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过去,海荣智造和君兰科技向总公司回馈了约5000万净利润,这笔收入除了用于新公司初步费用外,林天也准备开开辟新产业。
本地生活领域,欣喜餐饮打开了“吃”的板块。还有穿、行、住三大块。
林天决定发力出行领域。目前的市场,各种打车软件层出不穷,但是就是没有一个绝对强势的平台,属于是群龙混战。
但是切入战场,需要有一个流量入口,用户不会平白无故去下一个打车软件。于是,君兰视频上线了打车板块试行打车模式。
另一边,海辰控股成立海光生活有限公司,负责业务运营。前期在锦城、果城试点,投放了5000辆共享电动车、以及签约了5000辆网约车,目前是全兼职模式。
同时在招聘了大量运维以后,集团总员工已经突破6000人。中层管理基本由系统提供人才。
时间来到5月中旬。
有不少君兰文娱的用户已经习惯了在海光公司的车打车,独立App的呼声越来越高。
君兰科技也为其大力研发,通行证继续通用。
另外,君兰文娱发现,君兰系需要一个流量中台,来构筑用户习惯。仅仅依靠君兰视频、君兰阅读还远远不够。
与海光生活通气以后,决定以海乐生活app(打车app)为基础,结合视频、阅读,打造流量中台,并在后期加入社交、群组功能。以及整合本地生活的“吃”领域。
这样一家资本进入本地生活这个领域,在这个领域厮杀的高得生活、镁团出行、滴答打车都感受到一股威胁。红东秒送、蓝淘闪购、镁团外卖,都有竞争的地方。
海辰集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动作,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前有欣喜餐饮在“吃”的领域崭露头角,如今又以“海乐生活”App强势切入“行”的核心战场,并野心勃勃地试图将“吃”、“行”、“娱”(视频\/阅读)乃至未来的“穿”、“住”融于一个“流量中台”之中。这种依托于庞大文娱生态(君兰通行证2000万+用户)、资本雄厚(海辰控股输血)、且打法凶悍(初期就重资产投入5000辆共享电单车+5000辆网约车)的新玩家,让原本就厮杀惨烈的本地生活巨头们——高得生活(出行)、镁团(到店+外卖)、滴答(出行+货运)、红东(即时零售)、蓝淘(电商+本地生活)——瞬间感受到了凛冽的寒意。
巨头震动,各出奇招:
1. 高得出行(核心战场:出行) - “壁垒森严,补贴绞杀”
核心焦虑: 出行是生命线,海乐生活直接掏心窝子!尤其海乐背靠君兰文娱的巨大流量入口(视频内嵌打车),初期用户获取成本极低。
策略:
天价补贴2.0: 在锦城、果城及周边辐射区域,推出史无前例的“百亿出行补贴季”。新用户首单低至1分钱,老用户每单立减最高50%,司机端则大幅提高冲单奖励和高峰时段翻倍奖励。目的明确:用钱砸晕用户和司机,让海乐生活无人可接、无单可派!
独家合作绑定: 向签约的租赁公司和司机施压,要求签署或延长排他性合作协议,威胁停止合作甚至追索违约金,切断海乐生活的司机供给。
流量入口反击: 加速与短视频、地图、社交等非直接竞品(但用户重合度高)的App合作,购买开屏广告、信息流推荐位,甚至寻求在对手App内嵌打车入口(如蓝淘、红东),对冲君兰视频的入口优势。
舆论导向: 雇佣水军和自媒体,唱衰海乐生活“重资产模式不可持续”、“运维混乱体验差”、“数据安全存疑”。
2. 镁团(核心战场:外卖+到店 - 间接影响) - “固守核心,合纵连横”
核心焦虑: 海乐生活整合“吃”(欣喜餐饮)和“行”(打车\/电单车)的野心,未来必然威胁其外卖和到店业务(用户去吃饭\/玩,可能用海乐打车,未来也可能用海乐点餐\/订座)。
策略:
商家壁垒加高: 对平台上的餐饮、娱乐商家(尤其与欣喜餐饮定位相似的中高端品牌)进行深度绑定或施压:
签署更严格的独家或优先合作条款(尤其在线上营销和配送)。
提高对入驻海乐生活(或其未来可能整合的“吃”平台)商家的佣金惩罚。
利用其强大的地推团队,向商家灌输“海辰是玩票的,迟早退出”的观念。
补贴巩固外卖护城河: 在锦城、果城等重点城市,加大外卖用户红包和会员优惠力度,稳住核心用户。同时优化配送算法和骑手激励,确保体验不滑坡。
拉拢高得,共御强敌: 主动寻求与高得在用户数据(非核心隐私)共享、联合营销(打车送外卖券、点外卖送打车券)上的合作,构建“镁团-高得”小生态,对抗“君兰文娱-海乐生活”的流量闭环。
加速布局“车生活”: 在App内强化自有的“打车\/租车\/共享单车”入口(虽非核心,但必须存在),并寻求与滴答等二线出行平台深化合作,避免用户被完全虹吸。
3. 滴答出行(核心战场:出行+货运) - “错位竞争,深挖壁垒”
核心焦虑: 在核心出行战场被高得和海乐夹击,货运业务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
策略:
强化“经济型”和“社交拼车”标签: 避免与高得、海乐在补贴上硬拼,转而强化自身“最便宜”、“拼车社交属性强”的用户心智。推出更灵活的拼车产品(如顺路单、城际拼)和针对学生、蓝领的特殊优惠。
死磕货运和下沉市场: 将更多资源倾斜到相对蓝海的同城货运和三四线下沉市场,在这些领域构筑壁垒。推出针对小b端的货运套餐和保障计划。
司机生态运营: 强调对兼职司机和个体车主的友好政策(抽成比例、结算速度、申诉机制),与高得、海乐更倾向于全职\/租赁公司的模式形成差异化,稳定司机侧基本盘。
