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尊归来

周公成子

首页 >> 屈尊归来 >> 屈尊归来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江山美色 重生之女将星 四季锦 抗日之兵魂传说 即鹿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至尊特工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重生之极品皇帝 
屈尊归来 周公成子 - 屈尊归来全文阅读 - 屈尊归来txt下载 - 屈尊归来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8章 诗句报国心,纹纸展风华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江浩然面前的九子粽,宛如一位神秘的美食使者。他轻轻阖上双眸,轻咬一口粽子,味蕾瞬间似被卷入一场奇妙的味觉风暴。那滋味,仿若灵动的精灵在舌尖婉转徘徊。大唐宫廷的九子粽与他记忆深处家乡粽子的味道相互碰撞。家乡粽子带着淳朴气息,似儿时玩伴的亲切呼唤,是亲情的温暖寄托;而眼前的九子粽则如一位身着华服的贵族,散发着高贵而独特的韵味。两者相较,恰似一首风格迥异却同样动人心弦的乐章,在他心间奏响,别有一番风味萦绕心头。

而糯米,无疑是这九子粽的灵魂所在。它似被时间这位温柔的艺术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和蒸煮,变得如凝脂般细腻温润。那粒粒饱满的糯米,仿若一群亲密无间的小精灵,黏糯而不失弹性,带着微微的米香,在舌尖轻盈地跳跃,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美食的甜蜜童话。每一粒糯米都承载着工匠们的心血,从田间的稻穗到餐桌上的美食,这其中蕴含着无数的辛劳与期待,似一段无声的岁月之歌。

当江浩然的目光如探索宝藏的冒险者般深入粽子内部时,那丰富多样的馅料便一一呈现在眼前。大颗的红枣,经过蒸煮的洗礼,饱满得仿佛随时都会涨破那层薄薄的外皮,甜蜜的滋味如同汩汩流淌的蜜汁,将周围的糯米也染上了一层醇厚的甜香。那红枣宛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镶嵌在糯米之中,仿佛一位热情洋溢的画家,用甜蜜的色彩为这粽子画卷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板栗宛如从山林中走出的精灵,散发着独特的栗香,口感粉糯,咬下去的瞬间,软糯与香甜在口腔中完美交融,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山林间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似山林间的微风在舌尖低语。

蛋黄的加入恰似神来之笔,那橙红的色泽如同一轮小小的太阳,令人垂涎欲滴。咸蛋黄那油润咸香与糯米的清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油香四溢,在味蕾上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般慢慢化开,让整个粽子的味道变得更加立体。那蛋黄仿佛是一位高明的建筑师,在味道的空间中构建起了一座宏伟的建筑,每一层味道都恰到好处地叠加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如同在味蕾上搭建起一座梦幻城堡。还有那丝丝缕缕的豆沙,细腻绵软得如同江南的细雨,甜而不腻。它像一条甜蜜的丝带,温柔地缠绕在糯米之间,每一口都带着豆沙独有的醇厚与香甜,仿佛是一位优雅的舞者,在舌尖上翩翩起舞。再加上那若隐若现的莲子清香,宛如一阵轻柔的微风,使得九子粽在甜与香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如同一位智者在世间的纷繁复杂中寻得了内心的宁静。

江浩然沉浸在这九子粽的美味之中,感觉自己仿佛在品味一段丰富的历史。那复合的滋味,甜中有咸,糯中有香,从舌尖开始,一路传递着端午的传统与温情,让人如同置身于一条时光的长河之中,在这独特的美味里流连忘返,难以忘怀。这小小的粽子,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传统节日的珍视,似一艘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小船在时光的河流中缓缓前行。

就在江浩然还沉浸在九子粽的美味之中时,高力士回来了,他的手中捧着那象征着文化底蕴的文房四宝,准备去向皇帝复命。江浩然看着那文房四宝,思绪渐渐飘远。他想起自己的老学究岳父,在其悉心教导下,除了诵读四书五经之外,诗琴书画也成了他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尤其是书法,那是他日夜磨砺的技艺,他所练就的书法自成一体,被人称为江体,在书法的浩瀚星空中,已然挤入书法大家之列。

