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龚尔思笑

首页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末边军一小兵 我把白莲花女主逼疯了 类神 檀香美人谋 空间:他们修仙我种田 盖世仙尊 港岛大亨 真心话大冒险 军少掌心宠:甜妻,羞羞哒 狂狮少帅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龚尔思笑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全文阅读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txt下载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43章 泪满断桥村 稻香红太阳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个星期天,早饭后,白翼坤对中伟和文刚说:“公共食堂不办了,我们还有两条长凳子,在玉容家,你们回去抬来吧。”

春琴和国忠、翔宁一听,都闹着要回老家去看看。文刚说:“三十多里路哩,你们走得动?”“我能走!”“我能跑!”春晴和国忠抢着说。六岁的祥宁说:“走不动,三哥背。”文刚说:“反正是耍,他们想去就去。未必一天,还走不了这六十里?”三个小弟妹都高兴得直嚷:“回家啰!回家啰!”中伟、文刚五姊妹兴高采烈地出了门。

自从家搬进城以后,文刚已经一年多没有回过断桥河的老家了。那门口的小路,小路上的竹林,竹林里的草房,小路下面草房里的玉容,院坝里爱说笑话的堂兄廖发祥,万大嫂,他们的儿子清华、士兵,士全,不时又在脑海里浮现。他们回去时走小路,这五姊妹一路上说说笑笑,连六岁的祥宁都只让文刚背过两次,他们已经过了庙子井,爬上了洞府山,这里已经能够看见老家竹林下的白毛冲了。虽然是阴天,看来已经是正午了。文刚站在洞府山头,向四周一看,眼睛能见到的十来里路内,都不见炊烟。一路上看来,苞谷,虽然还是半青不黄的,可是,一些苞谷秆上,却见不到苞谷了;田里的稻谷,快到收割的季节,长势还好。而苞谷秆上,成串成串的老鼠,爬上来又梭下去,梭下去又爬上来,见了人都不害怕。而路上,几乎没有碰见过行人。他明白:这些地方,饥荒还没有完全过去。小弟妹们,看见了自己的家,满以为进屋就会有什么可以吃的,所以步子也更快了。

他们回家的路,要先经过公共食堂外的一个大塘,顺大塘坎过去,就是公共食堂,也就是玉容的家了。文刚说:“先去公共食堂看看,只不过多走两根田埂,也顺便抬凳子,看看玉容,一年多没有见了。”中伟说:“可以。”五姊妹来到了玉容的家门口。文刚很兴奋,马上就要见到差不多又浮上脑际的玉容了,她满脸的笑容、健壮的身姿,清脆的笑声,文刚总是时时想起,而且有很想见到她的强烈的愿望。文刚大声地喊道:“玉容姐!”以前,这三个字在这里一飞出去,草屋里会立即响起“呃——”的长长的回答声,并随声飞出甩着长辫儿的玉容来。可是这一次,这三个字出去就好比石子扔进了烂泥里,听不到一点儿回声。

廖文刚又下意识地喊了一声“玉容!”还是没有人答应。廖文刚情不自禁地进了屋。只见玉容的正房子外面,公共食堂时打的四个大灶还在,上面安的四口大锅,却不知到哪里去了;四个大灶现在成了四个大黑洞,使这院子里有了些恐怖的气氛。正房子左手边的那个排列,把原来的墙打掉变成的一间长长的大房子,里面已经一张桌子都没有了,显得是那样的空虚和冷清。文刚现在想起的是玉容拴着蓝色长围腰的样子。奇怪的是,玉容家的所有的门都是开着的,文刚一间一间地看了,一个人都没有,蜘蛛网倒不少。文刚家的两条长凳却在堂屋里,凳子面上,积满了灰尘。文刚顺着后门出去,那里顺小路就可以走到通自己家门的大路上。文刚站在玉容家的后门往上一望,惊得呆住了,他惊喊:“二哥,快来!”这时,一阵风卷来,坟地周围的苞谷叶子发出沙沙的叫声。中伟和姊妹们闻声赶过去,中伟也大吃一惊,喊道:“三座新坟!”在正午的阴云之下,后门上方十来米远的王家坟地里,三座一样大小的土坟,泥黄黄的,草还没有长出——完全是新的。文刚是懂得的,这个地方人死了,只能埋到自己的祖坟山里。文刚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谁:“玉容家,哪些人死了呢?”二哥说:“回家问问廖发祥、万大嫂就知道了。”

