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梦南国

章双城

首页 >> 遗梦南国 >> 遗梦南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女将星 四季锦 步步生莲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重生之铁血战将 
遗梦南国 章双城 - 遗梦南国全文阅读 - 遗梦南国txt下载 - 遗梦南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3章 骠骑叩门多遇坎坷 常侍献言稍叙坦荡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路的雨加雪,让原本以碎石和黄褐色夯土铺成的官道泥泞不堪。

直到临近东郊临川王府十里外的青松亭,才见到青石板铺的主路。

康长明骑在马上,抖了抖身上的斗笠,抚着头顶那顶牛皮缝制而成的帽子,朝前面望着。

“父亲,前面就到王府了。”

康长明的儿子康悦侧身说道。

“把东西看好,不要淋了雨。”

“父亲放心,都已安排妥当。”

没一会,队伍便来到临川王府大门口。

只见袁柄在门前屈身拱手。

“将军一路辛劳。”

侍从将马匹和车架牵到后门,康长明和康悦朝着袁柄低头拱手示意。

“有劳中使。”

“殿下就在内堂,将军请随我来。”

于是几人来到了内堂,只见六殿下正伏案写着什么,见康长明进门,满脸的心疼怜悯状。

“末将康长明,叩见殿下。”

父子二人跪地行礼。

“是长明啊!”

“快快请起。”

“谢殿下。”

康长明身着一件青色锦袍,外边换了一件朱红色斗篷。

康悦着银甲、戴银盔;腰佩一尺多长的金光宝刀,刀柄是一只张口的豹子;脚下踏一双鹿皮翘首靴。

眉毛宽厚,眼神深邃,黝黑的皮肤下藏着一股子勇毅。

“若寡人没猜错,身旁这位便是少郎君吧!”

康悦听后再次低身拱手。

“末将康悦,见过殿下。”

“呵呵呵,好!好啊!”

“自古英雄出少年。”

“郎君神色坚毅,身姿魁梧,寡人今日得见,甚为惊异!”

“来,过来坐。”

于是父子二人便坐到了临川王左侧的位子。

“末将未能事先奏请,冒然造访,还望殿下恕罪!”

“哎!长明此话就见外了!”

“你有所不知啊,我早已吩咐过下人,若是开国老将来访,无需向寡人奏报,府中时刻欢迎!”

“特别是你康将军,寡人望也盼也,没想到今日便迎来你这位贵客了。”

“殿下垂爱之意,末将感激不尽。”

“只是前线军务繁忙,未能抽出空当,末将理应早日来京向殿下叩拜问安。”

“呵呵呵,长明不必拘礼。”

“你身为骠骑将军,又司职寡人府中司马。”

“如今于北徐领兵,可见陛下对你是何等信任啊。”

“长明啊,不瞒你说,今日见你如此模样,寡人心中多有不安。”

“没想到当年与寡人饮马淮水那个康长明,已如此苍老了。”

“诶......话说回来,寡人亦是两鬓斑白了!”

“殿下千金之躯,仁德宽厚,当百世而常青。”

“末将乃一武夫,当年有幸于殿下身旁当值。”

“南国安邦定国,殿下乃汗马功劳,末将每每想起,心中无不敬佩!”

“如今廉颇老矣,末将自当坚毅不屈,于北徐州再建功业!”

“好!好啊!”

“康明如此忠义,寡人甚感欣慰。”

“令郎既已随军行事,将军勇武之能亦是后继有人了!”

“殿下言重了,犬子憨厚,无甚才德,还需在前线多加历练才是。”

“呵呵呵,说起历练,文达府上子侄亦随豫章王去了郢州。”

“你等后辈皆年轻气盛,还要多向长者讨教才是啊!”

临川王看着康悦,满脸的笑呵呵。

“多谢殿下指点,晚辈定会向军中将军虚心讨教。”

康悦低头拱手。

身子也暖和了,叙旧的话也说的差不多了,只见康长明的脸上逐渐露出了为难之色。

为何这般呢?

自打一进门儿,临川王就喋喋不休,夸完父亲夸儿子,夸完儿子接着就讲起对年轻人的期冀,妥妥的一个老领导会见下一代。

临川王对北徐缺粮草一事只字不提,这就让本就木讷的康长明挑不开话题了。

如此从中午说到了夜幕降临,茶是喝了一杯接着一杯,门外的寒冷早已挥发散去,时不时的还觉得有些闷热。

于是康长明解下斗篷,正了正身子。

临川王依旧维持着笑容,见康长明如此,便欠了欠身。

“来人,速速摆宴,寡人要为长明和康郎君接风洗尘。”

袁柄得令后便安排了下去。

没一会儿,父子二人的桌子上便摆上了四座小铜鼎,各自盛着熏鹿肉、猪肉脯、仔鹅羹和一些青菜。

又置下两支玉杯、两个盛满酒的坛子。

临川王举起金杯:“若论年岁,长明乃我兄长一辈。”

“今日长明兄远道而来,寡人定要以兄弟之礼相待。”

“殿下万万不可!”

