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渊走到窗前,望着深沉的夜空,嘴角浮现一抹难测的笑意。
“恪儿要公道,立儿要权位,都不过是棋盘上的兵卒。倒是这个老三,想掀了朕的棋盘……好,很好。”
“朕倒要看看,你这把火,究竟能烧多旺。”
翌日,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
户部衙门内,气氛却已凝如寒冰。
户部尚书张廷玉端坐堂上,一夜未眠,眼下两团浓重的乌青。他面前的茶水换了三巡,却一口未动,滚烫的茶水早已变得冰冷,正如他此刻的心。
“都听明白了?”他开口,声音嘶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
堂下,左右侍郎、各司主事,十几颗脑袋齐刷刷地垂着,没人敢接话。
昨夜,宫里那位不露面的黑衣内侍,只轻飘飘传来一句口谕,就让整个大夏的钱袋子——户部,陷入了一场无声的地震。
“陛下体恤我等辛劳,言秋粮入库,账目繁杂,偶有疏漏,在所难免。”
张廷玉把这句话在心里咀嚼了上百遍,每一遍都尝到不同的滋味,最后只剩下一味——苦。刺骨的苦。
什么叫“在所难免”?
这是圣恩浩荡,体恤臣子?屁!这是皇帝陛下亲手递过来一把刀,刀柄朝着他们,刀刃,却不知要捅向谁。
这是要他们主动在账本上,弄出“疏漏”来!
可这疏漏要多大?给谁留的?留了之后,是功是过?
没人知道。
张廷玉环视一圈。这些平日里精明得能从老鼠洞里刮出三两油的下属,此刻都成了锯嘴的葫芦。他明白,谁都不傻,谁也不想第一个跳出来,当那只被鹰盯上的出头鸟。
“咳!”左侍郎钱峰清了清嗓子,他素来与二皇子赵立走得近。
“尚书大人,下官以为,陛下之意,是让我等不必过于苛求。毕竟,各地州府报上来的数目,与实际入库的粮食,总会有那么些微的出入。运途损耗,鼠雀偷食,这……这些都是常情嘛。”
他说得轻描淡写,眼角的余光却在悄悄打量张廷玉的反应。
张廷玉心中冷哼。说得好听,常情?以往这种“常情”要是超过了三成,他张廷玉的脑袋就得先搬家!现在倒成了陛下的“体恤”?
这钱峰,是想借机生事。
“钱侍郎所言极是。”张廷玉缓缓点头,脸上看不出喜怒,“既然如此,那今年秋粮的核验……就……从宽处置吧。”
他故意把“从宽处置”四个字说得又慢又重,像是在牙缝里挤出来的。
“各司把手头的账目,都重新‘梳理’一遍。务必,要体现出陛?的‘体恤之情’。”
“梳理”二字,更是意味深长。
众人心中一凛,却也同时松了口气。尚书大人表态了,天塌下来,有他顶着。
一时间,衙门里原本死寂的气氛活跃起来。每个人心里都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有人想着趁机捞一笔,有人想着借此机会把对手的黑料做进去,更多的人,则是在盘算如何既能完成这道“圣旨”,又能不脏了自己的手。
钱峰的嘴角,勾起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他要的,就是这个“乱”。只要账目乱了,就有机可乘。届时,他只需轻轻一推,将这盆脏水泼到太子一系的官员身上,或是干脆把张廷玉这个老家伙拉下马,户部尚书的位置,二皇子殿下早就替他许诺好了。
他以为,自己是那个即将收网的渔夫。
却不知,在更高处,还有一双眼睛,正饶有兴致地看着他这张牙舞爪的模样,如同看着池塘里一条自以为是的黑鱼。
……
天牢,丙字号房。
陈夜侧卧在草席上,面朝里壁,一动不动,仿佛已经睡熟。他的呼吸平稳而微弱,配合着他“久病之躯”的人设。
然而,他的眼睛,在昏暗中,却亮得惊人。
他在等。
等一个信号。
魏忠那个老狐狸,收了他的金子,却未必会真心办事。陈夜从不相信一个能在这天牢里安然无恙待上三十年的老狱卒,会是个简单的角色。