中伟、文刚回到院子里,用嘴吹掉了凳子上积的灰尘,各人肩上扛一条凳子,五姊妹一同穿过坟地,来到了自己的家门口,竹子在风中轻轻地摇晃,发出“沙沙”、“嘎咕”的声音。以前文刚放学走到竹林里,那条狗就会蹦跳着跑出来迎接,文刚摸摸狗耳朵,花狗就会摇着尾巴跟在后面跑。现在,不仅没有狗跑出来,而且也没有人声。他们进到院子里,高声喊:“大嫂!”这时,从他们的屋里颤巍巍地走出一个人来,五十多岁,骨瘦如柴,喘成一堆。这是谁呀?文刚看了半天,才认出,这是木娃的爹,也就是曾提着锄头追赶他们姊妹的廖五哥。文刚问:“廖五哥,你,怎么会住在这里?”“我的”,廖五哥喘着气说,“房子,深翻,夜战,的,时候,做了,做了,火把,队长,就就,叫我来,这里,里,住。”“木娃呢?”“饿,死了。”“木娃死了!”廖文刚惊问道。廖五哥摇摇头:“在劫难逃啊!”廖文刚把老人扶去坐在竹椅子上。见他正三个石头,上面放着一个破坛子的底部,烧着水,里面煮着一个被老鼠啃来只稀疏地剩着几行籽的苞谷。文刚问:“王玉容家,谁死了?”“王,玉容,和她,的,爷,爷,奶奶。”

“玉容怎么会死!”文刚简直是在狂吼。廖五哥说:“扳了,了门口,的,的,几个苞谷,陈书记,弄来,绑起,斗争,她没脸见人,出走,翻了车,跌死在崖下了。”文刚这时,不只是五雷轰顶,脑子里顿时是玉容潮水般涌来的形象,背着书包的玉容,背着草背篼的玉容,拴着蓝围裙的玉容,笑的玉容,跑的玉容,她的长辫子,她的高挑健壮的身姿。文刚知道,上次在食堂吃饭时的见面,竟然就是永别。他没有掉泪,而是茫然地望着阴沉沉的天空,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廖五哥,弓着背,抬起头,继续说:“伙食,团,垮了,喊,我们自己搞,吃的,锅都打了。又没有钱买,还不知道有卖的没有。”文刚问:“那,廖发祥、云霞嫂呢?”“都肿了,进了,肿病院。”

这时一个年轻的妇女从廖发祥那边进到了院坝里,背上还背着一个小孩。手里提着用细竹签子穿起的几十个蚂蚱。文刚认识这是廖清华的女人,名叫曾淑群。论辈分,该是文刚的侄儿媳妇。她一见,就按她的女儿的身份喊道:“二老爷,三老爷、五老爷、六老爷四姑婆,都回来了,看这屋里,都没有人了。你们都没有地方吃午饭吧?我办你们的招待。”她放下孩子,孩子已经能偏偏倒倒地走路了。她提出背篼里的一个小袋,倒出里面的谷子说:“这谷子还饱满,煮好,也可以吃,把谷壳去掉。三老爷不要见笑,现在不想这个法,我娘母俩都得饿死。”

廖文刚哄着奶儿玩。曾淑群的灶上也没有锅,放着一个瓦罐,放进谷粒,掺上水,生起火。一会儿院子里弥漫着一股烧糊了肉类的味道。午饭时,文忠五姊妹、曾淑群两娘母,七个人,每人有了半碗煮过的谷粒,和两只烧过的蚂蚱。曾淑群说:“不要急,放在口里慢慢嚼,嚼得稀烂才能吞。”文刚姊妹都是第一次吃这种“饭”,都小心翼翼。文刚感觉出了一股清香甘甜,只不过那谷壳上有细毛,翔宁卡得咳来眼睛都直了。曾淑群大声说:“一定要慢,慢慢嚼!”吃完谷子吃蚂蚱,文刚不敢吃。曾淑群说:“读书人胆子小,我们,什么不吃?枇杷树皮,癞蛤蟆,观音土,软雀儿花、状元红根子。不吃就得死。我还要喂奶儿的奶,难哪。”文刚听了,就把两个蚂蚱给了曾淑群:“你吃吧。”祥宁伸手抓在手里说:“三哥不吃,我吃!”两个蚂蚱已经进了祥宁的口里。中伟说:“农村比城里好,有蚂蚱吃。”曾淑群说:“大家都说,你们一家进了城,是菩萨供得高。每月有十九斤粮食。”文刚说:“农村里,地里种下去总会有收获吧。”曾淑群说:“去年不准私人种,今年准了,也只有几厘地,哪里够吃。”“那集体的地呢?”“还没有成熟,就被偷光了,没了,人要活命呀!”廖文刚说:“五月份,不是才收了豌豆、麦子吗?”“交了公余粮,我们队每人只分了20斤,已经一个多月,早吃光了。”廖文刚说:“看来水稻不错,苞谷也还可以,收了,就好了。”曾淑群说:“大家都在偷,明的偷,暗的偷,到收的时候,剩不了多少了;除了交国家的公余粮,一个人能分五十斤,就不错了。”

