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帝

冰临神下

首页 >> 孺子帝 >> 孺子帝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女王 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夏第一假太监 步步生莲 铁十字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神医毒妃 穿越影视风云录 日月风华 黑铁之堡 
孺子帝 冰临神下 - 孺子帝全文阅读 - 孺子帝txt下载 - 孺子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驾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如何接迎皇帝与皇后,着实令崔家头疼,流程没问题,崔家接待过皇帝,虽然次数不多,但这种事哪怕只经历过一次,全家上下几十年也不会忘记,问题是这一次要摆出多大排场。

家主崔宏身负重负,总不能显得太喜庆,可昨天太后刚刚大张旗鼓地省亲,崔家不想显得比一群乡下人更寒酸。

就在一家人兴奋地商量来商量去的时候,皇后从宫中传信,要求一切从简,不准特意准备任何奢华之物,给全家人浇了一盆凉水,这时崔宏也能说话了,看到皇后的信之后,他十分赞同,甚至要求将府中原有的一些东西也都收起来,奴仆大都迁到府外暂住,只留少数人待命。

礼部和宫里的管事太监们对这样的安排很满意,因为这能减少了自己这边的许多麻烦。

崔宏下令,全家人只能服从,唯有两人敢于公开表示不满。

一个是崔母老君,“咱家也不是第一次接待皇帝了,不说越来越好吧,怎么也不能比从前更差吧?皇后是我的亲孙女,皇帝是我的孙女婿,跟一家人一样,昨天是‘一家人’团聚,今天也是‘一家人’团聚,为什么咱家就要一切从简?瞧瞧这样子,哪像是迎接皇帝,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府里出丧事呢。”

崔宏勉强能够开口,躺在床上起不来,听到母亲这样说话,哭笑不得,耐心解释了一会,老君总算不再胡闹,倒不是被说服了,而是心疼儿子的身体,不想让他多开口。

另一个不满的人是崔腾,但他不敢在父亲面前胡说八道,只能对母亲和家中亲戚抱怨,“父亲为朝廷平乱杀敌,我跟着陛下出生入死,皇后在宫里……这个从一而终,这些事情陛下心里都清楚得很、感激得很,绝不会为难咱们家,父亲和妹妹实在是谨慎过头了。要我说,就该趁着王家人刚到京城立足未稳的时候,好好显示一下咱们家的威风,我就不信,陛下对王家比对崔家更亲近。”

母亲劝不住他,众多的堂兄弟不敢劝他,崔腾越说越觉得有理,可是不敢违抗父命,只名叹息一声,回房休息。

崔家给他明媒正娶了一位妻子,出身名门世家,人长得也很美丽,崔腾却不感兴趣,天天留宿另一人的房里,好像他们才是新婚夫妻。

张琴言口不能言,她的琴声也无法打动崔腾,可她自有办法令这个男人对自己眷恋不舍、有求必应,她单独住在一座跨院里,身边的侍女都是她亲自挑选或者买来的,共有十余人,教她们抚琴、教她们讨好崔腾。

崔腾迷恋这个女人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在晋城为保护皇帝的确出生入死过,回京之后却没有受到重赏,仍领闲职,随侍皇帝身边,可他对此毫无怨言,因为皇帝已经给他最贵重的赏赐。

他甚至学会了读懂张琴言的手语,自己也能比划几下,常常忘了对方能听见自己说话。

皇帝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崔腾没用手势,在卧房里唠叨了许久。

张琴言是名优秀的倾听者,不管崔腾说得有多颠三倒四,她都听得很认真,偶尔示意侍女斟茶倒水,为他解渴。

说着说着,崔腾的气消大半,笑道:“还是你理解我、体谅我,不像别人,好像我抱怨一下就是对皇帝不忠不敬似的,我与陛下的关系有那么脆弱吗?陛下身边那么多人,也就我敢像朋友一样说几句真话,东海王那些人都是陛下的奴才,连臣子都算不上。”

崔腾的气又有上升之势,张琴言偎过来,指了指自己。

动作虽然简单,崔腾却立刻明白她的意思,惊讶地说:“你想见皇帝?”

张琴言摇摇头,又做出几个手势。

“你想让陛下来见你?”崔腾再狂妄,再觉得自己与皇帝关系良好,这时也吃了一惊。

张琴言浅笑,有些话用手势实在难以表达,她要来笔纸,写了四个字:私宴为亲。

崔腾恍然,“对啊,最能显示崔家受陛下宠幸的事情不是御驾登门,而是陛下肯与我私下见面、喝酒,王家人再怎么样,也是在礼部的监督之下拜见皇帝,表面上热闹而已。可是……有点难啊,陛下明天的行程安排得很满,想做点改变实在太难了,需要礼部和宫里的同意。”

张琴言微微一笑,崔腾脸色微红,好像吹牛被抓个现行,“反正我会将陛下带来,别的事情你不用管,拿出你的看家本事讨陛下欢喜就是。”

张琴言点头,又向崔腾偎来,崔腾却将她推开,警惕地说:“我说的看家本事是指抚琴,不是别的。”

张琴言目光一闪,随即低垂,崔腾毫无抵抗地沦陷,“你真正的看家本事只能留给我,就算陛下拿整个天下来换,我也不同意。”

