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张强的眉头紧紧皱起。
10亿,折算单份份额8亿,这比马芸授权的上限7亿(对应40%份额)还要高出不少。这已经超出了他所能决定的范畴。
“郑总,10亿这个价格,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张强坦诚道,“我们需要与总公司进行沟通以后,才能给你们答复。能否给我们一点时间?”
“当然可以。”郑诗晴表现得很大度,“我们可以明天继续谈。希望阿里能做出符合《美人鱼》真正价值的选择。”
第一回合交锋,天眼影业在郑诗晴和王宁的配合下,凭借出其不意的强硬和清晰的价值论述,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将压力彻底甩给了阿里影业。
送走暂时休会去打电话请示的阿里团队,会议室里只剩下张彤彤、郑诗晴和王宁三人。
王宁揉了揉眉心,低声道:“阿里这边,底线看来就在8.75亿左右了,距离我们的10亿还有距离。”
郑诗晴看向张彤彤:“彤彤姐,看来他们是要请示一下马老板了。”
张彤彤老神在在:“不急,这才第一家。乐视那边,估计会更有趣。”
下午四点,乐视影业的cEo张召带着他的团队准时抵达。
简单寒暄过后,张召几乎没有任何铺垫,直接切入主题,语气充满激情:“彤彤总,郑总,王总,我们乐视对《美人鱼》项目也有极大的兴趣!贾董对这次合作高度重视,指示我们务必拿出最大的诚意!我们非常理解并认可天眼影业对项目价值的判断!”
他一上来就先捧高对方,试图营造一种“我们懂你”的氛围。
郑诗晴依旧是主谈,她微笑着重复了之前的条件:“感谢张召总的认可。我们此次打包转让天眼系40%及光线影业10%,共计50%的份额,报价是10亿Rmb。”
听到10亿这个数字,张召眼角跳了跳。不是,你们上来就给我来这么大的吗?饶是他来之前做足了心理准备,知道天眼胃口不小,但这开口就是10亿,还是让他心头一紧。这几乎是把“我们就是来抢钱的”写在了脸上。
不过,张召不愧是在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深谙谈判之道——气势不能输,饼要先画圆。他没有像张强那样表现出明显的犹豫或试图用数据模型反驳,反而立刻接话,语气带着一种近乎盲目的热情:
“10亿!虽然这是一个非常高的价格,但正如郑总所说,匹配《美人鱼》的价值!我们乐视影业,以及我们背后的整个乐视生态,始终坚信,顶级内容是无价的!它带来的用户价值、品牌价值、生态协同价值,远远超越简单的财务回报计算!”
他身体前倾,目光灼灼地看着郑诗晴和张彤彤,试图用情绪感染对方:“我们贾董常说,要‘蒙眼狂奔’,要敢于为未来投资!《美人鱼》就是这样一个代表未来的项目!我们非常希望能够与天眼、光线这样的顶级内容方携手,共同开创大文娱的新篇章!”
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表态,若是放在其他场合,或许能唬住人。但在天眼这边三位见惯风浪的高层面前,尤其是深知乐视目前资金链传闻的张彤彤和郑诗晴看来,这番唱高调反而显得有些……虚浮。
郑诗晴等张召表演完,脸上依旧挂着得体的微笑,但眼神清明,不为所动:“张召总对项目前景的看好,我们感受到了。那么,对于这10亿的报价,乐视的诚意是?”
她直接把皮球踢了回去,懒得听那些空洞的生态价值论述。在她看来,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
张召深吸一口气,知道光喊口号不行,必须亮出底牌了。他看了一眼身边的财务顾问,那顾问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
“彤彤总,郑总,王总。”张召的语气稍微收敛了一些激情,多了几分郑重,“我们乐视影业,愿意出价……6.5亿Rmb,收购贵方40%的份额!光线的10%,我们愿意按照同等估值,即1.625亿,一并收购!总价8.125亿!”