吃完饭,祥宁到了院子里,见桃子树上一只蝉叫得正欢。就高喊:“给我捉,给我捉。”中伟顺手抓起一根长篾片,在上半部挽成一个碗口大的小圆圈,到后阳沟去网了几层蜘蛛网,轻轻地把蝉粘住了。祥宁抓在手里,蝉还在吱吱地叫。他跑到曾淑群的灶房里,放进余火里,其实里面已经没有了火,只不过灰还是烫的,一会儿,他便掏出,把蝉塞进了嘴里吃起来。文刚看见说:“没有熟,不能吃!”翔宁却说:“好吃,再给我捉!”

中伟给文刚说:“回城,我们走大路,廖五哥说,肿病院就在断桥河边,我们也好去看看云霞嫂、贵生、琼华、秀华、廖发祥和万大嫂。”文刚说:“我要再去看看玉容的坟。”文刚问廖五哥:“哪一座坟是玉容的?”廖五哥说:“靠近,王家后门的那一座。我,参加了挖坑,没有,没有棺材,用草席,裹着,好个,女子,惨。”廖文刚又问:“她爷爷、奶奶,是怎么死的?”“还不是饿死的,气死的。”曾淑群补充说:“我们村老一点的都死光了,老年人,哪里受得住这样饿!”

正在这时,一个十来岁的女孩怯生生地进了院子。文刚不认识,正要问,只听她哭喊着:“三姨!我爸死了!”曾淑群惊得跑出屋问:“二姑儿,你爹死了?”“死在大田里,头还陷在泥里。”曾淑群把奶儿背在背上说:“二老爷,三老爷,不陪你们了,我走了。”文刚跟着淑群一路出了门,看着她和二姑儿顺着大路往东去,他便下坡穿过玉米秆林,到了玉容的坟前。这时,天上没有太阳也没有风。四周死一般的静寂。只间或有一只蚂蚱,“虎”地从头上飞过。这时文刚的泪水像开了闸门的水,滚滚而下。他说:“玉容,你不可能安息,我也不可能安宁,你会永远在我的心里。如果真的有灵魂,你就来找我吧,我会随时欢迎你的。”廖文刚捧了三捧土撒在玉容和她爷爷、奶奶的坟头,揩干眼泪,走出坟地,回到了家里,和廖五哥告别后,这五姊妹扛着两条长凳子踏上了归途。

他们到了断桥河,文刚脑际就浮起玉容在河边给他们几个小伙伴晒衣服的情景,她甩动着长辫儿,爽朗地笑着。过了河,上一个小坡,就是一坝稻田。大约有百来亩。青黄青黄的,像一片巨大的和田玉,稻子还完好无损。原来路边有民兵背着枪守护。稻田的边缘是一片房子,肿病院就设在这里。文刚们把凳子放在路边,走进了病院。里面到处坐着、躺着本村的人,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廖发祥正上了厕所出来,用手摸着下身在大声的惊呼:“怪怪怪,我的鸭儿哪儿去了?”“鸭儿”是这里的粗话,指的是男性的生殖器。文刚一看廖发祥,脸上胖胖的。就说:“发祥哥,还长得这么胖。”发祥说:“三老辈,男怕肿头,女怕肿脚,我这头是肿的。”他用手在额上轻轻一按,就是一个深深的窝。他们在这里还看见了万大嫂、廖清华、都已经面目浮肿。万大嫂说:“我们都不晓得是今天死还是明天死,肿病院每天都要拖几个出去,以前每次廖发祥都要去参加埋人,现在,他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文刚没有看见霞云,万大嫂说:“今天一早进城,到文辉那里去了”,万大嫂有气无力地说,“你们运气好,要在农村,也只有肿,只有饿死。”

