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

老罗克

首页 >> 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 >> 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驻马太行侧 高危职业 大宋的智慧 我在大唐有块田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抗日之铁血使命 唐朝工科生 明朝那些事儿 谍影 大明第一狂士 
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 老罗克 - 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全文阅读 - 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txt下载 - 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3章 打草谷(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个有经验的农民,可以准确的做到看云识天气,甚至有的时候,嗅一嗅空气都能知道一会儿是下雨还是刮风,比气象预报还准,记得以前新概念英语就有一段文字嘲讽伦敦的天气预报的,说电台里播送着晴天,屋外边的人在打伞。其实有的时候人的感觉真的比不发达的科学准确的多。

同样的,一个有经验的边民,也能准确判断敌人一方打草谷的日期,就算是千年后的抗战,根据地人民也能知道鬼子啥时候扫荡从而抢种抢收,坚壁清野,这些都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

老王头就是这样一个老农民,说是老农,其实不过四十岁,但是在古代平均寿命才不到五十岁,四十岁就已经满脸皱纹,十分苍老了。他看着田里的麦子,闻着一阵阵传过来的谷物的甜香气,就知道,再过七八天,该死的鲜卑人就要来打草谷了,自家必须在三天内收割和晾晒完毕,尽快运到东家的坞堡里,免得被祸害了。

这里是王家庄,老王头是王老爷家的佃农,是自由民,自从五胡乱华以来,自由的农民为了生存,都紧紧地依附在世家大族的身边,这样互惠互利,世家可以更好的实现对田亩人口的控制,而这些农民则可以抱团取暖,利用世家大族的力量团结起来对付劫掠的胡人,每个村镇都有坚固的坞堡,方便大家储存粮食,当然更主要的是为了躲避兵灾,这种事情当然不是免费的午餐,世家大族会和农民签下各种类似卖身契的东西,让这些人祖祖辈辈依附在自家的土地上,除了普通的佃户之外,那些自耕农也会逐渐加入进来,事实上凡是不信邪的农户大多在兵灾中被清理掉了,有的是被胡人劫掠杀死,也有的死得不明不白,鬼晓得是怎么消失的,借助这种力量,世家大族越来越强,甚至可以和官府叫板,到了唐朝达到顶峰,有了百年王朝千年世家的说法,最后被唐王朝打压诛杀,然后借助造反的黄巢的力量,彻底的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那么躲进坞堡是不是就会安然无事呢,当然不是,胡人是来打劫的,你躲进去了,胡人也要劫掠,一开始是散落在外边的普通自耕农,再后来就是小型的坞堡,只要不够坚固就会被一锅端,这样从另一方面促进了世家之间的联合,小的地主们逐渐被大的地主整合,就像当初他们整合自由民那样,谁不合作谁就会死,这是现实,无关其它,面对嗜血的敌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在抗日时期,为什么要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当然是被迫的,不这么联合,不放下过去的恩怨和成见,你就会死,不信邪的都会死。在抗战初期,沦陷区充斥着各种武装力量,抗日的、不抗日的,据统计光是山东省,各种名目的组织就有几百上千家,小的几十个人,大的千人万人,但是到了最后,只剩下三家,国民党领导的抗日组织、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组织、还有汉奸组织,其他的都被整合或者消灭了,为了生存,整合是大势所趋。

由谁来整合呢,或者官府,或者世家,或者。。。土匪山贼?

官府的力量肯定是最强的,有着强大的正规军,有坚固的城池,还有大义的名分或者说号召力,只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地方官,那么不但能整合百姓,也能整合世家,把全部力量聚拢在自己周围,如果遇到的是一个软弱的、贪婪的、或者志大才疏的地方官,那么世家大族就会自己联合,自行其是来保障自己的利益,就像杨家和陆家田家在东莱做的那样,显然是官府无力保护自己,只能地主们抱团取暖了。

有一种论调,以为贵族世家大族天生就是和统治者对抗的,是依附在政权 身上的蛀虫,其实这是不对的,为什么说,皇帝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呢,就是说皇帝的存在本身是符合他们的最大利益的,是他们主动需求的,他们的关系更像是股东大会和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做得好就可以变成大股东,甚至世袭董事长,如果做不好就被罢免,下岗失业,就这么简单,同样的,如果某些股东权力过大,在董事会指手划脚,光捣乱不干事儿,也会被董事长和其他中小股东联合起来针对,把这个股东搞掉,这就类似每个朝代对世家的清理过程,成了就是中兴之主比如汉武帝,不成就是亡国之君比如杨广。

