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钦予

首页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青云直上 离婚后,所有人都开始爱她 快穿,渣儿!给你点颜色看看 九炼归仙 红色王座 至尊透视 乡村猎艳记 我的狐仙女友 重生90甜军嫂 穿回七零:娇娇知青很凶猛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钦予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全文阅读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txt下载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八讲】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六页。

辛四、破转计见内。分二:壬一、转计。壬二、破斥。

古德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我们的法门有很多选择,你可以去拜佛,你可以去念佛,你可以去持咒。但是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重点不是你修什么法门,重点是能修的那一念心——到底你是依止真实的心还是虚妄的心,这是重点。你的心永远是主导者。你看,同样一句佛号,跑到不同的心中,产生的效果就不一样。所以,把《楞严经》参透以后,你说这个人他有什么样的殊胜的妙法,我都不相信。再好的法门,你没有用真实的心去修,心是虚妄的,所有都是虚妄的,因为你的“根本”就是虚妄。你是一个沙,你用很高的温度去烤,一辈子还是一个沙,因为你的本质是沙。问题就在于你的本质是沙,你的本质是虚妄的。不是说你温度有多高,不是说你一天拜多少佛,就怎样怎样。不是!重点不在这里。所以六祖大师讲得很清楚,只问明心见性,不问禅定解脱。禅定再高——后面五十阴魔会讲到,天魔外道禅定高的多的是。为什么他变成天魔外道呢?因为他是依止妄想心在修行,所有的加行都在加强他的虚妄的力量。他不修行还好,他越修行越严重,因为他本质是虚妄的。

所以我们修行第一步就要走好,就是你到底要用什么心来修行?古人讲修行第一件事情:明心见性很重要。了解你心中的真妄很重要——什么是真实的心,你应该要不断地去加强;什么是虚妄的心,你要慢慢地舍离。

我觉得我们《楞严经》一个观念很重要:你刚开始要先有判断力,你产生一个念头,什么是你的主人、什么是贼,你要搞清楚。你连什么是主人、什么是贼都搞不清楚,那你怎么办呢?哪些念头是要消灭的,哪些我们的愿力是要增长的,你都不知道,你这个是标准的盲修瞎炼。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什么样的心态是我们要不断加强的、跟涅盘相应的;什么样的心态是要慢慢远离的。虽然我们刚开始做不到,但是我们要知道,至少我要知道它是贼,至少要知道哪些心是妄想。你要先能够分别真妄,你才有希望。所以整个修行过程当中,明心见性、了解真妄,这是最重要的。至于修行,那个慢慢来,先把心调端正。否则你越修行(后面会说),越变成天魔外道;越修行越变成阿修罗法界。那就完了!所以我们刚开始先把这个妄想的心破除。当然破除妄想,你看这个地方,佛陀都没有要你怎么去对治它,都没有。你不要对治它,你找它的处所,你找得到它的处所它就完了,它自己就消失掉。你不要对治。所以你看佛陀他只问一个问题: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找找看。到目前为止,佛陀一直在提问题,说你的心在哪里?他只是提出这个问题就好。这是非常高明的。他没有说让你去对治,他只问一个问题:你这一念出家的心在哪里?你从什么地方来?

我们看佛陀第四番的问题。

壬一、转计

阿难尊者这个时候又提出他的新看法,他辗转计度他的心是可以见到身体里面。蕅益大师说,这一科就是等于对第一科的转计。第一科阿难尊者他本来说心是在内;那佛陀说,在内,但是你见不到里面的五脏六腑,所以被破了。那么阿难尊者他想一想说:不对,我心是在内,而且我也见得到我里面的五脏六腑!所以他用第四科来挽救第一科的过失——他的心是在内的,而且的确可以看得到五脏六腑的。我们看阿难尊者转计的相貌: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 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阿难又告诉佛陀说:佛陀啊,我现在把前面心在内的情况又作一个比较深入的思惟,您听听看。一切凡夫众生,他身体的结构有两种:一个是腑,这个“腑”,就是我们讲的五脏六腑。它在身体当中主管消化、排泄。比如说肠胃膀胱,这个叫作“腑”,它主管消化,消化以后把多余的东西排泄出去。第二个是“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它的功能就是把这些肠胃消化的东西的营养吸收起来,把能量散布到身体的筋脉去,来支持身体的运作,叫脏。所以身体的结构就是腑跟脏这两件事情。那么这个腑脏——这五脏六腑,是在身体之内的。这是一件事。

