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之败家儿子

鸡蛋羹鸡蛋羹

首页 >> 古代之败家儿子 >> 古代之败家儿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北朝帝业 康熙大帝 大秦:开局融合十倍吕布战力 奋斗在红楼 日月风华 抗日之铁血使命 谍影 重生之征战岁月 帝国吃相 
古代之败家儿子 鸡蛋羹鸡蛋羹 - 古代之败家儿子全文阅读 - 古代之败家儿子txt下载 - 古代之败家儿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0章 食为民生之源,实践为真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厚照,这位年轻的明武宗,仿佛化身成了活脱脱的鹦鹉,却不是鹦鹉学舌,而是他对知识的渴求如饥似渴,一字一句地复述着王守仁的智慧箴言。

在这两日里,他手握犁锄,耳听王守仁的教诲,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品味世间最珍贵的甘露。这是他人生中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詹事府的课堂里,那些年累积的学问,似乎在这短短两日,都比不上他今日所得的多。

他,朱厚照,天生好动,坐于课堂,对他而言,不如直面风雨,挑战自我。然而,当他投入其中,他那过人的智慧如同火花般迸发,消化理解的能力让人瞠目结舌。

历史上的明武宗,凭借一腔热血与自学天赋,未曾一兵一卒,便以智谋挫败了蒙古铁骑,成为了千古佳话。但这句评价,对他来说,或许太过大胆。

弘治皇帝的眉宇间闪过一丝异样,他的心中充满了震惊。这位皇帝,治理天下数十载,深知大明之疾,却无力回天。然而,今日,朱厚照的一番言论,哪怕他心中不以为然,却也足以让他震撼。

看着那满身泥泞的儿子,朱厚照的言辞直指时弊,却又不失务实,这让弘治皇帝不禁有些恍若隔世之感。这,还是那个不修边幅、不务正业的朱厚照吗?

朱厚照看到众人沉默,心中却波澜壮阔。王守仁的卓越之处,不在于他的道理多么高深,而在于他身体力行,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这种实践,是最有力的证明,远胜那些沉迷于书卷、自诩才子的杨廷和之流。

“你耕作过吗?你没有!但我,亲身体验了。”朱厚照的话语掷地有声,仿佛在宣告,即使杨廷和口若悬河,此刻也已败下阵来。

纵然杨廷和满腹经纶,能够用百般巧辩将朱厚照辩得体无完肤,但朱厚照的身份特殊,身为太子,在御前用书生的诡辩技巧,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惹怒皇帝。

朱厚照此刻已彻底爆发,他压抑已久的情感如同火山喷发。他长大了,至少,他明白了何为良莠,何为真伪。他知道,闭门造车虽易,但投身实践,方能深刻体会民生的艰辛。

在晨曦微露的田间,太子殿下朱厚照挥汗如雨,他的双手被粗糙的土壤磨砺得犹如刀割,每一道裂痕都仿佛在诉说着农耕的艰辛。当他疲惫不堪地踏入东宫的门槛,褪去沾满泥土的靴子,竟惊讶地发现脚上已长出了几颗血泡,那是汗水与土地的深情拥抱留下的印记。然而,即便是这样的第一天,第二天,他依旧毫不犹豫地踏入田野,因为他的心中,燃烧着对农夫们苦难生活的深切感悟。

朱厚照的脸上,不时闪过一丝同情的光芒,他郑重地对父皇弘治皇帝诉说:“父皇,王先生曾言,若人无同理心,纵有满腹经纶,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想那劝农书,若传至民间,恐怕只会让农人们哑然失笑,朝廷对农事的不解,他们又怎会不私下议论呢?”

“杨师傅常言,国泰民安,天下归心。但这样的劝农诏令,又怎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与心悦诚服?”

“我……在亲身体验农耕之后,再听王先生朗读那《劝农书》,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羞愧,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王先生又道,学问之基,同理心为先,良知而后,良知不过是忠孝仁义,看似繁复,实则简单。有了良知,践行起来,又岂是难事?杨师傅他们每日闭门造车,口口声声教我爱民如子,仁政为民,却不曾想到,真正践行,却是如此艰难。”

杨廷和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似乎从未料到,太子殿下竟会如此直指人心。

“太子殿下,现在正是你专心读书的时光。”杨廷和小心翼翼地提醒。

朱厚照却是一笑,目光如炬地盯着杨廷和,语气坚定而有力:“杨师傅,你错了,读书的意义何在?”