这时一个和文刚差不多高矮的少年来发吃的了,文刚认识,他叫曾德安,是村治安主任曾德荣的兄弟,读了高小,没有考上初中。他端着一个盒子,每人发给两个小饼。他看见国忠、翔宁和春晴的眼睛都盯着那个小盒子,就每人给了一个:“这是我的一份,我请客。”文刚说:“那怎么行?你不能不吃。”曾德安附着耳朵给文刚说:“我有办法,尽管吃。”他又给了文刚、中伟各一个。曾德安说:“这东西名叫糠麸丸。”中伟放在嘴里吃起来,文刚没有吃,放在了衣袋里。中伟、文刚和大家挥手告别。廖发祥说:“下次回来,就看不见我了,过年过节,不要忘了给我烧点纸钱,免得我到了阴曹地府还饿肚皮。”文刚说:“有糠麸丸吃,死不了的。”廖发祥说:“那是哄鬼的,羊屎加米糠。”

中伟姊妹五人往井研城的家里走。这条路,过了研经小学就是一条土公路直通县城。路可以过车,不过当时还没有车。走到研经小学外,文刚认真看了一眼自己的母校,那根像伞盖一样的树子竟然不见了。正好文刚看见周校长在挖地,就喊道:“周校长好。”周校长压低声音说:“我是右派,快不要这样喊。”文刚说:“你是我的校长,这是变不了的。那根大树到哪里去了?”“烧了钢炭,你们快走,快走,不要问这些。”文刚看到周校长这样恐惧,只得和姊妹们匆匆地离开了。

这支队伍,文刚肩头扛着凳子走最前面,中伟也扛着凳子走最后面,中间是十四岁的春晴,七岁半的国忠、六岁的翔宁。他们三个小的弟妹们,一会儿这个在前,一会儿那个在前。这条路是一九五八大跃进时修的,说是公路,其实只不过是毛坯罢了,不仅高低不平,而且有的地方窄,有的地方宽。因为全是泥土的,下雨天赶路的人踩出的脚窝窝全都残留着,满目疮痍来形容这条路是很恰当的。路的两旁都是田地,田里都是稻谷,间或有些田里已经只剩了光光的稻秆。地里全是苞谷和红苕,但苞谷秆上苞谷失踪的不少。红苕还才一尺来长的苗,还没有长红苕,但明显地看得出红苕叶子,也有些被人摘光了。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正在山头上高声喊:“李二娃,李二娃,快派五个人到公社挑苞谷,从云南调来的,每个人五斤。”廖文刚问道:“同志,全公社每个人都有吗?”“都有。”那个人头都不转过来。廖文忠说:“每人五斤,又能撑持半个月了。”

这五姊妹又走了十来里地,大家都像没有骨头似的,一身都是软的。首先是祥宁说:“三哥,走不动了。”他一屁股坐在路中间。文刚也累了,放下凳子就坐在凳子上说:“二哥,你扛两条凳子,我背祥宁。”中伟说:“我扛这条凳子都不大走得动了,试试看吧。”大家都坐了好一会儿。文刚看地里有不少苞谷秆上没有苞谷,就说:“我去搞几根苞谷秆来吃,吃了就有力气了。”廖文刚刚走进苞谷林,一个妇女从里面仓皇跑出,还背着个背篼,把廖文刚吓了一大跳。廖文刚撅了几根苞谷秆,给每个人一根,大家都贪婪地大嚼起来。廖文刚说:“可能是偷苞谷的,吓我一大跳。”中伟说:“说什么偷啊,不是饿得慌,谁肯要苞谷!”春晴说:“我们也去扳几个,反正没有人。”文刚说:“不行,那不是我们的。我们每一顿,总还有点吃的,人家纯粹的农村人,除了地里的,什么也没有。”他们又去撅了些苞谷秆来吃,补充了一点能量,又有了点力气,祥宁又走了一里多路,又说:“三哥,我走不动了。”文刚就放下凳子说:“我来背祥宁,二哥扛两条凳子。”廖中伟扛起两条凳子说:“我也不行了,一身都是软的。”

