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前传

文岳

首页 >> 三国前传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汉乡 唐砖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学霸养成小甜妻 抗战之烽火 神医毒妃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谍影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章 马援马革裹尸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咱今儿个接着讲那后汉的故事。话说那洞庭湖西南边儿,有个叫武陵的地儿,四面都是山,山下有五条溪水岔着流,就是那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这五溪附近住的都是蛮人,叫五溪蛮。听说这蛮人是盘瓠的后代,这盘瓠啊,其实是条狗的名儿。以前高辛氏帝喾的时候,老是去打犬戎,犬戎里有个吴将军,厉害得很,没人打得过。帝喾就悬赏,说谁要是能把吴将军的脑袋拿来,就把女儿许配给他。手下的人都不敢去,没想到帝喾养的一条狗,毛有五种颜色,叫盘瓠,它虽说不会说话,可通人性,偷偷跑到犬戎的寨子下,把吴将军给咬死了,还把头叼回来。帝喾觉得狗虽然立了功,可人和狗不能在一起啊,就不想把女儿嫁给它。但他女儿为了守信,还是愿意跟着盘瓠。盘瓠就背着姑娘跑到南山,成了夫妻,生了六男六女,互相配对,慢慢地人越来越多。不过这事儿听起来有点不靠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以前的人都把他们当外人,让他们自己过日子,就是他们出来捣乱的时候,才派兵去收拾一下,稍微太平点就不管了。

建武二十三年的时候,蛮人的头领单程他们又出来抢郡县,光武帝就派武威将军刘尚去征讨。刘尚这一路啊,碰到蛮人的队伍,一打就跑,跟那砍瓜切菜似的,轻松得很。他心里就想,这蛮人也没啥能耐啊,就打算一股脑儿地往深处冲,想着把他们的老窝给端了。可谁知道,这越走越危险,路也越来越难走,满眼都是深山老林,雾气腾腾,烟瘴弥漫。这时候正是建武二十四年的春天,天又热又湿,那瘴气熏得人难受,士兵们都累得不行了,刘尚自己也觉得顶不住了,就想往回走。哪晓得刚一转身,那些蛮人就像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拿着刀啊棍啊,乌央乌央地围上来了。刘尚这时候想跑也来不及了,只好拼命抵抗。可那蛮人太多了,里三层外三层,把他们围得死死的。刘尚左冲右突,怎么也冲不出去,最后没力气了,就死在那儿了,手下的人也全都被杀光了,一个都没活下来。这也算是以前平蜀的时候,杀了太多蜀人,遭了报应吧。

蛮人打了胜仗,就更加无法无天了,接着去攻打临沅。临沅的县令赶紧写奏章报告情况,还把刘尚打败战死的事儿说得明明白白。光武帝又派谒者李嵩和中山太守马成,带着兵去救援。虽说把临沅城保住了,可他们也不敢再往前走了,怕跟刘尚一样吃败仗。光武帝等了好几个月,也没听到啥好消息,心里着急啊,跟那些大臣们说起这事儿的时候,脸上都是愁容。

这时候,伏波将军马援从襄国回来了。他听说蛮人还在闹事儿,就跑到光武帝跟前,主动请求去出征。这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是要死人的事儿,可马援这人就是个急性子,非要去。光武帝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对他说:“你这年纪也不小了啊!”马援不等光武帝说完,就抢着说:“我虽然六十二岁了,可还能穿上铠甲,骑上战马,怎么能说老呢?”光武帝还是不说话,在那儿琢磨。马援急得不行,跑到殿外,把铠甲穿上,又让卫士把战马牵过来,“嗖”的一下就跳到马背上,在那儿左顾右盼,精神得很,就是要让光武帝看看他还行。光武帝在殿里看着,忍不住赞叹说:“这老头还真硬朗啊!”就答应让马援去出征了。

马援带着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这些人,还有四万多士兵,秋天的时候就出发了。他那些老朋友都来送他,马援就跟谒者杜愔说:“我受国家的大恩,现在年纪大了,日子也不多了,就怕哪天死了都没个好地方。这次能受命去南方打仗,就算死了也能闭眼了。可我就怕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的子弟,在皇上身边说坏话,要是这样,我就是死了也不甘心啊!”这话说得,就跟预言似的,不太吉利。杜愔听了,也觉得马援这话说得不好,可又不好说啥,就安慰了他几句,然后大家就分开了。

