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首页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汉乡 男儿行 江山美色 富贵小丫鬟 将军好凶猛 谍网 抗战之烽火 红色帝国1924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章 韩信一鸣惊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汉王连着三天都进行了清心寡欲的斋戒,终于等到了预定的吉日。这天一大早,他就起床了。丞相萧何领着朝廷里的大臣们,全都聚集在王宫,就等着汉王出来。汉王见状也不好意思拖拉,赶紧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帽子,走出王宫,坐上马车。萧何他们也都跟着汉王,一行人直接来到了祭祀用的高坛下面。然后,汉王从马车上下来,走上了高坛,慢慢地一步一步往上走。只见祭祀的高坛前面挂着大大的旗帜,正在随风飘动。高坛四周,士兵们排列得整整齐齐,安安静静,没有任何喧哗,一举一动都很有规矩。而且今天的天气也非常好,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把光芒洒满了整个高坛。在这样的场景下,旗帜的颜色似乎都变得更加鲜艳了,武器和盔甲也显得格外威风,这让汉王心里感到特别高兴和满意。这是汉朝兴盛的一个重要基础,值得再多说几句来记录一下。丞相萧何也紧跟着登上了高坛,他恭敬地将符印和斧钺这些权力的象征递给了汉王。周围那些穿着华丽盔甲、披着闪亮铁甲的将领们,都伸长脖子、瞪大眼睛,满心期待地等待着,心里都在琢磨这颗巨大的金印究竟会落到谁的手里。特别是像樊哙、周勃、灌婴这些身经百战、立下无数战功的大将,更是满心渴望地盯着金印,心想这次总该轮到自己了吧。突然,丞相萧何代替汉王发话,说要请一位大将上台来行礼。话音刚落,就见有一个人答应了一声,不紧不慢地走了上去。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看,只见他穿戴得非常整齐严肃,面孔看着好像在哪儿见过。再仔细一看,原来这个人就是管粮食的治粟都尉韩信,这可真是让人没想到,全军上下都惊讶不已!

只见韩信走上了将坛,面朝北方站定。这时,乐工们开始演奏起激昂的军乐,铙和鼓的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连云彩都被这声音给阻挡住了。接着,音乐又变得悠扬起来,换成了轻柔的曲调。这时,赞礼官开始大声地宣读仪式流程,先是第一次授予韩信印信,然后是第二次授予符节,最后是第三次授予斧钺,这些都是由汉王亲自交给韩信的,韩信也一一恭敬地跪拜接受。汉王再次当面告诫韩信说:

“国家边境以外的军事事务,都归你这位将军统管。你要好好领会我的意思,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不要相互残害,不要相互虐待,要铲除暴徒,保护百姓,扶持我们汉朝的事业。如果有人敢轻视你这位将军,违抗你的命令,不听从你的指挥,你完全可以按照军法来处置他们,先斩后奏!”

说到最后一句时,汉王特意提高了嗓门,好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到。大家听了之后,果然都变了脸色,显得非常紧张。韩信恭敬地拜谢道:

“臣一定竭尽全力,来报答大王对我的深厚恩情。”

汉王非常高兴,就让韩信在旁边坐下,自己也跟着坐下,然后开口问道:

“丞相多次说将军您是个难得的人才,那将军您到底有什么策略可以教导我呢?”

韩信回答说:

“大王您现在想要向东发展,与各方势力争夺天下,这不就是和项王(项羽)成为敌人了吗?”

汉王点了点头,说了一个“是”。韩信接着又问:

“大王您自认为在勇猛、强悍、仁义、强大这些方面,能否和项王相比呢?”

汉王想了想,有些犹豫地说:

“我恐怕不如项王。”

韩信随即回应道:

“我也认为大王在某些方面不如项王,但我曾在项王的手下做事,很了解他的为人。项王一声怒吼,能让上千人都感到震惊害怕,但他却不能很好地任用贤能的将领,这只能算是匹夫之勇,不能和他商量大的计策。有时候项王也表现得相当仁厚,待人恭敬慈爱,说话温和,遇到别人生病时,他甚至会流着泪将自己的食物分给别人吃。然而,当看到有人立下大功,应该给予封赏时,他却拿着封印把玩,迟迟不肯授予,这只能算是妇人之仁,不能成就大事。这两点,项王确实不如大王您。如今项王虽然称霸了天下,能够役使诸侯,但他没有选择占据关中的地利,而是去了彭城,这显然是失去了地理上的优势;更何况他违背了与义帝的约定,任性行事,甚至放逐了义帝,只将自己的亲信将领分封到富饶之地。诸侯们也都纷纷效仿他,驱逐旧王,占据自己的国家称雄。你看那崤山以东的各个国家,一会儿兴起,一会儿灭亡,互相争夺不休,这样的局面怎么能治理好呢?再说项王自从起兵以来,所经过的地方都被他摧毁得残破不堪,天下百姓对他充满了怨恨,不愿亲近他。虽然现在项王的威势最强,所以诸侯们被他压制,不敢一起反叛,但将来各国的势力逐渐增强,谁还会再服从项王呢?由此可见,项王虽然目前强大,但很容易就会转弱。现在大王您如果真能遵循正确的道路前行,与项王的做法相反,专门任用天下的谋臣勇将,那么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摧毁呢?您所攻克的城池,都用来封赏功臣,那么还有谁会不服从您呢?您率领着这些愿意跟随您东归的将士,秉持正义去征讨,那么还有什么地方不能攻克呢?三秦的各位王侯,虽然看似扼守着我们的要塞,互相勾结形成犄角之势进行防守!但他们都是秦朝的旧将,带领秦朝的士兵多年,部下死伤无数。等到他们智谋用尽,能力耗尽,又胁迫士兵投降项王时,项王却起了杀心,诈骗并坑杀了二十多万的秦朝降兵,只剩下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人活着回到了秦关。秦朝的父老乡亲们对这三个人恨之入骨,恨不得将他们的肉吃掉,皮做成垫子。现在项王反而立这三个人为王,秦朝的百姓当然不服,怎么会诚心归附他们呢?只有大王您首先进入武关,对百姓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严酷法令,与秦朝的百姓约法三章,秦朝的百姓没有不想让您做秦王的。而且义帝的约定,大家都知道,大王您被迫西行,不但您心中怨恨项王,就是秦朝的百姓也无不心怀愤怒!大王您如果向东攻入三秦,只要发布一道檄文就可以平定了,三秦被攻下后,就可以进一步谋取天下了!”

虽然这些讨论看似平常,但实际上却正如兵法中所说的那样,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和敌人,才能在战斗中百战百胜。汉王对此感到非常高兴,他立刻安慰并勉励韩信说:

“我真后悔没有早点任用你这位将军!现在能够亲自接受你的指导,就像久闭的心门突然被打开一样。从今往后,一切就全靠你这位将军来调度了,我们很快就会向东出征!”

韩信则回答道:

“将领如果不经过训练就无法变得勇猛,士兵如果不经过训练就无法变得精锐。虽然项王现在已经有了一些败象,但他毕竟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我们不能轻视他。现在我们需要部署好各位将领,对士兵进行检阅和训练,大约需要十来天的时间,之后我们才能出发。”

汉王听后表示赞同,于是他和韩信一起从祭坛上走下来,回到了朝廷。

第二天,韩信就升帐开始阅兵,并且制定了几条军纪,在军帐外进行宣布。所有的将士,因为韩信手握重兵,不得不勉强遵守这些军纪。接着,韩信亲自监督训练,他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指导将士们如何排列阵势,如何保持步伐整齐,如何运用奇正战术相互配合,如何确保军队首尾呼应,以及如何在战斗中做到既能合兵一处又能分散作战,如何保持常规战术又能灵活应变。这些战术和军法,樊哙、周勃、灌婴等人之前都未曾详细了解过。在接受了韩信的训导后,他们才意识到韩信确实有着非凡的抱负和才能,非常人所能及。因此,他们开始对韩信心生敬畏,都听从他的命令。经过仅仅几天的操演训练,军队的纪律和风貌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营地也变得焕然一新。于是,大家选定了汉王元年八月的一个吉日,准备出师东征。特别标明年月,是为了让整个计划更加清晰明了。但那个时候,通往东方的栈道已经被烧毁了,行军变得非常不便。不过,汉王早有准备,他根据张良的计策,决定表面上派人去修栈道,实际上却准备从陈仓暗中渡过。接着,汉王召来了韩信,询问他关于出路的看法。韩信所说的计划,竟然和张良的计策不谋而合。汉王听后非常高兴,拍着手掌说: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于是,汉王派了几百名士兵,假装去修筑栈道,以迷惑敌人。而他自己则和韩信率领着大军,悄悄地从南郑出发。同时,他留下丞相萧何镇守后方,负责征收税粮,以接济军队的粮饷。

当时正值中秋,天气清朗,秋高气爽,将士们都渴望着返回东方,于是日夜兼程,沿着故道一路疾行,直达陈仓。雍王章邯原本接受了项王的秘密指令,负责堵住汉中这个东进的要道,作为第一道防线。他平时也派兵巡逻,时刻提防着汉王的出动。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算漏了一点:他总以为汉王如果要东出,必须经过已经烧毁的栈道。由于栈道尚未修复,他认为即使有再多的兵马,也难以通行。因此,章邯放心地等待着,完全没有加强防备。不久之后,探子急忙来报,说汉军已经派了数百人在修理栈道。章邯听了,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说道:

“栈道那么长,烧的时候倒是挺容易,但要修起来可就难如登天了。就凭这几百号人,怎么可能修得成呢?汉王要是真想东进,当初又何必把栈道给烧了呢?真是又呆又笨,太好笑了!”

