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首页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唐砖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北朝求生实录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奉系江山 宠文结局之后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文阅读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txt下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15章 千古佳话?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乾清宫中。

身穿龙袍的朱翊钧坐在龙椅上,手中拿着一本奏疏,一边看奏疏,一边时不时的看向站在下面的海瑞。

而他手中的奏疏,便是海瑞亲自送来的。

在万历三年到万历五年,这两年间,大明朝对江南的水田有了八成的准确度,而对与各省的田亩,人口也有了七成的准确度。

按照张居正的习惯。

这个时候,要开始下一步了啊。

可张居正看起来一点都不着急。

在高拱去世之后,安排张学颜,申时行二人入内阁,这又过了好几日了,内阁方面还是没有一点点动静。

他们不急。

海瑞急了。

这帮内阁的人,能不能干活,不能干活,我去内阁改革去。

着急的海瑞,写了一封奏疏,亲自面呈给皇帝陛下。

而这封奏疏,便是将海瑞眼中的大明天下,进行一番详细的描写,而后,让陛下看一看。

海瑞是真的怕,皇帝陛下深居皇宫大内,被下面谄媚的官员们,蒙住了双眼,堵住了双耳……也怕,张居正已无锐意之心,想要躺在往昔的功劳簿上,做一个严嵩二代……

在这奏疏之中,海瑞写的很是直接。

“赋税沉重,贫者愈贫,卖儿鬻女以求苟活,富者兼并土地,聚敛财富,买奴买婢,肆意骄奢……”

“天下百姓耕种大明田地不足五成,却需承担朝廷所需十成税收……”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甚至在奏疏的后面,海瑞还毛遂自荐了一番,也想要进入内阁,或是督促张居正等人,或是自己来干。

片刻之后,朱翊钧将海瑞的奏疏放在了御台之上……他叹了口气:“海爱卿啊……”

海瑞赶忙应道:“臣在。”

“你想入阁……”

“是,陛下,臣想入阁。”

“那入了阁之后呢,爱卿想怎么做。”实际上,这个时候,朱翊钧是有些心动了。

海瑞明显有了变化,在都御史的官位上,便能看出来,自己是不是要给海瑞一个机会呢……

海瑞恭敬地站在殿下,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如今贫者愈贫,富者愈富,此乃大明之痼疾,张阁老之前的改革虽有成效,但如今局势仍不容乐观。臣以为,若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进一步减轻百姓的负担,大力鼓励农耕,方能使国家仓廪充实,百姓安居乐业……”

“减少赋税,我大明拿什么,来养军队,来养百官呢……”

“藩王,乡绅,他们有钱有粮,让他们交……”海瑞直接回复道。

听着海瑞的话,朱翊钧身后的冯保吓了一跳,藩王,那可是宗室啊,乡绅还好说,你竟然敢说宗室,说皇家。

出乎冯保意料的事情是,朱翊钧听到海瑞这么狂妄的话后,情绪仿佛没有任何波动。

朱翊钧眉头紧锁,良久之后,抬起头来问道:“海瑞,依你之见,具体当如何施行这些举措?”

海瑞拱手回道:“陛下,臣以为可降低赋税,尤其是对贫苦百姓,给予一定的减免和优惠。再者,派遣官员到各地督导农耕,兴修水利,同时,向乡绅,宗室收税,以来平摊百姓之税,对于兼并土地的豪绅,应当加以严惩整治,当然,对于各地的藩王宗室,也要加以约束……”

朱翊钧听完之后,久久不语,他忽然想起多年前自己的一个念头,海瑞若是侍奉的君主是太祖高皇帝的话,是否能成一段千古佳话。

而这一刻,朱翊钧有了答案。

哪有什么千古佳话,只怕会成千古冤案……朱元璋对家人的重视那可是历史上排得上号的……而太祖高皇帝的宗藩政策,有些

宗室藩王,确实是此时大明最大的一个负担,朱翊钧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好感,但,现在可不是动他们利益的时候……

“爱卿的话,朕放在心里面……进内阁的事情吗,朕还要跟张爱卿商讨一番……”

朱翊钧一说商量,海瑞便知,自己没戏了。

“陛下,那就督促张居正尽快拿出章程,他若是止步不前,朝廷前两年大动干戈,丈量全国土地,清查人口的事情,岂不是白做了……”海瑞继续说道。

听着海瑞的话,朱翊钧清楚,自己确实该督促张居正了。

在原先历史上,万历五年一条鞭法都开始提案,为何,到了现在,张居正却没了动静,按理说,人员都给他配齐了啊。

想到于此,朱翊钧看向海瑞:“爱卿,朕将张爱卿,召之乾清宫,将你的这封奏疏拿给他看,可行?”

