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坡的晨光刚把窑膛的阴影驱散,裴洛南就拿着测温仪钻进了窑内。
他半蹲在铺着松针灰的窑底,将探头贴在窑壁内侧,屏幕上跳动的室温数字稳定在25c。这是陈工匠说的“养窑”最佳温度,能让窑壁保持稳定,避免试烧时因温差开裂。
顾繁星站在窑口,手里拿着笔记本记录数据,偶尔探头往里看。
“温度没问题吧?王教授说专家团队明天一早就到,咱们得确保设备调试顺利。”
“放心,窑壁温度均匀,昨天清理的残屑我也装袋标记了,等专家来做成分比对。”
裴洛南从窑里出来,顺手帮顾繁星拂去发间的窑灰。
“刚才孔浩宇发消息,说他已经到慕尼黑了,今天去看肖芳菲的机车比赛,还拍了赛场的照片,你要不要看看?”
顾繁星接过手机,屏幕里是慕尼黑郊外的赛车场,红色的赛道蜿蜒穿过草地,远处的观众席已经坐了不少人。
“芳菲看起来一点不紧张,她上次跟我视频说,国际比赛参加得多了,早就过了提心吊胆的年纪。”
她指尖划过照片里的赛道,“你让孔浩宇多帮着照看点,芳菲有时候太要强,就算遇到问题也不肯说。”
裴洛南笑着点头,给孔浩宇回了条消息。
“照顾好芳菲,有情况随时说。”
刚发出去,就见灵九儿抱着一摞防潮垫跑过来:“裴总,星星,陈师傅说要给窑膛周围铺防潮垫,防止地面湿气渗进窑里,这些是村长刚从家里搬来的,都是新晒过的。”
村长这时也跟着过来,手里还拎着捆麻绳,笑着补充:“老婆子怕防潮垫铺不稳,特意让我带了绳子,等会儿咱们把边角固定住,这样就算下雨也不怕移位。”
灵九儿蹲下身摸了摸防潮垫,补充道。
“这些还是去年晒玉米时用的老垫子,透气性好还厚实,上次铺在窑边半个月都没返潮,用它护着窑膛准没错。”
三人正忙着铺防潮垫、固定边角,远在慕尼黑的赛车场里,肖芳菲正蹲在自己的银色机车旁,笑意盈盈。
她手里拿着扳手,反复检查刹车线,可刹车的反馈总觉得不对劲——刚才热身时,刹车的行程比平时长了半厘米,虽然不影响正常行驶,但她做事力求尽善尽美`,不会留下任何隐患。
“怎么了,肖?需要帮忙吗?”旁边的德国车手汉斯凑过来,用不太流利的中文问。
肖芳菲摇摇头,继续调试:“没事,刹车有点小问题,我再看看。”
比赛还有半小时就开始初赛,她带的备用零件里没有合适的刹车线,赛场的维修站又只有通用零件,不一定适配她的定制机车。
就在她手足无措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刹车线的接口松了,你试试这个备用接头。”
肖芳菲猛地回头,就见孔浩宇穿着黑色休闲装,手里拿着一个银色的金属接头,站在阳光里,身后还背着一个黑色的工具包。
他不等肖芳菲多问,又从包里掏出一副她常用的防滑手套:“知道你比赛时手容易出汗,特意给你带了新的,之前那副磨损有点严重了。”
工具包拉链拉开的瞬间,肖芳菲瞥见里面还放着一把小扳手——手柄上刻着个小小的“菲”字,是她去年不小心弄丢的那把,当时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没想到被孔浩宇捡回来,还一直带在身边。
“你怎么有空来了?裴洛南肯让你偷懒了?”
肖芳菲惊讶地站起来,手里的扳手差点掉在地上。
“裴洛南那边的工作不是还没处理完吗?你不是说要在巴黎待一周?”
孔浩宇走到机车旁,蹲下身,接过她手里的扳手,熟练地拆开刹车线的接口。
“昨天处理完裴总交代的海外项目,就订了最早的机票过来了。你上次跟我提过,你这机车的刹车接头是定制的,容易松动,我特意从你工作室的备用零件里拿了两个,想着可能用得上。”
他说话时,指尖灵活地将新接头装上去,再用扳手轻轻拧紧,动作干脆利落,一看就是对她的机车结构很熟悉。
肖芳菲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心里突然有点发暖。
她想起以前,孔浩宇会帮她处理比赛中的杂事——比如她上次去意大利参加比赛,忘记带比赛路线图,是孔浩宇连夜扫描发给她。
上次她机车的发动机零件意外损坏,一时找不到适配的,是孔浩宇连夜联系了三个城市的配件商,凌晨又开车去郊区仓库取零件,回来后又及时帮她把零件装好调试好,让她没耽误第二天的训练。
她也感觉出孔浩宇对她的不一样,可她总觉得,自己对婚姻没兴趣,不想耽误孔浩宇,所以她一直在拒绝他。
奈何孔浩宇只想默默守在她身边,不想勉强她,给她任何压力,也没做出什么让她不舒服的行为。所以她以为孔浩宇只是出于朋友的帮忙,却不知关于她的一切,他都记得,她机车的小毛病,甚至连手套的磨损、丢失的扳手都记在心里。
“好了,你试试。”
孔浩宇站起身,让开位置。
肖芳菲坐上车,捏了捏刹车,刹车的反馈瞬间恢复了正常,她松了口气,抬头看向孔浩宇:“谢谢你,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不然我可能要放弃初赛了。”
“别这么说,你准备了这么久,不能因为一个小接头遗憾。”
孔浩宇从工具包里拿出一瓶水递给她。
“我刚才问了工作人员,初赛的赛道有三个急弯,你过弯时注意控制车速,我在观众席那边给你加油。”
肖芳菲接过水,指尖碰到他的手,有点发烫。
她看着孔浩宇转身走向观众席的背影,突然觉得,这个总是默默帮她的男人,好像和她以前认识的那些只懂花言巧语的人不一样。
初赛的哨声响起,她深吸一口气,骑着机车冲上赛道,可心里一直想着刚才孔浩宇蹲在地上帮她修刹车的样子——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感。
与此同时,青龙坡上,顾繁星收到了孔浩宇发来的消息:“芳菲初赛顺利晋级,刹车问题解决了,放心。”
她笑着把手机递给裴洛南。
“孔浩宇还真靠谱,连芳菲的手套、丢了的扳手都记得,难怪芳菲这次比赛这么安心。”
裴洛南接过手机点头道:“孔浩宇对芳菲的心思,咱们都看出来了,就看芳菲什么时候能想通。”
陈工匠这时扛着一捆松枝走来,脸上满是笑意。
“洛南,繁星,你们看我这松枝,都是选的三年生的松枝,油性足,烧的时候火温稳,等专家团队来了,咱们就能点火了。”
顾繁星看着松枝上的松针,想起肖芳菲在国外的比赛,心里突然觉得,不管是青龙坡的窑火,还是异国赛场的机车,都藏着让人期待的温暖——就像孔浩宇对肖芳菲的心意,虽然没说出口,却早已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