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首页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庶女有毒 唐砖 北朝求生实录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宠文结局之后 明天下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章 陈胜吴广的诡计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秦二世即位后,残酷无情地屠杀了宗室成员,甚至牵连到了亲朋好友,几乎将身边所有重要的人都一一除去,就像是砍去了自己的手足和得力助手。然而,他却对此感到非常满意,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样一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威胁到他的地位,他可以无忧无虑地尽情享乐,为所欲为。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欲望,秦二世决定再次大兴土木,加重了对百姓的徭役负担,他迫切地想要尽快完成阿房宫的建造。他梦想着这座宏伟的宫殿能成为他终身的安乐窝,一个可以让他尽情享受、不受任何拘束的地方。于是,他立刻颁布了一道诏书,内容大致是:先帝曾说咸阳的朝廷宫殿太过狭小,因此决定建造阿房宫作为新的居所和朝廷所在地。然而,阿房宫的建造工程还未完成,先帝便不幸去世了。为了尊重先帝,我们暂时停止了阿房宫的建设,转而全力修建先帝的陵墓——骊山陵。现在,骊山陵的修建工程已经圆满结束。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放弃继续建造阿房宫,让它半途而废,那就等于是说先帝的决定是错误的,是对先帝遗志的违背。我作为先帝的继承者,必须谨遵先帝的遗志,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疏忽。因此,我决定重新开启阿房宫的建设工程,并希望所有参与此事的人都能尽心尽力,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和忽视。我们要共同努力,将阿房宫建造成为一座宏伟壮丽的宫殿,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并为我大秦王朝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道诏书颁布之后,阿房宫里再次聚集了无数的工匠和劳役,他们不分昼夜地忙碌着,进行宫殿的修建和维护工作,简直是忙得团团转。秦二世心里还是担心手下的臣子们会有异心,或者暗中策划叛乱,所以他特地发出命令,向全国各地招募那些既勇敢又有才能的武士,让他们入宫担任守卫工作,最终集结了五万名武士。与此同时,秦二世还在宫中蓄养了许多狗和马,以及各种珍禽异兽。他命令宫内外的官吏们随时向他进贡各种物品,以满足他的赏赐需求。这些官吏们对秦二世的命令无不遵从,竭尽全力地为他搜罗各种奇珍异宝。然而,宫中的妇女、仆从原本就数量众多,现在又加上了修建宫殿的工匠、守卫宫殿的武士,以及那些狗、马、禽兽等,它们每一个都需要食物,每一种都需要饲料和粮食。咸阳城虽然是一座大城市,但怎么可能产出足够的粮食和饲料来满足这些庞大的需求呢?这使得咸阳城的经济和民生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秦二世想出了一个主意,他颁布了一道命令给天下的各个郡县,要求他们筹备粮食和其他食物,然后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咸阳来,不能有任何间断。而且,他还特别规定,那些负责运输的民夫们必须自己准备足够的粮草,不能在距离咸阳三百里以内的范围内购买粮食,以免消耗了京城附近的粮食储备。各郡县的官员们接到了这个命令,虽然心里有些不情愿,但也只能遵照执行。然而,他们自己也并没有多余的钱财去购买那么多的粮食和草料啊。于是,他们只能采取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原有的赋税之外,再额外加征一些,把这些额外的负担转嫁到老百姓的头上。老百姓们一次又一次地遭受着残酷的暴政,他们的生活已经陷入了极度的困苦之中。而现在,秦二世的命令又给他们增添了新的负担,今天要交粮食,明天要交草料,这样的重压之下,许多家庭都被掏空了,家里几乎什么都没有了,甚至有人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儿女来换取一点活命的钱,可即便如此,还是入不敷出。整个天下都弥漫着愁苦和怨恨,到处都是哀叹和哭泣的声音。然而,秦二世却安然地坐在他那深宫之中,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哪里知道民间百姓们正在经历怎样的苦难呢?他不但不关心百姓的死活,反而还要效仿他的父亲秦始皇,继续征发大量的民夫,让他们远离家乡,出塞去防御胡人。这道残酷的命令一颁布,立刻就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乱民们纷纷起义,天下一片混乱。秦朝也因此而陷入了危机四伏的境地,预示着它即将走向覆灭。

