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阳照行旅

花落虽频

首页 >> 晴阳照行旅 >> 晴阳照行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唐砖 极品驸马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抗战之烽火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重生之征战岁月 
晴阳照行旅 花落虽频 - 晴阳照行旅全文阅读 - 晴阳照行旅txt下载 - 晴阳照行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6章 再起风波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司马光在那个世界的史学界拥有崇高的地位,所撰写的《资治通鉴》为重要历史文献。

而其本人在男女生活作风上与王安石一样没有瑕疵,与他俩相比,大文豪苏轼就是一个流氓加色鬼。

这是司马光好的一面,但他被人诟病的不是反对王安石变法,而是当上宰相之后所做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将王安石全力支持、王韶一路猛攻打下来的大片土地拱手还给西夏,让北宋在西北军事上再次陷入被动挨打状态。

第二件事就是全面废除王安石的变法之策,不管好的坏的一件不留,让变法所得的成就全部烟消云散。

第三件事则是发配王安石所用的所有官员,开了对人不对事的党争先河。

而在司马光之前,北宋朝堂是对事不对人的,只要你也赞同这件事就不存在政敌之争,大家一起努力办事。

这种良好风气让朝堂保持着高度的团结性,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下了朝堂照样搂着脖子喝小酒。

所以包拯以其刚直的作风,仍能调入京城担任重要职位。

可这种良好风气却被司马光彻底破坏了,在他之后的朝堂是对人不对事,你是我的政敌,你提出的所有事都是错的,你提拔的所有官员也都是错的。

这种官场不良之风就是司马光开启的,他虽然只当了八个月的宰相,但其遗毒一直传播至今。

所以高太后死后,总算掌权的宋哲宗挺恨他,夺去司马光死后的谥号,砸碎给他立的石碑,还差一点挖坟掘墓。

出现这种秋后算账的行为真不能怪宋哲宗,他当然恨司马光了,这位皇帝也是改革派,但争不过掌权的高太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司马光将改革成果全部消灭。

而当这位皇帝真正掌权时,只能无奈地从头开始改革。

可这位皇帝年仅二十四岁就死了,使改革彻底湮灭,继位的就是他的弟弟赵佶,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宋徽宗。

而司马光也被同样大名鼎鼎的宋高宗给平反了,还将北宋灭亡的帽子扣在王安石头上。

宋朝的历史就是这么古怪,王安石是奸臣,章惇也是奸臣,可从后世看,这两位奸臣给北宋做出的贡献比那些所谓的忠臣大多了。

当然、一个能把自己的武力屏障以莫须有的罪名处决的王朝,这些事也就不古怪了。

陈恪就不觉得古怪,但他没法对司马光有好感,将他的“毫无根据”定性为泼妇骂街。

这个定性一出,急怒攻心的司马光张了几次嘴却无反驳之语,一口闷气没上来扑通一声倒在讲台上。

这幅情景让观众大饱眼福,一场辩论会竟被赶出去一个,又昏倒一个,而剩下的三位辩论者却紧闭双唇,一副打死都不说话的神态。

众人盯着台上的一名儒生、一个和尚和一位道人,见他们紧闭双唇心里疑惑,“你们来干什么?”

他们是来与陈恪辩论的,而且都是自己擅长的领域,可几个问题说下来,这时却是紧闭双唇不敢说话。

柳乘风不敢说话,怕说话激起陈恪的作诗填词之心,再作几首精品他以后就没法混了。

他不怕辩论失败,反正大家都没赢。

而智机和尚也不敢说话,天知道陈恪是怎么知道佛祖经历的?他连佛祖经历了什么都知道,而不知道的自己还跟他谈什么佛法?

他也不怕失败,反正已经赶出去一个、昏倒了一个,仍然保持宝象庄严的自己应该不算太失败,至少比旁边这个耷拉脑袋的儒生强。

智机和尚找到了心理平衡就绝对不会开口说话,不说肯定没错,一说就全是错。

他已悟出了禅机,离高僧的宝座又近了一步。

智机和尚是这个想法,张润也有自己的想法,柳乘风和智机和尚不说话自己也不说话。

他也不敢说话,王浮道士被陈恪牢牢地钉在道教内奸的耻辱架上,自己要是一不小心被陈恪定性为叛徒可怎么办?