康长明俯身跪地叩首。

“自古尊卑有别,我本是蓝田草莽,又怎敢与殿下比肩!”

“哎呀,长明快快请起。”

临川王说着,便起身将他扶了起来。

康悦在一旁杵着,哪里见过这种架势。

“长明既然入我府门,就应客随主便。”

话说到这份儿上了,康长明便缓缓起身,双眼朦胧,心中泛起了诸多思绪。

没想到六殿下如此平易近人,没有一点高姿态,更没有那些皇族的傲气。

要说自己辅佐圣主开国有功不假,但能受到皇族亲王如此礼遇,真是祖上积德了!

康长明老泪纵横,端起玉杯一饮而尽。

“痛快!”

“长明忠义壮勇,乃我朝武将魁首也!”

“圣主起兵于雍,长明举城拥护。”

“昏帝据险于湖,长明率兵破之。”

“镇竟陵、援司州,尽显英武之能;监北兖、击朐城,比肩卫、霍之功。”

“长明戎马半生,历经大小百余战,骁勇独步天下;忠义无人能及!”

“纵观古之将才,孰能敌乎!”

康长明已是知天命的年岁,沉着冷静乃是多年塑造的基本功,可是临川王的一番赞扬,真就没几个人能不为之动容了。

再看康悦,感动的已是泪眼婆娑,临川王每说一个字,便如同来回研墨一般,将红扑扑的底色在他那副硬邦邦的国字脸上缓缓的溶解释放,最终在脸颊的周围形成了两块儿红晕,黝黑中透着粉红。

康长明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于是今晚便成了沉醉三日的开始。

父子二人白天被安排到临川王府各处游玩观赏,晚上有临川王属官或是府中食客陪着把酒言欢。

如此便过去了三五日。

可是除了第一天晚上见到了临川王后,康长明就没在府中见到过他。

都说迟则生变,而如此异样,对康长明说有两点不安。

身为北徐左营主帅,无召进京,本是大罪。即便他已上书奏报,但奏表中弹劾萧辰纸上谈兵、祸乱朝纲的内容占了大部分篇幅,加之心情急迫,以至于自己要回京拜见临川王的事就没多写,只说了句“臣愿只身求粮,以解北徐之急”的话来。

而临川王以好吃好喝好玩的“三好”招待法招待自己,还一口一个长明兄,却迟迟不问康长明的来意,这明显是不想让自己开口啊。如此一来,康长明只能带着满肚子的陈年老酒回北徐了。

身为左营主帅的颜面何在?又该如何向老兄弟昌义之和数万将士交代呢!

正当康长明烦闷之时,忽见扬州治中何敬容来到了门前。

“康将军,今日由在下陪同二位将军到东府城游览。”

康悦率先起身拱手示意。

何敬容也回了礼。

“何治中稍安。”

康长明面色阴沉,瞥了他一眼。

“实不相瞒,我二人已到王府多日,而无召回京乃是重罪。”

“我来求见六殿下,就是为了北徐粮草一事。”

“还望治中见谅。”

何敬容听后微微笑了笑。

“呵呵呵,老将军多虑了。”

何敬容眯眼笑了笑,神色十分友善。

“老将军乃我朝武将肱骨,肩负北徐驻防重任,又兼任临川王司马,这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将军都是自家人。”

“现在回到王府,我等理应以亲朋之礼相待,二位将军好生放松便是了。”

康长明听后脸上不由得绷紧了些。

“殿下盛情,老夫自当感激。”

“若以百坛美酒换作几斛粟米,长明和数万将士定会铭记殿下恩德。”

“呵呵呵,将军言重了。”

“早闻老将军性情耿直,今日得见,果然快人快语。”

“将军放心,粮草一事,殿下早有安排!”

“哦?治中所言,可是当真?”