五姊妹走走停停,又走了两里多路,国忠说:“三哥,我也走不动了。”国忠坐到了路边一块石头上。廖文刚说:“到县城还有十五里路,看来,这两条凳子是扛不回去的了,我们寄在别人家里,把国忠、祥宁背回家就不简单了。”春晴说:“我的肚子饿得慌。”文刚摸出包里的那块糠麸丸说:“分成三份,你们三个小的吃。”春晴接过去,国忠、祥宁马上围了过来。春晴分成了三份。祥宁说:“我要,我要。”祥宁拿到手里,一口就咬碎吞下去了。国忠却拿在手里,舍不得吃。祥宁看见,悄悄跑过去,一把抓在手里就吃,国忠大哭着抓住祥宁就打。文刚立即拉开了。文刚说:“祥宁,你这样就不对了。”祥宁说:“我饿。”文刚说:“不是你一个人饿,我们大家都饿。”祥宁说:“我小,大的让小的。”文刚说:“国忠也小,大家要分着吃,不能吃别人的。”中伟说:“不要争,我身上还有钱,是上回到五通桥糊油桶得的工钱,我没有交给伯伯,过去就是旮旯店儿,运气好,会有卖糖的,我办你们的招待。”

姊妹们听到这个好消息,又添了些劲儿,翔宁也自己走了,国忠哭了一会儿,也自己走了。他们又走了十来分钟,到了旮旯店儿,真有卖高价糖的,十元钱一斤。还有饼子,一元钱一个。当时教师的工资才每月二三十元钱,这种价钱,无疑是天价,中伟的钱,只够买三个饼子。五双眼睛都盯着店子瓶子里装的糖果和饼子。中伟买了三个饼子,付了三元钱,寄存了两条凳子。出了店子,春晴、国忠、祥宁都向中伟围拢来说:“我要”、“我要吃”、“给我。”廖中伟说:“我们五姊妹每人半个,还剩半个给妈妈带回去。”中伟小心翼翼地把饼子分好,再分给了弟妹们。他说:“吃了饼子,大家要尽量走。”大家边吃边走。文刚把祥宁背在背上走。国忠走了一段,还是走不动了,中伟就背着他走。十五里路,他们走了差不多四个钟头,回到家里已经是夜里八点了。紫云说:“七大八小的,谁叫你们去的?这么长的路,又不是两三步路。”文刚说:“弟妹们都想回去看一看,这不都安全回来了?”紫云说:“回去能看见什么?我早听说了,不是死就是肿,有什么看的?”

文刚把生产队里的情况给父母亲讲了,母亲摇着头说:“这是中国人的劫数,逃也逃不脱的。可怜玉容年纪轻轻的,就这样去了。王大爷,年年都要给我们犁田,身体那样的硬朗,除了饿,多半是气,才会死得这样快。”文刚又给母亲说:“没有看见云霞,万大嫂说,到大哥那里去了。”母亲说:“她到这边来过了,瘦成了一根藤,说是肿了,已经医好了,要出肿病院了,家里有灶没有锅,也不知怎么过。”紫云说:“天干饿不死手艺人,幸好,文辉又当上了木厂的伙食团长,云霞几娘母,他总能想办法不让饿死吧。找我去的地方多,明天我到金山寺,马边、峨边也来电话,叫我们去。金山的活路要是多,中伟也去。”

廖紫云第二天就去了金山寺。春晴、国忠、祥宁,很迟才起床,他们都说两条腿僵硬,一动就痛。他们门口的南瓜已经有碗儿大了,里面的莲花白也长得好。翼坤指挥中伟和文刚挑粪浇菜。翼坤说:“半桶清水三瓢大粪,粪多不得,多了要烧根。”文刚说:“我们在植物课上学过,烧根就叫‘反渗透’。”两弟兄把菜都浇了一遍。

这里的房子,因为挨近木厂,还能点上电灯。晚上,中伟就叫文刚教他学习文化。廖文刚把二哥会唱的歌的歌词都写下来,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廖中伟,一没有事,就从“脑壳、头发、额头、眼睛、眉毛”直读到“脚肚儿、脚板心。”而且声音很大,外面马路上都能听见。一天,文辉从外面进来,听到中伟正在读。文辉说:“你在念什么‘肚皮、脚肚儿’的,过路的人还以为是疯子呢。”廖中伟哈哈大笑着说:“文刚教我的,学文化。”“你小声点读行不行?”中伟说:“读书就要高声夭夭的,才记得住,别人怎么说,由他去。”文辉很不高兴地走了。

