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无话。
唯有马蹄声碎,踏破官道上的晨雾与寂静。
半个时辰的光景,在沉默中流逝。
直至那座巍峨雄城自地平线升起。
青灰色的城墙,在初升的朝阳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如同盘踞大地的巨兽。
玉京城,到了。
白夜天并未在城门口多做停留。
早已等候在此的车驾,径直驶过喧闹的坊市,直入那气象万千的皇城。
恢弘的太极殿内。
光线透过高窗,被切割成一道道庄严肃穆的光柱。
乾帝杨盘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周身紫气氤氲,如云似雾,将其面容衬托得模糊不清。
唯有一双眸子,宛若蕴藏着无垠星海。
目光垂落,带着实质般的重量。
令殿中侍立的宦官宫女皆屏息垂首,不敢直视。
白夜天立于御阶之下,身姿挺拔如松,声音清朗平和。
将云州之行,药王宗归附,丈量清点诸事,条理分明,一一道来。
最后,他略一停顿,方才提及周岩绝。
“陛下,方外修士周岩绝,虽出身玄门,然其一身六次雷劫的修为,实属难得。”
“于大乾而言,乃不可多得之力。”
他微微抬首,目光坦然迎上那紫气深处浩瀚的注视。
“臣斗胆建议,授其锦衣卫副都指挥使之职,暂领北镇抚司事。”
“一则可彰显陛下海纳百川,泽被苍生的胸怀,使天下英才归心;
二则,锦衣卫监察天下,推行政令,正需此等高手坐镇,以震慑宵小,涤荡乾坤。”
殿内一时间落针可闻。
无形的压力自御座弥漫开来,仿佛连空气都变得粘稠沉重。
那紫气中的目光,锐利如刀。
似要剖开他的血肉,窥探其神魂深处的真实意图。
白夜天却依旧从容,面上甚至还带着那抹惯有的、温润如玉的笑意。
他知道,乾帝在权衡,在审视。
这位雄主从不轻易信人,尤忌臣下权势过重,尾大不掉。
良久,那宏大而威严的声音终于再次响起,回荡在空旷的大殿。
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白爱卿所奏,思虑周详。”
“周岩绝既诚心归附,朕自当予其机会,以国士待之。”
乾帝的声音微微一顿,似有深意。
“便依卿所奏,授周岩绝锦衣卫副都指挥使,协理锦衣卫一应事务。”
“望其能恪尽职守,不负朕望。”
“陛下圣明。”
白夜天躬身行礼,姿态无可挑剔。
他心念电转。
乾帝此举,表面是全盘采纳了他的建议。
但“协理”二字,其中蕴含的帝王心术,平衡之道,不言自明。
“至于那随你同归的周元洪……”
乾帝的目光似乎不经意间扫过,语气随意,却带着洞彻人心的力量。
“又是何来历?”
白夜天神色不变,应对从容。
“回陛下,此子乃药王宗内一名弟子,略有几分武圣根骨,心性尚需打磨。”
“臣见其或可雕琢,便带在身边,暂且充作亲随,以观后效。”
“若不堪用,打发回云州便是。”
乾帝深深看了白夜天一眼,那目光似乎能穿透皮囊,直视灵魂。
片刻后,他收回目光,不再关注。
一个初入武圣境的年轻人,在帝国中枢这片深海里,连一朵浪花都算不上。
确实不值得他这位九五之尊过多留意。
“嗯,爱卿自行安排即可。”
...............