江浩然的目光落在那微微发黄的宣纸之上,那正是有着“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美誉的贡品龙文宣。这龙文宣宣纸,仿佛是一位从古代穿越而来的贵族,散发着神秘而高贵的气息。它的诞生,就像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一场浪漫邂逅。在那青山绿水之间,工匠们用灵巧的双手,将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经过无数道精细的工序,精心打造出这薄如蝉翼却又坚韧无比的宣纸。每一张宣纸都像是一片承载着岁月痕迹的时光之叶,那微微的黄色仿佛是历史的沉淀,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似一位沧桑的老者在轻声诉说着岁月的秘密。

这龙文宣宣纸的制作工艺,如同一场神奇的魔法。在浸泡、蒸煮、打浆、捞纸、晒纸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无比的耐心。就像一位雕刻大师在雕琢一件绝世的艺术品,不容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才使得龙文宣宣纸拥有了那独一无二的品质。它的纹理细腻而均匀,如同那细腻的肌肤,让人忍不住想要轻轻触摸,似触摸着婴儿那嫩滑的脸蛋。它的吸水性恰到好处,就像一块干涸的土地遇到了甘霖,能够将墨汁完美地吸收,让每一笔每一划都能在纸上展现出最完美的形态,如同给画笔提供了一个舒适的舞台。

在市场上,这龙文宣宣纸的价格也是令人咋舌。一刀这样的宣纸,价格竟高达三十两银子,这昂贵的价格仿佛是它高贵身份的象征。它的奢侈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更体现在它那无可替代的品质上。在皇宫之中,它是文人雅士们挥毫泼墨的首选,那洁白的纸面仿佛是一个广阔的舞台,等待着书法家和画家们在上面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似一位热情的主人在迎接艺术家们的到来。它就像一位高傲的公主,在众多纸张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皇宫中的宠儿。

宣纸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源于唐代,产于泾县。那泾县的山水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宣纸的诞生而准备的摇篮。宣州府将这精美的宣纸作为贡品进贡朝廷,它也因此得名。在书法与绘画的世界里,宣纸就像是一位不可或缺的灵魂伴侣。离开了它,书法和绘画就如同失去了翅膀的鸟儿,艺术的妙味便无法充分地表达出来,似鱼儿离开了水。它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张耀眼的名片,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同时,它也成为了书画家和收藏家们高阁中的宠儿,被他们小心翼翼地珍藏着,如同珍视着一件稀世的珍宝。

小太监的手如同灵动的蝴蝶,飞快地在砚台上磨着墨,那墨汁在砚台中旋转着,散发出一股浓郁的墨香。贵妃娘娘那温柔的声音响起:“公公快把宣纸铺好,我和圣上要欣赏状元公的诗书呢!”高力士的动作十分利索,他轻轻地将那珍贵的龙纹宣纸铺展开来,那宣纸就像一片被展开的云朵,洁白而又轻盈。接着,他又小心翼翼地放好鸡距笔。江浩然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鸡距笔,那笔头形似鸡爪上的距,这奇特的造型让他想起了那些古老的传说。他只在书上看过关于这种笔的介绍,未曾想今晚竟能在这里亲眼见到此笔,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兴奋。他的手仿佛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牵引,不由自主地跃跃欲试,心中满是期待,想象着用这种笔在那珍贵的龙纹宣纸上书写书法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极致享受。那感觉就像是一位即将踏上未知旅程的冒险者,心中既充满了期待,又带着一丝紧张,似一位即将登台表演的演员。

高力士一个晚上不停地为他们三人斟酒,他也记不清九瓶酒斟了多少杯了,但是,那酒香的醇味,把他熏得鼻子洋洋的,肚里的酒虫子时不时咬上一口,胃子发出一阵阵隐隐作痛的信号,无法自拔,得想个法子怎么才能喝上几杯,于是他那脑袋瓜子不停地转动。唐玄宗李隆基旁若无人,和贵妃娘娘在那里卿卿我我,沉浸在无与伦比的幸福中,江浩然在那里集中精力构思着诗句。高公公突然冒出一句,启禀圣上娘娘,墨和宣纸都已准备好,就等状元公的大作横空问世了,这一如雷的大声,把唐玄宗李隆基、贵妃娘娘、江浩然三人同时惊醒,高力士又突然想起来了什么,又小声地补充道,启禀圣上娘娘,今年端午节正是圣上和娘娘大婚一周年,为隆重纪念这一重要的节日,老奴建议,以端午燕尔之喜为主题,请状元公赋诗一首,然后写成书法,具有天长地久的纪念意义。