在阳城县里头,有这么一位农夫,姓陈,名字叫做胜,人们通常叫他陈涉。他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穷得没法子,为了活下去,只能到别人家去做工,成了一个耕地的帮工。虽然说是寄人篱下,每天辛辛苦苦地干活,但他的心里头,却跟一般人不一样,藏着大大的志向。有一天,陈胜跟另一个帮工一起在田里耕地。他俩一前一后地扶着犁,大声地吆喝着牛,那声音在田里回荡着,挺有节奏的。大概忙活了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两人都累得不行了,满头大汗,全身酸痛。陈胜这时候就放下了手里的犁和耙子,走到田埂上坐下,抬头望着天空,长长地叹了口气,那表情看起来挺懊恼的。跟他一起干活的那个帮工看到了,心里就犯嘀咕了,还以为陈胜是不是生病了,或者遇到啥不开心的事了,于是就忍不住问他怎么了。陈胜对帮工说:

“你不用问那么多,将来我如果有了出息,过上了富贵的生活,我一定会带着你们一起享福,不会忘记大家的!”

虽然陈胜心里有着远大的志向,但他的目标似乎更多地是追求个人的富贵,而不是更宏大的事业,所以他一直也没有做出什么大的成就。帮工听了陈胜的话,忍不住冷笑了一声,说:

“你不过是个给人耕地的,和我们一样都是穷苦人,还想着什么富贵呢?”

陈胜听了这话,长叹一声,有些不满地说:

“唉!你们这些小人物,怎么会懂得我的大志向呢!”

说完,他又连连叹了几口气。这时,他们看到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于是,陈胜就走到田埂上,收起犁和耙子,然后牵着牛,踏上了回家的路。

到了秦二世即位的元年七月,一道诏书传到了阳城县,命令派遣里巷左边的贫民去渔阳服兵役,驻守边防。在秦朝,人们的居住习惯是,家境富裕的住在里巷的右边,而贫穷的则住在左边。这些贫民因为没有钱财来缴纳赋税和应付徭役,所以当朝廷有征召时,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冒着生命危险去应召。在阳城县里,地方官接到了这个命令后,就开始按照名册调集里巷左边的贫民。经过一番筛选,最终选出了九百人,作为戍卒,准备让他们北上前往渔阳。在这九百人之中,陈胜的名字也赫然在列。地方官在按照名册查验这些戍卒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陈胜。他见陈胜身材高大魁梧,气质不凡,便在心里暗暗地对他表示了赞赏,并决定提拔他做屯长,负责管理和带领这一队人。另外,还有一个来自阳夏的人,名叫吴广,他的身体条件和陈胜很相似,所以地方官就让他和陈胜一起担任屯长的职务,两人各自带领一部分戍卒,一同前往渔阳。在出发之前,地方官还给了他们一些路费,就是路上用的钱物,并且规定了到达的期限,要求他们必须按时到达,不能在路上磨磨蹭蹭,耽误时间。陈胜和吴广两人自然接受了命令,准备带领队伍上路。但是,地方官还是有些担心,怕他们在路上出什么岔子,或者不能胜任这个任务。于是,他又特别派遣了两名将尉,也就是军官,来监督他们同行,以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经过了好几天的艰难行进,队伍终于抵达了大泽乡,但距离目的地渔阳城还有好几千里的路程呢。可巧的是,这时候天空开始下起了连绵不断的雨,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行走起来异常困难。大家都知道,江南这一带本来就是水乡,地势低洼,而大泽乡更是低洼中的低洼,一眼望去,到处都是茫茫的水面,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过去。面对这样的困境,大家只好无奈地选择在大泽乡驻扎下来,等待雨停天晴之后再继续赶路。然而,这雨却像是故意和大家过不去一样,一直下个不停,而且雨势还越来越大,导致水位不断上涨。这样一来,大家就被困在了这里,既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真是进退维谷啊。时间一长,这些被征发的戍卒们就开始互相抱怨起来。他们本来就是被迫离开家乡来服兵役的,现在又遇到了这样的天灾人祸,心里自然是非常不满和焦虑的。他们互相诉说着自己的苦楚和无奈,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陈胜和吴广虽然之前并不认识,但到了现在,他们已经是同一条战线上的战友了,共同面对着困境,也共同承担着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两人开始秘密地商议起来。陈胜说:

“我们现在要去渔阳,但前面的路还很长,没有一两个月是到不了的。可是官府的期限就快到了,我们就算现在马上出发,恐怕也来不及按时到达。按照秦朝的法律,如果错过了期限,那可是要杀头的啊!难道我们就这么甘心受死吗?”

吴广一听,立刻跳了起来,激动地说:

“反正都是一死,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我们逃走吧!或许还能找到一线生机呢!”

陈胜坚定地摇了摇头,说:

“逃走确实不是个好办法。你看我们两个人,现在身处异地,又能投奔到哪里去呢?就算真的逃走了,也一定会被那些官吏追捕,最终难逃一死。所以说,逃走是死,不逃也是死,我们不如趁机干一番大事业,或许还能在绝境中找到一线生机,甚至追求到富贵。这个机会我们已经等待很久了,现在正好可以趁此机会行动起来。”

吴广听了陈胜的话,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露出了疑虑的神情,他惊讶地问道:

“可是我们两个人既没有权势,也没有财富,怎么能够成就大事呢?”

陈胜深思熟虑后回答道:

“天下的百姓长久以来都饱受秦朝的压迫和苦难,只是苦于没有力量起兵反抗。据我所知,二世皇帝其实是秦始皇的小儿子,按照常理他是不应该继承皇位的。而公子扶苏,他年长且品德高尚,曾多次向秦始皇进谏,却因触怒了始皇帝而被贬谪到边疆,负责监领北方的军队。后来二世皇帝篡夺了皇位,还起了杀兄之心,虽然百姓们可能并不都清楚这个内幕,但他们都知道扶苏的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被害的消息。另外,还有楚国的将领项燕,他曾经立下赫赫战功,并且非常爱护和善待士兵,因此楚国人至今仍然深深地怀念他。关于项燕的下落,有的人说他已经死了,有的人则说他逃亡在外。如果我们想要起事反抗秦朝,最好假借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来号召天下的百姓和士兵跟随我们。我想,这里本来就是楚国的地界,人心对秦始皇的暴政充满了怨恨,只要我们振臂一呼,他们一定会闻风响应,前来帮助我们。这样一来,我们的大业就可以迅速展开了。”

吴广也认同陈胜的看法,觉得这件事情确实需要谨慎对待。因为关系到众人的生死和前途,他们不能轻率地做出决定。于是,他们决定去找一位占卜师,希望通过占卜来预测吉凶,看看是否应该采取行动。占卜师看到陈胜和吴广急匆匆地赶来,面色凝重,心里就明白他们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咨询。于是,占卜师非常详细地询问了他们的来意,以便能够更准确地为他们卜卦。然而,陈胜和吴广并没有直接说出他们的计划,只是含糊其辞地说了几句,可能是担心泄露机密。占卜师并没有追问,而是按照占卜的仪式,开始焚香布卦,掐指一算。经过一番推演后,占卜师对陈胜和吴广说道:

“你们两人同心协力,一起行动的话,必定会取得成功。但是,在成功的道路上,你们还会遇到一些险阻和困难,可能会经历一些波折。因此,你们还需要向鬼神祈求帮助和指引,以确保一切顺利。”

占卜师的话虽然有些含糊,但已经为接下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陈胜和吴广在听完占卜师的话后,没有再多做询问,便告别了占卜师。在离开的路上,两人边走边低声交谈。陈胜疑惑地对吴广说:

“占卜师要我们去问鬼神,难道是要我们去进行某种祈祷仪式吗?”