其次,我们的身体有七窍。七窍: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朵,一个嘴巴,叫七窍。七窍有穴,有那种对外开通的穴,是在外面。他把这个身体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里面的腑脏,一个是外面的七窍。“有藏则暗,有窍则明。” 因为五脏六腑在身体之内,它没有光明,因为它被肚皮隔住了,相貌是暗相的。所以你要看到五脏六腑是黑暗的,因为它里面没有光明。但是七窍是对外开通的,所以你看出去有很多光明。先把这个定义清楚:里面是没有光明的,外面是有光明的。

我现在面对佛陀的时候,您看我眼睛打开,通过我眼睛的窍,我看到佛陀很清楚,看到山河大地也很清楚,这个就是叫作见外,看到外面。我现在把眼睛闭起来,诶,我看到一个暗相,这个暗相就是我的五脏六腑啊。我眼睛闭起来的时候,我看到前面的暗相,这个暗相就是五脏六腑。我五脏六腑就是黑暗的相状,因为里面没有光明。其实我看得到,只是说它是一片暗相。

也就是说,阿难尊者是认为这个“见”有两种:一个是见到外面,一个见到里面。你看——我看到外面都是光明,这很清楚。我往里面看的时候,五脏六腑本来就黑暗的,所以我往里面看,我眼睛一闭起来,往里面看都是暗相的。都是“见”,只是一个见到光明,一个见到黑暗,所以我的心在身体里面是没有错。我不是见不到我的五脏六腑,我是见到了,我是看到一片暗相,这个暗相就是五脏六腑,所以我还是看到它。这个地方等于是挽救他第一科那个“心在内”的过失。

壬二、破斥。分三︰癸一、正破。癸二、转破。癸三、结破。

好,我们看佛陀怎么破斥。这当中有三段:第一、正破;第二、转破;第三、结破。

癸一、先“正破”:

【第八讲图一】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先作第一番的破斥,就着前面的回答加以难问。佛告阿难说,你说你把眼睛闭起来,你看到一片的暗相。你说这个暗相就是你的五脏六腑,那我问你一个问题:这个黑暗相跟你的眼睛是相对呢?还是不相对呢?

我们解释一下。

我们眼根看一个东西,一定要能见的眼睛跟所见的东西相对。比如说我眼睛看花,我的眼睛跟花要不相对,就看不到花。你把这个花放在我的后面,我就看不到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眼睛不能跟它相对。你这个花前面有一个布遮住,我也看不到,因为我跟它不能相对。所以能见的眼根跟所见的色尘要相对,才能够构成一个所谓的“见”。佛陀把这个能见的观念先确定出来,你说你见到了暗相,这个暗相就是五脏六腑,那这个暗相到底是跟眼睛相对还是不相对?先提出这个问题。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说你今天看到你的五脏六腑,这个五脏六腑是被你看到,那么五脏六腑一定要跟你的眼睛相对。如果是相对的话,那有问题了,你看到的是一个暗相,你闭着眼睛看到的是在你的眼前,你的五脏六腑是在你的身体里面,怎么能够相对呢?所以相对是不成。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如果你一定要说前面的暗相就是五脏六腑,那么这样讲的话,你在黑暗的房间当中都没有光明,你看到的暗相,那都是你的五脏六腑了,那就不合道理了。这个是有相对的情况。