唐玄宗李隆基被他刚才一惊一乍的,正欲发火,听高力士这么一说,摸着胡须,这可是创造讨好娘娘的机会,哈哈大笑起来,你这公公不愧为点子大王,这个建议很好,你的处罚就免了,一会就罚你陪江爱卿饮酒作乐吧!高力士听了皇帝免了他的罪,而且只罚他陪酒,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想趁酒喝的目的也达到了,心里乐滋滋的,更加卖力地做事。唐玄宗李隆基问道,江爱卿,你写的大作是不是我和贵妃娘娘结婚周年的诗作啊?江浩然沟思的是一首《端午祝明皇贵妃婚喜赋》(强调“祝”和“赋”,体现出端午这个特殊节点的祝愿以及诗歌创作的内涵),高力士这么中途插了一杆子,打破了他原来的创作主题,他又快速地运转大脑,从新沟思诗意。

唐玄宗李隆基道,江爱卿,今天是端午节纪念屈原先生的重大日子,伟大的诗人屈原他的爱国忧民精神从小在朕心里深深扎根,自朕登位以来,每年端午节,诰告天下放假五天,今年正值天宝三年,朕和贵妃娘娘大婚于天宝二年端午节,朕与端午节特别有缘分,为纪念我和贵妃娘娘结婚一周年庆,特意举办声势浩大的《端午花萼相辉楼大筵群臣》歌舞诗赋盛会。

江浩然原以为今年端午节在异乡是一个人冷清地渡过。万万没有想到会遇到皇帝和贵妃娘娘宴请他,地上跑的,空中飞的,水里游的,山珍海味,只要你想的,除非你没想到的,应有尽有,无所不有,又遇皇家举办“端午花萼相辉楼宴群臣”大筵群臣活动,这是在文臣武将们面前大展才华千载难逢的机会,绝对不能错过。此时他的端午诗句也已出炉,江浩然站起身来,踱了几步,贵妃娘娘忙道,看来状元公的大作成竹在胸了,唐玄宗李隆基连附和道,江爱卿快道来让朕的耳朵享受一番,江浩然忙道,回禀圣上娘娘,我为圣上娘娘献上一首陋作,献丑了,他慢条斯理,铿锵有力地朗诵道:《端午不忘报国恩》:

“江天澄澈映明皇,浩然情怀忆古长。”澄澈的江天仿佛是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出明皇的身影,而那浩然的情怀,在这天地之间回忆着久远的历史。这是一种宏大的开篇,将人带入了一个开阔的情境之中,既有眼前的实景,又有对历史的追溯。

“端午佳节临盛世,龙舟竞渡起沧浪。”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降临在这繁华的盛世,江面上龙舟竞渡,激起层层沧浪之水。此句描绘出了端午佳节的热闹场景,展现出盛世的繁荣和节日的欢快氛围。

“玄宗亦念家国事,心系黎民意未央。”玄宗虽然身处高位,但心中依然挂念着家国之事,对百姓的关怀之意无穷无尽。体现出一个君王应有的责任感和对百姓的牵挂。

“往昔岁月留余韵,开元功绩尚留芳。”回忆往昔的岁月,那开元盛世的辉煌仍留下无尽的韵味,其功绩至今仍散发着芬芳。这是对唐玄宗开元盛世的赞美,肯定了他曾经的辉煌成就。