他(汉王)可不傻,但你却显得有点天真了!接着,又有人向章邯报告了一个消息,说汉军已经任命韩信为大将。章邯这时候还不知道韩信是何方神圣,于是他又派了一个得力的人去调查韩信的底细。等这个人回来报告后,章邯听说韩信曾经有过受胯下之辱的经历,觉得这个人没什么志气,于是他又大笑起来:

“一个受过胯下之辱的平庸之辈,也配做大将吗?汉王真是糊涂啊,难怪他做事总是这么古怪。之前烧栈道就已经是个错误的决策了,现在修栈道又只派了几百人,我看他得修到什么时候才能修好啊!”

从此以后,章邯对汉军和韩信更加轻视,完全不把他们当回事了。

到了八月中旬的时候,突然有一份紧急的消息传来,说汉军已经到达了陈仓。章邯听了这个消息后,还有些怀疑,他转头对身边的人说:

“栈道还没修好呢,汉军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难道他们真的能飞过来吗?”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章邯也不得不再次派出得力的人手,去探听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没过多久,果然有从陈仓逃出来的士兵跑到了废邱,报告说汉王亲自率领大军,已经占据了陈仓,还杀死了守将,马上就要发动进攻了。章邯这时开始感到有些焦急,他心里琢磨着,汉军没有经过栈道,那他们到底是怎么来到这里的?难道还有别的小路可以通往陈仓吗?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率领军队,前去迎战汉军。于是,他带领了数万大军,直接奔赴陈仓,准备在那里拦截汉军。在行军的过程中,他只看到了逃兵,却没有看到难民。原来,汉军经过的地方,纪律严明,士兵们不允许侵犯掠夺百姓,所以百姓们都能安居乐业,没有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章邯把逃兵集中起来,然后急匆匆地赶到陈仓,正好遇到汉军正在整顿队伍,准备向东进发。当两军碰面后,立刻就交上了火。汉军因为心里积压的愤怒已经很久,所以他们奋不顾身地往前冲。一旦双方摆开阵势,汉军就像猛虎下山一样,什么都不怕,无论是刀枪剑戟还是火海深渊,都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只顾着往前杀敌。而章邯的手下呢,他们心里本来就对章邯有怨气,只是勉强听从他的指挥,怎么可能愿意为他豁出性命去战斗呢?所以战斗才刚刚开始不久,章邯的军队就已经开始四处逃散了。章邯见状,只能赶紧撤退,向好畤方向逃去。而汉军则紧追不舍,一直追杀着章邯,誓要将其彻底打败才肯罢休。

说到底,章邯是个身经百战的将领,他并不甘心因为一次失败就轻易认输。他注意到虽然自己的军队已经折损了一半,但还有一半的士兵依然跟随着他。他觉得,与其就这样撤退,不如回头再战一场,给敌人来个措手不及,奋力反击,或许还能扭转战局,取得胜利,这也说不定。于是,他向全军发布命令,决定再次与汉军决一死战。其实韩信早就有了防备,他叮嘱前锋部队要小心谨慎地追赶,以免被章邯偷袭。他自己则留在军队中间,负责调度和指挥,随时准备给前锋部队提供支援。当章邯掉头回来准备拼命时,汉军的前锋部队却一点也没有慌乱,仍然按照之前的战术与章邯军厮杀,防守得十分严密,没有给章邯留下任何可乘之机。章邯看到汉军依然保持着严整的阵型,知道自己设想的反击计划没有成功,心里更加懊恼。无奈之下,他只能勉强支撑一阵。然而,就在这时,汉军的中军又调出了左右两翼的部队,前来支援前锋。前锋部队的将领是樊哙,左翼的主将是灌婴,右翼的主将是周勃。这三位将领——樊哙、灌婴和周勃,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将,他们联手夹攻章邯,章邯哪里抵挡得住!结果,章邯的士兵白白送命,成了冤死鬼。而章邯却趁机逃脱,他让弟弟章平去镇守好畤,自己则带着残兵败将逃回了废邱。

