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

三层肚腩

首页 >>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 >>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亿万盛宠只为你 京门风月 高危职业 我在大唐有块田 三国之召唤猛将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 抗日之铁血使命 明朝那些事儿 帝国吃相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 三层肚腩 -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全文阅读 -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txt下载 -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4章 方氏道歉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原来是王氏前些时日亲自到永安县,让孙掌柜和周东家捎个话,之前答应给沈遇安的活计,能不能让沈云天替上。

王氏当然不是心里没数的人,在去永安县之前,她就考校过沈云天。

沈云天上了好几年学,读书认字不错。

王氏便用了两天教他怎么做账。

王氏诚意十足,还特地给孙掌柜带了好些家里种的菜。

只是传个话,孙掌柜当然没拒绝。

因着两家的合作,这活计对于家大业大的周大明来说只是小事一桩,周大明当然不会拒绝。

这活计本就答应了沈家人,至于来的是谁,周大明倒是不介意。

更何况沈遇安还考了县试第一,周大明恨不得找机会和沈家接触,一个账房的活计和沈家交好,周大明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王氏以前好歹也是一家主母,做账这种事也是会的。

有王氏教沈云天做些简单的账,周大明见他识字又会做账,那是满意得不得了。

“这是好事啊。”沈遇安心情不错道。

“云天还不知道遇安你回来了,过些时日大奶奶捎个话让他亲自回来谢你。”

张氏也知道这账房的活计,原先是三房之前为沈遇安找的,所以张氏对三房和沈遇安都很感激。

沈遇安摆手:“醉仙楼的东家同意云天当账房,是他有本事,侄孙可没出力。”

出力的都是他奶和他娘。

张氏一再要谢,拒绝不了的沈遇安有些无奈。

“大奶奶,若要谢,应当要谢我奶和我娘,这件事侄孙可没出甚力气。”

“你奶和你娘当然要谢,但也要谢你嘞。”

双方你来我往说了好一会儿,一旁的沈遇丰突然激动地站了起来。

“什么?云天在永安县找到活计了?还是体面的账房先生?”

在场的人被他一惊一乍吓了一跳。

沈遇安抬头看着他,不是吧。

他堂兄这个当爹的和他是同一时刻知道儿子当了账房先生吗?

“一惊一乍的干啥呢,吓死人了。”张氏拍着胸脯,对孙子翻了个白眼。

“奶,怎么云天找到活计的事现在才和我说啊。”沈遇丰委屈地看着张氏。

“嗯?这么大的事,你媳妇没和你说吗?”

沈遇丰扭头看向他媳妇。

柳大花也就是沈遇丰媳妇一拍额头,“哎哟,还真忘记了,光顾着过来给三婶帮忙了。”

方氏怼了一下儿媳妇,啥都能忘,这么大的事。

“不会云天要说亲的事你也没和遇丰说吧?”方氏乜了柳大花一眼。

“什么?云天要说亲?”沈遇丰尖叫出声。

沈遇安怜惜地看着沈遇丰。

这儿子的两大喜事,族兄竟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不过沈云天说亲的事,沈遇安也有些好奇。

去年因为林村长的针对,沈云天正在相看的女方家不愿意。

耽搁了下来。

也是如此,方氏这个做奶奶的才会对三房有些说辞。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族长家帮三房这么多,沈遇安当然不会因此和方氏计较。

原来是沈云天去了永安县当了账房先生,醉仙楼的孙掌柜见沈云天长得一表人才,便起了心思。

这不,沈云天还没干几天账房先生,媳妇就要有了。

孙掌柜也是人精,先让老闺女看过沈云天,见女儿有意,这才给刘氏透些意思出来。

沈遇安听到方氏满脸喜气地说着那姑娘。

“孙掌柜的老闺女?”沈遇安想起当日见过的孙掌柜。

如果是孙家的姑娘,那是极为有福气的女子的。

沈遇丰这个当爹的知道儿子说了这么好的亲家,激动地来回走。

“醉仙楼孙掌柜的闺女,媳妇啊,你可见过了?”沈遇丰开心地问。

“我和娘都见过了,长得标致又知礼,是位极好的女娘。”

这有个好工作就是好啊,都不愁娶妻的事了,孙姑娘也算是下嫁了,沈遇安感慨道。

大家的话题又转到沈云天的亲事上。

沈云天这亲事两家都有意思,事情进展得很快,要不是沈遇丰这个当爹去陪沈遇安考府试,婚事说不定都定下了。

说起这个,沈遇安温声问道:“大奶奶,这亲事都要说和了,云天可有点头同意?”