六一年的暑假到了。因为廖文刚一家都住在街上,他也作为街上学生和老师一起去参加劳动。他们去的地方是红太阳大队。红太阳大队离井研县城5里。这个组有吴北延、毛淑滔、宋万英、王光琪、陈炯如等五位老师,有六三高两个班的十多个通学生。领队是王光琪老师。早晨,王老师集合起队伍说:“参加劳动,主要是锻炼我们,学校领导讲过了,对农村里的事,我们不要评头品足,大家要服从安排,不懂的要问,要学。”王老师,当时二十六七岁,担任少先队的大队辅导员,上过廖文刚这个班的初中物理。中等个子,大眼睛,平常不苟言笑,非常严肃。王老师讲话,大家都静静地听。因为是大热天,男老师,穿短裤、背心,凉鞋;女老师,穿短袖衫,裙子。男同学,大多热天冷天一个样,毛蓝布衣裳、毛蓝布裤子,有的光脚板,也有穿胶鞋、凉草鞋的。只有徐武德不同,上身白汗衫,下穿齐膝黄色短裤,脚穿凉皮鞋,蓝色袜子。女生短袖衫,毛蓝布裤子,凉鞋,没有穿裙子的。一路上,郭茂清,说说唱唱,昂着头,悠然自得地走;廖清风、廖文刚、郭惠玉,殷辉尧、徐武德,谈天说地,打打闹闹地走。李荷艳,程茜平,邱丽华、李玉芳、雷碧群,说说笑笑地走。几位老师,走在一起,宋万英老师,笑盈盈地,和毛老师小声交谈着。陈炯如老师,光着头,背着一顶旧得发黑的草帽,挺直着腰板,大步走着,活像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吴北延老师,专注地看着四周的田野,既象在欣赏,又像在研究。王光琪老师是领队,看见同学们疯玩得有些出格时,就说:“好好走,小调皮!”

师生们到了红太阳大队一看,这是一个不小的坝子,放眼望去,稻谷弥望,一片金黄,淡淡稻香,沁人心脾。村口有几笼竹林,王老师叫大家休息一会儿。师生们便停在竹林下。男同学,男老师,大都找高起的石头或者土埂坐下了。女老师和女同学,大都看了地下两眼,没有坐。王老师去接洽后回来对大家说:“今天打谷子,我们的任务,就是割谷子,晒谷草。谷子打完后,就参加小秋收,收桐籽、乌臼籽,扯巴山。”同学们到了田边,社员还没有出工。徐武德说:“我们那么远的都到了,他们还不出工。”廖文刚说:“这,你就不懂了,你看,谷吊上还挂满了露珠,要等太阳出来,露水干了,才开始割谷子,打谷子。”“就你聪明!”徐武德说。廖文刚说:“这可不是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我有过这种经历,所以有这种知识,没有过这种经历嘛,可就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了。”

王光琪老师说:“看来廖文刚有经验,就讲讲,晒谷草,有什么要领。”廖文刚说:“我七八岁的时候,就下田拖过谷草来晒。我的体会是,下田要注意三点。你们看这水稻下面,水有两三寸深,但是,泥烂下去,可以有一两三尺深,因此,裤腿必须高扎,要一步一步地走稳,不要跌倒了,下脚要轻,提脚要用力;坝子上的田很宽很大,到了田里,还有可能迷失方向。因此,初下田的人,要定好方向,比如看准田边的一棵树,就只顾看这棵树,不要东张西望。三拖田里的谷草,要得法。人在前,谷草在后,尽量让谷草斜斜地在身后,充分利用水的浮力,气力大的可以一次拖四把,每只手各拖两把;气力小的,只能拖两把,一只手一把,或者只拖一把。到了田坎上,要把草把的根部散开,才容易干。放草把的地方,要先远后近,不然把你自己的路挡住了,不好走。此外,水田都有蚂蝗,钻着很痛的,不要怕,提起腿,轻轻拍它一下,扯出来,扔掉就是。蚂蝗最怕盐,可以在临近水的皮肤上抹上些盐。”

李荷艳说:“我害怕,男生拖到田坎上,我们往远处拖吧。”雷碧琼说:“我不怕。”邱丽华说:“我也不怕。”宋万英老师听见说蚂蝗,也显出了吃惊的样子。王老师说:“女老师,女同学,都尽量不下田。”廖文刚说:“女同胞,也可以去晒谷子嘛。”王光琪老师说:“我再去请示一下。”一会儿,王老师拿来四把齿镰和一个拿着几把干稻草的社员一同来了,王老师说:“我们来四个人割,割累了又换。请王队长教大家怎么割谷子。大家欢迎!”师生们都鼓起掌来,坐着的也都站起来了。王队长说:“要割谷子,先要学会捆草把。”同学们大多心里想,捆稻草,有什么难的。王队长下到地里,割好了一把谷子,抽出几根稻草,一晃,不到两秒钟,就拴好了。王老师问:“怎么拴的看清了吗?”廖清风说:“我看清了。”徐武德说:“我看会了,我来示范。”