“陛下,臣能否在这乾清宫中一同等待。“

朱翊钧笑了笑:”当然可以。”说着,朱翊钧看向冯保:“大伴,你亲自去将张爱卿召来……”

冯保闻言,赶忙点头应是。

冯保迈着匆匆的步伐,朝着内阁走去,来往经过的宫女太监,在看到急匆匆的冯保时,赶忙推到墙角,低着头,等冯保过去之后,才敢继续行走。

而内阁之中,居正正与申时行、张学颜围坐在案几旁,案上堆满了如山的公文。

三人正热烈地讨论着,神色严肃而专注。

“依我之见,此事当从长计议,切不可操之过急。”申时行眉头紧皱,手指轻轻敲着一份公文。

“但时不我待,若再拖延,恐生变故。”张学颜急切地说道。

想来,申时行,张学颜两人的磨合期还未度过。

张居正手抚下颌,目光深邃地望着二人,正欲开口的时候,冯保出现在了内阁之外。

冯保微微躬身,脸上带着惯有的恭谨:“阁老,陛下有请。”

张居正闻言,神色未变,只是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他缓缓起身,向申时行和张学明拱手告别:“二位,待我面圣归来,再议此事。”

申时行和张学明点头示意,随后张居正便跟着冯保离开了内阁。

一路上,阳光透过宫墙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张居正的脚步沉稳而坚定,心中却在揣测着皇帝此番召见的意图。

而在前往乾清宫的路上,冯保在前,张居正在后,两人竟无一字一句的对话……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乾清宫。

朱翊钧正坐在龙椅上,手中拿着海瑞的奏书,海瑞则恭敬地站在一旁。

张居正看到海瑞,心里一沉,注定没有什么好事。

张居正先是行礼,

朱翊钧开口道:“爱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说着张居正慢慢起身。

等到张居正起身之后,朱翊钧便将奏疏递向冯保。

冯保看到皇帝陛下的动作后,赶忙上前数步,接过奏疏。

“张爱卿,朕让你来,是想让你看看海爱卿的奏疏……”

冯保下了御阶,双手奉上,而张居正也恭敬接过,随后,便打开仔细看了起来。

他的脸色依旧平静,只是眼神深处,有些别样的情绪充斥其中。

海瑞的奏疏虽然没有明面上弹劾张居正,但暗地里面,却是对张居正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而张居正看完之后,便将奏疏合着,转头看向了站在一旁的海瑞,随后,移开目光,开口说道:“陛下,海都御史一心为国,其忧国忧民之心,臣深感敬佩。”

“然其对臣有所误解,臣不恼。臣自推行改革以来,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只是改革之路,艰难险阻,非一蹴而就之功。”

海瑞向前一步,拱手说道:“张阁老,您说改革艰难,可如今百姓困苦,赋税沉重,若再拖延,恐民不聊生。陛下,贞观政要所云: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朱翊钧只是点了点头,但并未说话。

而张居正微微颔首,说道:“海都御史,您所言极是。但改革需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前番丈量土地,清查人口,已为后续改革奠定基础。如今当稳步推进,方能确保成效。”

海瑞又道:“那阁老,这个欲速则不达,是要多长时间,一年,两年,还是五年,十年,未见新措,百姓如何能等?”

海瑞是个大喷子,这一点张居正是清楚的,他此时说的这番话,多少有些情绪激动了。

而面对情绪激动的喷子,最好的应对方式,便是不说话。

张居正不言。

朱翊钧顿了片刻后,开口说道:“张爱卿,海爱卿,朕深知你们皆是为了大明江山。但张爱卿啊,海都御史所言,也是有些道理的,你啊还需速速拿出切实可行之策,奏陈与朕……”

张居正躬身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数日,拿出章程……”

朱翊钧点了点头:“对了,海爱卿自荐想入内阁,朕想问问张爱卿的意见……”

张居正听到朱翊钧的话后,猛地一愣。

海瑞想进内阁。

这不胡闹吗,海瑞进了内阁,内阁还怎么改革,怎么办差……

施政之时,总是有一些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事情发生……

“陛下,海瑞大人刚正不阿,一心为国,其忠心可鉴,臣亦是钦佩……”

“然内阁之事,需权衡诸多,海都御史性格耿直,恐在处理复杂事务时,难以周全各方,易生嫌隙,且内阁之职,需通权达变,协调各部院……”说到这里,张居正略有停顿,而后继续道:“臣以为,当下之局势,需更为圆融之人,方能胜任内阁之重任……海都御史,不适合在内阁中办差啊。”