王氏杵了一下孙子,“这件事用得着你操心,云天那小子欢喜得很,月钱还没发,巴巴让你大奶奶借银钱,买东西送他未来媳妇呢。”

“说是发了月钱再还你大奶奶,哎哟,云天可真是会心疼媳妇的。”王氏说着捂嘴笑了起来。

说起这个,张氏三婆媳笑了起来。

张氏更有话说了。

“那天我到永安县和他说孙家的亲事,就怕云天那榆木脑袋拒绝,谁知他竟然一脸害臊磨磨蹭蹭地要借钱给买定情信物嘞。”

沈遇安想了下他那大侄儿一脸害臊地借钱的情景,也跟着笑了起来。

不过沈遇安觉得沈云天借钱的时候,肯定没说是定情信物。

估摸着是大奶奶几人夸大打趣沈云天呢。

沈云天要是在,这会儿估计被几人打趣地羞窘跑了。

因为喜事太多,两家聊到很晚。

离开前,方氏走到王氏跟前,重重鞠了一躬。

“这是做什么。”

王氏急忙要上前扶起方氏,被张氏拦住了。

不得已,王氏给刘氏使眼色。

刘氏对于方氏突然这样也有些反应不过来。

沈遇安眼神微动,方氏这一作态,沈遇安有些许猜测。

果然,方氏哽咽着道歉。

“婶子,先前是我想岔了,因为遇丰受苦,迁怒于三房。”

刘氏恍然大悟地看着方氏。

她就说呢,怎么突然鞠这么大一躬。

方氏先前也就埋怨了一次,去年沈遇丰徭役回来,确实吃了不少苦,方氏作为一个母亲,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

王氏把张氏的手推开,上前把方氏扶起来。

“当时遇丰回来那模样,不说你作为一个母亲,就是我这个婶子看着也心疼,且林村长明明白白地针对三房,大家也确实被我们三房连累了。”

“弟妹你胸怀大,可老大家的,却也做得不对,该道歉。”

“这亲人会拌嘴几句不是正常,再说,这都是过去的事了,天晚了,不说这些了。”王氏说着,把正要开口的族长和张氏都往外推。

第二天太阳当空。

沈遇安从山上回来,发现院子里都是亲戚。

大家看到他,还热情地招手让沈遇安过去。

沈遇安连忙摆手,“各位婶子们,遇安还有功课要温习,就先回屋了。”

不等大娘们说话,沈遇安已经回了屋子。

“哎哟,要不说狗蛋能考县第一呢,这一空闲就看书。”

“可不,当年狗蛋还小的时候,我冬日过来和他奶唠嗑,就见这孩子在写字呢。”

“说起这个,当年老陈氏不还说咱们沈家不能科举么,可狗蛋就是能考,还一考就是第一。”

老陈氏也在沈家,听人这么一说,也想起当年她说的话,脸耷拉着。

耳力极好的沈遇安,听见院中大娘们极其夸张地赞美之言,有些汗颜。

偏家中三个女人最喜欢别人夸他,一边谦虚,一边笑靥(yè)如花地听着别人的赞美。

这府试的结果还没出来,族亲们夸得沈遇安好像已经考过了一样。

得亏王氏还算冷静,说出来的话留有余地。

沈遇安在家没待两天就坐着族长家的牛车去永安县了。

说起来,这次沈家人全部出动了。

因为这些时日,刘氏在石头镇没看到好的牛,想去永安县买头牛和牛车。

而族长家就是张氏婆媳和孙媳三人,则是去永安县买下聘的东西。

这娶媳妇哪哪都是要准备的。

牛车上,柳大花一脸纠结。

“奶,娘,孙姑娘可是孙掌柜的老闺女,咱家的聘礼不好准备啊。”

这要是给沈云天准备的高了,那后面的几个孩子都按这个来,家里砸锅卖铁也凑不出来这么多啊。

沈遇安也想到了堂嫂为难的地方了。

作为母亲,当然想多给孩子准备,可柳大花也不是只有云天一个儿子。

且不说她底下几个孩子,石头镇的沈敬武底下的孩子也不老少。

虽说沈敬武不常回来,可东西也不能少了老二家的。

“这事你不用操心,我和你爷商量过了,公中出一部分,其余的你们这个做爷奶爹娘的出,多的公中也可以借一些,云天后面有了月钱慢慢补回来,后头的小子聘礼都是这么多。”

这倒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到了永安县,沈遇安看着大家兴致勃勃的模样,跟在后面。

“你去书院吧,我们自己去逛。”

沈遇安被王氏赶去书院了。

“不急,再说我跟着,还能帮忙提东西。”沈遇安笑呵呵地说着。

难得有空陪家人。

杜夫子也说没什么教的了,沈遇安来书院是家里过于吵闹,这才来书院的。

见沈遇安坚持,王氏也不再赶他。

沈遇安陪着家人逛了起来,两个时辰后,沈遇丰脸色铁青地跟在后面。

沈遇安见他这样,笑道:“族兄,我帮你拿。”