杨小瓜现在在乐陵就是要做一合格的代理人,不单是大股东的利益而且是中小股东的利益都要维护的好的代理人,所以要尽自己力量保护治下的百姓,反击外来侵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过来吞掉外来的袭扰。

靠近河边的村庄是每一次异民族袭扰的重点,所以坞堡建了拆拆了建,只能靠运气来躲避敌人的烧杀,很难发展起来,这一次,杨小瓜就是要开放城市,打开每一座县城的大门,把他们这些无家可归或者说没有坚固房子避寒的可怜人收拢起来,坚壁清野,从而给鲜卑人一点颜色看看,这种政策对于边境上的百姓是福音,对那些地主也是,他们可不想坞堡被攻破,全家死光,所以政令一下达,这些人马上携家带口踊跃响应,同时也招呼手下的佃户和自耕农收拾财务一起逃走,不是他们风格稿,是因为这些人丁在他们眼中也是他们的财产。

老王头也是王老爷的财产,所以他也得到了老爷的通知叫他全家尽快收割晾晒,争取三天后就随着老爷们一起去县城躲避,如果晚了,那就生死有命吧。

老王头既兴奋又紧张,第一次听说可以去县城避难,真的是老天开了眼呀,坞堡里实在是太挤了,装不下多少人,而且也不一定保险,听说每年都有好多不结实的坞堡给公婆,有钱人全杀光,老百姓的钱全抢走,壮丁被抓去当奴隶九死一生,年纪大的被杀死甚至做成干粮吃掉,叫做两脚羊,虽然最近几年胡人不大吃人了,但是老王头可是清楚记得自己小时候那种惨状,自己家也有人被杀被吃掉,话说,边境上有几家和胡人没有血仇呢。这一次官老爷真的是开恩了,竟然开放县城,老王头一开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后来差点被王老爷家的管家抽耳光才醒过来这不是梦,这位官老爷真的是活菩萨呀,听说这位太守大人杨老爷今年才二十岁,那可是神仙下凡的人物呢,说还是东莱的本地人,杨大善人家的嫡子,怪不得这么心善。老王头下定决心,等这次兵灾过去,就给这位小杨老爷供长生牌位,求神仙保佑他做大官发大财子孙绵延世代富贵。

像老王头这样的农民很多,他们都很单纯,谁对我好我就感激谁,只要给他们一点点生存的希望,他们就肯于用自己的全部为这个所谓的恩人效死命,无比忠诚。不过这些都不是杨小瓜所考虑的事情,他是现代人,想的就是完成自己的职责,仅此而已,殊不知这种思想在古代竟然是官员中罕见的高尚,真的没法说了。

这一边,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老百姓慌乱而秩序的撤退,虽然走的路多一些,要携家带口走四五十里路才能到县城,但是对于庄户人来说,这算啥,有命在就是天幸了,还怕吃苦吗。岑业确实是一个治政的能吏,提前在每个县城都作了动员,叫城里的居民不分贫富,都按照户籍情况和居住条件收容一部分难民停留,他借着杨小瓜的大印对各县下了严令,一定要妥善安排,事后官府会酌情给军民一些补偿,但是谁要阻挠官府的安排叽叽歪歪的,那就严厉处置,造成人命的不排除死刑,在战时,这些命令并不是吓唬人,地方官真的有全权的,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太守可不是虚言,既然太守严令,那就没人敢冒犯了,这种情况就算是世家大族也明白配合才是王道。

放下他这边不提,再说河的北岸,渤海郡的鲜卑人也在蠢蠢欲动,游牧民族是掠夺者,所以要等着这一边收割好了才能出动,一个个磨刀霍霍的就等着来抢粮了。

在大帅府里,北魏的冀州刺史尉迟无双坐在那里也在召集会议。他是个很不像鲜卑的鲜卑人,外边传说这个杀人魔王极为嗜血,红头发绿眼睛的(欧洲人?)嘴里獠牙一尺多长(大象?)每天要吃三个儿童心脏才肯罢休,简直是恶魔转世一样,要多吓人有多吓人。实际上尉迟无双更像一个文质彬彬的汉族人,身材修长,白面髭须,高鼻梁大眼睛,除了头发卷曲之外没啥特别的,连鲜卑人常见的罗圈腿都没有,此人熟读诗书,还和很多大儒学过知识,一开口之乎者也,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杀人魔王,但是此人偏偏还就是一个大鲜卑主义者,主张彻底奴役消灭汉民族,一边吸收汉文化一边消灭对方的肉体,很矛盾也很统一。实际上,当年远东军事法庭的那些甲级战犯,大多是饱读诗书的人,照样会做出人类所不齿的恶行,甚至说,当年明治维新的时候,很多军国主义者是念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诗句杀向幕府,最后拥立明治天皇发动甲午战争的,所以,文化和野蛮之间并不是矛盾的,相反的很统一。

