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队的到来,委实叫县里热闹了一阵子,不过对于青黄不接,基本吃不饱饭的百姓来说,只是添了个饭后的谈资笑料,并没有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
倒是听说邓将军要去攻打了流民叛军,大家伙听闻都挺高兴,谁不希望他们所居地界越安稳越好呢。
眼下在永州一带百姓的心目当中,邓将军的地位还要超过夏朝的帝王去,
在则说还未成年的帝王自从逃脱京城之后,就不见影踪,坊间传闻,早就没了,当初根本就没有逃出京城,早就被端王弄死了,端王又被后来的秦王于乱军中斩杀,此刻的北方一片混战,京都的一批老臣世家,拥立先王的亲兄弟武安王为帝,是失踪小皇帝的亲皇叔,但也有不少世家大族默不作声,诸王不服,各自为政,谁都想在这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
也有人持守一方,冷眼旁观,静待天下大势,
当然这说得都是那些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像是平民百姓,根本就是沧海一粟,只能随波逐流,得活且活。
这段日子,不止县里人员沸腾,地里的庄稼也沸腾了,一阵夏雨的滋润,温度更加高,地里的庄稼长得更是鲜活,
正处在抽穗的关键时期,家家户户存了大半年的粪水,全都倒进了地里,去滋养稻子,
周围跟着一块儿沤绿肥的人家,也学着周老爹他们的样子,给地里的稻子施肥,怕绿肥效果不好,田里委实放了不少。
家里挑大粪那天,林兰华特意走开了,没有见到那个场面,说真的,她至今还见不了,那个水混着屎尿,稠稀稠稀褐黄沉沉的画面,
她真的不想克服,也克服不了一点儿。
弄好回家的赵大成还被她催促着洗刷了两遍,洗得干干净净,才算是完,赵大娘在一旁看得呜呼哀哉,
说一个农家人,哪用得着那般讲究,
村子里有些人家白日挑了大粪,夜里可能就随意洗洗,就睡下去了。
林兰华只能扮作乖巧状,笑笑没说话。
到处都是粪水的味道,林兰华走动都会避开些,地里的庄稼倒是长得更加好了,
之前还纷飞的蝗虫,在几场大雨过后,又被村子里人不遗余力的抓捉吃,已经少多了,只偶尔能在田边看到它们振翅飞蹿,一下子从一根稻子飞跳到另外一根稻子上,煽动翅膀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楚,是在鲜活。
这时候都是高杆稻子,村人最忧心的就是暴风雨,狂风很容易将脆弱的茎秆吹断,稻杆一断,这一整株稻子算是废了,
每年夏天的发风大雨,真是叫村民们又爱又恨。
“咱们旮旯地那一片地正当风,已经刮倒了些稻子了,不知道后边还长不长得起来?”
赵大成拿着碗,边夹菜边聊道,
“过段时间尤其要小心,还得防飞鸟吃稻子,”
山里的各种鸟类太多了,吃啄吃稻子也厉害,等稻子一抽穗出来,他们就得想法子,驱逐鸟类,
“还是得扎稻草人,去年做得几个哨子也还在,到时候找找角度,看能不能叫风吹响,驱鸟效果明显,”
去年他们就是借助峡谷的山风,吹响哨子来驱鸟,效果还真是不错,今年他们还是想用这个法子。
“咱们家的稻子长得不错,照这个趋势下去,今年保不齐咱们的稻子是最先收的,我瞧着长得比二刚和张家都要好,”
今年也不知道是咋了,赵大成家和周家前后脚种下的稻子,用得又都是林家去年的稻种,谁知道长出来确实不大一样,
赵大成见着自家比周围都要粗壮高大一些的稻子,自然喜不自胜,与有容焉,
农民嘛,这自然是说明他栽种有道,稻子长得好就是对他最好的褒奖了。
稻子在地里长得不错,也叫村里人高兴,这点儿喜悦稍稍叫还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农民好过了一点儿,
但青黄不接的时日长久,好些人家都断粮了,到处都能看到挖野菜吃的村中人,好多人都饿得面颊凹陷,
地里的土豆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好些禁不住饿的人家,已经开始从地里抠土豆出来吃,还有些人半夜跑去偷人家的土豆,村子里有不少人家的土豆被偷挖,土豆种得早些的人家,已经可以收获了,为了避免土豆被偷,
早早组织一家人去地里挖土豆,其他人家就只能安排人去地里守着,
赵大成张家和周二刚他们,几人商量了一番,安排好守夜的时日,轮换着在地里守着,周二刚他们弓箭不离手,就怕遇到野兽或者歹人,
连张家兄弟,也随身带着砍刀,以防万一。
赵大娘唉声叹气,不止担心地里的粮食,还担心哪些贼人偷到家里来,将杂物间理了理,
每日都将兔子和鸡收进笼子里,提到杂物间放着,就怕被贼人偷了,
白日里也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不敢有丝毫的携带。
“哎,这日子三天两头的担惊受怕,多来几回,我老婆子怕就活不久了,”
每当这种时候,赵大娘愁得睡都睡不着,在夜里翻来覆去。
“伯娘别那么害怕,轻易人家可不敢上咱们家门来偷东西,”
之前霍成他们灭杀十几口人的事儿,还在村中人的心头,这么短时间他们还没忘,轻易哪敢惹他们,
至于王恒春那小子,不知道他是咋想的,人傻胆大,
要是赵大成他们真是什么穷凶极恶的人,偷摸把他做了,也没人知道,不好查出来,
他做得那些事儿,一点儿后果都不考虑,无勇无谋,真是运气好没有碰上硬茬。
夜里赵大成去守夜了,家里只有赵大娘和林兰华在家里,林兰华打着个肚子,赵大娘不放心她,睡在一侧的厢房,和林兰华隔着堂屋,她夜里又睡不大好,林兰华有些什么动静,她都听得见,倒是便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