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提的建议我都提出来了,我不敢说我有多爱国,只是希望国富民强,不让坏人钻了空子。您也知道,现在缅甸那边的局势不太好,大汉国那边的压力也不小,印尼那里逸河的处境也比较尴尬,我得为他们考虑考虑啊。”
“你有五十岁么?不准备接我的班,就打算退休?”老领导想要骂娘了,自己年龄比他大一大截,还没想着退休呢,这小子怎么就准备退了。
“接您的班?那还是算了吧,我打算退了休之后在深市办个大学,以基础数学、物理、电子和金融、贸易、生物、化学这些科目为主,请一些国际知名的大教授过来教学,争取在二十年之后,能成为国际知名的常春藤名校。”
李旭东对深市的规划已经初步完成,心里没什么可遗憾的事情了,自然而然的生出了急流勇退的想法。
“我们这些老东西每天都要应对一些新鲜事物,有些跟不上形势了。你还年轻,还是再做几年吧,有些不好的苗头,你也能随时提醒我。”老领导沉吟了一会儿,开口道。
“留着我,我也改变不了现状呐。您是不知道,当了这几年的地方官,我把我超前的思想付诸了实践,有时候我整晚整晚的失眠,就怕自己的言行给国家带来负面的影响。”当糊涂官容易,当个清官也容易,但想当个好官,就真不容易了。
李旭东还要再说下去,就被老领导敲着桌子打断了,“小李,你先去疗养一阵子,休息好了,作息稳定了,咱们再继续工作。等你到了六十岁,就住我隔壁,我们没事下下棋,聊聊天,过过退休生活,你觉得怎么样?”
一杆子就把李旭东的工作日程延长了十年,这事儿也只有老领导这样的人才做得出来。
“您是黄世仁的徒弟么?总想着剥削我,还十年!人家杨白劳好歹还有解放军来搭救,我呢,谁来救救我啊?”
李旭东心里有些委屈,上面一大帮子老革命,基本上也就六十岁左右,这些人想要充分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终身,他们丰富的行政经验也有利于稳定局势,确保军政系统正常运转。
虽说现在不再计较出身了,可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干部任命得公示吧,履历怎么写?再说有这些人在上面指手画脚,轮得到李旭东出头么?可这话能说么,干部终身制啊!
苏联就是干部终身制,可这个制度真的那么好么?
在特定历史时期,终身制有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避免因频繁更替导致的工作中断。长期任职的干部可能对领域内工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形成系统性经验。
可终身制易导致干部队伍老化,中青年人才晋升通道受限,影响组织活力?;缺乏任期限制可能使干部脱离群众监督,滋生官僚主义、权力寻租等问题?;长期任职易形成个人权威,破坏集体决策机制,甚至引发宗派主义。
李旭东本想把这个事情提出来,可大家都是明眼人,谁又看不见这样的弊端呢?
还有后世被人诟病的退休制度,农民养老靠儿女,企业工人养老靠微薄的退休金,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退休却有好几倍退休工人的养老金。
说句不好听的话,越往内地走,就越能感觉到阶层已经固化了,办个啥事都要讲关系,普通人走正常程序,真的有得等。
不满?有用么?李旭东自己也是体制内的一员,要是没有他,张无忌凭什么能到地区去当个副手?那可是副厅级干部啊!
所以作为既得利益者,他是没权置喙的。
“好啦,哪来那么多委屈,你自己看看,我们这些人谁个不是几上几下的,我们就不觉得委屈了么?你看不惯的事情,我们就看得惯?就像你说的这样,还不是得一件事一件事的去处理么。你要是累了,就把深市的事情处理好,然后休息一阵,半个月还是一个月你自己调整,等你调整好了,再来找我报到。你在深市的职位,想要找谁替代,有人选没有?推荐一个上来。”
“那还是算了吧,在下面做些实事,我还舒服些。”李旭东现在是粤省副书记兼任粤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同时还是深市委第一书记。他本来还是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可惜的是这个深圳市革命委员会即将取消。
这么多头衔,实际上李旭东管的就是沿海特区。
“对了,老领导,李家打算开发海南的崖州,那里是咱们大陆的最南端,北方冰天雪地,那里的气温还是能保持在20到25度之间。若是开发好了,您带着家人,在海岛上吹吹风、潜潜水,在沙滩上撒欢、沐浴沐浴阳光,身体应该很快就能调养过来的。”
想要占便宜,还要卖乖,这就是李旭东的本来面目。
“嗬,开发,你打算干什么?”老领导好奇的问道。
“我这身份想出国度个假,还得你们批准,麻烦!我让我儿子在崖州建个五星级宾馆,再建个度假村,冬天的时候去那边疗养疗养,还是挺不错的。”崖州作为后世的度假胜地,李旭东可是去过好几趟的。
“全国还有不少名山大川,你家要不要都建个五星级宾馆,再建个度假村啊?小李,好钢用在刀刃上,你家钱再多,也不要乱花啊!”老爷子眉头一挑,一个五星级宾馆要是建在城市里,得提升多少城市形象呐。
“您这个建议挺好的,您要是敢批地,我就敢让家里建宾馆。至于城市,我家就不占了,留给香江那些地产商去弄吧。他们要是敢弄虚作假糊弄咱们,您就弄死他们。”李旭东笑眯眯地,似乎听不懂老领导话里讥讽的涵义。
这事儿不是没有前车之鉴,当初抗美援朝的时候,不少急救包都是从香江那边过来的,可那帮商人里就有王八犊子敢以次充好,拿着不合格的急救包糊弄咱们的志愿军。
“唉,你滚蛋吧,和你呆久了,我的血压都得高上不少。”对上李旭东,老领导还真没辙,以他的能力,别说当个省委一把手,就是再上一个台阶,以他的能力依旧能够胜任。可真要把他扶正吧,反对声一大片。
“喳。冒号,那些个建议您多考虑考虑,我明儿回深市建设我的理想国,招人的事还得请您帮忙把把关咯。”这或许就是李旭东的聪明之处吧,对自己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处境和位置。
李旭东招人从来不在一个地方招,而是全国每个地方都招收一部分,而这次请老领导帮忙,要的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
“大学生你敢要一半?你是真要气死我啊!”老领导气得差点就要吹胡子瞪眼睛了。
77级的大学生是个特殊群体,作为共和国新生的第一代,考进大学的时候,年龄最大的已经三十六岁了,而年龄最小的,才十四周岁。真人真事,小学五年,初高中各两年,五岁多读书,到参加高考,真的才十四岁,悬殊一代人了。
“您这么激动做什么,我又不要文科生,我要的是理科生。您看呐,咱们内地的大学连个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还不如深市企业的攻关部呢。这些大学生到了深市,能学到的东西不比在学校里的多?他们实习一年之后,真要走的我绝对不拦着,怎么样?”
