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

加糖的小芋圆

首页 >> 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 >> 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调教太平洋 唐砖 抗战之红色警戒 抗日之兵魂传说 学霸养成小甜妻 亿万盛宠只为你 游戏民国 谍影 明天下 
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 加糖的小芋圆 - 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全文阅读 - 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txt下载 - 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1章 搞定女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二日,朱权是被人从床上拉起来的。

在张玥的服侍下,朱权迅速穿好了衣服,开始新一天的忙碌运转。

身为皇太子,大明的储君,朱权的行程被塞的满满当当,丝毫不得闲歇。

先是召开晨议,也就是朝议的翻版,所商议的事情,大多也是从朝廷那边分过来的,属官们依次上前,将各地的政务详情细细禀明。

朱权挠着头,时不时询问各地情况。

他才刚当太子,对于大明的情况不甚了解,所以在很多时候,不敢轻易做出决策,而属官们相互争论,试图影响朱权的想法。

每当这个时候,姚广孝撸起袖子就上了。

他说话毫无顾忌,比文官们说话难听多了,只要遇到难题,他率先指责黄子澄等人,骂他们怠政懒政,平庸之辈,无用之徒!

晨议在这种吵吵闹闹的环境中,终于落下了帷幕。

紧接着,朱权桌前摆满了奏章,不单有各地州府的情况,还有各地发生的刑事案件,甚至连女子改嫁这种事,也被送到了朱权案桌。

更奇葩的,有几十份是问候朱权的。

安否?无恙否?心情开朗否?

本就被晨议搞得心乱如麻,看到这几十份奏章,朱权整个人的心情都不好了,当即在上面迅速批阅,安你大爷,无恙你大爷,开朗你大爷!

随即扔给侍卫,要求一字不动的回执。

处理完奏章,已经到了晌午时分,朱权才稍稍得以休憩,用罢简单的午膳后,未及片刻喘息,便又被属官们拉着,迅速赶往下一处。

书房!

满腹经纶的鸿儒们早已等候多时,准备为太子殿下讲授经史子集、治国理政之学。

儒生们讲学,可谓是口若悬河,从三皇五帝的德政讲到秦皇汉武的霸业,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讲到法家的严刑峻法。

但是给朱权的感觉,就是假大空。

“圣明的君主要想治理天下,必须亲贤臣,远小人……”

“要轻徭薄赋,爱惜民力,要知道民为主,君为轻,社稷次之……”

朱权一手托着下巴,一手在纸上记着,姚广孝瞅了一眼,只见朱权纸上写了几个“嗯”字。

一直讲了大半个时辰,朱权终于忍不住了,询问道:“诸位大儒啊,该怎么做到亲近贤臣,远离小人呢?”

众人沉默片刻,解缙站出来说道:“被百姓所歌颂的官员,便是有为的贤臣;被百姓唾弃的贤臣,便是令人不齿的小人!”

“那本王该怎么招揽贤臣呢?”

“君主就像是一朵鲜花,倘若您知人善用,天下的贤才就会像蝴蝶般,纷纷朝您聚拢,您只要耐心等待即可。”

朱权恍然大悟,真是说了等于什么都没说。

一直讲到了晚上,这些属官才告辞离开,朱权只感觉又困又累,耳朵都是嗡嗡的,怪不得大明皇帝都不喜欢上朝,原来是被逼的啊。

有的爱斗兽,有的爱修道,有的爱木工,有的爱上吊。

古代皇帝千千万,大明奇葩占一半。

吃完了饭,朱权躺在床上,完全没有和张玥亲热的想法,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翌日,朱权早早的起床,命索平带齐礼物,去跟郭宁妃请安。

自朱权成亲之后,请安这种小事,都是由张玥来做的,她得知朱权的想法后,好奇的询问道:“殿下,您今日怎么想起来去请安了?”

“本王向来忠孝,去请安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朱权稍稍解释一句。

和文臣的争斗,恐怕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朱权是不可能下场打擂台的,那样太跌份了。

让姚广孝去冲锋陷阵,朱权心里不愿意,那样有损名声。

至于向文臣屈服,像个吉祥物般任由他们摆布,做个垂拱而治、人人称赞的好天子,朱权十分不愿。

就凭他们这些臣民,也配?