几个女人转身,见沈遇丰满头大汗,头发粘在脸上,狼狈得很。

张氏啧啧地摇头:“哎哟,遇丰啊,你一个壮年,怎么比遇安还不如啊。”

沈遇丰身上挂满了东西,双手还抱着一堆东西,都快挡住视线了。

“奶,你说这话,遇安都没拿多少东西。”沈遇丰说着,不小心掉了一个盒子。

沈遇安捡起来,还从他怀中拿了几个盒子。

沈遇丰可算能看清眼前的路,对沈遇安露出一个憨笑。

方氏见状,连忙阻止沈遇安。

“遇安,让你族兄拿,他那老大一个,哪能让你一个孩子来。”

方氏和柳氏谴责地看着沈遇丰。

沈遇丰认命地要去拿沈遇安手中的东西,被沈遇安移开了。

“婶子,嫂子,我力气大着呢,累不着。”

王氏接话道:“方氏,柳氏,让遇安拿吧,他力气大着呢。”

几人欲言又止,在他们看来,沈遇安还是身体不好的孩子,哪能累着他。

不过王氏都这么说了,几人也不再说什么。

转道就去看牛去了。

这是三房到永安县的目的,所以一听去买牛,可给刘氏开心的。

她已经会赶牛了,有了牛,以后来永安县就方便了。

倒是张氏有些惋惜,三房和他们家租牛,也算个收入呢。

不过张氏也为三房买牛高兴。

还没走到卖牛羊的地方,就闻到了味道。

大楚的牛卖的不便宜,要不宁安村也不会才几家人有牛。

两家人去问价,一头成年牛都在十八两以上。

尽管打定主意要买牛,可一听到这么贵,刘氏还是有些心疼。

“娘,要不买牛犊吧?牛犊少些银钱,再养个一年半载也成。”刘氏肉疼地提议道。

王氏还没说话,一旁的张氏摇头:

“牛犊也没少多少,要是养不好,亏的更多,而且你不是急用嘛,这牛犊怎么送货,怎么接遇安?”

张氏句句是为了三房考虑的,不然三房买牛犊,她家的牛还能继续租给三房,挣些银钱呢。

张氏的话让刘氏迟疑起来。

她这么急着买牛,不就是想接送儿子嘛,要买牛犊养这么久的话,刘氏也有些纠结。

见他娘纠结,沈遇安开口道:“买成年牛吧,用得上。”

后院的菜差不多可以收获了,这牛还是要买成年的才行。

挑牛这件事,王氏婆媳就比不上族长家的人了。

族长家的人对家中的牛照顾得很细心,所以家中的人对牛也很了解。

张氏婆媳几人叽叽喳喳地商量着哪头好,商贩们见她们人这么多,但说的都挺对的。

最后,在沈遇丰和张氏的建议下,刘氏买了一头毛顺皮亮的黄牛。

大楚对耕牛管得很严,买了牛是要到官府登记的。

县衙的人看到这么多人过来,还以为有什么事呢,原来是买了一头牛。

再一看,还有些眼熟。

“呀,这不是沈公子嘛?”李大快步走了过来。

沈遇安刚要作揖,发现双手带着东西,不好意思道:“李大哥,某有不便,就不和你客气了。”

李大摆摆手。

有熟人好办事,虽然登记的事不归李大管,这也是小事,人家给李大一个面子,加上李大悄声说了沈遇安,那人就快速把事给办了。

人家帮了忙,当然要道谢。

刚好他们之前买了些糕点,王氏拿了些出来递给李大。

李大客气地摆手说是小事,不想要。

但被王氏几个热情地推过去了。

一群人乌泱泱走后,李大吃着点心,啧啧出声:“这沈公子竟然还陪着家人逛街买牛呢。”

这一般读书人,喜欢自视清高,可不会做这样的事。

可沈遇安就做了,还一点不带窘迫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徒之路 渔港春夜 官仙 风水云雷电 综影视:路人甲穿越之旅 同事姐姐爱上我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爱吃香辣姜葱蟹的杨魔的新书 首席先生,我要离婚 神秘老公,太危险 小马宝莉逐梦之旅 我靠赚取功德值带飞全家 错约马甲 男欢女爱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独醉天涯 潇湘书名 历代风云五千年 山海奇综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之重振北疆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大宋暴君 战火与权力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乾风云起苍穹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寒门状元路 衣冠谋冢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高门庶子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 命理探源【译注】 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 三层肚腩 -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txt下载 -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最新章节 -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