这个报价,比阿里最初的5.5亿(40%份额)要高出一截,甚至比阿里刚才让步后的7亿(40%份额)要低!不过这也显示了乐视影业在贾会计指示下的“积极”和“魄力”。
然而,这个价格,距离天眼系的10亿打包价,还有将近2个亿的差距!甚至不如阿里影业第二次的报价。
郑诗晴听完,脸上没有任何惊喜的表情,反而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遗憾:“张召总,8.125亿,距离我们的心理预期,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她没有像对待阿里那样直接说“不谈了”,但态度依旧明确——不够。
张召心里咯噔一下。他以为这个报价已经足够显示诚意了,毕竟这已经是远超市场常规溢价的数字。他连忙说道:“郑总,这绝对是我们基于最大诚意给出的价格!相信在整个行业内,也很难找到比我们更有决心的买家了。”
王宁的声音温和,却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张召话语中的浮夸部分:“张召总,感谢乐视的认可。不过,我们评估项目价值,并不仅仅是横向对比行业溢价。更重要的是基于项目本身的基本盘和未来潜力。您我都清楚,对于《美人鱼》这样的项目,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票房的直接分账上,更在于它作为顶级Ip所能撬动的巨大杠杆效应。当然,这些生态价值,最终也需要一个合理的价格来锚定。”
他顿了顿,目光平静地看向张召身边的财务顾问,仿佛在说:我们都懂,就别玩那些虚的了。“至于张召总提到的‘行业内最有决心的买家’……不瞒您说,在您之前,我们已经接触过其他意向方。大家的决心,似乎都不小。虽然我不能透露他们的剧透报价,但我能告诉张召总的是,你们的报价,是最低的。”
这话说得含蓄,但暗示的意味极其明显——别以为就你们一家想买,也别觉得你们的报价有多突出。
张召的脸色微微变了变。他当然知道竞争对手的存在,尤其是财大气粗的阿里。王宁这话,等于直接告诉他,乐视的报价并没有竞争力。
“王总的意思是……”张召试图挽回局面,“我们的报价,还有提升的空间?”他这话问得有些艰难,因为6.5亿收购40%已经是他来之前,和贾会计反复沟通后,所能拿出的、在“展现魄力”与“控制风险”之间尽可能平衡的价位了。再高,乐视影业本身的现金流压力会非常大,甚至可能需要动用上市公司体系外的资金,操作起来会更加复杂。简单来说,需要贾会计套现更多的股份才行。
郑诗晴接过了话头,她没有直接回答张召的问题,而是再次强调了己方的立场,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张召总,我们还是回到最初的原点。50%份额,打包价10亿。这是我们基于对项目最审慎、也最乐观的评估后得出的数字。这个价格,包含了我们对周星池品牌价值、春节档票房潜力、影片品质信心以及……嗯,包括近期一些额外关注度带来的隐性价值提升在内的所有考量。”她巧妙地暗示项目的价值天花板可能比传统模型预测的更高。
她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随意地看向张召:“我们理解乐视生态对顶级内容的渴望,也相信贾董的远见和魄力。但是,商业合作的基础是价值对等。如果乐视无法认同这个价值,那么我们只能说非常遗憾。毕竟,”她轻轻靠回椅背,语气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疏离,“我们并非找不到其他认可这个价值的合作伙伴。或者,维持现状,对我们而言也并非不可接受。无非是少赚一些,但项目本身成功后所带来的价值,我们依然可以分享。”
这番话,软中带硬,既点了乐视的“渴求”,又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和“退路”,将选择权完全抛给了对方。
“三位,《美人鱼》这个项目,如果我们达成交易,我们是需要承担巨大风险的。电影一天没上映,市场的反馈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张召的话音在会议室里落下,他试图将话题引向电影投资固有的不确定性,以期能为乐视的报价争取一些空间,或者至少让天眼方面在态度上有所松动。他紧盯着郑诗晴和张彤彤,希望能从她们脸上看到一丝对风险的忌惮。
