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皮皮的小猪

首页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富贵小丫鬟 大宋的智慧 康熙大帝 偷香 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重生之铁血战将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皮皮的小猪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全文阅读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txt下载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1章 世事难料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陈芸娘和李芙蕖去许家送了东西,待了一会儿就回家。

周诚问两人:“二嫂和孩子怎么样?”

陈芸娘同情地说:“刘郎中来看过,说二嫂气血两亏,若是养不好影响寿数。

那孩子是真可怜,要养活怕是不容易。”

赵氏被沈氏推倒早产严重伤了身体,心里有很深的恨,情绪波动大没有一点奶水,幸好村里刚生产不久的妇人多。

村民们受了周诚恩惠,还在哺乳期的妇人知道后都主动过来许家给孩子喂奶。

就是小孩吞咽能力太差,喂一次奶要花不少时间,一次吃不了几滴就睡着。

也多亏了不用去地里干活,不然人家宁愿送东西也不愿意耽误了地里的活儿来帮这个忙。

周诚点了点头:“只能看那孩子的造化。 ”

在医疗发达的现代,七个月早产的孩子养大不是难事,但这是在缺衣少食落后的古代。

足月出生的孩子不满一岁夭折的都很多。

正因为如此,家家都是穷得糊口都难也想多生几个孩子,就怕孩子还没长成就夭折,成了绝户香火无以为继。

至于沈氏会如何周诚没兴趣知道,那恶毒的女人当初就应该留在深山里自生自灭。

黄衡兄弟带着隋玉瞻地里、芦苇荡里到处抓虫子。

今年干旱飞回来的候鸟少,芦苇荡里虫子很多。

一开始要将那蠕动的虫子当成粮食吃,黄家兄弟颇有些心理阴影,蝗虫、蛐蛐和知了蝉还比较容易接受,尤其烤熟后闻着确实很香。

隋玉瞻直接抓了一把塞嘴里,含糊着说好吃。

兄弟三人试探的拿了只蝗虫放嘴里。

嚼一嚼果然又香又脆,吃了带翅膀长腿的虫子再吃蠕动的昆虫就容易多了。

四人不但自己吃饱了,还抓了不少烤熟带回去。

拨了一半送去给周诚,周诚没吃过倒也能接受。

他知道黄家李家自从水窖修好后就只吃两餐,便婉拒了。

“爹娘,大姑姑父,大壮哥嫂子,你们都尝尝,大郎哥说的没错,这蝗虫可香了。”

郑氏嫌弃地扭开头:“哎呀,这玩意儿瞧着就恶心人,能吃嘛。”

女人对卵生的虫子天生厌恶,别说吃,多瞧几眼都觉着恶心。

李家和黄家的男人接受能力比较强,抓起几个放嘴里,顿时眼睛都亮了。

黄达成说:“这东西果然比肉还香,适合下酒。”

李父赞同点头:“大郎给的梅子酒我一直舍不得喝,大壮,给我和你小舅舀一杯出来。”

李大壮早就馋酒了,趁机说道:“爹,也给我一杯呗。”

李父难得大方:“行,少舀点,粮食种不出来,这一罐喝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酒喝。”

黄家三兄弟还没成家没他们的份,隋玉瞻的脑子跟稚童差不多,他也没份。

三人各自端着一小杯酒将一海碗烤虫吃的干干净净。

黄达成意犹未尽地抹了把嘴说:“阿衡,明日多找些回来,给你姐姐姐夫也送些过去。”

“好勒,等会儿我们再去后山找找。”

李母忍不住问道:“真有那么好吃?”

李父说:“那当然,不信下次你吃,保管让你吃了还想吃,蝗灾的时候咱们可得多抓些蝗虫。

不但是肉还是粮食,这可是好东西。”

家里人口多,粮食多也不敢敞开肚皮吃,不算计着点就得挨饿,多抓些虫子中午这一餐就有得吃。

隋玉瞻每日便跟着黄家兄弟漫山遍野的寻找各种虫子。

动物们没有水喝都往深山里跑,周诚不担心他会遇到猛兽,只是叮嘱他别乱跑,一定要跟着黄家兄弟。

继挖水窖后,村民们又投入编织捕虫网和草席麻袋的工作中。

村与村之间都有联姻,而大营子沟这边有什么举动都会迅速传到其它村子,包括临县。

不过几天时间,照西县周边的两个县的村民们也都用乌拉草、芦苇和稻草等编织捕捉蝗虫所用的工具。

虽然大家都不懂这东西编来做什么,但他们相信只要跟大营子沟的人做准没错。

......