第二个,你说:诶,我不相对,不一定要相对就看得到。那这个不相对,就不能构成见。所有的东西,一定要能见的眼跟所见的色尘相对,不相对就不能构成见的功能。

所以佛陀以这个对跟不对来破斥。如果有相对——你说:诶,我有相对,这个暗相就是五脏六腑。这样子讲的话,那你看到的暗相都是你的五脏六腑,那就不合理了。如果说不相对,不相对就不能构成见。所以相对也不对,不相对也不对。所以说你看到暗相是五脏六腑,是不合道理的。

这是佛陀正式地破斥。

癸二、转破。分三:子一、破其转计内对。子二、破其转许在空。子三、破其转许两觉。

【第八讲图二】

这以下,佛陀怕阿难尊者再辗转计度,再继续地破斥,转破。转破当中有三段:第一个,破其转计内对;第二个,破其转许在空;第三个,破其转许两觉。我们先看第一段,破其转计内对。

子一、破其转计内对

佛陀再进一步说,你说你今天眼睛闭起来看到暗相,这就是五脏六腑。为什么呢?是内对嘛。什么叫内对?内对就是我眼睛可以旋转:我眼睛可以看到外面,我也可以旋转一百八十度看到里面,叫内对。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纵然你今天离开了外见,外面的这种所谓的见,你说:诶,我不必在外面相对,我在里面也可以相对,这是内对。就是我的眼睛可以回光返照一百八十度,在背后相对的。那么相对的结果呢?我眼睛一闭起来,眼睛马上转一百八十度过去,看到了五脏六腑,看到了一片的暗相,这个就看到身体里面了。那这样讲,佛陀说,你眼睛打开的时候看到光明相,看到山河大地,你的眼睛既然那么厉害,可以向前看,向后看,那你为什么看不到你的脸部呢?你的脸部距离还比较近,你的眼睛能够一百八十度、三百六十度旋转,那你为什么看不到你的脸部呢?我们有的脸部看得到有的看不到,所以不合道理。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说你眼睛看不到,那表示你的眼睛没有那么厉害,可以旋转一百八十度、三百六十度,不可能。你想想看,五脏六腑这么远,你都看到了;你的脸那么近,你都看不到。所以看得到五脏六腑而看不到脸,是不合道理的。如果说你一定看得到你的脸,“见面若成”,那么你的心跟眼睛一定在虚空,只有一个东西在虚空,才看得到你全部的脸。所以表示说这个内对是不合道理的,因为你眼睛没那么厉害,不可能作这种一百八十度的旋转,不可能。因为你再怎么旋转,你看不到你的面、你的脸部,所以由此类推,你一定看不到你的内脏。

子二、破其转许在空

看第二段,破其转许在空。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这又是怕阿难尊者辗转地计度,又再进一步地追问,说:如果你说:诶,我看得到我的脸,即便我的眼睛、我的心在虚空也无所谓嘛……如果说你的心跟眼睛都在虚空,就有一个问题:那你这个心跟眼睛就不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它跑出去了。这样的话,你的心跟眼睛在外面,佛陀今天看到你的脸,那么佛陀的身就是你的身体了。你看:你看得到你的脸,你的心跟眼睛在外面;那佛陀也看得到你的脸,那么佛陀的色身就是你的色身,因为你的色身变成在外面。那么这样有什么问题呢?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你的眼睛在外面,你的心也在外面,你的眼睛跟你的心都跑到外面去了,那你这个本来的身体还有没有感觉呢?还有没有痛的感觉、痒的感觉?因为你的心跟眼睛都跑出去了嘛,因为你执着你一定能看得到你的脸,所以它只好跑出去了。跑出去了以后,你现在的身体还有没有感觉?因为你的感觉已经跑出去了,还有没有感觉呢?