各位看官,看了上一回就知道,马援以前去北方打仗的时候,曾经教训过梁松和窦固两个人,这两人心里就记恨他了。其实他们之间的矛盾,还不止这一件事儿。以前马援生病的时候,梁松去他家看望,都走到马援的床边了,还下拜行礼,可马援躺在床上,动都没动,也不回礼。等梁松走了,马援的儿子们就问他:“梁伯孙(梁松字伯孙)是皇上的女婿,在朝廷里地位高,大臣们都怕他,您怎么不回礼呢?”马援就生气地说:“我是他父亲的朋友,他虽然地位高,可也不能不懂尊卑啊!”从那以后,梁松就恨上马援了。马援有个哥哥的儿子叫严敦,这两人喜欢在背后议论朝廷里的大臣,马援担心他们惹祸,在去交址打仗的时候,还写信告诫他们,让他们说话做事小心点,要学龙伯高,别学枉季良。这龙伯高叫述,当时是山都长,枉季良叫保,是越骑司马。没想到有人跟枉保有仇,就上书告发他,说他迷惑众人,还把梁松和窦固也牵连进去,说他们和枉保一起干坏事。这人还找到了马援告诫侄子的信,当作证据。光武帝看了奏章,把梁松和窦固叫来骂了一顿,还把马援的信给他们看。梁松和窦固吓得直磕头,把头都磕破了,才没被治罪,不过枉保的官被免了,龙伯高被提拔为零陵太守。经过这两件事儿,梁松和窦固都恨透了马援,梁松更甚。马援也知道他们俩恨自己,怕他们在背后说坏话,所以才跟杜愔说那些话。可他既然知道这两人是个隐患,为啥还要去出征呢?其实就是因为皇命难违,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就带着兵往南走,一路上风餐露宿,吃了不少苦。

到了下隽的时候,都已经快过年了。马援就在下隽县城里过了年,然后派人去打听去武陵的路。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从壶头山进去,路近但是水险;一条是从充县进去,路远但是地势平坦。中郎将耿舒说,不如从充县走,这样稳当些。可马援想走近路,觉得这样能快点到,还能省粮食。将帅两人意见不一样,马援就上书给光武帝,说走近路能快点到,还能掐住敌人的要害,成功得快。光武帝听了马援的,就下诏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办。

马援就从下隽出发了,走到临乡的时候,离壶头山就几十里地了。那些蛮人听说马援来了,就出来阻拦。马援带着士兵一阵猛打,杀了两千多蛮人,蛮人吓得四散而逃,都跑到竹林里去了。马援让士兵到处去找,可一个蛮人都没找到,就继续往壶头山走。这壶头山可有一百里高,方圆三百里,是出了名的险要地方,再加上水流湍急,到处是深滩,弯弯曲曲的,根本没有好走的路。好不容易找到一块平地,就在那儿扎营了。抬头一看,那些蛮人在高坡上守着,把路口都堵住了,就算有千军万马,一时半会儿也攻不上去。马援没办法,只好耐心等着,找机会再行动。可谁知道,这一等就是好几天,一点机会都没有。这天气突然变得特别热,那瘴气和疫病一起来,好多士兵都染上病死了,马援自己也累得不行了,就在山壁上挖了个洞当屋子,躲进去避暑。有时候听到蛮人在外面喊叫,他还得强撑着病体出来防备着,累得直喘气,还得不停地给士兵们下命令。旁边的人看他为了国家这么拼命,都很感动,有几个都忍不住哭了。

中郎将耿舒是建威大将军耿弇的弟弟,他因为之前的建议没被采纳,现在在壶头山被困住,吃了不少苦,心里就很不服气。就给耿弇写了封信,大概是说:“之前我上书说应该先打充县,虽然粮食不好运,但是士兵们都想打仗,好几万人都想冲在前面。现在倒好,在壶头山根本走不动,大家都憋着一肚子火,这样下去不是饿死就是病死,真是太可惜了!之前到临乡的时候,那些蛮人自己跑出来了,如果晚上去偷袭,就能把他们都消灭了。这伏波将军就跟那西域的商人似的,走到一个地方就停下来,所以才打败仗。现在果然染上疫病了,都跟我说的一样。”

耿弇收到信,怕耿舒在蛮人那里有危险,就赶紧把信给光武帝看。光武帝就派梁松当虎贲中郎将,让他带着诏书去责备马援,还代替马援当监军。这差事,说不定就是梁松自己想办法弄来的。等梁松到了壶头山的时候,马援已经病死了。梁松这下可高兴了,终于有机会报仇了,就赶紧写奏章给光武帝,不但说马援耽误了打仗的时机,还诬陷他在交址的时候,拿了好多宝贝,装了满满一车回来。甚至和马援一起去的马武,还有于陵侯侯昱(侯昱是前大司徒侯霸的儿子)也跟着一起上书说马援的坏话,都一口咬定马援带了宝贝回来。光武帝信以为真,马上派人去把马援的新息侯印绶收回来,还想治他的罪。