盐铁买卖由朝廷专营,最赚钱的两项买卖做不了,袁牧杂货铺的生意差了许多。

只靠其他货物倒也能撑起一家人的生活,只是这样下去一年到头手里就攒不下几个钱。

万一着急用钱就会很麻烦。

袁牧和张氏整日琢磨着如何将买卖做起来。

不求大富大贵,起码得让一家四口都能吃饱穿暖,儿子能继续念书,女儿出嫁时有份不让婆家人看轻的嫁妆,还有爹娘要养。

袁夫子的信件袁牧一家并未收到,袁家十几口人找到杂货铺,袁牧夫妻才知道他们卖了老家的房子举家搬到禹州城。

袁牧之前多次劝爹娘来禹州他好尽尽孝,爹娘来了他很高兴,一家人总算团圆。

只是这份高兴并未持续几天,因袁攸买宅子跟他借银子发生了不愉快。

袁攸妻妾儿女多,加上老两口想跟他住帮衬着他点,宅子就必须买大些,不然住不下。

禹州的房价比照西县贵出五六倍,袁夫子卖宅子的银子只够在这里买两三间屋子,且地段比较偏。

老两口有积蓄但又不愿意拿出来,想留着傍身。

人老了手里还是得有些银子才行。

袁攸便找袁牧借银子。

袁牧做了十来年的买卖,确实挣了些钱。

只不过他挣的多花销也大。

每年要拿出三十两银子孝敬爹娘,岳父母那边也要给一点,平日里的人情往来,儿子的束修,以及自家的花销。

杂七杂八的算下来,一年下来其实也不剩多少银钱。

袁攸一开口借钱就要将他全部积蓄都借走,袁牧再孝顺再顾着兄弟情也不可能不顾妻儿。

这笔钱借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回来,如今买卖越来越难做,袁攸说的舌灿莲花袁牧也不信他一年内能把钱还清。

儿子的束修不能断,一家人要吃喝,杂货铺也需要周转的银钱。

全都借出去,他们一家怎么办。

跟张氏商量后袁牧拿出积蓄的四成借给袁攸买宅子。

城里虽有百姓感染天花死亡,但只是极少数,因此不像照西县一般因为殷氏人家搬走而低价卖了宅子。

袁牧借的银子,加上袁夫子卖宅子的银子,以及老两口的一些棺材本才买到一栋一进的院子。

袁攸还想买个铺子,这钱凑不出来只能作罢,只得租了个铺子做买卖。

袁牧借的钱不少,袁夫子和杨氏虽没说什么,但对大儿子还是有所不满。

认为他成了亲只顾着自己的小家,不顾兄弟和爹娘。

袁攸和郑氏更是不满,本想做了豆腐分出一半给张氏卖,张氏多少能挣几十个铜板,当然,自己挣的更多。

因为借钱的事,干脆不让他们卖。

禹州人口多有钱人也多,有从南方过来的商船和行商之人,大豆的价格比照西县稍低,买豆腐的人多,豆腐生意确实不错。

袁攸有了之前的经验,不会一次做太多,有酒楼或大户之家预订就多做些,没人定早上就做五板,卖的差不多了再加两板。

每日都能将豆腐卖完,豆渣也能吃,自家吃不完还可以卖钱。

一个月下来挣了十几两银子,收入不菲。

爹娘在不分家,即便分家爹娘也是跟长子一起生活,袁夫子夫妻跟袁攸过,袁牧脸上无光。

且因为借钱一事对他有不小的意见,喊老两口来家中用饭是各种推脱,除了刚搬新家那天喊他们去暖房外,之后就再未让他们过去。

袁牧原本的欣喜化作一声叹息。

袁攸一家能有挣钱的营生,袁牧替他和爹娘感到高兴,并未探究做豆腐的方子是从哪来的,有没有他的份。

直到彭敬差人唤他去知州府衙,彭敬拿出做豆腐的方子以及袁玉竹的书信。

他才知道豆腐方子是妹夫给妹妹的聘礼,他也有份,只是被爹娘压了下来。

袁牧拿着方子双手微微颤抖,心里像坠着块大石头,不断往下沉。

彭敬到禹州城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差人打听隋玉良的下落。

隋玉良想方设法尽最大的努力让禹州城的百姓免受天花疫病的折磨,之后便辞了书院的工作远走他乡。

隋知州夫妻的尸体是由几个庶子庶女收殓。

天下之大,要找个躲起来的人如同大海里捞针。

彭敬刚上任有一大堆子事要做,隋知州和上一任知州留下一些烂摊子得解决,待这些事处理的差不多了才让钱盛安去找袁牧。

在此之前他从周诚口中得知袁家兄弟二人的为人和秉性,以及袁夫子夫妻明里暗里偏帮袁攸。

钱盛安找袁牧之前也调查清楚,袁家人近来的矛盾。

彭敬品了口茶,瞥了两眼脸色不虞的袁牧,不紧不慢地说道:“你在禹州多年积攒了些人脉,你若做豆腐生意袁攸不是你的对手。

起码能将所有酒楼和大富之家的生意全都招揽过来。”

袁牧笑笑:“大人说的是,只是,这豆腐生意我不打算做。”

彭敬眸光闪了闪:“为何?”