“刺史大人,这一次很危险,您还是不要亲自出马了。”一名鲜卑将军建言道。

“为什么呢?长孙将军,说说你的理由。”尉迟无双似笑非笑,凝视着提出建议的长孙回。

长孙回咽了一口唾沫,鼓起勇气说道,“启禀刺史大人,听说最近南朝大换血,范晔做了冀州刺史,此人在南朝大大的有名,是世之名士,非同小可,听说他一力主张对大魏用兵,所以不会坐视不理我们的行动,恐怕会有大动作,为了刺史大人的安全,属下还是觉得我们几个人去就行了,刺史大人身份尊贵不应该亲临险地。”

“哈哈哈哈!”尉迟无双笑的很开心,眼泪都笑出来了,“范晔,哈哈哈哈,那只是个文人,他写写文章我是佩服的,打仗,那是要死人的,一个书呆子而已,能有什么本事,不足为虑。”他笑了一会儿,笑够了接着说,“长孙大人,我知道你一片好心,为了本帅的安全着想,但是我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做将领的自然要舍生忘死为可汗效力,就像无敌大人那样,能止柔然小儿夜啼才行。”

“可是眼下对付的不是柔然呀,是南朝。”另外一个将领拓跋青山小声嘀咕道,他是拓跋燕的弟弟,虽然名气没有小八骏的拓跋燕大,但是总觉得自己不弱,对眼前这个道貌岸然的屠夫并不是很服气,总觉得对方除了无耻之外一无是处,仅仅靠凶残来震慑敌人,不过是被书卷气包裹的浅薄之徒罢了。

“你说的没错。”尉迟无双紧盯着拓跋青山的眼睛说道,“我们对面的是南朝,不是柔然,柔然人已经给无敌大人杀破胆了,南朝没有,所以我才有机会立此功勋,才有机会超越拓跋无敌大人呀。”

“南朝人狡诈,智谋百出,大帅不可以掉以轻心,免得到时候损兵折将反而不美。”拓跋青山仗着父兄的势力,并不怎么惧怕眼前这个偶然上位的家伙,在他看来,一个八大姓氏的老末(读咩)的尉迟家的旁支,不过是借着假斯文和凶残搏上位罢了,幸进之辈,粗鲁野蛮浅薄无知,低劣得紧,和自己这个真正的皇族根本没办法比。

“青山将军多虑了,”尉迟无双故意绕过了对方的姓氏,叫对方的名字,表面上是亲近,实际上就是告诉对方,没了姓氏的你啥也不是,他停顿一下,才接着说,“南朝人自诩智计无双,其实忘记了作为战士,勇敢才是最重要的,计谋再厉害怎么可能对付得了强劲的实力,所以范晔不过是个酸腐文人,偶尔有一点奸计,不足挂齿,我意已决,亲自领军出征,我们这一万人马分成三队,各自选择渡口过黄河,一路去平原,一路去清河。我自己亲率一路去乐陵,一定让大家吃的饱饱的满载而归。”

有一种现象很奇怪,中原民族面对草原民族的时候,总面临人手不足的情况,明明农耕民族才是人口众多,但是用兵上却是捉衿见肘的,一张嘴说带甲百万,真正能上战场的士兵连十万都欠奉,而总人数不多的草原民族则是相反,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大军,乌泱乌泱的,势不可挡的样子,很吓人,比如说着名的白登山之战,汉朝人马被匈奴四十万包围,近乎五比一的比例,再有的就是淝水之战了,八万对八十万,悬殊的对比。如果你玩过电脑游戏也会发现类似的事情,蛮族的士兵无穷无尽的,几十万当玩一样,你这边凑十万都费劲,其实这个现象也好理解,农耕民族呀,大家都种田去了,只有极少数人口富余出来去当兵,不然就耽误种田了,游牧民族就不一样,全民皆兵,不用生产,抢劫就是生产,自然就有的是人。

很快,一万骑兵就轰轰隆隆的从渤海郡出来一路南下,然后一分为三,各自寻找合适的渡口过河。不是不想一起走,主要是人多了会影响速度,抢劫要的是效率,自然是全分开了效率高,你不能指望着老百姓把粮食财宝集中起来给你抢吧,那是收税,不是打劫。