探索“出行+”场景: 尝试将出行与本地生活服务(如接送+代驾、搬家+货运)做更深度结合,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寻找海乐尚未覆盖的缝隙市场。
4. 红东秒送(核心战场:即时零售) - “严防死守,体验至上”
核心焦虑: 担心海乐生活未来整合“穿”(服饰电商?)、“用”(商超零售?)领域,威胁其“小时达”的即时零售帝国。
策略:
供应链与时效壁垒: 进一步强化自营仓储物流网络,尤其是在锦城、果城的仓库密度和前置仓建设,确保“多快好省”的核心优势(重点是“快”和“省”)不被撼动。优化算法,压缩拣货配送时间。
会员价值深耕: 提升pLUS会员在即时零售端的专属权益(如免运费券更多、专属折扣),提高用户转换成本。
品类护城河: 在3c数码、家电、高端生鲜等优势品类上,与品牌商加深独家合作或优先供货协议,确保价格和货源优势。
警惕合作: 对海辰系(尤其是可能涉及零售的)保持高度警惕,暂不与其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避免养虎为患。
5. 蓝淘闪购(核心战场:电商+本地生活) - “平台赋能,借力打力”
核心焦虑: 作为综合性平台,海乐生活的“流量中台”野心直接挑战其平台地位。其整合本地生活(吃、行、娱)的思路与蓝淘闪购板块高度重合。
策略:
平台化优势发挥到极致: 加速吸引更多本地生活服务商(餐饮、休闲娱乐、丽人、酒店)入驻闪购平台,提供更丰富的供给和优惠。利用其庞大的全域流量(电商+支付+地图)为本地生活业务导流。
支付场景深化: 强化蓝淘支付在本地生活场景(尤其是出行、餐饮)的渗透率和优惠力度(如打车\/点餐立减),利用支付习惯绑定用户。
与高得、镁团深化协同: 作为平台方,蓝淘乐见高得、镁团与海乐厮杀。在App内给予高得打车、镁团外卖更显着的入口和流量支持,甚至提供联合补贴(平台+服务商),共同对抗海乐这个“闭环生态”挑战者。
探索“内容+本地生活”: 加速自身内容生态(直播、短视频)与本地生活服务的结合,例如达人探店直播带货(餐饮套餐、酒店券)、基于LbS的短视频内容推荐,与君兰文娱的视频入口争夺用户时间和消费决策。
海乐生活的挑战与机遇:
面对巨头们针对性极强的组合拳,海乐生活开局即陷入苦战:
补贴压力巨大: 高得的疯狂补贴显着抬高了用户和司机两端的获取与留存成本,海乐生活被迫跟进,对现金流形成巨大考验。
司机运力争夺激烈: 高得的排他策略和滴答的差异化竞争,使得优质全职司机和租赁公司资源争夺白热化,运力稳定性面临挑战。
用户习惯不易改变: 在高得、镁团等App已成手机“标配”的情况下,说服用户为了“打车”这一单一功能(尽管有通行证权益)额外下载或主要使用海乐生活App,难度不小。
运维压力陡增: 5000辆共享电单车的调度、维护、电池更换,以及5000辆网约车的司机管理、投诉处理,对海光生活新组建的团队是严峻考验。
然而,海乐生活并非没有胜算:
通行证生态的独特粘性: 君兰通行证用户享受的“行+娱”权益整合(如打车送视频会员时长、看视频积分兑打车券)是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独特体验,正在逐步培养用户习惯。独立App呼声高印证了其价值。
“流量中台”的协同潜力: 一旦海乐生活App成功整合视频、阅读、打车、未来可能的美食(欣喜餐饮)乃至社交功能,其用户停留时长和打开频率将远超单一功能App,形成强大的用户粘性和数据价值,为精准营销和生态内循环创造可能。
海辰集团的资本与决心: 背靠海辰控股这棵大树,海乐生活拥有打持久战的资本底气。林天“开辟新产业”的决心明确,不会轻易退却。
局部突破的可能: 在锦城、果城这两个“老家”市场,海辰的地缘优势(政府关系、本地认知度)和资源投入更容易形成局部优势,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林天坐镇中军帐,看着战报上各方动向,眼神锐利如刀。 他对海光生活的负责人和君兰文娱的唐五说:“巨头们的反应在意料之中,甚至比预想的更激烈。这恰恰证明了我们打到了痛处。不要被补贴战拖垮节奏,坚持三点:第一,用户体验是根本,运维和客服必须跟上,初期宁愿少接单,也要保证每一单的服务质量,把口碑做起来!第二,通行证协同是核心武器,优惠力度可以比照对手,但玩法要更创新、更有趣、更深度绑定我们的生态。第三,海乐App的整合速度要加快!视频、阅读的轻量版体验必须无缝嵌入,社交功能的雏形可以先上马核心的‘兴趣群组’和‘拼车群聊’。我们要让用户下载一个App,解决‘行’和‘娱’两大需求!高得有钱,但砸不出生态;镁团有商家,但管不了出行;蓝淘有平台,但缺核心内容。这就是我们的机会!熬过这轮围剿,海乐生活,就是下一代本地生活服务的新入口!”
锦城和果城的街头,颜色各异的高得、滴答、海乐电动车穿梭不息,补贴大战的硝烟弥漫在每一张优惠券和每一单行程中。这不仅仅是一场出行领域的争夺,更是关于未来本地生活流量入口和生态主导权的关键战役。海辰集团这头新生的猛兽,正用它独特的“生态利爪”,试图在巨头环伺的丛林中,撕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巨头们,也必将使出浑身解数,扞卫自己的王座。鹿死谁手,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