“爹娘不给我这个方子自然是不希望我跟二弟抢生意,这么多年我和妻儿都在禹州没能对爹娘尽孝,是二弟一家在照顾爹娘。

我现在的买卖虽没豆腐生意挣钱,倒也没有难到无法糊口的地步,实在不行还能找别的出路。”

彭敬听罢倒是高看他一眼,说道:“天大地大,豆腐方子在你手里,禹州做不了还能去其他地方做。”

袁牧拱手:“多谢大人提点,我若去其他地方做豆腐生意,爹娘二弟知晓必然会对妹妹妹夫心生嫌隙,着实没必要。”

彭敬颔首:“你倒是个实诚人,可惜了你妹妹妹夫的一番美意。”

袁牧从府衙出来,三伏天里手脚冰凉。

爹娘若跟他讲明,他绝不会跟二弟抢这生意,可爹娘这样瞒着他防着他,他心里很不好受。

不知不觉走到袁攸家的豆腐摊子。

海面化冻后整个禹州仿佛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渔民们下海捕捞,采珠人采集珍珠。

渔村和城里都恢复了生机。

此时辰时,街上很热闹。

袁牧隔街望着生意爆好摊子,他娘和几个弟妹都忙着给客人切豆腐、收钱。

他娘出嫁前是屠夫的女儿,嫁给他爹成了秀才娘子,私塾招收学子要供饭食,每日都要上街采买。

实际上他娘打心眼里看不上小摊小贩。

认为他们低人一等。

事实上,确实如此。

他念书不行,跟张氏成亲后便想做个小买卖糊口。

爹娘坚决反对,不让他丢家里的脸,说什么也不让他们夫妻在县城做买卖。

爹娘养大他不容易,他总不能还让爹娘继续养他们一家,无奈之下便来禹州谋生。

当时跟爹娘借了一百两银子起家,来到禹州后受到爹的同窗的关照,租了铺子做起了杂货铺的买卖。

一年后还清了爹娘借他的银子,每年给爹娘三十两银子的养老钱,衣裳和禹州干货特产也没少。

可爹娘还是认为他是商人丢了他们的脸。

因着他商人的身份,他儿子无法走科举之路。

因此老爷子对他将儿子送到私塾念书嗤之以鼻,认为他浪费钱财。

既然无缘科举又何必花钱去私塾念书,只是识字他自己就能教。

可二弟家做豆腐买卖他爹娘不但不嫌弃,还鼎力相助。

爹亲自为二弟家孩子启蒙。

他娘放下架子,来街上帮忙买豆腐。

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被爹娘区别对待,袁牧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袁牧站在街角看了好一会儿,也想了许多。

回家杂货铺,张氏神情紧张问他:“知州大人找你去没什么事儿吧。”

寻常百姓都怕被官府的人找,就算没做什么亏心事,心里慌得很。

“没事,彭大人跟妹夫是结拜兄弟,唤他去是跟我说些事。”

袁牧把豆腐方子的事告诉张氏。

免得将来张氏知道后错怪妹妹妹夫不厚道。

袁牧从袖口里掏出一块布,上面写着制作豆腐的方法。

将自己放弃卖豆腐的想法告诉张氏。

张氏叹口气说:“当家的,我听你的。”

家中的小事张氏做主,大事袁牧做主,虽放弃挣钱的方子张氏心痛,迟疑了一下她还是决定听袁牧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最后一页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都市极乐后后宫 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渔港春夜 亿万盛宠只为你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逍遥人生 男欢女爱 福艳之都市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宋檀记事 艳海风波 名门艳旅 都市花缘梦 开局金风细雨楼主,一刀惊天下 重生之资本巨鳄 诸天的收藏家 很纯很暧昧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魔妃快投降 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 无敌天下内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女皇的男闺蜜 穿越者之火影传奇 
最近更新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 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 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 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 请,卸甲! 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 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 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故事连连看 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 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 三国:开局死尸堆,砍到天下一统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大明:我洪武爷亲弟! 德军之重生苏联东线 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皮皮的小猪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txt下载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最新章节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