等到马援的棺材运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都不敢报丧,只在城西买了几亩地,简简单单地把他埋了。那些朋友和以前的熟人,都不敢去吊唁。马援的妻子儿女还怕被治罪,就和马援哥哥的儿子马严用草绳绑在一起,到皇宫去请罪。光武帝把梁松的奏章拿给他们看,他们才知道是被梁松诬陷了,就赶紧上书喊冤。这书都上了六次,说得特别可怜,光武帝才稍微松了口。

原来马援在交址的时候,经常吃薏苡仁(就是老百姓说的米仁),这东西能祛风湿,让身体轻松,还能补气。后来他打完仗要回来的时候,看到南方的薏苡仁颗粒大,就买了几斛带回来。哪知道梁松他们诬陷说是宝贝,差点惹来大祸。那些同事朋友都没人帮他说句话,只有以前的云阳令朱勃,和马援是同乡,一个人跑到皇宫上书,为马援打官司。书上说:“我听说有德行的君王和圣明的政治,不会忘记别人的功劳;只要有一点好处,就不会要求十全十美。所以高祖刘邦赦免了蒯通(就是蒯彻,为了避汉武帝的讳,改叫蒯通),还用王礼埋葬了田横,大臣们都很安心,也不担心自己会被治罪。那些大将在外面打仗,有人在朝廷里说坏话,一点小错都被记着,大功劳却没人提,这是国家应该小心的啊!以前章邯因为害怕别人说坏话,就跑到楚国去了,燕国的将军守着聊城,就是因为有人说坏话,最后也没投降,他们难道是愿意这样吗?是怕被那些坏话伤害啊!我看以前的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从西州出来,很敬佩皇上的仁义,一路上经过好多危险,冒着死的风险,一个人在那些贵族中间,也没人帮他说话。他跑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就跟下到深渊、进到老虎嘴里一样,难道他自己知道能得到七郡的官职,还能封侯吗?建武八年的时候,皇上您去西边讨伐隗嚣,国家的计划还没定下来,军队也没集合好,马援提出应该进攻的建议,最后才把西州打下来。后来吴汉打下陇地,冀路被隔断了,只有狄道这个地方为国家坚守着,老百姓又饿又困,命都快没了。马援接到诏书去西边,安慰那些边疆的百姓,还召集了很多英雄豪杰,跟羌戎讲道理,最后才把他们从危险中救出来,保住了快要没了的城池。他带着兵前进,还吃敌人的粮食。陇冀差不多平定了,他还守着空郡,只要出兵就有功,只要进攻就能打胜仗,把先零羌人都消灭了,还追到山谷里,拼命打仗,连箭都射到腿上了。后来又去交址打仗,那里的瘴气重,马援跟妻子儿女诀别,一点后悔的意思都没有,最后把征侧打败了,平定了一个州。中间又去南方打仗,一下子就打下了临乡,军队已经有功劳了,可还没打完就死了,那些士兵虽然染上疫病,马援也没一个人活着回来。打仗有时候时间长了能立功,有时候太快了会打败仗,深入敌境不一定对,不前进也不一定错,人哪有愿意一直在危险的地方待着,不想活着回来的呢?马援为朝廷做事二十二年,北边到过沙漠,南边渡过江海,还染上蛮人的瘴气,为国家牺牲了,可现在名声没了,爵位也被收回去了,国内的人都不知道他有啥错,老百姓也没听说他有啥不好,最后被几个人的话诬陷,被冤枉得很惨。他的家人都不敢出门,死了也不能好好埋葬,亲戚朋友都很害怕,死的人不能为自己辩解,活着的人也没人帮他伸冤,我觉得很痛心啊!

