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霸道总裁胖总

首页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唐砖 极品驸马 北朝求生实录 北朝帝业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一个人的抗日2 宠文结局之后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霸道总裁胖总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全文阅读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txt下载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一十八章 词典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这是《明史》对朱高炽的评价,就连螨清对这位仁宗皇帝,也不知道该怎么去黑。

最后就从体型上来说,与马皇后的大脚有异曲同工之妙。

林煜横竖也睡不着了,索性便起床来,准备通宵赶稿子。

既然决定了,要跟大明帝国的高层们接触,那这前面答应的《汉字拼音词典》,也得快点提上日程了。

毕竟,有了这东西在,后续他在大明要做的那些事情,才有可能实现。

不说全民扫盲,至少也要让大多数家里有着余钱的百姓,能够最起码地做到认字读写,可以看懂朝廷的文书邸报。

打破士绅阶级对于知识的垄断,那封建专制的社会才有机会被逐步瓦解。

林煜认同什么时代就玩什么体制,不要动不动就去强行搞资本或是红色主义,但同样的,封建专制也注定了,它的上限摆在那里。

哪怕君主立宪也好不到哪里去,具体可以参考现在的带嘤帝国……

知识的普及程度,以及它的获取(学习)难度,决定了文明的进步上限。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古代的中西方两边,农民起义的烈度往往相差甚大。

中国动不动就掀翻了整个王朝的农民起义,一抓一大把,光是这些历史知识点,就能让后世的学生背到发狂。

而西方嘛……

也不说多,能说出超过一手之数的,动辄影响一个王国统治根基的农民起义,那就算你赢。

归根结底在于,中国的识字成本虽然高,但比起西方来说还是远远不及。

前面说过,中国识字要耗费时间精力和钱财,而西方识字,你得先学会拉丁语,比中国这边还要多了一个步骤,极大拔高了普通人和贵族之间的文化差距。

换言之,中国的农民起义,闹大了总会有寒门士子,落魄的读书人过来帮忙。

黄巾军起义的张角,本身就是汉代的“知识分子”。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则是被冒名顶替的进士。元末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这些,就算本身不是读书人,也有诸如李善长、刘伯温在内的大量读书人投靠。

哪怕像是太平天国这种宗教主义色彩浓厚的,其领袖洪秀全也是读书人出身,而天国后期执政(宰相)的洪仁玕(洪秀全弟弟)还发表了《资政新篇》,提出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改革。

正因为他的《资政新篇》,才使得太平天国在历史上的风评没有太差。

至于西方的农民起义,真的就只有农民……起义了。

林煜开始构思如何去编纂《汉字拼音词典》,原来的“啊~呜~额……咦~唔~吁~~”是基本发音,还有部分需要配合现在的“雅音—方言”体系进行适度的修改。

而且,明朝的切音法也不是从来没变过,到目前为止,总共经历了差不多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譬况法。

所谓譬况法,非常简单,就是用单纯的语言去描述汉字的发音情况。

一般分为以口势譬况、以舌位譬况、以送气急缓和声调长短譬况等。

《淮南子·修务训》中说:“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谓之駤。”

高诱注:“駤读似质,缓气言之者,在舌头乃得。”

在《管子》书中还曾记载过一则与譬况法有关的小故事:

齐桓公和管仲悄悄地商量攻打莒国,但这事很快就走漏了风声,后来得知是大臣东郭牙传出去的。齐桓公就问东郭牙怎么知道的,东郭牙就说:“臣视二君之在台上也,口开而不合,是言莒也。举手而指,势当莒也。且臣观小国诸侯之不服者,唯莒。”

意思就是说,东郭牙是看齐桓公和管仲的口形、手势,并结合了当时的春秋形势,硬是猜出了齐桓公要攻打莒国的意图。

不过,譬况法虽然好用,但缺陷也很明显,那就是过于笼统,普通人学字很难精确把握和理解。

于是乎……

就到了第二阶段,读若法。

读若法是用同音字或音近似字给被注字进行注音,比如《说文解字》里就有:“唉,应也,从口矣声,读若埃……鼾,卧息也,干声,读若汗。”

有时“读若”也写成“读如”、“读为”、“读曰”、“声同”、“声近”等。

用“读若”的方法注音简便易懂,但缺点就是不够精确,有时读音只是大致相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用来做注的字读音会发生变化,后人很难精准把握这个字的正确读法……

然后就到了第三阶段,直音法。

直音法算是读若法的改良版,不再挑选近似字,而是干脆确定一个注音完全相同的汉字作为注音。

比如《汉书·高帝纪》中就记载“单父人吕公善沛令”,其注引孟康的话来说就是:“单,音善。父,音甫。”

清代文人陈澧在《切韵考》中就明确指出:“今直音与古人读若不同,古人读若取其近似,今直音,非确不可。”

这极大增加了直音法的准确性,但缺点也更为突出,因为要么需要注音的字,根本就找不到同音字(比如暖、水、牛……),要么就是被注音的字是个很简单的字,但给它注音的却是个超级生僻字。

要学会这个简单的字,还得先学会更生僻的字,啊这……

用《辞海》里的话来说:“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则其法又穷。”

两个字,坑爹!

现在的大明,处于第四阶段,反切法,也可以说是切音法。

反切法最早在东汉时期就已出现,比如服虔在为《汉书》作注时写道:“惴,音章瑞反”。而到了唐代宗时期,皇帝忌讳这个“反”字,于是将其改为“翻”字,再后来“翻”字改为“切”字,比如《本草纲目》卷二十五写道:“糗,去九切”。

说得简单些,反切法就是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来注音,即用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拼出一个新的读音来。

怎么样?

是不是很像现代汉字拼音?

所以反切法的持续时间也相当久远,就连《康熙字典》中的文字,也主要用的反切法来注音,比如“武,文甫切”等等。

但反切法同样存在致命缺陷,第一是用来切音的两个字,并不完全固定,比如“武”字注音可以是“文甫切”,也可以是“闻斧切”、“温鲁切”等等。

第二是很多时候,为了防止冲突,做注的两个字,笔画、认字的难度,都比做注的这个字还要复杂。

换言之,你要学认字,还是得先学会认更多的字才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亿万盛宠只为你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神秘世界:开局睡觉就会死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限制级末日症候 无限群芳谱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都市之最强狂兵 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萌宠狂妃 红楼之薛霸王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三国之一马平川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我不叫谢石头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穿越大明朱雄英 班超传奇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穿越梁山成霸业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霸道总裁胖总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txt下载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最新章节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