两人边走边想,最终还是陈胜较为聪明,他灵光一闪,对吴广说:

“我明白了!楚地的人非常信奉鬼神,如果我们想要树立威信,号召更多的人跟随我们,就必须先借助鬼神的名义。占卜师的意思,应该就是让我们这么做,以此来增强我们的号召力。”

吴广听了陈胜的解释,顿时恍然大悟,他连忙问道:

“那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陈胜便靠近吴广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计划,两人约定好各自分头去准备。就这样,他们带着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各自忙碌起来。

第二天清晨,陈胜命令手下的士兵去买鱼来作为膳食。士兵们遵从命令前往市场,挑选了几条大鱼,付了钱后带回营地。在这些鱼中,有一条特别大,肚子异常鼓胀。士兵们好奇之下,便用刀将这条大鱼剖开,结果惊讶地发现鱼腹内竟然藏着一卷帛书。这一发现已经让他们十分惊奇。接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展开帛书阅读,只见上面用朱砂写着字迹,仔细辨认之后,发现写的是“陈胜王”三个字。这让他们更加惊讶,纷纷扔掉手中的刀,连连称奇。消息很快在营地中传开,人们纷纷闻声赶来,争相观看这卷帛书。大家仔细查看后,确认帛书上的字迹无误,确实是“陈胜王”三个字,都感到十分惊讶,议论纷纷。这时,有人将这件事报告给了陈胜。然而,陈胜却故意装作生气的样子,大声喝道:

“鱼肚子里怎么可能有书?你们竟然敢来胡说八道!你们知道朝廷的法律有多严厉吗?胆敢如此妄言!”

陈胜那一番故意装作不知情的表演真是高明!士兵们见他那样,也就没再多问,转而忙着去烹饪那些买来的鱼作为晚餐。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一切如常,但士兵们私下里已经小声议论开了,对鱼腹中发现帛书的事情既感到奇怪又半信半疑。夜幕降临,士兵们大多进入了梦乡,但在睡梦中或是半梦半醒之间,他们仍会提及那鱼腹中的帛书,彼此间充满了猜测和疑惑。就在这时,营地外突然传来一阵声响,那声音听起来像是狐狸在嚎叫,让本就因帛书之事而有些敏感的士兵们更加觉得不对劲。大家立刻停止了交谈,静悄悄地听着外面的动静。起初,那声音模糊不清,像是从远处传来的风声或是其他什么自然声响,但随着大家凝神细听,那声音似乎变得越来越清晰,仿佛是在说着人话。士兵们逐渐分辨出,那声音似乎在重复着“大楚兴”和“陈胜王”两句话。确认了这一点后,士兵们凭借着人多势众的底气,纷纷起身走出营帐,想要亲眼看看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夜空中,除了那神秘的声音之外,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而神秘。士兵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好奇,他们聚在一起,目不转睛地盯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想要看个究竟。营地外面是一大片荒芜的野外,显得格外荒凉。在营地的西北角方向,有一片古老的树林,树木高大,树荫浓密,几乎遮住了天空。在这片树林中,隐藏着几间古老的祠堂,它们被树木紧紧包围着,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整体。就在这时,从那些古老的祠堂中传出了声音,那声音随着夜风飘进了营地,清晰可闻,正是“大楚兴,陈胜王”的呼喊声。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让士兵们感到既惊讶又好奇。然而,更加令人惊奇的是,在那片古老的树林中,隐约闪烁着一种神秘的光芒。那光芒既不像灯光那样明亮稳定,也不像磷火那样幽暗飘忽,它忽而在这边闪烁,忽而又在那边亮起,变幻莫测,让人无法捉摸其规律。这种景象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诡异和离奇。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神秘的光芒渐渐暗淡下去,同时从祠堂中传出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微弱,直到最后完全消失。这一幕让士兵们感到既惊讶又困惑,他们纷纷猜测着这背后的原因和含义。虽然士兵们很想前往那片树林探个究竟,但看看时间已是夜半时分,天色阴沉得让人看不清路,再加上路上泥泞难行,很容易发生意外。更重要的是,营中有规定不准夜间私自外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他们只好放弃了这个念头,回到营中继续休息。躺在床上,士兵们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刚才那一幕幕离奇的景象。他们越想越觉得奇怪和不安,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疑惑。最后,他们索性都闭上了嘴巴不再说话,各自默默地入睡了。在梦中,他们或许还能继续探索那个神秘的世界吧。