王队长把那把谷子插到田里,把齿镰交给徐武德说:“仅你的手,割一大把。”徐武德满以为就把那一把拆散再拴,没有想到要第一个下田,手拿齿镰,多看西看。男同学们都说:“脱掉皮鞋袜子,下田呀!”徐武德只好脱鞋袜下田。他手扒着田坎,慢慢梭下去,大喊:“唉哟,好冷。”王队长说:“弯下腰,谷茬不要太高。”大家看着徐武德弓着背,笨拙地割着,好一阵,才割了一把。“给我谷草!”郭惠玉抽了几根干谷草给徐武德。徐武德站在田里,左拴右拴都拴不起。陈炯如老师说:“看起容易做起难。”廖清风说:“给我。”廖清风两三秒钟就拴好了。郭茂清说:“讲讲要领,我看看你的表达水平。”廖清风边说边比:“左手捏紧谷穗的下端,右手抽出三根稻草,左手拇指压住稻草的头,让他留出一寸左右,左手握紧,右手用力,缠一转,再缠半圈,将草尾从前面的圈里穿过,抓住留下的头一提,看,就紧了。”大家还是说没有看清楚,廖清风又示范了三遍,大家才会了。王队长说:“割谷子的同学,每人腰上拴一小把干谷草。”大家便照着王队长的样子,抓一小把干谷草,用几根谷草拴在腰间。

社员陆续下田了,他们只有四个拌桶,人很自然分成四组,每个拌桶三两个人割,三两个人打,一两个人挑,一两个人拖谷草。十几个老师学生,见没有别的事可做,都纷纷脱鞋卷裤下了田。李玉芳说:“嘿,脚下软软的,好耍。”程茜平也跟着下了田。李荷艳说:“没见着蚂蝗呀!”王队长说:“打了农药,放了鸭子,蚂蝗死光了。”开始下到田里,稻子的甜香、泥土的芳香、稻草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大家割的割,打的打,拖草的拖草。只听田里拌桶声“乒乒乓乓”,割谷声“唰唰唰唰”,拖谷草的,弄得田水“哗啦哗啦”,挑谷子的,在岸上“咚咚咚咚”地走,社员和师生们嘻嘻哈哈地说。同学们推着拌桶走,郭茂清还唱道“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太阳越升越高,背上火辣辣的,手臂上、露在水面的腿上,都奇痒难受。只有在泥里的脚和腿肚以下,还好受些。廖文刚说:“这红太阳大队真是名不虚传,烤得背上火辣辣的。”陈炯如老师说:“打谷子,这样的好太阳,是正当其时。”李荷艳说:“谁能造一片云,给打谷子的人们遮遮也好嘛。”雷碧群说:“这个理想,就交给李荷艳去完成吧。”

忽然听见李玉芳说:“哎呀,蛇蛇蛇。”几个男同学立即跑过去,廖文刚说:“不是蛇,是黄鳝!”廖文刚伸手抓在手里,黄鳝“嗖”的一声,从手里滑出,钻进了水中。郭茂清说:“我来我来!”伸手抓住了,又滑跑了。廖清风和郭惠玉都伸出手去。两个人一个抓住了头,一个抓住了尾。社员说:“抠住腮!用黄荆棍儿穿起!”郭惠玉抠住了腮,徐武德上田坎摘来黄荆条,郭茂清去腮上穿,男生们七手八脚,费了好大工夫,一条一米长的黄鳝,提到岸上去了。太阳已经当顶,已经亮出了宽阔的水田,风吹着,水波荡漾。同学们都左右两手各拖着一把谷草在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弓着背走。师生们,大都一脸一身都是泥。女老师和女生们的辫子上也沾着泥。陈炯如老师,头上都冒着蒸汽。王队长喊:“休息,吃饭,下午三点上工。”

师生们都学着社员的样子,到上面的水塘里去洗脸洗手洗脚,程茜平蹲在塘边,用手捧水洗脸,说:“清水泼在脸上,真舒服。”邱丽华和李玉芳干脆坐在大青石上,把脚伸进水塘里慢慢洗。李荷艳害怕塘里水深,请雷碧琼牵着她的左手,她用右手洗脸洗脚。