子三、破其转许两觉

再往下破,第三段,破其转许两觉。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如果你说“身眼两觉”——你一定要执着说,我外面的眼睛有一个感觉,我的身体也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你有两种感觉。你有两种明了知觉的感觉,那你一个阿难尊者的生命体,有一天成佛的时候,你成两尊佛。因为你有两种感觉,你有两个明了性,以后你同时成就两尊佛——不可能的。因为一个觉性只有一尊佛,阿弥陀佛、本师释迦牟尼佛,都是一种有情的觉性所成就的。如果你有两种觉性,那你就成两尊佛。这跟事实不相符合。没有一个人说他成佛以后,同时成就阿弥陀佛、成就本师释迦牟尼佛。不可能!即便佛陀可以互含互摄,阿弥陀佛的心可以摄入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可以摄入阿弥陀佛,那也是两个心识相互作用。那是两尊佛相互作用,佛的心是无障碍,但是这毕竟还是两尊佛。所以我们一个人的色身,只可能成就一个感觉,成为一个佛。

癸三、结破

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因为不合道理。

蕅益大师说,这个七处破妄,其实就是在征心,在找那个心在哪里。就是说你这一念心在哪里,你找找看。蕅益大师说,其实后世的禅宗基本上不看经典,但是他一定要看《楞严经》。你看禅宗的传承,从初祖开始,几乎都是《楞严经》的观念。二祖慧可大师参访初祖,说:弟子心不安,乞和尚开示甘露法门。向初祖求法。初祖什么法都不讲,就问他说:你心不安,你把心找出来。结果二祖一回光返照——觅之了不可得,这样就安了。你不随它转就好,它没有自体嘛,你干嘛去安它呢?你只要不管它,它自然就消失掉。你一天到晚管它,越管越复杂嘛。

我们这一念妄想最喜欢你跟它纠缠在一起,那样就没完没了。讲实在话,妄想最怕的是什么?最怕你问它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它怕死了。你只要去看妄想从哪里来,妄想就消失掉。它自然消失,它禁不起你这样看的。你看二祖问初祖:将心来,觅心了不可得!我们看四祖去找三祖也是一样:我心中有很多挂碍,请您告诉我一个安心法门。三祖说:谁绑住你了?一找,诶,觅之了不可得,没有人绑住我。好,那就是安心法门。乃至于你看我们禅宗到末流参“念佛是谁”,说你不要一天到晚念佛,向外攀缘,你想想看那个能念的心是从哪里来。一找“念佛是谁”——觅之了不可得。

蕅益大师说,你不要看这七处只是破妄,它密显真心。利根人破妄的时候,他就能够显出真实本性,了解真实本性以后你就能够称性起修,随顺本性。你以后的修行是从里面发动出来——称性起修,依体起用。你不是从表层上修行,表层意识是受外境牵引的。你有时候心情很好,有时候心情不好,晴时多云偶阵雨,这你就没办法修行,因为你的心是被外境牵动的。

所以蕅益大师说,七处征心主要的目的是要我们“逆流照性”。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我们习惯是向外攀缘的一种生死流。我们习惯顺从妄想的方向去走,那就完了,没完没了了,这个生死的梦就永远做不完。那怎么办呢?逆流!就问你这念心从哪里来,逆生死流去观照我们的本性,把妄想的真实体给它破坏掉。这个时候你整个生死就没有根了,生死之花自然就枯萎了。

其实生死本来就不真实,因为我们不断地顺从它,所以它就不断地相续下去,这就叫生死相续,就是妄想相续。妄想它有一个开关,你只要观察它,“妄想无性”,它是无自性的,它的本性是自性空的,妄想的力量就慢慢消失了,生死也就慢慢消失掉了。本经的观念就是这样。所以你看它会不断地去重复,去找这个心在哪里,就是这个道理,就是问那个心它的体性在哪里?

辛五、破转计随生。分二:壬一、转计。壬二、破斥。

好,我们继续往下看。第五段,破转计随生。

随生就是我们这一念心,随着它所攀缘的境,就在那里产生:我现在的心看这朵花,我的心就在花上面;我的心看这个灯,我的心就在灯里面。所以阿难尊者现在很聪明,它这个处所就不一定了。前面讲固定都被您破,在里面、在外面、在根都被您破,我干脆讲一个不决定,我的心处所是变化的,“随所合处,心则有之”。我的心跟哪一个境接触,我的心就在那个地方出现,是这个意思,叫随生——随境而生。这地方有两段:第一个,转计;第二个,破斥。