陈恪不仅擅长挖地三尺,还擅长挖陷阱,何潘仁跳进去了,司马光也跳进去了,而事实证明他还擅长埋人,又将柳乘风埋进了土里。

而自己和智机和尚也被他埋进去一大半。

为保住上半身的这一小半,张润决定坚决不说话。

可他们都不说话就让辩论领导小组十分不满,唱黑脸的苏林起身问道:“陈恪、可有问题?”

这个问题好像让陈恪挺为难,沉吟一下张张嘴,然后长长叹息一声黯然回道:“禀大人、没有。”

他的神态好似被打败的一方。

可柳乘风、智机和尚和张润却一齐瞪他一眼。

陈恪不地道,他们三个都这样了,还往他们身上舔砖加土,为难的表情、沉吟后的张张嘴、再来一声长叹、最后黯然回话,一连串的言行给柳乘风垒起了坟头,将智机和尚与张润道士的脑袋按进了土里。

于是苏林也不地道地笑了,高喊一声“擂鼓”。

第一遍鼓声传来,他们三个不张嘴。

第二遍鼓声传来,他们三个还是不张嘴。

听第三遍鼓声传来,他们三个的意志仍然坚定,“我就是不张嘴。”

三遍鼓声过去,李仲文起身宣布,“此场辩论陈恪胜。”

这场辩论会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但在李仲文宣布之后却出现一个小插曲。

律国南相律宗明起身走到李祯和刘太后的前面躬身施礼,朗声说道:“请陛下、太后准许外臣询问陈恪一个问题。”

这个请求挺突然,李祯转脸看向刘太后,见她轻轻点头,回过头郑重回道:“准。”

听到这声“准”,已经站起身的陈恪只能缓缓跪坐下来,调整方向面对重新落座的律宗明。

他不走,柳乘风等三人也不能走,跟着跪坐下来,听律宗明扬声说道:“自大盛王朝以后,这片土地分裂为两个王朝,而大律王朝的疆域幅员万里,东至库页岛、北至色楞格河、西至阿尔泰山、南至定军城。”

“依我大律王朝的国土面积,相比大兴王朝的国土面积大多了,外邦均称我大律王朝为中国,所以我大律王朝方是中国的正统王朝,这一点陈助讲也不能否认吧?”

律宗明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兴律两国一直争论不休的焦点,双方都认为自己是中国的继承者,这是名分和大义问题,容不得退让半分。

这个问题本是双方朝廷争论的事,就体现在双方的谈判代表身上。

谭远忠坚持地域观,谁拥有中原地区谁是中国正统。

而律宗明却坚持版图观,谁的版图大谁就是中国正统。

双方争执不下,律宗明竟利用这个场合询问陈恪。

他的目的明确,打压陈恪的锋芒,就在辩论会场给大兴王朝一个耳光,“这就是你们辩论获胜的大才子?”

这个目的就是明谋,李祯明白、刘太后明白,在场的官员、观众都明白。

他当然也明白,缓缓回道:“大律王朝的疆域确实广阔,但多是沙漠、冰川等不毛之地。”

这话一出律宗明怔住,“他怎么知道?”

而谭远忠却心里大喜,找到驳斥对方的理由了。

可让谭远忠没想到的是,陈恪的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反驳理由。

律宗明忽略了一件事,陈恪知道佛祖的经历,又岂会忽略律国的情况?

这是一个意外,因为陈恪不是那个陈恪。

那个陈恪不会知道律国的地理、风俗、民族等具体情况,他是一名标准的儒生。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肥水不流外人田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农家仙田 官道之色戒 抗战之血染山河 我有一柄打野刀 大奉打更人 世界不需要魅魔拯救 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 重生之福星贵女 我想当巨星 我要做球王 我在东京养赛马 都市之齐天大圣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萌宠狂妃 红楼之薛霸王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三国之一马平川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极品五世子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重生美好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无双镇北王 废柴趣妻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正德皇帝朱厚照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穿越白虎之洪荒 
晴阳照行旅 花落虽频 - 晴阳照行旅txt下载 - 晴阳照行旅最新章节 - 晴阳照行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