朱权要想大权独揽,独断乾纲,必须要引入新的力量团体。

俗话说得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于是朱权打算拜访郭宁妃。

郭宁妃看似深居后宫,与朝臣们并无来往,似乎没什么存在感……但是她有名义啊,是如今大明最尊贵的女人。

自马皇后去世,朱元璋悲痛万分之下,发誓不再立后。

而这十余年来,一直由郭宁妃照顾朱元璋,朱元璋对她十分满意。

朱权备齐礼物后,抵达郭宁妃的宫宇,有下人迅速通报,郭宁妃十分惊讶,询问小太监道:“宁……太子为什么会突然造访?”

“太子说,是来请安的。”

郭宁妃微微蹙眉,自朱权成亲后,张玥倒是时常来这里,时不时送一些小玩意,说话也好听……郭宁妃十分喜欢她。

至于朱权……郭宁妃偶尔从外臣的口中得知,此人或许在藩地待久了,养成了霸道无礼、无拘无束的性子,说话直来直去,容易得罪人。

“让他进来吧!”

郭宁妃说了句话后,没一会儿,朱权便来到了她面前,笑呵呵道:“孩儿给娘亲请安了!”

郭宁妃在寝宫穿着一身常服,却难掩俏色。

她如今四十来岁,正是风韵犹存的时候,玉手轻抬,笑道:“殿下,你今天怎么有空了,想起来我这里看看了?”

说罢,她特意让宫女上了些点心,朱权很不客气,吃了个点心道:“这不是当了太子嘛,还不熟悉宫里的事务,特意来请教母后。”

郭宁妃一愣,面露难色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又懂什么治国的道理?你啊,要是有不懂的事情,应该去问自己的少傅少保……”

朱权当即反驳道:“母后千万别这样说,俗话说得好,女子能顶半边天……如今父皇能安心处理政事,不全是母后的功劳吗?”

“后宫之事繁杂,母后以一己之力,协调后宫诸事,把整个皇宫打理得秩序井然,事事皆有章程。”

“要让我说啊,母后可比那些尸位素餐的群臣强多了,就连儿臣的属官们,全绑在一块,其办事能力也不及母后一人!!”

“无礼,今后不能这样诽谤朝臣!”

郭宁妃嗔怪一句,虽然是责怪的话,但是却面露笑意。

朱权当即了然,女人嘛,是用来哄的,只要把她们捧起来,她们就会感动。

“你说说看,到底遇到了什么难题,不去烦劳圣上,却来叨扰我一个妇道人家了!”

郭宁妃看向朱权,饶有兴致的询问。

朱权哀叹道:“母后啊,之前不是出兵蒙古嘛,咱大明兵威所至,莫敢不从。如今已经攻占了漠北一带,可是苦于没有能力治理啊。”

“为什么没有能力治理?”

朱权面露难色,摇头道:“因为群臣们认为边塞之地,荒无人烟,没有必要治理,也不愿意拨付钱粮。”

郭宁妃顿时不高兴了,说道:“再怎么荒凉,那也是咱大明的土地,还轮不到他们指手画脚。要不,削减宫中开支,用于军队预算?”

朱权顿时瞪大了眼睛,摇头道:“母后啊,您怎么如此贤明仁慈啊?不妥不妥,宫中开支本来就少,要是再削减,宫里的人该有意见了。”

郭宁妃点点头,又迟疑道:“我听陛下说,边关的将士实行屯兵戍边,在边疆地区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军队平时务农,战时作战……要不将他们的家人接到边关,可让他们安心作战。”

“或者让蒙古各部落派遣子女来明,学习咱大明的礼仪文化,既是质子,又是把柄,让蒙古部落不敢轻举妄动……”

朱权大喜,急声道:“母后啊,你说的这些真可谓是真知灼见,字字珠玑啊……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儿臣受益匪浅!”

朱权这句话,显然是说到她心坎里了,她脸上的喜色更甚。

“这只不过是我的一点浅见,你还要和群臣们商议。”

“母后啊,这还值得商议吗?只要照着您说的话执行,绝对出不了什么岔子!”

朱权再度奉承一句,又道:“咱大明的税收太低了,致使财政盈余不多,现在各地用钱的地方很多,不知母后可有什么好办法?!”

郭宁妃眼中异彩连连,听着朱权说的话,她感觉自己能多活十年。

谁说朱权不会说话的,这说话简直太妙了!