次日一早,整个崔府就开始为接驾做最后的准备,肃清街道,敞开正门,宫里的侍卫与太监进进出出,也在做最后的检查。

龙凤辇入院而停,除了崔宏,崔家人都跪在庭院中,十几位族人从前天就住在府内,只为今天这一跪。

因为皇后驾临,许多女眷也出来跪迎,平恩侯夫人最得意,她昨天参加了太后省亲,今天又回娘家接驾,左右逢源,让她觉得自己多年来的辛苦奔波都很值得。

张琴言不在其中,她还算不上崔家正式的女眷,没资格露面。

规矩总得遵守,韩孺子与崔小君接受跪拜,中司监刘介传旨平身,这时后院的崔府大管家跑来,表示大将军要起床来接驾,皇帝先是让崔腾回去劝阻,次是刘介,最后是张有才,连续三次传达圣意,才让大将军躺在床上,崔宏则以“惶恐不安垂泪感恩”回报。

短短的一段路上,皇帝与大将军酬答往来多次,混在人群中的史官奋笔疾书,一字不差地全记下来。

房间里满是香气,用以驱逐之前的药味,孟娥以宫女的身份提前来检查过,确认这里没有用毒迹象。

崔宏脸色苍白,显得更瘦,一看到皇帝和皇后,立刻就要挣扎起身,崔腾和张有才急忙将他按住,皇帝也请大将军不要拘礼。

床前只有一张椅子,皇帝坐下,皇后崔小君站在旁边,含泪看向父亲,只是简单慰问,暂时不能多说什么。

皇帝探望大臣也有一套规矩,但是不归礼官管辖,皇帝要自行领悟。

韩孺子没向任何人询问,全凭史书上记载的一些片断,弄清了自己该说什么。

首先说到刺杀事件,刺客被抓、大将军伤势渐愈,皇帝既要斥责逆贼的胆大妄为,同时也要赞扬并感谢大将军为国家立下的种种功劳,正是这些功劳导致他的遇刺。

崔宏自然要感谢皇恩,一时凝噎说不下去的时候就由儿子崔腾代劳。

一旦开头,接下来的交谈就简单多了,崔家有义务引导话题,于是说到伤势、说到天气、说到崔氏一族的现状,皇帝又要赏赐,崔宏再度婉拒,一来二去,各退一步,崔家接受一些金银布帛,转送族内亲友,自家只留一点,至于官爵,绝不再要。

规矩还是有好处的,起码身为皇帝的韩孺子不会觉得尴尬,几乎要忘记了与崔宏曾经的敌对关系。

作为尊重,韩孺子还要问一件事:“大将军病重,楚军无将,或有万一,谁人可代?”

崔宏这个大将军不怎么管事,他真正掌管的仍是南军,一直没有放弃南军大司马之职,听到皇帝的询问,一本正经地推荐了三个人,两位老将加上一个柴悦。

韩孺子又说到云梦泽和东海剿匪之战,崔宏也都提出一些建议,认为皇帝迄今为止的安排全无瑕疵,不输古今名将,唯有一点,需要小心贼人的垂死挣扎。

韩孺子心里生出一股冲动,很想提起南军,问问谁有资格接任大司马,可他忍住了,皇后就站在身边,实在没必要破坏这里精心营造出来的亲切气氛。

最后一次劝慰大将军安心养伤之后,皇帝的职责算是尽过了,他起身离开,留下皇后与父亲说话,那是真正的父女交谈,不受宫里、朝中的规矩束缚。

走出香气浓郁的房间,韩孺子暗自松了口气,有点纳闷,自己已经不是傀儡了,为什么还有那种熟悉的感觉:皇帝就是一块会走、会说话的牌位,哪一天等这块牌位变得安静了,可以直接送到太庙里摆放。

崔腾陪在皇帝身边,引领一行人去厅里休息,待会要在崔府进午膳,然后皇帝要再次探望大将军,整个过程才算正式结束。

这已经是精简的结果,皇帝、皇后若是在这里过夜,来往的礼节将更加繁复。

皇帝身边人不多,崔腾趁机上前道:“离开宴还有一会,陛下闲着也是无聊,要不要听个曲儿什么的?”

韩孺子摇头,他对听曲儿不感兴趣,只是偶尔听一听张煮鹤弹琴。

“那也不用在这里干坐着啊,崔府虽小,也有几处景致,陛下要不要看看?”

韩孺子来过几次崔府,从来没仔细逛过,其实也不感兴趣,看崔腾一脸殷切,点头应道:“好吧,现在是冬天,你家里还有景致?”

“当然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致不同,崔府倒是一季没落。”崔腾很开心,以为这是讨好皇帝的天赐良机。(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完美隐婚,律师老公不太坏 热血岁月 一不小心爱上总裁 帝圣女娲 先婚后爱,旧爱请止步 医品至尊 圣堂 大圣 乾隆后宫之令妃传 徐氏略记 我在妖界努力上岸 白武男之异世界冒险 唐砖 君炎 在仙侠世界拍电影 修罗场的生存手册 诸界第一因 霍尔特人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风云朝堂 犬子汉高祖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之重振北疆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大宋暴君 战火与权力 绿茵表演家 北宋诡事录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回到大明当才子 
最近更新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 乱世草莽: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 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 历史请就位 王直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大宋暴君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 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 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从成为悍匪开始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一来开无敌挂 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孺子帝 冰临神下 - 孺子帝txt下载 - 孺子帝最新章节 - 孺子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