“贵妃娇影舞霓裳,婉转蛾眉映殿堂。”贵妃那娇美的身影舞动着霓裳羽衣,那婉转的蛾眉在殿堂之中闪耀着光彩。此句描绘出了贵妃的美丽和优雅,展现出宫廷之中的华丽场景。

唐玄宗李隆基眼睛眯成一条缝,他一边听着江浩然朗诵的诗句,细细品味每一句的内涵,一边晃着脑袋和符诗的韵味,但他听到“‘诞望此生能助力,虽居富贵不迷茫’贵妃那娇美的面庞上,不只是脂粉的装点,更有着对家国的一份牵挂。她望着眼前的锦绣山河,思绪飘远,想起那烽火连天的岁月,朝代更迭之际百姓的苦难。她心中暗想,自己虽生于温柔富贵乡,但不应只沉迷于这奢华的生活。她渴望以自己的方式,哪怕只是一丝绵薄之力,为这大唐的江山社稷添砖加瓦。而玄宗,这位曾开创开元盛世的君王,尽管被繁华围绕,可那治国的初心从未忘却。遥想当年,他意气风发,励精图治,将大唐推向了辉煌的顶点。可如今,盛世之下亦有隐忧。他深知,这高位之上,承载的是万千子民的期望。每一次的决策,每一道的政令,他都希望能如同点点星光,照亮大唐的每一处角落。他们虽被富贵环抱,但目光却穿过那层层的绫罗绸缎,望向那广袤的大地。在他们的眼中,富贵只是生活的表象,而那为国为民的责任,才是他们心中永恒的坚守,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不迷茫,努力为国家的兴盛贡献着自己的心力。他们不想让大唐的荣耀如烟花般易逝,而是期望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后人在翻阅史书时,能为他们的努力与担当而赞叹”这一句时,停下了摇晃的脑袋,细细品味这句诗的含义,唐玄宗李隆基也是诗赋大家,哪一句诗的内涵也逃不过他的眼睛,当他分折完这一段诗句的内涵,惊出一身冷汗,如梦中醒来。

“艾叶飘香满禁宫,粽丝缠绕意千重。”艾叶的香气弥漫在整个禁宫之中,那粽子上的丝线缠绕着,蕴含着千般的情意。此句通过描写禁宫中艾叶飘香和粽子的细节,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人们对端午这个节日的深厚情感。

“忠臣烈士当铭记,端午之时思俊雄。”忠臣烈士们应该被铭记在人们的心中,在端午这个特殊的时刻,更应该思念那些英雄豪杰。这体现了对忠臣烈士的敬重和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之情。

“社稷安康如九鼎,边关烽火应时忡。”国家的安康如同那稳固的九鼎,而边关的烽火却不时让人忧心忡忡。此句体现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既表达了对国家稳定的期望,又体现了对边关战事的担忧。

“莫将岁月付虚度,报国之恩刻腑中。”不要把岁月白白地虚度,报国的恩情应该深深地刻在心中。这是对人们的一种劝诫,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牢记报国的责任。

“盛世繁华需守护,江山永固映苍穹。”这盛世的繁华需要人们去守护,只有这样,江山才能永远稳固,映照在苍穹之下。此句强调了守护盛世繁华的重要性,以及对江山永固的美好期望。

“每临此节怀天下,千古风流意自融。”每到这个节日,人们都会心怀天下,那千古的风流之意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这体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和天下的思考。

唐玄宗李隆基听完江浩然的诗句朗诵,特别是“但望此身能助力,虽居富贵不迷茫”,这一句如同一把精巧的匕首,虽藏于华丽的诗句之中,却在不经意间刺痛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心。他在这诗句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过往与现在,那曾经的意气风发与如今的沉醉温柔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唐玄宗李隆基心里在想,此人的才学和精忠报国之心,在我大唐文臣武将中找不到第二个,这个江浩然,这个好学生,以诗赋一边赞美我的功绩,又在诗中藏上这么一句,爱美人丢了江山的警句,还让你找不出任何缝隙,真是我大唐杰出的人才啊,如此之大才,唐玄宗李隆基越想越觉得江浩然,是千年难遇的大才,朕不能放过他!要好好重用,唐玄宗李隆基正想着封江浩然一个什么样的官职才好呢,他想来想去江浩然是一个文人,当然不能封为镇守边关的度使,但,以他的绝世才华和不凡的能力,高力士不是状告安禄山有异心吗,何不任命状元江浩然为河北道的道台呢,可以暗中监督安禄山的一举一动,安禄山虽然是贵妃娘娘的干儿子,但是,作为范阳节度使的他,手握近二十万精兵,在大好江山面前,有多少人垂涎欲滴,想取而代之,不管安禄山有没有这样的野心,不得不多留一个心眼,以防万一。

河北道是唐玄宗在天下十六道中,在河北地区的一个行政区划,其是最高行政长官叫道台,是省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