那锭金子,只是一个试探,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他要听的,不是回响,而是要看水面下的暗流如何涌动。
三天了。
这三天里,魏忠每天来送饭,都还是那副半死不活的样子。眼神浑浊,脚步拖沓,放下食盒就走,一句话也不多说。
陈夜也不急。他的耐心,早在无数个日夜的病痛折磨和冷眼旁观中,磨炼得比金石更坚。
机会,往往出现在最不经意的时候。
“吱嘎——”
牢门上的送饭口被打开。
魏忠那张沟壑纵横的老脸出现在小窗后。
“三殿下,用饭了。”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干瘪。
今天的食盒里,除了固定的两菜一汤,还多了一小碟腌制的酱瓜。
陈夜的目光在那碟酱瓜上停顿了半秒。
酱瓜的颜色,比平日里深了一些。而且,摆放的形状,像一个散开的“口”字。
就是这个。
陈夜心中平静如水,脸上依旧是那副病恹恹的模样。他撑起身体,慢吞吞地挪到食盒前,端起碗,用筷子夹了一口米饭,动作迟缓,手腕还在微微发抖。
他没有碰那碟酱瓜。
魏忠在外面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浑浊的眼睛里似乎闪过一丝什么,但很快又恢复了古井无波。他关上小窗,拖着步子走远了。
在魏忠的视角里,三皇子看到了“诱饵”,却没有立刻咬钩,而是表现出了一个将死之人该有的迟钝和无力。这很正常,甚至,更符合他“病弱”的伪装。他只是如实记录下这个细节,准备在下一次的报告中呈给皇帝。
他不知道,陈夜的指尖,在拿起筷子的瞬间,就已经用一种特殊的手法,感受到了筷子上传来的微弱震动。那是魏忠在递入食盒时,用指甲在筷子尾端极快地敲击了三下。
酱瓜是第一层信号,是给“外人”看的。
敲击,才是第二层,是给“自己人”看的。
魏忠自以为是猎人,却不知自己早已被猎物打上了标记,成了传递信息而不自知的工具。
夜深人静。
陈夜确认过道里巡逻的狱卒已经走远,才悄无声pinned到那盆兰花旁。
这盆“君子兰”,是他的母妃生前最爱的花。他被废黜打入天牢时,唯一的要求,就是带上这盆花。在所有人看来,这不过是一个落魄皇子对自己可悲身世的一点念想。
谁也想不到,这盆花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陈夜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一片兰叶。他的指甲在叶片背面一个极其隐蔽的位置,依照一种特定的韵律,划过。
那看似娇嫩的叶片,内部却有着用特殊药水浸泡过的纤维。陈夜的指甲划过,无声无息,却在纤维层留下了肉眼无法察觉的痕迹。
这是一套他和他的亲信,在多年前就定下的密语。
做完这一切,他将一片枯黄的叶子摘下,随手扔在了牢房角落的垃圾堆里。那里,有一些残羹冷炙和用过的草纸。
明日一早,魏忠会来清理这些垃圾。
陈夜躺回草席,闭上眼睛。
棋盘已经布好,现在,他需要他最隐秘的那颗棋子,动起来了。
……
皇城根下,一条名为“百顺”的胡同。
这里是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人的聚居地。空气中混杂着煤灰、汗水和食物发酵的复杂气味。
一个身材敦实、看起来有些憨厚的青年,正蹲在自家门口,卖力地劈着木柴。他叫阿福,是三皇子府以前的一个杂役,据说因为笨手笨脚,早就被管家赶了出来。
如今,他在天牢外围的杂役处找了个活,负责给狱卒们烧热水、送木炭。
“阿福,又劈柴呢?你这傻力气,留着娶媳妇吧!”邻居的王大妈拎着菜篮子走过,善意地调侃道。
阿福抬起头,咧开嘴,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嘿嘿,王大妈……娶媳妇,费钱。”他说话有些含糊不清,像是个脑子不太灵光的。
王大妈摇摇头,叹了口气,走了。
谁会把一个傻子放在心上呢?