我听说《春秋》里讲,有功劳就能抵消罪过,圣明的君王对待臣子有五种情况,像马援这样就是为国家拼命做事的。希望皇上您让大臣们公平地评判马援的功过,该恢复的恢复,该断绝的断绝,也好让国内的人满意!我都六十岁了,一直在乡下种地,我想起栾布哭彭越的情义,就忍不住心里的悲愤。我在皇宫前害怕得直发抖,希望皇上您明察。”

这封信呈上去以后,光武帝才答应让马援葬在原来的祖坟里。好在武陵的蛮人这时候也投降了,监军宋均把这事儿报告上去,光武帝就不再追究马援的事儿了。各位看官看到这儿,可能会想,之前去征讨蛮人的时候那么难,怎么后来收降蛮人又这么容易呢?其实啊,这还得感谢马援。马援在壶头山待了几个月,士兵们都累得不行了,那些蛮人在高处守着,下不来,也饿得受不了了。谒者宋均本来在马援的军营里当监军,他看出来蛮人已经没力气了,就想假传圣旨让他们投降,能结束这事儿就好。可马援已经死了,军营里没人做主,谁也不敢同意宋均的想法。宋均却很坚决地说:“忠臣为了国家,只要有办法能让国家安定,为啥不能自己做决定呢?”就假传圣旨,调伏波司马吕种,让他带着假的诏书,跑到蛮人的军营里,跟他们说投降有好处;一边还敲鼓、摇旗,装作要进攻的样子。蛮人的头领单程,心里害怕了,就跟吕种定了约定,愿意投降。吕种回去报告给宋均,宋均又把单程叫出来,好言好语地安抚他,还给他安排了当官的,然后就带兵回去了。在路上,宋均先派人给光武帝写信,说自己假传圣旨有罪,听候皇上的处分。光武帝看他虽然假传圣旨,但是把事情办好了,就没怎么治他的罪,等他回来,还赏了他金帛。

只是马援的四个儿子,不能继承他的爵位,马援死了以后,也没有什么抚恤的诏书,就这么算了。光武帝这事儿做得,也有点太绝情了。这时候,大司空朱浮被免了官,光禄勋杜林被提拔为大司空,杜林干了几个月,又死了。大司徒蔡茂也死了。光武帝就提拔陈留太守玉况当大司徒,太仆张纯当大司空。没多久,玉况又死了,光武帝又想起以前的事儿,想改变一下官职的制度。原来以前建义大将军朱佑曾经上奏说,唐虞时代,契当司徒,禹当司空,都没有“大”字,圣贤都不敢称大,后来的人怎么能随便用呢?应该让三公都去掉“大”字,按照经典来。这奏章送上去以后,光武帝没回复。现在朱佑已经死了,他的奏章还在,又赶上蔡杜这些人接连去世,光武帝觉得“大”字不吉利,就听了朱佑的建议,让二司不再称“大”,还把大司马改成太尉。

当天就把行大司马事的刘隆免了职,另授太仆赵熹为太尉,大司农冯勤为司徒。这赵熹和冯勤也没啥特别突出的大功,就是跟着光武帝好些年,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所以才被选中。

再说那司空张纯,他可是前汉富平侯张安世的玄孙,世袭着爵位。这人老实巴交、规规矩矩的,建武初年就来朝见光武帝,所以后来还是让他继续承袭爵位。建武五年的时候,被任命为大中大夫,让他带着颍川的突击骑兵,去安抚荆、徐、扬这些地方,还负责管理粮道,给各个将帅的军营送粮食,也算是立了些功劳。后来又去南阳屯田,升为五官中郎将。有官员上奏说,以前的列侯,如果不是宗室成员,就不应该再承袭爵位。光武帝看在张纯有功劳的份上,不忍心剥夺他的爵位,只是把他的封地改到武始侯,和富平侯相比,食邑减少了一半。等到他接替杜林当司空的时候,就想着按以前萧何、曹参的做法,清静无为,所以也没啥特别的事迹可以记载。

光武帝这时候也一心想着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不喜欢瞎折腾,所以自从中原平定以后,就选了几个稳重可靠的老家伙来当三公。像蔡茂、杜林这些人,大多都清正廉洁、奉公守法,虽然和那些开国功臣比起来,他们没那么辛苦,但是在这太平时期,有这样的好官,也算是称职了。

说到这守令当中,也有几个有名的好官。桂阳太守卫飒,九真太守伍延,庐江太守王景,这些人都一心为老百姓谋福利,在当地教化百姓,干得有声有色。还有江陵令刘昆,有一回城里着火了,他对着大火磕头,嘿,你说巧不巧,这火还真就灭了。后来他调到弘农当太守,弘农这地方山多,山里有老虎,可这些老虎居然都背着小虎崽过河跑了。光武帝听说了这些事儿,就把刘昆叫过来问:“以前你在江陵,对着风磕头,火就灭了;后来到弘农,老虎也都跑了,你到底有啥德行,能有这样的事儿发生呢?”刘昆回答说:“这也就是碰巧赶上了,没啥特别的。”这话说得实在,旁边的人听了都偷偷笑。光武帝却赞叹说:“这才是忠厚老实的人啊,说话不吹牛,也不拍马屁。要是换了别人,肯定不是自己夸自己,就是讨好我。”说完,就把这些事儿写到书里,还当面任命刘昆为光禄勋,刘昆这才谢恩退下。

