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二叔,宇文士及没戏份呀?”
“怎么没有?前情提要哇。”
“啥前情呀?”
“嘶,武德七年我阿耶让宇文士及去山南道考察迁都呀。”
“啊?长安好好的迁什么都啊?再说迁都谁往那边去啊?不过这和玄武门之变有什么关系吗?”
“啧,小脑瓜想想,我是谁?凉州总管,是我,雍州牧十二卫大将军,是我,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是我,整个东边都是我辐射范围,河北,李建成,并州,李元吉,你说我阿耶迁都能往哪里去?”
“合着长安是你的?”
“对,长安是我的。”
“你不是被迫起事的吗?”
“那是我想被迫。”
不说别的,但是这场戏开始前,李世民带着刘启往换衣间去的路上说的这些,就足够让游客们傻眼了。
哥们是真不演了,这么一看,李渊也是该的,这人就不懂怎么做皇帝。
被儿子们折腾的只有南阳那块儿是他的净土了。
刘启还是觉得这种前情提要没意思。
“那也就一露脸的事啊,不行,换一个,我跟二叔冲玄武门去。”
李世民打量了一下刘启:“就宇文士及吧,其实也没那么少戏份,待会你在船上更能体会。”
这一场玄武门之变的戏,分多个场景,演绎多个时间的事件。
同时还有旁白声来辅助游客了解剧情,只是这旁白是王莽在负责,也不知道能有几分正经。
大殿里,李信一脸我草你大爷的表情,画了个老老的妆,好么,今天也是演上皇帝了。
他本是不想来的,但奈何李世民觉得这个爹,谁演他都吃亏,算来算去,好像也就李信来演不吃亏,而李信则是迫于李世民给的实在太多了,自家太子又一个劲的撺掇。
也只能登基一把了。
第一幕是朝会的场景。
李信坐在龙椅上,脸上的神色很是忧愁。
虽然他愁的是怎么不让嬴政多想,但底下的一众大唐员工们很满意,对!当初太上皇就是这个表情的!
扶苏扮演的某大臣站出来奏请。
“陛下!臣有本奏!”
李信的脑瓜子一突突,算了,还是琢磨琢磨以后搬家贞观吧,这太子我是伺候不了了。
“准奏。”
“陛下,臣认为,突厥之所以进攻关中,只因钱财人口皆在长安,若是焚长安不再为都,突厥也就没地方抢掠啦!”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念台词的扶苏李信,围观看戏的游客,听完这段都觉得大脑皮层都光滑了,王莽更是憋坏了的样子,旁白哥都等急了。
李信硬着头皮继续演:“哦,那依你之见,迁都何处为好呀?”
“陛下,山南道沃野千里,可为都城。”
这就更傻逼了,还以为你要去洛阳,结果是去南阳,不知道还以为已经被打进长安了呢。
“可,既如此,中书侍郎宇文士及何在?”
刘启觉得扮演一下臣子还蛮有意思的,此时也站起身来道:“臣在。”
“命你前去樊州邓州一带寻建都之地。”
“臣遵旨。”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事提出来立马就安排,那就不是拿出来商量的,而是李渊私下已经安排好的。
王莽一敲梆子,所有演员时停,莽子开始吐槽,啊不,开始旁白。
“神特么烧了长安啊就没有长安可以给突厥抢了!李渊为了晚年安稳真的脸都不要了!前面杨文干造反给他搞怕了,搞怕了你就先搞死李建成啊!他都不演了你还在和稀泥,现在想起来迁都了,早干嘛去了?站长安城头望一圈,不是老二的地盘就是老二的地盘,老家是老四的,河北是老大的,且你还不敢去。
南阳盆地,那是建都的地方吗?迁都前队,我,我就是例子啊!
说白了你不就是怕了自己这几个儿子,想跑路嘛。
跑路也就罢了,对,宇文士及是你外戚不错,但你琢磨琢磨虎牢关第一个冲的谁呀,是宇文士及啊,人家秦王铁杆啊,你是真没人可用了是吗?
呸,都不如我。”
再一敲梆子,剧情继续。
由景区员工扮演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举双手赞成,没别的,长安真的就是李世民的地盘,他们的可操作空间少得可怜,只要迁都南阳,削弱李世民对新都的影响力,那就有翻盘的机会。
他们要的是洗牌。
但是,拜托,李渊啊李渊,你所在的地方,是长安,是秦王的长安,是你做梦都想脱离的长安呀。
李世民站出来反驳了。
“我反对!想当年,霍去病还知道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不就是一个突厥嘛!陛下您等我把颉利抓回来跳舞,要是抓不回来,再说迁都不迟!”
李信很想来一句有道理。
可惜,导演不让,他也只能猛地一拍御案!
“放肆!朝堂之上岂敢妄言!突厥来了你拿什么挡!”
梆!
王莽又敲梆子了。
“哎嘿,您猜怎么着?一个月后,颉利突利带领匈奴全部人马进犯原州,沂州,并州南下,唐突双方在五陇阪对阵,李世民!单骑至阵前!责备颉利突利失信,后又派人劝说突利,离间突厥!最后结盟退兵!”
梆子再起。
时间线被拉到武德七年八月,地点还是这个地点。
只是李信扮演的李渊的眼神更无神了。
李世民的脸色则是一脸的无敌样子:“陛下啊,还迁都不?突厥走啦,还迁不?大哥,四弟?你们怎么不笑呢?是长安是住的不舒服吗?不安全吗?
你们都放心啊!有我十二卫护着,大家安全的很呐!
其实干嘛迁山南道呀,我看我那洛阳就挺不错的,您觉得呢?哎!怎么下朝了?不是要迁都吗?接着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