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的清晨带着一丝凉意,肖芳菲坐在酒店的窗边,手里拿着昨天得的奖杯。
银色的杯身上刻着“国际机车邀请赛亚军”字样,杯底还贴着一张便签条,是孔浩宇的字迹:“每一次出发,都是向热爱靠近”。
她想起昨天晚上,孔浩宇陪她去吃当地的中餐厅,老板知道她拿了奖,特意送了一碗长寿面,孔浩宇还帮她挑掉了碗里的葱花。
他记得她不吃葱花,就像记得她机车的每一个零件型号、比赛时习惯用的手套尺码一样。
手机突然响了,是顾繁星打来的视频电话。
屏幕里,顾繁星站在龙窑旁,背景里能看到陈工匠和专家团队正在调试点火设备。
裴洛南拿着测温仪在旁边记录数据。
灵九儿还举着一块陶坯给镜头看,兴奋地介绍:“菲儿,你看这个陶坯的釉色,陈师傅说烧出来肯定跟南宋青瓷一模一样!”
顾繁星接过话头:“菲儿,你什么时候回来?青龙坡下周二就要试烧青瓷了,你要是在,我还能向他们炫耀一下我有一个超级厉害又炫酷的机车手朋友,让他们羡慕死我。”
“我十天后才能回国,不过不影响你的炫耀梦,我不在现场,你也可以向那里的同事朋友炫一炫我的车技的。”
肖芳菲说着,就见孔浩宇端着早餐走进来,手里拿着两个三明治,一个夹着生菜和鸡蛋,一个只有鸡蛋。
他知道她不爱吃火腿,特意让酒店做的,旁边还放着一杯热牛奶,杯壁上贴着“温的,慢慢喝”的便签。
“怕你早上胃不舒服,让酒店把牛奶加热到了五十度,刚好入口。”
孔浩宇把早餐放在桌上,顺手拉上了窗边的薄窗帘。
“外面风有点大,别吹着凉了。”
顾繁星在屏幕里看到这一幕,笑着打趣。
“孔浩宇,你可真会照顾菲儿,连牛奶温度都记得这么清楚,这次比赛多亏了你,不然菲儿哪能这么顺利拿奖。
下次你来青龙坡,我让陈师傅给你烧个定制的瓷杯,上面刻上‘最佳助手’的字样,再加上你名字的缩写,保证独一无二。”
孔浩宇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走到肖芳菲身边,对着屏幕说:“谢谢繁星,其实都是芳菲自己厉害,我只是帮了点小忙。
等你们试烧成功,我和芳菲一定去青龙坡,看看南宋青瓷到底有多美,到时候还要麻烦陈师傅多讲讲烧瓷的手艺。”
挂了电话,肖芳菲看着孔浩宇递过来的三明治,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决定。
她咬了一口三明治,面包的柔软混合着鸡蛋的香气,轻声说:“孔浩宇,其实我以前……因为工作的原因,一直没心思考虑婚姻,也一直没时间谈恋爱,所以……”
孔浩宇停下手里的动作,认真地看着她,眼神里满是理解。
“我知道,你一心只在工作上,也知道你这些年一个人打拼不容易。但有个嘘寒问暖的人陪自己一起走过,有苦同尝,有乐同享,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你可以试着去尝试一下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快乐。
像裴总和繁星一样,他们在青龙坡一起工作,一起发现窑址,一起为了清宁窑的传承努力,遇到问题时会一起商量,同甘共苦。
我不想给你压力,只是想让你知道,如果你愿意尝试,我会一直在这里,陪你去看每一场机车比赛,帮你打理工作室的琐事,不管是开心还是难过,都能跟你一起分担。”
他的话很温柔,却带着坚定的力量。
肖芳菲看着他的眼睛,里面没有一丝敷衍,只有真诚的期待。
她想起这一年,孔浩宇默默为她做的一切。
帮她处理工作上的麻烦,记得她的所有喜好,在她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甚至为了她的比赛,特意从巴黎赶到慕尼黑,连她随口提过的牛奶温度都记在心里。
这些细节,一点点融化了她心里的冰壳,让她开始相信,或许真的有一段感情,能让她安心依赖。
“那……我们试试吧。”
肖芳菲小声说,脸颊有点发烫,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桌布。
“不用太快,就从朋友开始,慢慢了解。如果……如果你觉得不合适,也可以告诉我,我不会生气的。”
孔浩宇的眼睛瞬间亮了,他看着肖芳菲,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甚至有点语无伦次。
“好!好!我们慢慢来,我会等你,不管多久都愿意。你要是想骑机车去兜风,我可以陪你;你要是想待在工作室研究新零件,我也可以陪你一起看图纸。”
他伸出手,想碰她的头发,又怕吓到她,最终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快吃早餐吧,不然牛奶凉了就不好喝了。”
第二天中午,孔浩宇就来到国外分公司处理裴洛南交给的工作。
在机场分开时,孔浩宇递给肖芳菲一个小盒子,盒子外面系着她喜欢的蓝色丝带。
“这是我在慕尼黑给你买的机车模型,跟你比赛的那辆一模一样,连车身的纹路都还原了,你放在工作室里,想它的时候就能看看。
我已经跟裴总说了,等我们回国后陪你去青龙坡看试烧,到时候咱们一起给繁星他们加油,还能尝尝村长家的玉米粥,繁星说特别甜。”
肖芳菲接过盒子,指尖碰到丝带的瞬间,心里暖暖的。
她看着孔浩宇离开的背影,突然觉得,未来好像变得不一样了。
不再是只有机车和工作,还有一个人,会记得她的所有喜好,会陪着她看遍风景,会和她一起期待每一个新的开始。
而此时的青龙坡,已经热闹起来了。
村民们帮着陈工匠搬运松枝,张婶还带来了自己做的芝麻饼,分给大家。
“守窑的时候饿了能垫垫,都是用新收的芝麻做的,香得很。”
专家团队调试好了测温设备,裴洛南和顾繁星一起将最后一个上好釉的陶坯搬进窑膛。
灵九儿拿着相机,从不同角度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还特意给陶坯上的釉色拍了特写。
村长拎着一篮新摘的李子走过来,分给大家。
“等下周二点火,咱们全村人都来守窑,烧出好瓷,让清宁窑的名声传得更远!”
顾繁星咬着李子,甜美的汁水在嘴里散开,酸甜适中,刚好解腻。
她拿出手机,给肖芳菲发了张青龙坡的照片——照片里,龙窑旁摆满了松枝,阳光洒在窑顶上,像镀了层金边,村民们围在窑口说笑,脸上满是期待。
“我们都在等你和孔浩宇来,一起见证新瓷出炉,到时候让你拍个完整的纪录片,肯定能火。”
肖芳菲看着照片,笑着回复:“一定到。”
她放下手机,打开那个装有机车模型的盒子,模型精致得像真车,连她贴在车把上的小贴纸都还原了。
她心里满是期待——期待青龙坡的新瓷出炉,更期待和孔浩宇一起,开启属于他们的新旅程。她知道,不管是青龙坡的窑火,还是她和孔浩宇的感情,都会像这秋日的阳光一样,温暖而明亮,永远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