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二人自蚀炎天出来,将各自所得分润,尤其是那蜈蚣大妖肉身,更是一分为二,随后二人便化作两道遁光,朝着不同方向疾驰而去,身影迅速消失在天际。
武夫在归去天合城后,便将蚀炎天发生的种种,尤其是残念、蜈蚣大妖等等撰写为家书,以告周平以及明玉都坐镇的周曦越,好让家族方面对此事有所知晓。
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五年时光悠悠而逝。
在这五年间,在周曦越夫妇的精心治理下,镇南郡国境内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之景。
昔日荒芜的山野河泽被大规模开拓,化为良田、城镇、村寨,人烟日渐稠密;商路畅通,货殖繁盛,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每当夜幕降临,便有万家灯火如星辰般散布在郡国苍茫,以昭太平生机。
而在这期间,因为郡国疆域扩大,各地蓬勃发展,周曦越也在原有基础上,对郡国体制进行了调整与完善。
正式设立六部九司,使得政务更加分明;治下划分一都十四道,以御四方;官阶则设九品,百官以正其纲。
再由教辅司统御四大道院,各地书院、私塾,以正天下学子、初修之表;而定修司则治御诸道万千仙族,以尊卑九等上下分制,根据仙族、道派的实力贡献等等,划分品阶。
虽说这样的集权制度,对各方仙族、道派,乃至万千散修来说,乃是极大的束缚,浑然没有在赵庭治下舒坦自在,但只要融入其内,便能享受其带来的巨大好处,所以即便不情愿,这些势力也是积极融入其中。
而这其中的九等势力划分,却也让治下一众势力为之意动。
毕竟,就连张、陈、牛等化基仙族都只排到五等,而空置前四等,那说明周家实力强大,如今已然能容忍乃至愿意扶持治下出现他姓玄丹存在,这让他们如何不喜!
虽然修士侥幸成就玄丹真君,按旧例也可为赵庭册封郡侯,但以现在这般局势,一个新晋真君单凭自己根本站不稳脚跟,更遑论开拓疆域、庇护族裔,稍有不慎便可能致使家族衰亡;唯有抱团结势,那才有一丝可能。
就像郑、康两家裹挟治下诸姓组建的宿金门,凭借整合后的力量,也是势头极其迅猛,除了底蕴方面有所欠缺,其余无论是实力,还是疆域等等,皆要胜过武山门,说是西南第三势力都不为过。
而郡国改制划境,不光对治下各势力造成影响,也让周家为之受益。
大量新设立的官位、道院空缺的讲师、各地所需的镇守仙师等等,为数量日益庞大的周家子弟提供了绝佳的平台。
一时间,大量周家子弟纷纷下山,凭借自身修为、学识,或为一地官吏,执掌民政,或为镇守仙师,保境安民;而他们这样不仅得以施展抱负,而且还扩大自身宗脉的影响。
对于这一点,无论是族地派还是郡国派,皆是欣然默许的,原因无他。
虽然周家超然独立,不干涉郡国事宜,但却不能真的同郡国相离,那样既不利于周家的良性发展,更会导致治下各势力同周家渐行渐远,滋生不必要的麻烦。
而下山入世,既能让周家对郡国治下有着较高的掌控,也能让各宗脉实力得到壮大,无论是势力影响,还是仙缘血脉,而不至于自闭族门,日渐衰弱。
当然,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周家历经多年发展,子孙后裔延续数代,族人都有三十多万之巨,这使得族中渐渐有了新的声音:那就是凡人不得取字辈。
这其实也是周家在保留宗庇五代、脉庇三代的福泽后,进一步推行的较为温和的‘仙凡之别’,变相地促使周家凡俗接连下山。
实际上,如今能安居在白溪山上的凡人,大多都是周家修士、亦或客卿长老的直系亲属,除了六宗主脉能延续到五代外,其余皆不过三代,再往后就不得不搬离族地,为治下富家翁。
而字辈之变,其实修士和凡人在寿命、实力等巨大差异导致的必然结果。
修士寿元悠长,但生育甚为渺茫,而凡人寿数不过甲子,繁衍速度却远胜修士,若是混居同论,长此以往,辈分必然混乱不堪,难以厘清。
此事在修行界为常态,只是此前周家崛起的时间太短,族人也不多,所以才从未提及过罢了。
当然,字辈取纳涉及甚广,自不是高呼几声就能敲定,其需要慎重抉择,如此才能真正落定。
周修炀等族老先是过问了族中真君,再征集族中大多数修士的意见,这才确定了最终法子。
自七年后,也即是开元二百四十年伊始,自庭瑾一辈开始,所有家族凡人皆不得沿用修士字辈。
同时,修士字辈也以一甲子为周期轮转,在同一甲子年内诞生的所有仙缘子,无论实际血脉相差几代,皆以同一字辈取名。
修士寿元悠久,就算是炼气修士寿元也有一百二十岁,若是再使用延寿法,那活的就更加悠久,就算熬度一甲子,那也正值壮年,用以轮辈延代自然也最合适。
而除此以外,坐镇白溪山的周元一,也三年前为赵庭所唤,悄无声息离开了白溪山,不知去了何方洞天秘境炼制灵宝,整个周家除了周嘉瑛、周曦越二人知晓,便再无一人所知。
南秋城 地底深处
周平自闭关中苏醒,气息雄厚磅礴,白皙肌肤更泛着金石特有的温润光泽,更涌现坚如磐石的强横气机,那看似柔软的血肉充斥着恐怖道威,而在其眸间,双瞳若灰石磐岩,精芒迸发,锐利无比。
不过,如此异象只持续了刹那,随后就骤然消逝,就仿佛从未浮现过一样,道人气息也随之跌落,重新稳定在玄丹七转,再为罗盘遮掩,就更是只有六转层次。
不过,其脸上却是随之浮现喜色,且愈发浓郁灿烂,更是在这地底深处大笑不止。
“没想到当真可行,这往后倒是无需担忧了。”
而周平所喜不是其他,正是薪火道痕成功侵染了他初凝而成的坚磐道印记。
想要凝聚玄丹印记,最起码要先将道则参悟至十分之一。
而为了能尽快测试,在这五年间,周平也是闭关潜修,丝毫不闻外界事,且在资源、灵体的双重加持下,也用了近乎六年的时间,才将坚磐道参悟到十分之一。
而结果也确实不复他所望,虽然十分之一的坚磐印记,并不算完整,却也能为薪火道痕侵染,以作完整遮掩。
并且,这还丝毫不影响他继续参悟,毕竟薪火道痕就相当于他的一部分,无非左右手罢了。
欢喜之余,道人那紧绷的心弦也随之放松,疲惫倦意顿时涌上心头。
为了验证猜想以作尝试,在这五年,近六年的时间内,他一刻不曾停歇,心神一刻不曾懈怠,如此高强度地修行,就算玄丹存在神魂再强大,也难免为之疲倦。
想到这里,道人缓缓起身,活动了一下略感僵硬的筋骨,轻声自语:“闭关日久,神魂俱疲,外界不知已是何等光景……也该出去望一望。”
说罢,其身影便自地底静室中消失,只余下洞府那尚未完全平息的淡淡道韵,交织涌动,以凝灵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