离开森严的皇宫,白夜天立刻返回锦衣卫衙署。
他并未拖延,当即签署命令。
将锦衣卫日常的缉捕、侦讯、文书往来等一应琐碎事务。
全数划归新任副都指挥使周岩绝处理。
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恋栈权位的迟疑。
他并不担心权柄被架空。
他深知,在乾帝心中,自己此刻的价值,远非一个初来乍到的周岩绝可比。
只要锦衣卫这面旗帜还需他扛着,只要他还能为帝国带来更多的“药王宗”。
乾帝便不会轻易允许,周岩绝真正威胁到他的地位。
这番安排,更多是警示与制衡。
诸事安排妥当,白夜天便对外宣布。
云州之行与强者交锋,心有所感,需闭关潜修数日。
消息传出,合情合理,无人怀疑。
然而,那间被重重阵法守护,宣称是闭关之地的静室内,此刻却空无一人。
唯有香炉中一缕青烟袅袅,诉说着此间主人的离去。
白夜天已通过《刀渊》游戏那超脱诸界、玄妙不可言说的力量。
悄然回归了他真正的根基所在——大明王朝。
现实世界,时间流逝与阳神位面并不同步。
他在阳神位面度过了近四载寒暑。
而大明世界,不过堪堪流逝了半年光阴。
时空之妙,一至于斯。
回归紫宸殿的瞬间,熟悉的气息包裹全身。
白夜天没有丝毫停歇,立刻着手办理四件关乎国本的大事。
第一件事,便是传法天下。
他即刻颁下旨意,召宋缺、樊应天、李寻欢、林仙儿、云慕容、无名等大明核心重臣入宫。
紫宸殿侧殿,众人齐聚,目光皆聚焦于龙庭之上那道身影。
“诸位爱卿,”
白夜天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此番飞升而去,得到两部修行经典,于武道、神魂修行之初基,颇有独到之处。”
他袖袍一拂,两枚散发着古朴道韵的玉片,便轻飘飘地飞向众人面前。
“此二者,一为《武经》,阐述肉身修行之妙,打熬气血,易筋锻骨,直至人仙之门径;
一为《道经》,专研神魂出窍,观想存神,渡劫显形之奥秘。
朕已去芜存菁,修正其中谬误,更添朕自身些许心得注解。”
宋缺凝神感知玉片内容,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
“陛下,此二经堪称武道、神魂之启蒙宝典,体系完备,由浅入深。”
“若能推广,我大明武道筑基之效率,必将提升数倍!”
李寻欢也以灵识观之,微微颔首道:
“此《道经》中正平和,根基扎实,实乃不可多得之法门。”
白夜天微微颔首:
“正是如此。朕意已决,将此二经收录于‘极武殿’中。”
“并由盘古诏告天下:
凡我大明子民,无论出身贵贱,皆可凭借为国朝所立之功勋,兑换修习!”
众人闻言,皆是精神一振,齐声道:
“陛下圣明!”
紧接着,白夜天开始了第二件事。
借助大明浩瀚国运,凝聚护法神灵,修炼无上神通!
夜幕低垂,紫宸殿内灯火通明,却寂静无声。
白夜天屏退左右,独自高坐于龙庭之上。
他缓缓闭上双目,意念沉静。
下一瞬,一道凝练无比,散发着淡淡清光的神魂便已脱壳而出,直上九霄。
投入那唯有他与国运相连者方能窥见的、笼罩整个大明国都的磅礴气运云海之中!
云海翻腾,金光万道。
一条庞大无比的国运金龙,于其中蜿蜒盘旋。
感受到白夜天神魂的到来,发出一声无声的咆哮。
亲昵地垂下巨大的龙首,伏于他脚下。
白夜天神魂立于龙首,俯瞰这汇聚了一国信仰、万民念力的浩瀚海洋。
他心念一动,同时运转《未来无生经》与《祖龙诀》。
以《祖龙诀》为引,沟通、调动这属于他,也属于整个大明的无上国运!
“轰!”
仿佛平静的湖面被投入巨石,整个国运云海骤然沸腾起来!
无形的、纯粹的、蕴含着亿万生灵祈祷、期盼、敬畏的信仰愿力。
被强大的力量,从国运中剥离、抽取,化作一道道肉眼可见的金色洪流。
如同百川归海,朝着傲立于国运金龙首级的白夜天神魂奔涌而来!