然而,他失望了。
郑诗晴闻言,不仅没有流露出任何担忧,反而轻轻笑了一声,那笑声里带着一种基于绝对实力的从容。她甚至没有去看张彤彤,因为答案早已刻在她们所有人的心里。
“张召总,你说的这个风险确实存在。”郑诗晴的语气平稳得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任何电影在上映前,都存在市场反馈的未知数。但是,”她话锋一转,目光清亮地看向张召,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我们天眼系计划退出《美人鱼》,绝不是因为不看好这个项目。恰恰相反,我们杨董对这部电影的评价非常高。如果不是因为与中影、安乐之间存在一些原则性的分歧无法调和,这部电影将是我们天眼影业今年春节档毫无争议的核心重点项目,我们会投入比现在多得多的人力物力去保驾护航。”
她微微前倾身体,仿佛在分享一个确信无疑的秘密:“张召总,您在这个行业时间也不短了。我们杨董看好的电影,从他出道以来,您可曾见过他失手?他的判断,什么时候出过错?如果这个项目有问题,他甚至都不会花大价钱去投资。”
这话像一记重锤,敲在张召的心上,他无法反驳。杨简在影视项目上的眼光,早已被无数成功案例证明,近乎神话。他选择投资或看好的项目,全都成了商业与奖项丰收的爆款,这已经是业内的共识。
“这一次,也不例外。”郑诗晴的语气斩钉截铁,“我们对《美人鱼》票房冲击30亿,甚至摸高35亿充满信心。所以,您所说的风险,在我们看来,是可控的,甚至是不存在的。我们之所以有意向转让份额,是基于商业以外的考量,而非对项目本身价值的怀疑。因此,这个风险,不应该由我们来承担折扣,也不应该成为拉低交易价格的理由。”
王宁适时地推了推眼镜,用他那温和却极具穿透力的声音补充道:“张召总,换个角度想。正因为我们杨董如此看好,且我们掌握了项目从孵化到成片的全部核心信息,我们对它的价值判断才更具参考意义。10亿的报价,是基于最翔实的一手资料和数据模型得出的,已经充分考虑了您所说的‘未知数’。如果是一个我们自己也心存疑虑的项目,我们绝不会开出这个价格,更不会如此坚持。杨董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张彤彤自始至终没有插话,只是悠闲地品着茶,仿佛眼前的谈判与她无关。但她这种超然的态度,本身就是对郑诗晴和王宁最大的支持,也无形中给乐视团队施加了更大的压力——看,我们根本不在乎谈不谈得成。
张召感到一阵无力。对方逻辑严密,底气十足,完全堵死了他从风险角度压价的可能。他意识到,继续在“价值”和“风险”上纠缠,只会让自己更加被动。乐视想要拿下这个项目,似乎只剩下一条路——加钱。
他深吸一口气,与身边的财务顾问再次快速交换了一个眼神。财务顾问又是微微地摇了摇头,示意这个价格已经触及了他们内部评估的安全线。但张召想到贾会计那“志在必得”的指示,他咬了咬牙。
“郑总,王总,彤彤总。”张召的语气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意味,“我充分理解并尊重贵方对项目价值的判断。我们乐视影业,也同样相信杨董对于《美人鱼》的看好。这样,为了表示我们最大的诚意,也为了促成我们双方的合作,我们可以将报价提升到……7亿!收购40%的份额!光线的10%,我们同样按照比例,出价1.75亿!总价8.75亿!”
这是一个巨大的跳跃!比之前的8.125亿足足提升了6250万!显示出乐视在压力下的决心。
然而,郑诗晴听完,脸上依旧没有任何波澜。她甚至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拿起面前的矿泉水,轻轻抿了一口,仿佛在给时间让这个数字在空气中沉淀一下。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短暂的寂静。乐视团队几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对方的反应。
放下水瓶,郑诗晴才缓缓开口,她的目光扫过张召,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惋惜:“张召总,8.75亿,这个价格……我相信这确实是乐视目前能给出的最高诚意了。但,依然不是最高的。”
张召心中一紧,听这语气,是哪个神经病出价比他们还高?
不管是不是最高,但郑诗晴都说到这份上了,这价格肯定是不行?