壬一、转计

【第八讲图三】

我们看“转计”的部分。看经文: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这段经文有两段:第一个是引佛昔教,第二段是谬解标处。这个时候,因为阿难尊者他前面四番的执着都是根据自己的知见、自己的想法,结果都被破斥,所以这以下的三番,阿难尊者不再用自己的想法,这以下三番都是引用佛陀过去的的教诲来回答。我们看他怎么引用。阿难说,我身为佛陀的侍者,经常跟随在佛陀的身边,也经常听闻佛陀对在家的二众跟出家二众——所谓的四众弟子开示。开示两层的道理:第一个,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第二个,由法生故,种种心生。这两句话是讲心跟法之间相互辗转的因缘,当中也构成整个佛教轮回的观念,一种生死相续的观念。我们解释一下。

我们看第一段:“由心生故,种种法生。”

这一段,假设我们是以一期的生命来观察,以一个大段的生命,不要约着一个刹那的念头,这太微细了,约着一期的生命。“由心生故,种种法生”— —由于我们过去生产生很多的“心”念,所以我们今生就出现很多很多差别的果报,果报之“法”。

举个例子:

我们过去经常生起布施的心,“由心生故”,所以我们今生就产生很多很多富贵的“法”出现;有些人过去有持戒的“心”,他今生就会经常出现尊贵的“法”;有些人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产生忍辱的“心”,他今生产生庄严的色身的“法”。所以由过去的种种的心态而创造今生种种善恶的差别法,这是讲过去跟现在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的因缘。

我们再看今生跟来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前生的你创造了今生的你,也可以说前生的心态——我们前生产生很多的善恶的心态,把你今生创造出来;我们今天在受用这个依正诸法的时候又产生一个新的心态——“由法生故,种种心生”。由于今生我们在受用种种的色声香味触这个五尘的“法”的时候,我们又产生一个新的善恶“心念”,这个心念又造一个业又影响来生。所以,佛教的生命观认为,过去的你创造今生的你,今生的你又创造来生的你。所以我们今生所受用的果报,讲实在话跟你没有关系。跟谁有关系?跟前生的你有关系。如果你觉得很不错,你要感谢前生的你;如果你很痛苦,你要忏悔前生的你。其实我们今生所造的业都还没有表现出来,这“异熟”识嘛,时间上有前后的差异。我们今生所造的业大部分都是在来生表现出来,今生就算有,也是一个花报而已,它还没有正式表现出来。我们今生的果报都是前生造的,所以叫作“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过去的心,创造今生的法;由于我们受用今生的法,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心态。因为这样心产生法,法又牵动心,才构成佛教轮回的观念。轮回的观念是这样来的。这个是佛法的因缘观。这是佛陀经常开示的,也是合乎真理的。阿难尊者对这个观念提出他的看法。这一段是佛陀的真理。这以下是阿难尊者个人的解读。

“我今思惟”,我把这个观念,这种心产生法、法产生心的这种相互的关系,这个道理我自己把它分别一下,得到一个结论,就是说“即思惟体,实我心性”。我能够去思惟分别的功能,就是我真实的心性。那我的心性这么真实,有一个自体,当然有一个处所。那么处所在哪里呢?“随所合处,心则随有”。其实这个处所是不一定的,不像前面说一定在身内、一定在身外、一定在根里面。我的处所在哪里呢?我的心去缘什么境,跟什么境相合的时候,这个心就在那里出现了。随所攀缘的境界,这一念心就在那个地方出现,绝对不是我前面说的在内、在外、中间三种处所。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有他的注解,我们简单说明一下。

蕅益大师说,阿难尊者闻其言教而不解其义——阿难尊者把佛陀的言教背下来,但是错解佛陀的意思。佛陀说“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是在解释生灭是因缘生的,而因缘本身是因缘生因缘灭的,它的本性是自性空的。佛陀是从这句话告诉我们,如何去了解我们这一念心——是因为很多法的牵动所以产生心;这一念心去造业,又产生一个新的法,又去创造一个新的心态。所以这个心态是因缘生因缘灭,是缘起性空的。从缘起性空当中去断除我们的烦恼根源而趋向涅盘。