师生们到了公共食堂。廖文刚一眼就看见了打饭的周琼芳,她是胖冬瓜的姐姐,一起在断桥小学读过书。周琼芳也认出来了,她先喊:“廖文刚,你也来这里劳动。”廖文刚说:“周琼芳,原来嫁到这里来了。”周琼芳打给他一大碗白米饭、黄南瓜。打好饭的老师、同学,就自己找一块阴凉的地方,或蹲或站或坐,边吹牛,边吃饭。廖文刚吃着饭,对周琼芳说:“你们队的水稻大丰收了,生活会好些了吧?”周琼芳说:“红太阳,比断桥好,但是,也好不了多少。会计已经算过了,除了上征购,平均每人可分六七十斤谷子,你算算,能吃多久?”廖文刚说:“看来,还是要半饥半饱瓜菜代。”郭茂清说:“国家不可以少征购一点?”王光琪老师说:“国家怎么敢少征购?现在国家的战略储备粮都吃掉了,工人、解放军、干部、学生、城镇人口,都要靠国家供应,少了可不行啊!”廖文刚说:“是啊,还得多方兼顾。”

几个男同学吃完饭,去外面摘来几片南瓜叶,廖文刚向周琼芳要了些盐,郭茂清把黄鳝剖了,放上盐,用南瓜叶包着,放在灶里的火灰里烧。烧了十来分钟就取出,香味扑鼻。郭惠玉拿着烧好的鳝鱼肉,请老师同学一一品尝。宋万英老师说:“我不敢吃。”还直摆手。李荷艳说:“我也不想吃,看见就烦。”程茜平说:“我尝尝,嗯,还别有风味嘛。”李玉芳说:“程茜平,勇敢,我也吃一点。”郭惠玉拿到邱丽华面前,邱丽华说:“我才不吃哩。”廖清风说:“邱丽华,你在女同学中比,最柔弱,黄鳝营养可高哩。吃一点吧。”廖文刚说:“你看廖清风多关心你,吃一点吧。”邱丽华说:“谢谢,请廖清风代劳吧。”郭茂清说:“怎么不请我代劳!”老师和女生们都不吃了,男生们便你撕一块,我撕一块地,吃起来,一会儿,就只剩了骨头。

下午,一直劳动到天黑,吃过晚饭,师生们才披星戴月往回走。大家这才感到,腿肚上,脚上奇痒难耐,而且越抠越痒。社员们说:“这是中了鸭毒,要回去用热水加盐,洗了才会好些。”师生们回到家里,马上用盐水洗。

师生们在红太阳大队七天的暑假劳动,基本上都是重复这些过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超品相师 动漫之后宫之旅 插翅难逃:督军的囚宠 都市花语 我的极品小姨 京门风月 千金裘 我的美女老师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正道潜龙 都市极乐后后宫 曼陀罗妖精 就等你上线了 郁总今天追妻成功了吗 探虚陵现代篇 小四,向着渣男进攻 魔艳武林后宫传 超级神基因 
经典收藏逆青春 网游之血御天策 渡仙玄记 大齐魔人传 英雄联盟电竞梦 截胡魂魂,我点化了所有恶魔果实 爱一场 富贵美人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易界杀手之王 娘娘不在乎 全球末日后我觉醒了自然亲和 短命老公遗产多,豪门寡妇我最强 快穿之大佬自救系统 二次元心愿旅行 斗罗:重生瑞兽麒麟,多子多福 身体互换,我替无能太子站稳朝堂 快穿之干啥啥不行,生娃第一名 修仙反派,天天想杀气运女主 剑守朱颜 
最近更新都重生了,先跟师尊双修再说 诡话夜说 七十年代:我有拼夕夕商城 穿书女配文,夺回高光气运 快穿:万人迷今天又崩坏世界了吗 冷清总裁倾情爱 萌学园之奈亚王子 欢欢喜喜做神仙 绑定生子系统:穿越兽世当兽神 奇闻1 我在诡界大冒险 逆仙行者 长公主杀疯了,摄政王跪求鞭笞 成亲当天,清冷兄长失控抢婚 为妾 盗墓:得万人迷体质后,他躺麻了 前世被蒙在鼓里的我重生了 缉毒警当演员?不要命啦! 从火影开始:摸鱼少女的无敌之路 人在海贼,超兽武装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龚尔思笑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txt下载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最新章节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