河北道下辖多个州府,包括怀府、魏州、博州、相州等。

这几年之中,河北道发生了地震、闹粮荒和抗旱的情况严重,何不派他去一番作为呢,以前派去五个道员玩忽职守,大手笔的索取各州府县的贿赂,最严重的是贪污朝廷的救济粮,我先封他赴任河北道道台,分管各州、府、县,在基层历史性贡献三年,做出成绩再调往京城,封为一品大员。

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唐朝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唐朝细分天下为十六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这十六道包括京畿道、都畿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陇右道、河西道、剑南道、黔中道、岭南道。

其中,范阳属于河北道,表明了唐玄宗时期对地方行政管理的进一步细化,以及河北道在当时的政治地理中的重要地位。

此时的宫殿之中,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江浩然朗读完诗句后,没有直接去写书法,而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他的目光平静而深邃,仿佛能看穿这世间的繁华与沧桑。而唐玄宗李隆基看了他的诗后则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开元盛世时的大唐,那是何等的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四方来朝。自己那时心怀壮志,欲将大唐推向更高的巅峰,可如今,却在这温柔富贵之中,渐渐迷失了方向。

贵妃娘娘察觉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异样,她那如秋水般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忧虑。她轻轻走到唐玄宗李隆基身边,那轻盈的身姿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她轻声问道:“陛下,可是这诗句有何不妥?”唐玄宗李隆基微微摇了摇头,叹道:“此句甚好,只是让朕想起了许多过往之事。”

江浩然见状,微微躬身道:“圣上,此句正是臣对圣上与贵妃娘娘的期许。大唐能有今日之盛世,圣上功不可没。然盛世之下亦需警醒,臣愿圣上与娘娘能不忘初心,在这繁华之中仍心系家国。”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洪钟大吕,在宫殿中回响。

唐玄宗李隆基听了江浩然的话,微微点了点头。他看着眼前的江浩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这个年轻人,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心怀天下,实乃大唐之幸。他站起身来,走到江浩然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江爱卿,你的这首诗朕很喜欢,你的心意朕也明白。朕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高力士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的心中也充满了感慨。他看着江浩然,这个年轻人在这宫廷之中展现出了如此卓越的才华和不凡的见识,让他不得不佩服。他非常清楚,未来这个年轻人一定前途无量,他暗暗下决心,将来联手这个年轻人,一定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十一年之后,杨贵妃的干儿子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从而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这场叛乱对唐朝的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持续了七年多,直到公元 763 年,唐军收复范阳为止。安禄山虽然在安史之乱一年后被刺杀,但这场叛乱之所以能够持续那么长时间,是因为它不仅仅是由安禄山一人发起,而是由一群支持他的将士共同参与的结果。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对唐朝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他知道,江浩然的这首诗将会在宫廷之中流传开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江浩然继续说道:“圣上,这端午佳节,本就是纪念屈原大夫的日子。屈原大夫的爱国主义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后人。臣愿能以屈原大夫为榜样,时刻将国家和百姓放在心中。”唐玄宗李隆基听了江浩然的话,微微皱起了眉头。他知道江浩然说得没错,但他也深知,在这宫廷之中,权力的争斗和欲望的诱惑无处不在。要做到像屈原大夫那样纯粹的爱国,并非易事。

然而,唐玄宗李隆基的心中也涌起了一股斗志。他不想让自己的一生被后人诟病,他想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辉煌。他看着江浩然,坚定地说道:“江爱卿,你的话朕记住了。朕定会以屈原大夫为榜样,努力做一个让百姓爱戴的好皇帝。”

此时,那龙文宣宣纸依然静静地躺在案几上,仿佛在等待着历史的书写。江浩然拿起鸡距笔,那笔尖在灯光下闪烁着光芒。他深吸一口气,将自己对大唐的热爱、对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娘娘的敬意,以及对天下苍生的关怀,都倾注在笔尖之上。他开始在那龙文宣宣纸上书写,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他的心血与情感。

那墨汁在宣纸上晕染开来,如同盛开的花朵。江浩然的书法与他的诗歌相得益彰,那字体刚劲有力,如同一座座山峰屹立在纸上;又婉转流畅,如同山间的溪流潺潺流淌。他书写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寄托。