如果各位想要知道那鱼腹中的帛书和狐狸叫声的来历,其实这都是陈胜和吴广两人精心策划的诡计。在这来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团。首先说那鱼腹中的帛书,其实是陈胜事先准备好的。他私下里写了一卷帛书,上面用朱砂写着“大楚兴,陈胜王”的字样。然后,在一个夜晚,他偷偷溜出营门,找到渔家放置鱼网的地方。他挑选了一条大鱼,这条鱼已经被渔家捕获并养在网中,准备天亮后出售。陈胜趁人不备,将帛书塞进了鱼嘴里。由于鱼在呼吸时会将周围的水和物体吸入腹中,所以帛书就这样被鱼吞进了肚子里。之后,陈胜便悄悄返回了营地。大泽乡这个地方本来就没有什么市集,自从军队驻扎在这里后,渔家们捕捞到的鱼虾便都拿到军营中来兜售。因此,那条吞下了帛书的鱼很快就被士兵们买走了,陈胜的计划也就此得逞。再来说说那狐狸的叫声。这也是陈胜和吴广事先商量好的一部分。吴广按照陈胜的指示,在夜晚时分悄悄潜出营地,带着一个灯笼来到了古祠中。他利用灯笼制造出一种忽明忽暗的光影效果,并模仿狐狸的叫声发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呼喊声。这样一来,营外的士兵们就听到了那神秘而又诡异的声音和光芒,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恐惧。那座古老的祠堂坐落在营地的西北角,由于连续多日下雨,西北风也刮得特别猛烈。风势强劲,自然就把祠堂里发出的声音吹进了营地,使得士兵们能够清晰地听到那些神秘的声音。后来,人们常常用“篝火狐鸣”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疑神疑鬼、无中生有的事情,这个成语的典故正是来源于陈胜和吴广所策划的这次事件。陈胜在成功实施了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这两个计策之后,便与吴广一起暗中观察士兵们的反应。他们发现,士兵们私下里都在议论纷纷,有的人说是鱼即将化龙,所以才有这样的异变;有的人则说是狐狸已经修炼成仙,能够预知未来。这些说法都是士兵们以讹传讹,越传越离奇。然而,对于这一切的幕后策划者——陈胜和吴广来说,他们只是相视一笑,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的计谋已经成功。好在军营里的两位监督长官,也就是将尉,他们实在是糊涂得可以。因为连日下雨,出行不便,他们找不到别的乐子,就整天以酒为伴,两个人对着喝,喝到烂醉如泥,然后就直接倒头大睡。醒了之后,继续喝酒,醉了再睡,如此反复。军营里的大事小情,他们一概不闻不问,全都交给两位屯长去处理,自己则完全置身事外。陈胜和吴广看到这种情况,心里乐开了花,他们趁机在军营里施展手段,收买人心。他们对待士兵们非常慷慨,无论是衣物还是食物,都和士兵们一样,从不克扣。这样一来,士兵们对陈胜和吴广的好感度直线上升,都愿意为他们效力。更有趣的是,之前陈胜和吴广策划的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等怪异事件,更是让士兵们议论纷纷,感到既惊奇又害怕。这些事件进一步加深了士兵们对陈胜和吴广的敬畏之情,也让他们的名声在军营里更加响亮。士兵们开始更加倾心于陈胜和吴广,觉得他们是非同一般的人物。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渔港春夜 亿万盛宠只为你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神秘世界:开局睡觉就会死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艳海风波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绿茶美人在恋综杀疯了 凤还朝,妖孽王爷请让道 慕爷的小祖宗可甜可飒 皇家小娇妻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神仙门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黑魔法三国传 水源王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秦始皇荡平六国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一统大宋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