这一点李旭东真没吹牛,大学里的尖端实验室还是他和老包、老霍、老邵他们几个捐赠的呢,有些仪器国外已经更新了,而大学的实验室却没钱更新。国家虽说有些拨款,但实验室里的仪器多贵啊,国家那点钱能添置一件仪器就已经很不错咯。
“得了吧,我算是看出来了,什么好人到了你那里,就像是食物进了你的嘴里,我说你小子是不是属貔貅的啊?你个厚脸皮,你咋不说你这是帮其他单位培养大学生呢?”
老领导挥了挥手开始赶人了,这家伙虽然气人,但他的话还是说得很对。大学生很金贵,但是接触不到尖端科技的大学生,有什么用呢?还是帮帮他吧,帮他就是帮国家啊。
“爷们儿,当家的,咱们得搬家了。”刚进门,李旭东就听见秦京茹在咋咋呼呼的嚷嚷。
“怎的了?好好地,搬什么家啊?”李旭东有些纳闷的问道。
“您是不知道,故宫博物院不要的那些东西太多了,咱们这个家装不下啊,而且别的博物馆也在联系我,他们也有好些古董要处理,您说不搬家,那些东西放哪里啊。”
秦京茹早就想搬到五进的院子里去了,大房子,她的,做梦她都没想过自己还能当上地主婆啊。一时间,她又是开心,又是忧心。
“收那么些古董,得找专人处理才行。尤其是那些文玩字画,还得妥善保管,存放的屋子里,都要调节好温度和湿度,麻烦死了。而且我听说有些出土的文物阴气特别重,要是长期接触这些玩意儿,可能变得人不人,鬼......”
李旭东话还没说完,秦京茹就被吓着了。
“爷,那咱们不要那些破烂了,扔了,丢了都行,我还要给您生儿子的。”
“你请些专家帮你整理,自己少接触点不就完了么?五进的院子,咱们几个人住进去,你是真想当王爷的福晋呐?打算让多少人伺候你啊?再说现在计划生育,你还生?”李旭东没好气的说道。
“哼,老娘我有的是钱,大不了罚款呗。”秦京茹拍着鼓鼓囊囊的胸脯,豪气万分的说道。
国家干部和职工超计划生育二胎的,除由所在单位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外,在经济上由夫妻所在单位分别扣罚各方不低于工资收入百分之二十的超计划生育费,从小孩出生至七周岁止;违反生育间隔期限生育的,处罚至间隔期满为止。
多胎生育者,从严处罚。
罚款,罚的是工资,秦京茹没有工资,国家就是把李旭东的工资全扣了,她也不会有半分心疼。在她心里,多子才是多福的保证。
穷人想多生孩子,除了传宗接代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他们认为生几个孩子,只要以后有一个发达了,就可以指望上了,可以带领全家脱贫。
对于富裕家庭而言,这种负担微不足道。相反,多生孩子对他们来说,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成本。多子多孙意味着更多的帮手和继承人,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才能和兴趣,家族可以通过培养不同的孩子,使企业或财富在下一次传承时更加完善。为了能够把这些事业和财富传承下去,培养子嗣是必要的。
一个孩子可能会出现意外,多个孩子可以分散风险,保证家族血脉和事业的延续。富豪家庭的多个子女从小生活优渥,但能力和野心参差不齐,家族只能传承给最出色的孩子。
秦京茹就是这么想的,姐姐们都生了那么多娃娃,还个个都很优秀,自己不生的话,岂不是吃大亏了?所以她的想法是能生多少就生多少个。
八零年的计划生育还没有之后管理的那么严格,也没有催生出超生游击队,真要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农村里罚款好几千,交不上罚款就扒房子、收地、注销户口,冲进屋里逮着什么值钱就拿什么,什么牛羊猪鸡鸭,统统带走。
要是赶上抓到了孕妇,直接拖到乡镇卫生院来个引产手术,再给结扎,你即使拿着农药和绳子要死在计生办,那些人都不带阻拦的。
一句话解释就是,当时的国策不容动摇,计生办的同志们为了对付超生的,无所不用其极。
“你当你家爷们是种牛啊?”李旭东那方面的能力比以前差了不少,一个星期也就那么一两回,还得老婆给些刺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