弘治皇帝听得出,儿子的话中透着坚定与决心。他看着朱厚照,心中既是惊讶,又是欣慰。太子不仅肯吃苦,更愿意亲自去感受百姓的疾苦,这让他这个父亲感到无比的骄傲。

他深知,一个不愿吃苦的人,纵然才智过人,也难以守护这江山社稷。而他最痛恨的,就是朱厚照的懒惰成性。

弘治皇帝静默片刻,等待朱厚照继续他的真知灼见。

“殿下……”杨廷和欲言又止。

“杨师傅,你错了。”朱厚照打断了他的话,“读书,是为了知行合一,是为了更好地去理解和感受这天下苍生。你告诉我,读书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杨廷和眼中闪过一丝玩味:“此乃学习圣人之道乎?”

王先生在他身旁,面对着众读书人的质疑,总能以他那独到的撕逼技巧,将对手一一击败。在西山,王先生几乎无人能敌,往往是他将对手压制得服服帖帖。这些迂腐的读书人,永远无法领悟到王守仁那自幼便勤于思考的惊人力量。若在今世,这便是斗破苍穹中那位惊天动地的存在,宛如大魔王般令人敬畏。

朱厚照不过几日所学,便已初窥门径。

因为那些质疑者的理由,与杨廷和的见解不谋而合。如今,他只需借王先生之口,便能反击回去。

“圣人之道,旨在探求真理,拯救苍生,推行仁政。”

朱厚照仰天大笑:“杨师傅,你懂得耕种吗?”

“什么?”

又是这个问题。

杨廷和几乎想哭,能不能换个话题?

“杨师傅不懂耕种,读了半辈子书,究竟穷究了什么真理?”

“殿下,世间的学问,岂止耕种。”

“耕种乃国之根本啊。”朱厚照悠然自得,言语间还带着一丝挑衅地望向林蒙。

弘治皇帝目瞪口呆,太子辩论的每一句话,都似乎蕴含着深意,这个看似不谙世事的少年,竟然能与翰林侍学唇枪舌剑,而且……竟然不落下风。

朱厚照继续道。

“我朝以农为本,杨师傅也曾言及。若杨师傅连耕种都不懂,如何能兴农?杨师傅不事耕作,怎能体会农夫们的苦衷?没有同理心,却自诩学问无边,岂不知耕作才是真正的大学问。”

“仁政、大治,看似复杂,实则简单,不过是让百姓有饭吃。百姓的粮食,从何而来?源于耕作。”

杨廷和哑口无言,他算是彻底服了。

此刻,他竟觉得耕作二字,让他心生厌恶。

朱厚照摇了摇头:“本宫热爱耕作,耕作实乃一门深奥的学问。本宫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更重要的是,本宫牢记职责,绝不止于耕作本身,而是在耕作中,领悟圣人的智慧。”

在这金色的晨曦中,本宫林知,如同沐浴在圣光的洗礼下,对圣人之道领悟得淋漓尽致。他心中所怀揣的仁政理想,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无尽的希望与重要。而这智慧之花,竟是在田间地头的劳作中悄然绽放——若不亲历百姓的艰辛,怎知仁政的真谛?

本宫的目光穿过薄雾,映照出那些衣衫褴褛的劳作身影,他们的面容因劳作而坚毅,却因饥饿而显得苍白。他们的汗滴,洒在土地上,而他们手中的收获,却连本宫衣袍一角的价值都不及。一顿丰盛的宴席,竟是他们一年辛勤劳作的回报,这一幕幕,让本宫的心中充满了震撼与感悟。

随着见识的加深,本宫对圣人之道的体会愈发深刻:“圣人之道,何其高远,又何其质朴!”

“那么,圣人之道究竟是什么?”

“不过是耕作二字!”

话音刚落,杨廷之老脸不禁扭曲,而朱厚照却是心中一动,这一刻,他不是为了唇枪舌剑,而是由衷地感慨:“耕作,是这片土地上生命的源泉,是养育万民的摇篮。圣人的智慧,就蕴藏在每一寸土壤之中,而非那高深的典籍之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重生十岁救黑爹 历代风云五千年 逍遥人生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潇湘书名 吾为人,镇压神明 懒得说 剑神在此 千万别看纯靠瞎写 男欢女爱 小马宝莉逐梦之旅 我靠赚取功德值带飞全家 综影视知名贤惠人小秦氏穿越之旅 都市皇宫 末世虫潮 我能提取熟练度 穿到八零,麻辣警花变成反派后妈 重生之神级明星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橙心如意剑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犬子汉高祖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之重振北疆 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 大宋暴君 战火与权力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三藏还俗 大唐躺平王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楚武信君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乾风云起苍穹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寒门状元路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浴血山河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古代之败家儿子 鸡蛋羹鸡蛋羹 - 古代之败家儿子txt下载 - 古代之败家儿子最新章节 - 古代之败家儿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