佛陀的意思是这个,结果阿难尊者错解意思,把心生、法生当作这个心是有实体的。有实体的东西当然就可以跟谁去合,就有它的处所了。所以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讲说“谬解标处”——谬解佛陀的真实义,而标出了心的处所。

诸位要知道,一个东西如果有处所,就有它的实体。有它的实体你就没办法断,有实体的东西你断不了。佛教经常讲一个观念,讲“诸法无生”。什么叫无生呢?不是说真的有一个烦恼,然后我们把它断掉,不是这个意思;也不是说真实有一个生死轮回,我们把它断掉,不是这个意思。《华严经》说,如果真的有一个众生,我们修我空观、法空观,把这个众生给消灭了,变成佛陀,那我们每一个人都犯了杀罪,因为他是一个众生。你修止观把一个众生杀死了,转成佛陀,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法本来就不生——法本不生,今则不灭。就是说,本来就没有的。诸位要知道我们今天的修行,只是把我们生命的本来面目恢复过来而已,本来就没有生死,本来就没有烦恼。所以修行叫作什么?叫作恢复本来面目,把这些如梦如幻的、我们虚幻的心——攀缘虚幻的境所创造的虚幻的生命体,恢复到原来的清净的本性,恢复本来面目而已。这叫作无生,就是本来就没有生,所以佛教只是觉悟而已。觉悟以后你就不随它转;不随它转,你生命就改变了。你随它转,那就是这句话了——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那你就没完没了了,生命就没完没了了。

所以后面佛陀讲完我们自性本来清净、妄想是不真实的道理以后,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就起来问说——诶,既然清净本然,佛陀您说我们修行是恢复本来面目,妄想是不真实、是本来没有的,那怎么有山河大地?佛陀说,你一动念头就有了,你一迷的时候就什么都有了;你悟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了。你要回光返照,它就没有;你要向外去攀缘,什么都是有,什么都有——生死是有的,烦恼也是有的。所以我们这一念心,诸位要知道两个方向:第一个你要顺着外面去思考,顺着外境思考,我保证有生死,我保证有轮回;你要回光返照,就什么都没有。它就两个方向。

壬二、破斥。分三:癸一、牒计。癸二、正破。癸三、结破。

好,我们再看佛陀怎么破斥。破斥当中分三段,叫作牒计、正破跟结破。

癸一、牒计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

这个“牒”字,就把阿难尊者他所执着的相貌,把它“牒”——就是很明白地先指出来。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你的意思是不是说,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

前面阿难尊者是引用佛陀两段的开示: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但是以下的经文真正引用的是下面那一段,就是,因为有种种的果报诸法的刺激,所以就使令我种种善恶心念产生。所以我的心在哪里,那看哪一个境来刺激我;谁刺激我,我的心就在那里。这个就是他引用的第二段,“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我的心跟哪一个境:我在听声音的时候,我的心就在声音当中;我在看花的时候,我的心就在花当中。就是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是这个道理。

癸二、正破。分二:子一、破无体。子二、破有体。

我们看佛陀的破斥。正破,破无体跟破有体。看破这一念心无自体。

子一、破无体

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你说是由法生故而种种心生,所以你的心的处所是不决定的,变来变去的。佛陀就分成两种情况:第一个,它是没有自体的;第二个,有自体的。

先看没有自体的。如果我们这一念心是没有自体的,我们讲离尘无体,离开了这一念境,它的体就不存在了——这样讲,就是没有所谓的合不合了。它没有自体,没有自体就没有处所,它只是一个虚妄的影像。一个虚妄的影像,怎么能够跟外境相合呢?如果你说这个心是没有自体的,只是一个影像能够跟外境相合,那这样讲的话,这个十九界就可以跟第七尘相合。佛法没有所谓第十九界,只有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佛法是讲六尘,没有第七尘。那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去跟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相合,这个道理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你心是没有体的。这个“是心无体”,其实答案就出来了。佛陀告诉我们“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佛陀的意思就是在讲这个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缘灭,是这个道理。