白夜天神魂静立不动,双手结出玄奥法印。
身后虚空震荡,无数细密复杂的金色符文凭空涌现,明灭闪烁,勾勒出玄奥轨迹。
那汹涌而来的金色愿力洪流。
受到法印与符文的牵引,开始飞速凝聚、塑形!
片刻之后,光芒渐敛。
九尊高大威严、笼罩在神圣光辉之中的身影,赫然出现在白夜天身后!
这九尊神灵,形态各异。
或呈慈悲相,或显忿怒容,或持智慧剑,或托乾坤印……
但无一例外,皆是一副帝王之姿。
并且其面容,都与白夜天本人有着七八分相似!
更散发出种种令人心折的气息——慈悲、威严、智慧、力量、勇气、仁爱、秩序、创造、终结!
这正是《未来无生经》修炼至大成境界,方能凝练出的九大护法神灵!
汇聚众生信仰愿力而成,拥有种种不可思议之神通!
然而,白夜天的动作并未停止。
他手印再变,口中念念有词,融入了来自《心经》的奥义与《道心种魔术》的无上玄妙。
只见那九大护法神灵身上光芒荡漾,彼此间产生了一种神秘而紧密的关联。
气息开始交融,形态渐渐趋于一致。
最终变得大小相同,面容与白夜天本体一般无二。
气息圆融无瑕,再无分别。
“合!”
白夜天低喝一声。
九尊神灵化作九道流光,猛地撞击、融合在一起!
耀眼的金色神光爆发,将整个国运云海映照得一片通明。
待光芒散去。
一尊更加凝实、更加威严、散发着永恒不朽、至高无上气息的神灵,出现在原地。
此乃《未来无生经》中记载的最高成就——不朽元神!
但这尊不朽元神,又与经书中所描述的不同。
它并非模糊的神只形象,而是与白夜天的本体容貌、气质完全相同。
仿佛是他的另一个化身。
尤其是在其核心深处,一枚以《道心种魔术》秘法凝聚的“神魂之种”融于其中。
将这尊由信仰愿力构成的不朽元神,彻底化为了白夜天绝对掌控的身外化身!
自此,无论相隔多少世界。
只要神魂联系未被隔断,他心念一动,便可如臂使指,操控这尊不朽元神。
不朽元神缓缓抬起右手,向前轻轻一按。
霎时间,风云变色。
一只巨大无比、纹理清晰的金色手印凭空出现,覆盖了苍穹。
蕴含着拿捏日月、封印乾坤的无上伟力!
真空大手印,亦随之修成!
白夜天的本尊神魂之体,与不朽元神化身相对而立。
一种奇妙的感觉在两者之间流转。
不同于神魂出窍观察肉身的感觉。
这是一种同一个核心意识,却分处于两个独立个体之中的奇特体验。
彼此相望,既感陌生,又深知同源一体。
本尊神魂之体嘴角微扬,泛起一丝带着探究与玩味的笑意,开口道:
“自此,大道同行,见过道友!”
不朽元神亦收敛周身浩瀚神光,化作与白夜天肉身一般无二的体态,同样笑道:
“你我本是一体,何分彼此?见过道友!”
本尊神魂不由哑然失笑。
这下,真练成了一具,拥有高度自主性的独立分身。
他能清晰感受到两者之间那同出一源、密不可分的灵魂联系。
但只要他不主动以意念探查、接管。
便无法实时感知,不朽元神的一切思维与细微变化。
当然,一切的主导权,仍牢牢掌握在本尊神魂手中。
“此间事了,我需回归肉身,安排后续诸事。”
本尊神魂说道:
“你便留于此地,坐镇国运云海。”
“借助这浩瀚众生之念,继续淬炼这具信仰之身,使其早日达至圆满不朽之境。”
不朽元神化身含笑点头。
目光望向下方那灯火璀璨、生机勃勃的大明国都,以及更远方无边无际的大明疆土。
声音平和而充满力量:
“善。此间汇聚的信念,纯而不杂,雄浑无尽,正是这具身躯最好的资粮。且去,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