自马皇后去世,朱元璋一直秉承着后宫不得干政,所以郭宁妃坐镇后宫,平时没什么事做,有时候听到太监说起政事,她也有些意动。

却没想到自己提出的想法,竟然会这般恰当。

果然啊,这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我他么真是个治国小天才?!

郭宁妃越说越有自信,有时候顺着朱权的话说,她也浑然不知,只觉得和朱权聊天是如此畅快,思维是如此敏捷,一股脑的能说很多东西。

不知不觉,两人便聊了一个多时辰,郭宁妃看了朱权一眼,意犹未尽道:“好了好了,你还要去上功课呢,就别在这耽误时辰了。”

“儿臣前来,还特意送给母后一点小玩意。”

朱权说着话,拿过来一个箱子,打开来后,从中拿出一面镜子道:“母后你瞧,这个叫做玻璃镜,用起来比铜镜清楚多了。”

郭宁妃只看了一眼,眼睛就挪不开了,这镜子十分精致,周边是用红木裹着,上面镶嵌着珠宝,而这镜子本身……竟然是纤毫毕现。

太清晰了。

郭宁妃把玩起来,美眸看了朱权一眼,迟疑道:“这镜子是用什么玉器做的,怎么如此清晰?”

以郭宁妃的见识,还以为这镜子是玉料做的。

朱权傲然说道:“这镜子产自东北,是工匠挑选好材料后,用烈火烘烤七七四十九日,又花了七八年的时间打磨,今日特献于母后!”

郭宁妃面露不舍,又将镜子给了朱权,摇头道:“无功不受禄,我用不了这么贵重的。”

“说起来,还真有一件事恳求母后。”

郭宁妃顿时一喜,不露声色道:“何事?”

“儿臣既然成了太子,东宫府邸事务繁杂,所以想问问母后,有没有合适的太监,能送到儿臣身边任用。”

朱权没有向朱元璋要人,一来是因为朱元璋处理国事,压根不用什么太监,所以给朱权提供不了什么人才。二来,朱权也是卖给郭宁妃一个人情。

没错,朱权就是要用太监,和这群属官打对手戏!

明朝的太监,大多是臭名昭着的,无论是明宪宗时期的汪直,还是明武宗时期的刘瑾,亦或是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都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你可以说宦官集团贪,但是不能说宦官集团菜。

再说,朱权并非是让宦官掌控朝政,而是要让宦官和属官们争斗,最起码打压属官们的嚣张气焰,树立自己的威严。

郭宁妃当即应允下来,说道:“这个好办,你想要什么样的宦官,有机灵的,办事妥当的,说话好听的,想要多少都行。”

朱权不假思索开口。

“壮实的!”

“言语粗鄙的!”

“看起来是个愣头青!”

听着朱权的要求,郭宁妃缓了好一会儿,这么奇葩的要求,她还是第一次听说。

感觉不是在选宦官,而是在招收小混混。

但是郭宁妃同意了下来,命总管太监前来,拜见了朱权后,又说出朱权的要求,总管太监诧异的看了朱权一眼,面露沉思之色。

这个时期,大明太监地位并不高。

主要是朱元璋不喜欢阉人。

等到了朱棣时期,创立东厂后,太监有了监察百官的权力,地位得到了飞速上升。再后来,朱棣为了便于批阅奏章,设立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负责奏章批红。

这时,明朝的政治体系,有点像三权分立。

内阁议事,皇帝审阅,司礼监批红。

在后来的万历时期,张居正为什么能做到大权独揽,就是因为当时他是内阁首辅,又和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交好,可以不通过万历皇帝的命令,直接给自己的奏章批红。

总管太监深深地看了朱权一眼,讨好道:“倒是有个太监,应该符合殿下的要求。”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男欢女爱 宋檀记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花都太子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莽荒纪 无限群芳谱 御心香帅 高手下山祸害师姐 蛊真人 江湖尘事 都市花缘梦 网游之修罗传说 诸天刀皇 18路公交车 鬼吹灯 至尊神农 清穿皇妃要娇养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大宋必须浪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带着战神回明末 赵匡胤演义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动荡的大元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大唐镇国公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大明英宗朱祁镇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无双镇北王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 加糖的小芋圆 - 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txt下载 - 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最新章节 - 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