没有自体,不是说没有作用。我希望大家“即空、即假、即中”。空是空掉它的自体,即假是因缘,它有它的刹那刹那的生灭作用,所以即空、即假、即中。比如说有人告诉你,诶,你这个人很好啊!“你这个人很好”,这是一个境,来刺激你的时候,你很欢喜。有人说“你这个人很糟糕”,你产生瞋心。“你这个人很好”,我们的心是去攀缘“你这个人很好”的音声才产生欢喜心。当你这个话忘掉的时候,你这个欢喜心就消失了,它离开尘境没有自体的,它只是一个缘生缘灭的影像。当你看到你这一念心是没有根源的,没有自体,只是一个缘生缘灭的影像,这个时候你再来看人生,真的是一场梦。就像古人说的: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所以古人讲的人生几十年,其实就是一场梦,如梦如幻。当然佛陀在破的时候,是破那个妄的自体,但是这个梦不表示它没有作用。

我们要借假修真,我们到时候还是要这个念头去修行,只是说我们知道妄想没有自体,我们不随它转。你这个时候是菩萨的愿力,发自内心做你该做的事,而不是做你想做的事,从一种情绪化的心态变成一种菩萨的愿力。这个愿力不是外境刺激的,是发自内心的,称性起修。这一点不一样。我们讲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人还是会起烦恼,跟我们一样,还是所有的烦恼都没有减少,但是他不会随烦恼而转,差别在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的关键在“是心无体”,这句话大家好好参一参。这一念心,离开了六尘找不到它的自体,它只是一个生灭的影像。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是这个道理。

好,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

《楞严经》的重点只有四个字,就是要我们“回光返照”。每一个念头起来,回光返照:这一念心是哪里来的?如果这一念心是外境的刺激产生的,这一念心你要舍掉;如果你这一念心是你的愿力产生的,那你这一念心你要顺从它,它怎么样想,你就怎么做,你要产生行动。判定方式就是问一句话,经常要问一句话:“你从哪里来?”你要经常问这句话。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八零锦绣盛婚 逍遥人生 一品神医倾城 农家仙田 宋檀记事 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有一柄打野刀 大唐第一世家 青叶灵异事务所 花都太子 御兽诸天 顾太太的豪门日常 西游之妖 史上第一美男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田园大唐 诡异修仙世界 诸天时空行 我体内有个修仙界 剑宗旁门 
经典收藏逆青春 网游之血御天策 桃运特工俏佳人 灵蛇转世镇百怪 做饭太好吃,被整个修仙界团宠了 虐冤种?我来了你们怎么不叽歪了 渣男白月光回国后,豪门千金她不装了 重返1987 凤命凰谋 末世降临,游戏场内危机四伏 四合院:开局一等功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易界杀手之王 全球末日后我觉醒了自然亲和 短命老公遗产多,豪门寡妇我最强 斗罗:开局拍卖十万年魂骨 二次元心愿旅行 仙君追逃妻到蓝星挖自己墙脚 [七五]御猫媳妇是恶霸 快穿之干啥啥不行,生娃第一名 
最近更新黛玉妈粉穿成薛宝钗后,她杀疯了 葬送的芙莉莲:永恒之旅 重生之我怎么又又重生了 荒年恶妇开了挂,逆袭成全县首富 都首富了,你让我去摆摊卖烤肠? 穿书七零,炮灰女配带娃军婚 综影视:顺心如意 【原神】实验体的提瓦特日常 觉醒骷髅从泰拉瑞亚开始闯荡万界 为奴被听心声,反派权臣求着娶我 开棺大吉 饥荒年,我靠一只碗养活百万古人 聊斋游记,但是霹雳道门 稽古 小将军与联姻太子一见钟情啦! 快穿:开局契约四大猎铠兽 幽影都市 丞相嫡女:王爷宠上天! 爆裂飞车:天元,开局解封猎天魄 诡异世界:林逸和宋佳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钦予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txt下载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