汉军接连打了两场胜仗后,就向好畤发动了进攻。章平已经领教过汉军的厉害,哪里还敢轻易露面?他只能召集士兵和百姓,登上城墙坚守阵地。汉将樊哙等人则率领军队把好畤围了个水泄不通,拼尽全力攻打。大约过了两天,他们发现城墙上的守兵防守稍有松懈,樊哙便立刻命令士兵架起云梯,监督他们登城。这时,城上仍有箭矢和石块不断投掷下来,士兵们都不敢贸然往上冲。这可把樊哙惹火了,他左手拿着盾牌防护,右手握着大刀冲锋,第一个登上了云梯。樊哙可是个擅长使用这两种兵器的猛将啊。樊哙还没完全登上云梯的顶端,城墙上就已经乱成一片,守兵们慌乱地放箭、扔石头。樊哙却巧妙地用盾牌挡开这些攻击,瞅准时机,猛地一跃,跳上了城墙。他挥刀乱砍,瞬间就有好几个守兵的头颅被他剁了下来。守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吓得手足无措,紧接着,更多的汉兵蜂拥而上,杀散了守兵。随后,这些汉兵迅速下城打开城门,让其余的汉军涌入城内。章平见状,吓得赶紧从后门溜走,慌不择路地逃跑了。县令和县丞还没来得及逃跑,就都被杀死了。城里的百姓们没有一个人反抗,都愿意投降汉军。汉军没有伤害任何一个百姓,很快就平定了这座城。韩信也紧跟着进了城,他认定樊哙立下了首功,并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汉王。汉王之前已经封樊哙为临武侯,这次又额外授予他郎中骑将的职位。樊哙和周勃、灌婴等人分别去攻打了郿县、槐里、柳中等地,这些地方都被他们一一平定。接着,他们顺势攻入了咸阳,击退了守将赵贲。但是,只有废邱还在章邯的坚守之下,汉军多次攻打都没能攻下来。

韩信接到消息后,亲自来到废邱城外,仔细查看了周围的地形,心中已经有了攻破这座城的计策。于是,他把樊哙等人召集起来,告诉他们自己的秘密计划,并让他们分头去准备。章邯因为汉军一直在攻打废邱,所以日夜都在防守,非常小心谨慎。他的弟弟章平已经从好畤逃到废邱,和章邯一起管理防御,拼尽全力抵抗汉军的进攻。因此,尽管汉军人数众多,但一直没能成功攻入废邱。然而,有一天晚上,城里突然喧闹起来,士兵和百姓们大声吵闹。章邯和他的兄弟慌张地四处查看情况,只见原本平坦的地面上,积水已经达到了数尺深,但他们完全不知道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没过多久,水势更加凶猛,就像万马奔腾一样,根本无法控制。就在眨眼间,水位竟然涨到了一丈多高,把百姓的房屋都冲走了。与此同时,城外传来巨大的喊杀声,让人听了心惊胆颤。章邯知道废邱已经守不住了,于是赶紧带着弟弟章平、家眷以及所有的将士,从北门水浅的地方突围出去,逃往桃林。最奇特的是,章邯他们一走,城里的水势就立即退了下去。各位,你们知道废邱城被水淹的原因吗?其实啊,废邱城的两边都是河,河水从西北往东南流。韩信就让樊哙他们在下游把水堵住,不让河水流下去。这样一来,河水没处去,自然就泛滥了,全都涌进了城里。再加上那时候正好是秋天,河水涨得特别厉害,流得又快又急,光靠城墙哪里挡得住啊!章邯虽然是个大将军,但他只知道硬拼,不懂得防备,结果就中了韩信的计策。樊哙等人成功赶走章邯后,就立即把下游的水道疏通了,这样水就自然地流走了,城里一点水都没留下。随后,汉军士兵一个接一个地进城,安抚好百姓后,他们又继续去追捕章邯。章邯和他的弟弟章平已经无路可逃,每次战斗都失败。最后,章平被汉军抓住了,而章邯则选择了自杀。其实,他早晚都得死,如果之前在漳南战役中就战死,可能还能避免成为背叛旧主的臣子呢。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我,猫妖,谈恋爱打钱! 农家仙田 玄医暖婚之腹黑靳爷追妻忙 全能照妖镜 九龙至尊 最强神医在都市 官梯 靠!怀上了! 动漫之后宫之旅 妙医鸿途 都市之最强纨绔 抗战之血染山河 快穿之推倒神 和傲娇竹马官宣了 地狱电影院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征程 青叶灵异事务所 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元素高塔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重生南非当警察 刀笔吏 唐晟春秋 大成王朝专务司 女皇的男闺蜜 
最近更新正德皇帝朱厚照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秦末苍穹之变 十三皇子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 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