等到四周无人,阿福脸上的憨笑瞬间消失。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而冷静,与他粗笨的外表形成了极端的反差。
他的目光,一直锁定在远处那个倒夜香的推车上。
每天清晨,天牢的垃圾和污物,都会被运到城外的指定地点集中处理。
阿福放下斧头,抄起两个空水桶,晃晃悠悠地走向胡同口的井边,那正是夜香车必经之路。
当推车经过时,阿福脚下“一滑”,整个人摔在地上,水桶滚出去,正好撞在推车的轮子上。
“哎哟!”阿福叫得像杀猪一样。
推车的杂役骂骂咧咧地停下来:“你个傻子,没长眼睛啊!”
阿福一边“嘿嘿”傻笑,一边手忙脚乱地去扶水桶。就在他身体的遮掩下,他的手指快如闪电,从推车上那一堆从丙字号房清理出来的垃圾里,精准地拈起了那片枯黄的兰花叶。
整个过程,不超过一息。
“对不住,对不住……”阿福爬起来,抱着水桶,一瘸一拐地跑了。
杂役啐了一口,推着车继续往前走,丝毫没有察觉任何异常。
回到自己的小屋,阿福关上门。
他取出一只装满清水的小碗,将那片枯叶浸入其中。片刻之后,他拿出一片极薄的竹片,小心翼翼地在叶片背面刮过。
随着他的动作,一层透明的蜡质被刮去,叶片上,显现出无数道深浅不一的刻痕。
在普通人眼中,这只是叶子天然的脉络。
但在阿福眼中,这每一个刻痕的长短、深浅、间隔,都组成了一段段精准无误的指令。
“户部,粮仓,西山,漕运,查。”
阿福将叶片放在油灯上,看着它化为灰烬。
他站起身,从床底下拖出一个箱子。箱子里没有金银细软,只有几套看起来半新不旧的衣服——一套商贩的短褂,一套漕帮脚夫的号衣,还有一套驿卒的公服。
他的眼神,再无半分憨傻,只剩下冰冷的专注。
殿下的指令,简洁明了。
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
二皇子府。
赵立将手中的一只琉璃杯狠狠砸在地上,摔得粉碎。
“废物!一群废物!”他怒不可遏。
他派去户部的人刚刚传来消息,他们想趁着账目混乱,栽赃给太子一系的官员,结果非但没成功,反而被对方抓住了把柄,折损了他一名安插多年的心腹。
“殿下息怒!”谋士刘承志躬身劝道,“此事……有蹊跷。”
“蹊跷?分明是张廷玉那个老匹夫在和本王作对!”赵立一脚踹翻了身旁的案几,“他以为抱紧了太子的大腿,就能安稳了吗?”
刘承志摇了摇头,神情凝重:“殿下,臣担心的不是张廷玉。臣担心的是……陛下的心思。”
“父皇?”赵立愣了一下,随即不屑道,“父皇他老了!连户部这点小事都弄得一团糟,这才给了我们机会!”
“殿下慎言!”刘承志吓得脸色发白,“您想,户部的账目,为何会突然乱起来?是陛下一句‘在所难免’。可为何陛下要这么说?这不合常理。”
“这有什么不合常理的?”赵立烦躁地挥手,“父皇想必是敲打张廷玉,那老东西不识抬举罢了!”
刘承志心中长叹一声。二皇子勇则勇矣,却太过刚愎自用,看不到更深层的东西。
皇帝这一手,绝不是简单的敲打。这更像是在一片平静的湖水里,丢下了一大块血淋淋的生肉。他想看的,是哪条鱼会第一个冲上来撕咬,哪条鱼会躲在后面观望,又有哪条鱼……会借着血腥味的掩护,去干别的事情。
现在,二皇子殿下就是那条第一个冲上去的鱼。
“殿下,”刘承志压低声音,“我们现在去查账目,去攻击户部,都落了下乘。因为,账目是虚的,可以改,可以伪造。真正重要的……是粮!”
“粮?”赵立皱起眉头。
“对,粮仓里的粮食!”刘承志眼中精光闪动,“账乱了,人心就乱了。人心一乱,粮仓……就容易出事。我们不去管那些破账本,我们派人,死死盯住京畿附近的几大官仓!只要抓到他们监守自盗,挪用官粮的实证,人赃并获,任凭张廷玉有天大的本事,也翻不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