果然,郑诗晴继续说道:“但是,很遗憾,它依然没有达到我们10亿的预期。虽然只差了1.25亿,但对于这个量级的交易,对于《美人鱼》这个级别的项目,这1.25代表的不是简单的数字差距。而是价值认知的不同。”
最关键的是,对方听到10亿的报价没有一口拒绝,显然还能再挤一挤”
她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为深邃:“我们定价10亿,不仅仅是基于票房预测。它包含了周星池导演个人品牌在未来几年的持续溢价能力,包含了这部电影形成的Ip投资价值。”
“所以,”郑诗晴总结道,语气带着一种不容商榷的决绝,“10亿,是我们的底线。少一分,我们都无法向杨董,向我们自己的判断交代。”
张召嘬了嘬牙花子。8.75亿已经是他能动用的极限权限,再往上,就必须汇报贾会计,而且需要动用更复杂的资金渠道,风险会急剧放大。他张了张嘴,还想再争取一下:“郑总,8.75亿,折算下来单份份额已经接近7亿(指40%份额对应7亿),这已经是天价了!能否请贵方再考虑一下?或者,我们在其他方面,比如后续的衍生开发合作上,我们可以与天眼影业合作……”
郑诗晴直接抬手,轻轻打断了张召的话,她的动作优雅,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张召总,不必了。我们这次交易,只谈《美人鱼》这50%的份额转让,干净利落。不捆绑任何其他条件。”她的态度十分明确,明确得近乎冷酷。
王宁看着张召嘬牙花子的小动作,温和地给了最后一个台阶,或者说,是最后的通牒:“张召总,看来今天暂时无法达成一致了。没关系,这么大的交易,确实需要慎重。您可以先回去和贾董再沟通一下。我们的报价有效期,到明天下午六点之前。在此之前,如果有其他意向方给出我们无法拒绝的条件,我们可能会优先考虑。或者说,没有合适的报价,我们会选择将份额留在手中。请您理解。”
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价格没得谈,给你们一天时间考虑,过时不候,而且我们随时可能卖给别人,也可以不卖。
张召知道,再待下去也无济于事了。他还是挤出一个笑容,站起身:“好的,郑总,王总,彤彤总,感谢各位的时间。今天的沟通非常……深刻。我们会尽快内部讨论,明天给贵方一个明确的答复。”
“期待您的好消息。”郑诗晴也站起身,礼仪周到地与他握手,但眼神依旧平静无波。
送走乐视团队,会议室里再次只剩下天眼系的三位核心。
王宁看向郑诗晴,眼中带着赞许:“诗晴,你这招‘底线锁定’用得真是炉火纯青。完全没给他们任何讨价还价的幻想。”
郑诗晴舒了口气,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肩膀,笑道:“都是跟着彤彤姐和简哥学的。对付这种看似热情洋溢、实则算计精明的对手,就必须比他们更坚决,更清晰。让他们知道,所有试图绕开核心价格的套路,在我们这里都行不通。”
张彤彤这才放下一直端着的茶杯,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做得很好。就是要这个气势。我们不是菜市场卖菜,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他们爱买不买。”她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洞察,“乐视这边,我估计贾会计可能会搏一把。他们太需要这样一个项目来提振信心了。就看他们能不能在明天下午六点前,下定决心了。”
“阿里那边,应该也会在明天给出最终答复。”王宁补充道,“如果那边真的如简哥说的,更相信他们的大数据模型,我估计他们还会加价。毕竟,天眼科技给出的数据模型是有得赚的,起码在品牌影响力上,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郑诗晴点点头:“从与阿里和乐视接触来看,我能感受到他们是想要这5成份额的,主动权确实是在我们手里。明天,就见分晓了。”
窗外,金融街华灯初上,秋夜的凉意渐浓。
这场关于《美人鱼》份额的资本博弈,第一天的战局,以天眼影业的全面主导和强硬坚守而暂告段落。接下来,就看阿里和乐视,如何抉择了。
就在张彤彤和郑诗晴商量着晚上叫上杨胖胖去谁家小酌两杯,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王宁也归心似箭,忙着回家陪老婆孩子享受温馨晚餐的时候,阿里影业和乐视影业这边,却是另外一番截然不同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