张居正拒绝,是在朱翊钧的意料之中,当然,朱翊钧也松了一口气,而后看向海瑞:“海爱卿,你等些时日,等张爱卿拿出改革的章程后,在说进内阁之事吧。”

“是,陛下……”

…………………………

张四维身为内阁辅臣,他亲自来到了南京。

南京户部这边当然不敢多加为难,再加上张居正也在之前提前写了信件,筹措宁波水师饷银的任务,在两天内便就完成,原本南京这边,想着由他们派遣一个主事,带队将这笔银子送到浙江,交给涂泽民,想要将张四维留在南京,好好的联络一番感情。

但张四维却拒绝了南京诸多官员的盛情挽留,执意要跟随押送银子的车队,前往浙江宁波。

也就是在张四维到了南京的第三天上午,就要重新出发。

也就是在此时,原内阁首辅高拱去世的消息,也传到了南京这边来,张四维得知之后,颇为吃惊………看来,自己不得不按照阁老的意思,接手高拱手上的开海任务了。

原本,南京的陪都重臣们,想着要在张四维临行之前,请他吃一顿饭,联络联络感情,可张四维是拒绝的,但在听到高拱去世的消息后,张四维也改变了主意。

高拱走了。

开海的事情,他是推不掉的。

而南京作为大明的陪都,设置六部都察院,虽然与北京城的六部都察院有着诸多的差距,但他们的手上,也不是没有权力的。

日后,他主持开海,难免跟南京户部打交道,现在混个眼熟,成了笔友,日后,让人办事情的时候,也好做一些。

夜幕降临,南京城中一处幽静的府邸灯火通明。

张四维乘坐马车,来到这座府邸的门口,张四维一下马车,便看到了一群官员正在等着他,而为首的那人便是南京户部尚书杨巍。

张四维不敢托大,快步走上前去,他拱手道:“让诸位大人久等了……”

听着张四维的话后,杨巍等一众官员也赶忙拱手回礼,在门口客套一番后,众人便进入了府邸。

杨巍只带了八个人,包括他在内,四个都是南京户部的,而剩余四个,是刑部,兵部的侍郎们。

随着众人依次入座,宴席正式开始。

一旁的侍女们穿梭往来,为各位官员斟酒布菜……

在侍女布菜的时候,杨巍也为张四维引荐了诸多的官员……每一个,张四维都是点头示意。

宴会上,佳肴不断,美酒飘香。

因为明日张四维,便要离开南京,他在这次宴请上面,只是以茶代酒………

张四维与杨巍等官员聊了许久,从大明各地风土人情,聊到古诗词,又从古诗词,聊到先贤诸公,说了一箩筐的废话,但却没有一个打破默契,对如今朝廷的局势,国政,评价一字半句……甚至,他们都知道的高拱去世的事情,也无人提及。

这边,张四维在聊风雅之事,而他而儿子张丁征,却还在丽春院中,行风月之事……

在丽春院的外面,佯装成富商的三名东厂探子,并未离去,昨日,他们从张丁征的身上得到了诸多的信息,已经记录完成,送往北京,他们也等着上面的下一步命令,需时刻盯紧这个张丁征……

宁波,巡抚衙门内。

涂泽民呆呆地坐在桌前,手中紧紧握着那封带来噩耗的加急信件,面色惨白,眼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

而这封从北京来的加急信件,带来的便是高拱离世的消息。

“老师,您竟就这么去了……”涂泽民喃喃自语,声音颤抖,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他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往昔岁月。

当年在福建,开海之事困难重重,众人皆不看好,唯有高拱力排众议,坚定地支持他。

而接下来,在高拱的支持下,开海之举获得了巨大成功,福建的商贸日益繁荣,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富足。

高拱对他的赏识与栽培并未止于此,一路提拔,让他在仕途上越走越顺。更是在关键时刻,亲自引荐他来到宁波,委以重任……

这份恩情,涂泽民可不敢忘却。

得知消息的涂泽民无心再处理任何事务,命人备了些酒,独自在这寂静的屋内,借酒消愁……

“昔日同筹开海计,今朝独饮念师情。宏图未竟君先去,泪洒衣衫夜难明。”涂泽民悲愤地吟出这几句诗,泪水如决堤之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入酒杯之中。他仰头将酒一饮而尽,心中的痛苦却丝毫未减……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肥水不流外人田 渔港春夜 亿万盛宠只为你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神秘世界:开局睡觉就会死 艳海风波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三国之风云再起 无限群芳谱 蛊真人 清穿皇妃要娇养 皇家小娇妻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萌宠狂妃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一马平川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班超传奇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星落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穿越梁山成霸业 秦朝历险记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txt下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