没多久,以前的京兆掾第五伦,因为管理市政,一直名声不错。光武帝把他叫过来,跟他谈论政事。第五伦回答得让光武帝很满意,就任命他为会稽太守。第五伦上任以后,为官清廉公正,老百姓都对他赞不绝口。这些好官的事儿,也不能不说,让大家知道这世上还是有好官的。

光武帝也有意提倡廉洁之风,就给官吏们增加了俸禄。他想着,这当官的俸禄够了,就能专心为老百姓办事了。这办法倒也算是抓住了关键。

再说那匈奴日逐王比,自从自立为单于,向汉朝称臣以后,大家就叫他南单于。光武帝特意派中郎将段彬(音琛)和副校尉王郁,去给南单于送玺绶,还准许他到云中居住。南单于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就接受了命令,还派了儿子到汉朝来当人质,上表谢恩。光武帝又好好地夸奖了南单于一番,让他搬到西河郡美稷县去住,还任命段郴为中郎将,王郁为副,让他们留在西河,保护南单于。南单于也设置了诸侯王,帮着汉朝守卫边疆。以前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这八郡的边民,之前因为躲避敌人跑到内地,现在光武帝给他们发了钱和粮食,让他们都回到家乡去了。

这北匈奴单于蒲奴,看到南单于归附了汉朝,心里害怕,担心汉朝和南单于联合起来打他,就赶紧把以前抢来的汉朝百姓,一个一个地放回去,还派使者到武威郡,请求和亲。武威太守把这事儿如实报告给光武帝,光武帝就让大臣们一起商量,这事儿到底咋办。大臣们讨论了好几天,也没个结果。皇太子庄这时候站出来说:“南单于刚归附咱们,北匈奴肯定是害怕被攻打,所以才来求和亲。要是咱们马上答应了,南单于可能就会有二心,我看还是不答应的好。”光武帝听了太子的话,就回复武威太守,拒绝了北匈奴的使者。

朗陵侯臧宫和扬虚侯马武,却一起上书,请求攻打北匈奴。他们说:“这匈奴人贪心不足,又不懂礼义信用,走投无路了就低头求和,稍微安稳点就又来侵犯。现在北匈奴闹饥荒,人困马乏,正是打败他们的好机会。只要皇上您派将领出兵塞外,招募羌胡这些人,多给他们些赏赐,一起攻打北匈奴,用不了几年,肯定能把他们消灭。”光武帝可不这么想,他下诏回答说:

“《黄石公记》里说:‘柔能克刚,弱能胜强。舍近求远的,往往劳而无功;舍远求近的,反而能有好结果。所以说,一心想扩大地盘的,最后土地会荒芜;一心想弘扬道德的,国家才会强盛。珍惜自己拥有的,才能安稳;贪图别人东西的,最后会灭亡。残暴的统治,就算一时成功,最终也会失败。’现在咱们国家也没啥好政策,灾害不断,老百姓都担惊受怕,自己都顾不上自己,还想着去打远方的敌人吗?孔子说:‘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且北匈奴还很强,那些屯田警备的事儿,传来传去,很多都不真实。要是真能拿出国家一半的力量去消灭大敌,那当然好,可现在不是时候,不如让老百姓休息休息。各位王侯公卿,你们都要明白我的意思!”

过了一年,到了建武二十八年,北匈奴又派使者到朝廷来,进贡马匹和皮衣,再次请求和亲,还想要汉朝的音乐,并且请求带着西域各国的胡人一起朝贡。光武帝又让三公以下的大臣们商量这事儿到底行不行。这时候,有一位文采不错的掾史,写了一篇长长的奏章,把自己的想法说得头头是道,呈给了光武帝。

到底是谁写的奏章?奏章里又说了些啥呢?各位看官别着急,咱们下回接着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恰似寒光遇骄阳 超凡大航海 官道之色戒 无限群芳谱 重生八零锦绣盛婚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限制级末日症候 都市极乐后后宫 宋檀记事 田野花香 林岚秦小雅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九龙至尊 超级医生在都市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斗罗世界的巫师 洪荒之太上老子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萌宠狂妃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无敌天下内 大成王朝专务司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红楼志 世子请叛逆 
最近更新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狂魔战神杨再兴 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紫鸾记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穿越三国做将军 什么!越娶妻越强 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 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 天玑灵梦 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 大庆逍遥贵公子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