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市的事,我听朋友说了。虽然我不知道你们怎么做到的,但我相信一定很艰难。辛苦了!”他语重心长。
谢其琛调侃地看了一眼心虚的某人,暗笑不语。
他即便没有亲眼所见,也能从一夜突变中看出来,某人做的那些事毫无负担。
只能说,正好撞在她擅长的领域了,就好比赚钱这种事,某人就一窍不通!
男人心里的笑话南依听不见,只对着王之年连连摆手,“没有没有!我就是个凑数的,主要还是靠池少帮忙,还有小谢总雪中送炭!”
王之年伸手拍了拍谢其琛的肩,“也是多亏了其琛你,我们在青市才能稳得住。”
谢其琛淡淡一笑,“还没有感谢王叔您,当年没有您的援手,我未必能安然度过那段日子。”
王之年笑着摆了摆手,“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提它做什么。”
南依好奇的眼珠在两人之间转来转去,没想到看似没有交集的两人还有这么一段过往?
这时南爸南妈拥着南萧过来,王之年提议道:“我叫人准备了饭菜,就在大食堂,算是庆祝南萧平安回来!”
大家都在兴致质头上,没有人开口拒绝。
一行人往家属院食堂走过去的路上,南依才发现陈助理也在一路。
“陈助理,我在京市怎么一直没看见你?”南依惊奇地问道。
陈助理礼貌地笑了笑,“小谢总交代了别的事情给我,不过我是跟南小姐你们同一班飞机回来的。”
南依原来如此地点了点头。
南爸拍了下南依的小脑袋,“一天到晚的,别那么多好奇心。”
南依捂着脑袋撇了撇嘴,“好的,爸爸。”
南妈看她小模样可怜,又忍不住护着道:“依依不过是表达关心,你不要老是欺负她!”
南爸闻言,无奈地朝王之年摊了摊手,王之年摇头好笑。
打量着家属院充满年代气息地风格,钱菲小声跟文一嘟囔,“这边看起来挺落后,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吃的。”
文一斜了他一眼,“你没吃过好东西?”
钱菲一噎,正想回嘴无意间撞上谢其琛清冷的目光,赶紧闭嘴。
他就说说还不行吗?
等到了食堂,六七十年代大食堂的建筑风格,让钱菲露出果然如此的眼神。
南依睁大眼睛瞧着只在教科书里面才出现的建筑风格,仔细地对比记忆中照片里的样子。
南萧凑到姐姐身边,一起感叹:“王叔叔把这里维护的太好了,真不容易!”
南依点头,“真正意义上的百年建筑。”
王之年乐呵呵地邀请大家进去,“咱们快进去吧,我都让他们把菜上桌了。”
众人鱼贯而入,食堂里摆放着一张圆桌,饭菜的香气弥漫开来。
南依一眼就看到了满桌的菜肴,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钱菲却在一旁小声嘀咕:“就这?能好吃到哪去。”
摆盘没有摆盘,色彩搭配也没有,就连食材也都是常见的普通食材。
文一又瞪了他一眼,示意他别说话。
大家纷纷落座,王之年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别客气,尝尝我让人做的家乡菜。”
南萧夹了一筷子红烧肉放进嘴里,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唔!王叔,太好吃了,跟我妈做的味道有点像!”
南妈笑着说:“因为我当初也是跟着这里的师傅学的,肯定合你胃口。”
王之年哈哈笑道:“没错!其实这桌菜还有个名字,叫做杀猪菜!”
“咳咳咳!”话音刚落,就听见桌上有人呛得直咳嗽。
钱菲满脸惊恐,这是什么名字?难道是在警告他?
却见王之年一脸关怀地看着他,“这位小兄弟没事吧?”
钱菲先是飞快地看了眼自家老板,才对那位中年人干笑着摇头。
王之年好脾气地道:“小兄弟肯定是城里人,没听说过也不奇怪。”
说着,一边回忆着一边解释道:“我们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村里杀猪,一到那时候就有很多好吃的。
那年代没什么吃的,沾点荤腥就跟过年了似的,我们还喜欢烤臁条儿,烤土豆,烤红薯,你们怕是都没有玩儿过吧?
所以,在得到消息的时候,我就叫人准备杀猪,让你们这些孩子们也尝尝我们小时候的味道。”
钱菲有些羞窘地红了脸,他在蛐蛐人家招待不周的时候,人家却是以情怀取胜!
听他说的那般怀念,南依他们也能感受到语气里的欢喜,于是对这顿饭更加期待了!
“来来来!都动筷子,天冷菜凉的快!先吃饭,边吃边聊。”王之年热情地招呼大家。
众人纷纷动起筷子。
钱菲虽还有些不好意思,但也尝了一口菜,刚入口,他的眼睛就瞪大了,这味道竟意外的好,普通的食材被做出了极致的美味。
一旁的文一,被他脸打肿也要狂吃的做饭惊呆了,没眼看!
好多年都没有尝到的味道,南家夫妻俩也很怀念,还不忘给自己的一双儿女夹。
南依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吃一边点头。
谢其琛看着吃得满足的南依,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下一瞬,嘴角固定在一个角度,渐渐回落。
目光落在一动一动的红唇,谢其琛想起之前一起用餐的发现,她根本吃不出来任何味道!
可她看起来与常人无异,甚至非常自然。
至于陈助理则是悄无声息地打量着周围的设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风格,屋内的装修看着很年代感,可涂料都是市面上没有的防火涂料,支撑梁用的承重极高的材料,已经无所不在的电子眼。
就里面的设施而言,不是有钱就能建起来的。
这时,南依忍不住开口问道:“王叔叔,小谢总,你们当年到底怎么认识的,发生什么事了呀,能跟我们说说不?”
在座的其他人都很好奇,包括文一和钱菲,他们是在谢其琛已经有了成就之后,才被聘用的,对他之前的事迹并不了解。
王之年愣一下,看向谢其琛,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便缓缓说道:“当年我去国外参加峰会,在华人街遇到了还在求学阶段的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