大队人马刚一出城,就给在渤海城的暗探看见了,只要不瞎,谁都看得见,立刻放出信鸽,直飞乐陵,实际上,罗氏商行的人在这十多年间在就遍布大江南北,只不过一直是作为奸商的面目出现的,从来没有把获取的情报传送给刘宋官府,但是现在不同了,自家主人既然已经做了封疆大吏,那么整个体系必须进入战时状态,随时为主人的目标服务。

鸟类飞行的速度那是非同小可的,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乐陵城,乐陵的人反向汇报给埋伏了一天多的杨家各部,方法很简单,就是反向使用烽火台,从乐陵开始,向着黄河岸边依次释放狼烟,一站一站传递,就这样,所有待命的部队,立刻进入彻底的战备状态,等着敌人入寇。为什么还要用烽火台呢,因为鸽子送信是因为那东西认识家,不能在空中找到主人,所以在外边的主人不可能收到鸽子送来的消息,老鹰可以,但是那个成本有点高,只能特殊情况使用,再说了,点燃烽火是规矩,也可以提醒其他城市和中央做好战斗准备,反向烽火还可以迷惑敌人,以为你得到的信息慢于他的行动,从而放心大胆的寻死。

各大县城看到了烽火传递的消息,也立刻封闭城门,禁绝进出,免得给敌人找到破绽攻城,由于提前很多,所以大家的行动有条不紊,并没有造成过多的困扰,大家严阵以待。

尉迟无双亲自率领三百精锐亲兵渡过黄河,一路上马蹄的的,秋风送爽,很是惬意,他的第一站就是王家庄,当然,他不知道这个小村庄的名字,只知道它摆在自己眼前,不抢白不抢。当他远远地看到村庄里冒出的浓烟的时候,他嗜血的心跳个不停,一股兴奋无法压抑,忍不住舔了舔嘴角,用马鞭遥遥一指:“弟兄们,看见了吗,南蛮子发现了我们,正在点火报信呢,哈哈哈,可惜太晚了,来不及了,大家冲上去,给他们来个痛快的。”

“诺!”亲兵们乱纷纷的应诺着,纵马飞奔,要在这些农夫焚毁粮食前杀进去,他们心中已经幻想出那些农夫瑟瑟发抖的样子了。

然而,事与愿违,等他们赶到的时候,眼前到处是一堆一堆焚烧的秸秆灰烬,并没有发现一个活人,连一条狗也没有。

“给我找,找遍全村,他们不可能这么快就跑光了,肯定是藏起来了,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把这些该死的家伙找出来。”尉迟无双感觉事情似乎正向着自己所不喜欢的方向流转,心中闪过一丝不安,然而他很快压制住了这一丝情感,愤怒的咆哮着。

一队又一队搜索人员很快返回了,本来村子就不大,挖地十尺也没有活人发现,当然也没有一粒粮食,一枚铜钱,甚至连一滴水也没有,不过这个他们暂时还不知道,唯一的一眼井流淌着清水,他们并不知道,井里放了一些作料,一些看上去纯净无比,易溶于水的作料,没有剧毒,只不过喝下去会肠胃不舒服,会呕吐会拉稀,仅此而已。他们还搜查了村里的一个小小的堡垒,里边也是空无一人,干净得像大扫除过后。众人面面相觑,然后望向尉迟无双。

“没关系的,这只是偶然现象,我们去下一个村子,不用担心,不可能所有人都跑这么快的,一顿不揭锅,两顿一边多,下一个村子我们一定会有丰富的斩获。”尉迟无双强自镇定,安抚着大家的情绪,也安抚着自己。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渔港春夜 无敌魔剑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高岭之花不近女色,背地日日暗撩 网游之修罗传说 肥水不流外人田 超凡大航海 盗墓之可单开族谱 仅此一月功成 邪王盛宠 ,庶女狂妃 综影视知名贤惠人小秦氏穿越之旅 错约马甲 一步爱情 独醉天涯 我能提取熟练度 新时空魔幻绿洲圣水晶的传说 钻石闪婚之溺宠小娇妻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李白闯仙界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妃本佳人 萌宠狂妃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风云朝堂 三国之重振北疆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战火与权力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刀镇寰宇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大楚武信君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北宋第一狠人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高门庶子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我在北宋教数学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 
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 老罗克 - 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txt下载 - 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最新章节 - 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