来的,大家本来就有亲戚关系,何必这么狠毒呢?

不过,这宫里的宫女们大多都受过邓贵人的好处,她们可不忍心看到邓贵人被害。于是,就有人偷偷地把阴后的话告诉了邓贵人。邓贵人听后,泪流满面,悲痛地说:“我一直尽心尽力地侍奉皇后,没想到她却这么不理解我,还想害我。我真是对不起皇上啊!以前周公为了武王的病,愿意代替他去死;越姬为了楚昭王,也选择了自杀。她们都是品德高尚的人,我虽然只是个女子,但也不能苟且偷生。我应该先自杀,一来报答皇上的恩情,二来避免家族遭受灾祸,三来也不让阴后以后做出像人彘那样残忍的事情,就算死了,我也能安心了。”说着,就拿起毒药,准备一饮而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宫女赵玉眼疾手快,赶紧冲过去拦住了她,着急地说:“贵人,您可千万不能想不开啊!皇上的病已经快好了,您不用担心!”邓贵人听了,这才放下毒药,暂时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说来也巧,第二天和帝的病情真的好转了。慢慢地,阴后的那些恶毒的话也传到了和帝的耳朵里。和帝听后,对阴后更加厌恶了。这下子,长秋宫的皇后之位,恐怕是要易主了。这阴后以后的日子会怎么样呢?邓贵人又是否能顺利当上皇后呢?

这后宫里的争斗啊,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邓贵人以德服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和帝的宠爱;而阴后却因为嫉妒,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也告诉我们,做人还是要善良、宽容,嫉妒心可真是要不得啊!咱们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恰似寒光遇骄阳 超凡大航海 官道之色戒 无限群芳谱 重生八零锦绣盛婚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限制级末日症候 都市极乐后后宫 宋檀记事 田野花香 林岚秦小雅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九龙至尊 超级医生在都市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斗罗世界的巫师 洪荒之太上老子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萌宠狂妃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无敌天下内 大成王朝专务司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红楼志 世子请叛逆 
最近更新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狂魔战神杨再兴 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紫鸾记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穿越三国做将军 什么!越娶妻越强 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 红楼:玩主天下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