“呵呵呵,我乃府中小吏,又怎敢拿将军打趣呢。”

“将军还是先随在下到东府城一游,是真是假,将军一看便知。”

说完,何敬容便带着康长明父子骑马来到了扬州治所东府城。

城中有临川王自行组建的军队万余人,又有东府卫士两万余。

城内武器装备精致优良;炮车战车朱漆鲜艳。

马匹黄牛充盈棚厩;营帐器具一应俱全。

武将或穿铜甲门前操练,或挥彩旗墙上施令;士卒或持长刀各处警戒,或执长戟四处巡查。

部伍士气饱满,英姿飒爽。

如此精良的武器装备,完备的保障条件,康长明只在数年前攻占梁城时见到过,当然,那支部伍也是临川王亲自率领,和今日眼前的景象相比,着实逊色了些。

而那当年的逊色,亦是南国部伍中的首屈一指。

对了,这话说的当然不是战力方面。

康长明稍作思量,而后摇了摇头,好像对眼前这些并不在乎。

何敬容似乎看出了些什么。

于是背着手来到他身旁低语:“值此冬日,还有如此艳阳,难得啊。”

康长明瞥了一眼,没有作声。

“将军今日算是来着了。”

“此话怎讲?”

“呵呵呵,谷不在仓,而在院场。”

“将军请随我来!”

说话间,几人来到了东府城内的东半边,此处有谷仓百余座,又有大片的石板铺砌而成的院场,杂役们正在把谷仓中的粮食抬出来晾晒。

见此情此景,康长明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轻松之意。

“北徐有士卒八万余人。”

“依将军之见,此处粟米可维持多久呢?”

康长明听后眼前一亮:“眼前粟米成山,麸糠如雪。若为我北徐所得,足以支撑三年!”

何敬容会心一笑。

“呵呵呵,好!”

“不过东府城所储皆为陈米,将军不会嫌弃吧?”

“呵呵呵,治中此言,未免小看我军士卒了。”

“别说是陈米,就是这些麸糠亦够我军维持半载了。”

“前线苦寒,将士们能喝上一口热粥,便能生出三分士气,若是吃上一餐饭食,足以越过淮水,进军寿阳!”

“呵呵呵,有将军此言,寿阳何愁不破!”

“殿下有令!”

康长明父子听后急忙俯身跪地。

“北徐将士,保国安邦,何其劳苦!寡人日夜忧心,纵躬身戍卫,亦难平心中之愿。特从扬州之地,拨陈米三十万斛,麸糠四十万斛,支援北徐。康将军深明大义,乃军中楷模,望精心押送粮草,以表忠君之意。”

“请将军在册上画押吧!”

何敬容说着,一旁的主簿便递过一个登记的册子来。

康长明感动的热泪盈眶,连连拱手示意。

“殿下一片苦心,老将军定要铭记啊!”

“殿下之恩,末将永世难忘。”

如此,父子二人带着随行将士,用马车先行护送两万斛粮草,踏上了归途。

南阁里,皇帝与屠老正在促膝长谈。

不为别的,听闻屠老又生归隐之意,皇帝哪里能轻易放手呢!

主仆二人互相给台阶,但迟迟没能达成一致,以至于一场深入的畅谈,变成了饭后话闲。

“先生身处南阁,却已晓通天下之势。”

“朕曾多番求索,亦不能得其道也!”

“陛下说笑了,陛下乃一代明君,又如何要事事躬亲呢!”

“古有汉高祖知人善用,其出身虽为末吏,却创下不世之功。”

“追根溯源,唯在人心尔!”

“先生所言甚是。”

“不过今日南国,武将年岁已高,文臣多过知命,擢升寒门虽有途径,但大族之势......实难逾越啊。”

“而朝中人才,已呈青黄不接之势。”

“如今文达疾发卧榻,彦达久病待医,宣达心性散漫,难当大任。”

“唯有弘达、僧达二人,在外任职,只不过二人之力,不过西北一隅尔。”

“朕亦时常思量,到底是我所托过重,还是人心不一呢?”

“今日听先生一言,方觉良将贤才,实为难得啊!”

“陛下英明神武,依老朽迂见,陛下还需安神静心才是。”

“《荀子》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若将南国比作江河,人才,便是那涓涓细流。”

“重任不为贤能所生,贤能唯以重任所立。”

“陛下只要顺势而为,多行破格任用,人才乏匮,自当迎刃而解。”

“想来皇室宗亲,几位郡王固然忠心,而长沙王萧靖旷、西昌侯萧靖艺亦可独挡一方。”

“吴平侯萧子昭仍存安邦定国之志。”

“若言大族肱骨,徐修仁、周开逸二人,下可治一方州府,上可理一署公务;臧未真、王柬、孙庆绪三人,于内可守律法礼制,于外可行纠察督巡。”

“若言后辈之能,太子勤勉好学,晋王勇于担当,豫章王行事果断,皆我南国贤能之士。”

“由此观之,陛下可无忧矣!”

