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霸道总裁胖总

首页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重生之女将星 北朝帝业 帝国霸主 日月风华 一个人的抗日2 乱世枭雄 宠文结局之后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我给玄德当主公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霸道总裁胖总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全文阅读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txt下载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零四章 理学本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理学的本质即道学,穷理明道之学。”

“道,便是人所走的路,理,为玉石的纹理。道理合并,那就是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才能通达,顺着纹理雕刻,才不至于毁坏玉石,才能成器。”

林煜说到此处,顿了顿又看着杨荣继续讲道:“你刚才回答理学之祖为二程,二程之师又为周敦颐,这句话其实不完全正确。”

“大明理学虽然传承自二程和朱熹,但实际上两宋开辟的理学,最初并不止二程一家。”

“北宋晚期,理学兴盛,先后有周敦颐这位理学祖师开创的‘濂学’,再到张载为代表的‘关学’,王安石主张变法的‘新学’,以二程为代表的‘洛学(理学)’,再到苏轼为主的‘蜀学’……”

各家学派相互开宗着书,有如百花齐放,这对宋朝的文学思想发展来说,本是一件好事。

但很可惜……

理学的百花齐放,并没有赶上一个好时候。

先是王安石主张熙宁变法,由新学为主的变法派,与旧党的司马光(洛学六先生之一)发起党争,打击所有旁门学派思想。

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乃至近现代……),但凡有新学派想要谋求发展,除了自身需要有过硬的思想纲领,最重要的无非就是两样东西——官身和皇帝。

没有这两样东西的外力加持,任何学派思想都别想发展壮大。

新学同时得到了二者的支持,新学领袖王安石权倾朝野,又有宋神宗在背后支持,直接将没有任何政治助力的洛学打击的不成气候。

至于苏轼的蜀学、张载的关学……

前者被一路贬官到了海南岛,后者倒是稍微好些,但随着张载熙宁十年辞官归养,关学自此也是一蹶不振。

当然,这二者的学派之所以快速消失,也不全是王安石一人的“打压”。

比如苏轼代表的蜀学,用《宋元学案·荆公新学略序录》的评价:“苏氏出于纵横之学亦杂于禅。”

在宋朝理学大发展时期,各家学派实际都喜欢掺杂一些佛学的东西,但唯有蜀学融合最甚,导致蜀学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完全把儒、释、道三家意图融汇在一起。

这给蜀学的发展极大提高了门槛,再加上苏轼在历史上的一系列迷之操作。

他先是对国家的弊端丛生感到不满忧虑,清晰的认识到了国家日益的积贫、积弱局面,因此主张锐意改革,但又极力反对王安石主导的熙宁变法。

苏轼甚至还曾经上书宋神宗说:“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不在乎富与贵。”

说人话就是,苏轼认为国家应该注重百姓和士大夫的道德修养,应该着重正人心、淳风俗,而不应该单纯追求变法图强,认为王安石富国强兵的改革并不合适。

这引起了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同时不满,然后就被一路贬官,直至贬到了海南岛,几乎等同流放。

但随着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上台,苏轼作为曾经跟新法唱反调的“精神旧党”,得以被召回。

而后……

苏轼开喷司马光,认为司马光尽废新法,是在误国害民。

总结来说,就是苏轼有自己认为的一套改革标准,不认同王安石的过激变法,也不认可司马光完全废除新法的保守行为,再加上苏轼为人太刚,都被贬到地方了,还敢写信大骂权倾朝野的王安石。

他不被排挤,谁被排挤?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晚年王安石下野,还跟苏轼这个曾经的政敌成了好友。

蜀学没落,在于刚极易折,本身又太过驳杂,很难有所发展。

关学不盛,就纯粹是学派倒霉了。

先说张载这位关学创始人,自从嘉佑二年进士及第后,便一直外放担任基层地方官,职位偏低,二次受诏担任的也不过是同知太常礼院(礼官)。

前面说过,古代一个学派的兴盛,取决于皇帝和学派自身的官身背景。

张载作为关学开宗祖师,官身太低也就很难助力其学说从诸多流派中脱颖而出。

更可悲的是,张载死后丧葬,都是在翰林院许将的努力下,皇帝才勉强下召“支丧葬半费”,而一年前其弟张戬去世时,朝廷抚恤的丧葬费竟是“全支”。

由此可见,连皇帝也不看好关学。

到了哲宗时期,干脆有关学弟子张舜民欲为恩师的功德“讨个说法”,遂上呈《乞追赠横渠张子疏》,但哲宗皇帝没有给予任何回应。

这还只是政治上的困境,再说学派门徒,自从张载这个祖师爷去世,关学颓势不可避免。

于是乎,许多关学弟子纷纷转投他学,这其中尤其以张载首席弟子吕大钧的“背叛”,最为让当时的关学门人震撼。

张载刚死,你就“叛出”师门,这是在释放什么政治信号?

而张载生前最为器重,人称“颜回再现”的弟子吕大临,在转投了二程后干脆又成了“程门四先生”(吕大临、谢良佐、杨时、游酢)之首,简直离谱。

也难怪后来朱熹研究关学,会将关学渊源归入到二程的洛学。

嗯,朱熹也因此得了个“识横渠之学不全”的批评。

当然,张载最倒霉的就是,他的关学虽然屡遭重创,但好歹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再加上朝廷也知道不能一家独大,就在翰林学士许将等人的建议下,重新敕封张载为“宣明”,算是给了关学一个肯定。

总算让关学得以喘口气儿,以图东山再起。

然后……

金人南下了。

靖康之耻,关学正处王朝倾覆的“震中”区域,遭受毁灭性打击。

反观二程的洛学,倒是分批南下,继续传播,由此发展出了南平学派、闽学等各家分支。

朱熹更是直接拜洛学门人李侗为师,跟其研究学**程留下的洛学,并试图对其进行更化改革。

程朱理学就这么诞生在了南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门女婿都市至尊 麻衣神算子 女主黑化:男神,请出刀 大妆 红牌弃妇带球跑 剑徒之路 神反转之大力出奇迹 路人炮灰,但万人迷 诡事绘 张璟穿水浒,可逆归途 盗墓之可单开族谱 肆馆 永恒剑主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我能提取熟练度 人在四合院,会疯的! 四合院:整治全院,都跪求原谅 星舰高武:重生为神州舰娘 外星人都打来了我只能修炼保命 王直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大宁第一衙内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风云朝堂 犬子汉高祖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最近更新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 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 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 龙吟三国 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 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 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始皇帝看到地球仪后,炸裂了 逍遥王传说 世子无双,这纨绔不当也罢! 上山为匪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魔改白话水浒,梁山好汉够野 三国:穿越成刘晔,靠玉玺谋天下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霸道总裁胖总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txt下载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最新章节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