随着江浩然最后一笔落下,那首《端午不忘报国恩》完整地呈现在了龙文宣宣纸上。整个宫殿仿佛都被这首诗的气势所笼罩。贵妃娘娘轻轻地走上前去,她的目光落在那宣纸上,眼中闪烁着光芒。她轻轻地说道:“此诗此字,堪称佳作。”

唐玄宗李隆基也走上前去,他仔细地看着那宣纸上的诗句,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想起了那些为大唐的繁荣付出了心血的忠臣烈士,他们的名字如同星辰般闪耀在历史的天空。而如今,江浩然的这首诗,又让他看到了大唐的希望。他深知,只有让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在大唐的子民心中生根发芽,大唐才能长治久安。

在这端午佳节的清晨,在这宫廷的盛宴之中,江浩然的《端午不忘报国恩》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大唐文化的瑰宝。它将伴随着历史的长河,流传千古,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而江浩然,也因为这首诗,在大唐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曲终人散之际,皇宫却仿若依旧沉浸于方才消逝的繁闹喧杂里,久久难以平静下来。那曾灯火璀璨如星的宫殿,此刻虽已黯淡,然而余温恰似未散,宛如一座沉眠的神秘宝藏,虽敛去了耀眼光芒,却依旧散发着难以言喻的迷人魅力。月色已然西沉,东方的天际渐渐泛起鱼肚白,仿若一块广袤无垠的巨大画布,被轻柔地晕染上了一抹温婉柔和的色彩。那色彩恰似新生的希望曙光,缓缓地、静静地在天地之间铺展开来。

高公公旋即吩咐小太监将烛光熄灭,那点点烛光恰似夜空中缓缓消逝的璀璨星辰,一个接着一个地熄灭,仿佛带走了最后一丝夜晚的喧嚣之声。皇宫之中,寂静如水般开始蔓延开来,却又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刚刚过去的热闹非凡。那空旷的宫殿长廊,仿佛依旧回荡着群臣的欢声笑语以及悠扬婉转的乐声,恰似一首余音袅袅的动人交响曲,在空气中久久地盘旋萦绕。那声音仿若无形的纤细丝线,轻轻地牵扯着人们的回忆,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刚刚逝去的美好之中。

江浩然跨上白马红驹,踏着晨雾踏上归程。那白马红驹恰似一道迅疾的闪电,在晨雾之中飞速穿梭,马蹄声清脆悦耳,如同敲击在人们心上的有力鼓点,每一声都蕴含着独特的节奏和强大的力量。江浩然的心绪亦如这朦胧的晨雾一般,既朦胧不清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晨雾仿若轻柔的薄纱,笼罩着他的身影,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外衣。虽然宵宴已然散去,却仍旧让人意犹未尽,他仿佛依旧能够闻到那九子粽的迷人香气,那香气恰似调皮可爱的小精灵,在他的鼻尖欢快地舞动,勾起了他对美味的深刻回忆。他听到那激昂的诗句在耳边不断回响,那诗句仿若激昂澎湃的战鼓,激励着他勇敢地向前迈进。

今晚,宫廷举办李隆基和杨贵妃大婚一周年庆暨《端午花萼相辉楼宴群臣》大型歌舞诗赋盛会,盛会上那个闻名天下的《霓裳羽衣舞》将会登台亮相,恰似一场绚丽多彩的梦幻之境。而更大的考验正静静地等待着江浩然,他就如同一位勇敢无畏的骑士,即将踏上全新的征程。他深知,前路或许布满荆棘,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的心中怀揣着坚定的信念,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将如同展翅高飞的雄鹰,在广阔无垠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勇敢地去迎接那未知的挑战,尽情地共享人世的繁华盛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肥水不流外人田 男欢女爱 宋檀记事 超凡大航海 限制级末日症候 软妹子重生记 都市强化系统全领域制霸 农家小少奶 全球高考 都市花缘梦 未来天王 圣印至尊 鬼吹灯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清穿皇妃要娇养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倾世宠妻 鬼医嫡妃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女皇的男闺蜜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神仙门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赛克斯帝国 
最近更新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带着战神回明末 赵匡胤演义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大明狗腿子 大齐之君上传奇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我家有个电饭锅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废柴趣妻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屈尊归来 周公成子 - 屈尊归来txt下载 - 屈尊归来最新章节 - 屈尊归来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