皇帝听后露出一抹微笑,只因屠老这话讲得不深不浅,表面上很合心意。

而皇帝稍作思量后,还是摇了摇头。

“先生既要离朕而去,何不以实言相告呢!”

屠老听后眨了眨眼,看来临别赠言想留个好印象还不成了。

尴尬之际,只见门外进来一个人。

“萧辰给陛下问安。”

萧辰弓着身子,使得二人脸上的褶皱再次被抚平了。

“朕正与先生畅我朝谈人才一事,你过来坐吧。”

萧辰听后微微一笑,看来这两个老头还挺有兴致的。

“朕记得萧卿说过,治国之道,在于民主法治。”

“那么用人之道,卿观之如何呢?”

萧辰稍稍瞥了一眼屠老,只见他板着脸,眼神有些刻意的躲避着。

“额......恕微臣愚昧。”

“用人之道,乃是君主之术。即便往下说,也是一方大员之学。”

“微臣没做过高官,所以......不太懂。”

“呵呵呵......”

屠老听后好像有点儿满意的意思,但皇帝却显得很是失望。

“不过识人之术倒是可以说一说。”

皇帝一愣,和屠老四目相对。

这小子高一句低一句的,这两个话题,谁虚谁实都分不清了。

“既如此,你可畅所欲言。”

“萧辰遵旨。”

“要我说,凡人至少有两面,或黑或白。”

“但很多人都不止这两面,若拿颜色举例,他们会把黑分成纯黑、亮黑、哑光黑;把白分成乳白、雪白、葱白、象牙白。”

“当然,还有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就不好去形容了。”

“而在我看来,就是这些不好形容的灰色,才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有些人性情耿直率真,甘心以黑白区分事物。这类人,最好相处。”

“或逆或顺或置之不理,都可以,因为他们心中那杆秤,很清楚。”

“剩下的就是那些摇摆的人了,或是八面玲珑,一呼百应;或是甘愿忍耐以伺机而动;再或者力行中庸之道,敬百家之言,只要保住自己,什么都可以。”

皇帝听后再次打量着萧辰,屠老也在一旁若有所思,不作声。

“恕微臣多嘴了。”

皇帝摆了摆手。

“既为清谈,便没有对错。”

“适才你所言三色之人,我朝堂之上,定有例举。”

“萧卿何不细细说来呢?”

这下可是吹大了,本来想着模模糊糊的说几句,搪塞一下也就过去了,没想到还要具体到人了。

萧辰咽了口唾沫,不知如何是好。

“呵呵呵,也罢。”

“你既然为难,不如朕言其名讳,卿述其性情。”

萧辰稍稍看了一眼屠老,低声回应着:“哦!”

“左卫将军张德继,如何?”

“张将军行事谨慎,敢为义舍身,多有壮志未酬之意。”

萧辰轻声说道。

皇帝听后稍稍点了点头。

“卫尉少卿伍有常,如何?”

“其志远大,其心却受束缚,手脚略显拘谨。”

“尚书右仆射袁昂,其人如何?”

“袁公稳如泰山,喜怒不表于色,然......然其壮大宗族之心甚重,志不可夺。”

皇帝听后微微笑了笑。

“游击右将军萧辰,其性若何?”

萧辰和屠老听了这话,几乎同时脖子一挺,愣住了。

“微臣......”

“微臣心性粗糙,生于荒野而难识大体,妄图谋大局而难免忽视微小。”

“若司职一方尚能应付,若身居高位,恐难成大业。”

“呵呵呵......”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萧卿此言,虽有自轻自贱之嫌,但你一片赤诚之心,朕自然知晓。”

或黑或白或灰,犹如萧辰心中的那块石头,时而沉甸甸,时而软绵绵。

而皇帝的草草几句,便如寓清于浊的海水一般,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平息如镜。

至于皇帝是什么意思,萧辰也摸不透。

只觉得今天的屠老很是拘谨罢了。

正是:

浮光掠影夜无痕,主仆上下知几分。

壮志欲行天下事,唯有门前遇贵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无限群芳谱 限制级末日症候 网游之奴役众神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大帝姬 武侠之气运掠夺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灵域 我的美女董事长 汴京春深 大宋之最强纨绔 斗罗世界的巫师 玄幻都市之超神小学生 超级神龙养成系统 万界之最强主角系统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地狱电影院 北朝帝业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犬子汉高祖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三国之重振北疆 逍遥侯内 玄宇宙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迷踪谍影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最近更新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 日月悬空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穿越红楼之军功封王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遗梦南国 章双城 - 遗梦南国txt下载 - 遗梦南国最新章节 - 遗梦南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