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龚尔思笑

首页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末边军一小兵 皇兄个个不当人 类神 檀香美人谋 空间:他们修仙我种田 港岛大亨 真心话大冒险 军少掌心宠:甜妻,羞羞哒 恐怖末世,万亿冥币开局 狂狮少帅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龚尔思笑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全文阅读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txt下载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6章 四娘母守岁 工作队进村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年三十的晚上,是中国人过年特别看重的时刻。天涯海角的游子,都得在晚上以前赶回家来。三十天晚上都不回来的人,不是已经离开了人间,就是处在了身不由己的境地。三十天晚上,决没有走亲戚的。一家团圆,指的是父母、夫妻、弟兄和没有出嫁的姐妹。因各种特殊情况而寄居在家又无法离去的亲朋也可以共度良宵。大年三十,一般要天黑才进餐。进餐的程序是先祭祀菩萨、祖宗,然后才全员入座。辈份最高的人坐上位,就是面向堂屋大门的位置。这一顿饭叫“年饭”,时间吃得越长越好。吃完饭可不能睡觉,要“守岁”,一家人抽烟、喝茶、吃花生、嗑瓜子、摆龙门阵,直搞到半夜以后。睡觉前都要用滚水洗脚,据说三十晚上脚洗得干净,来年走亲串戚找朋友常会遇上吃肉。白翼坤这一家也是这样过的腊月三十。

不过,气氛却颇为特别:春晴还什么也不懂,两个男孩子却分外高兴,但总有人太少的感觉。翼坤脸上虽也带着笑容,但心里却格外的悲凉。大女儿、三女儿埋在了新津岳店子的黄泥渡山上,丈夫如泥牛入海无消息,长子又正在几百里外,虽说是自己的娘家,毕竟是寄人篱下;只有自己,一个女人,领着三个加起来还不到8岁的孩子。瞻前想后,真有要跌下万丈深渊的惶恐。

春晴睡着了,放在床上,翼坤才点上蜡烛,引孩子进了堂屋,将蜡烛插入烛台,将香插进香炉,把一块煮熟的肉放进碗里,搁在神像前,然后点上香烛。翼坤先叫孩子们跪下,然后才跪在神像前,她默默地祈祷着,先是一阵心酸,继而一阵心悸,泪水在眼眶边上蠕动,随后夺眶而出。两个孩子左边跪一个,右边跪一个,觉得好玩,笑着望着妈妈。妈妈的身体在颤动,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两个孩子不知所措。中伟问道:“妈妈,你肚肚疼吗?我给妈妈揉。”说着,便站起来去揉妈妈的肚子。文刚问道:“妈妈,过年都要哭吗?是菩萨要你哭吗?”翼坤听见孩子们的问话,就像在做噩梦的人突然被惊醒一样,一下子清醒了。她一擦眼泪,豁地站起来,说:“别问了,走,我们吃年饭。”

翼坤点着灯盏走前面,孩子们紧跟在后面。灶房里一张方桌,四条长凳,隔锅灶不过一臂之遥。翼坤把一个小碗倒盖在桌子上,把灯盏放在小碗背上,叫孩子们空出靠近锅灶的那一方,对面而坐。然后把炒好后放在锅里温着的菜端到桌子上来,一共四样:一小碗烩锅肉,一盘芹菜炒肉,一盘莴笋炒肉,一盘红萝卜烧排骨。每人一碗白米饭。母亲给孩子们拈菜,孩子们给妈妈拈菜,饭桌上也弥漫着过年的气氛。孩子们虽然嘴儿馋,但毕竟肚儿小,一会儿便不想再吃了;翼坤在年三十夜里,“每逢佳节倍思亲”,那思念之情,真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虽然刚才情不自禁地大哭了几声,有所宣泄,但在两个几岁的孩子面前,也不过如骨梗在喉,无法吐出,本来一点食欲也没有,只不过为了不让孩子们伤心,才装点出一些苦中寻乐的样子,陪孩子们吃了些饭菜,一看到中伟兄弟不吃了,她也就放下碗筷,收拾桌子。

严冬天气,小孩儿虽穿得不算太薄,又刚刚吃过饭,仍旧觉得手冷脚僵,只好都挤到灶门旁边把手伸进灶里去取暖。翼坤提来灰笼,夹进些木炭,提到床上去把冷如顽铁的被盖烘起。收拾完毕,热水来给孩子们洗了,便胸前抱文刚,背上背中伟,把他们塞进了热被窝里。这时春晴也醒了,中伟两弟兄就在被窝里逗着玩。翼坤洗漱罢,又给春晴洗了,才去挨着孩子们睡下了。“妈妈,讲故事!妈妈讲故事!”文刚抱着妈妈的颈子说。“好!”翼坤说,“今天晚上,该高兴,我给你们讲三个故事。”“好!欢迎!欢迎!”两个小孩齐声拍手欢呼。

白翼坤给他们讲了一个古人“三颗芋儿辞旧岁,七片青菜迎新春”终于名满天下的故事,又讲了劈山救母,还讲了岳母刺字。孩子们还不肯入睡,缠着妈妈再讲一个。翼坤又讲了程咬金卖草扒。讲完之后,两个小不点儿还要妈妈再讲一个。大年三十,翼坤不想拂了儿子们的意,况且这个世道,有什么让孩子们开心的呢?更加上这时候自己也没有比讲故事更重要的事儿,于是便有求必应,直讲到远处鸡叫,中伟、文刚都没有了喊“再讲一个”的精神,故事会才在孩子们轻微的鼾声中静悄悄地结束了。翼坤把已经冷却的灰笼从被窝里取出放到地上,她虽然愁肠百结,但长达几小时,思想在故事天地里驰骋,自己也获得了像远离尘世苦难的兴奋和满足,对故事的思考回忆一停止,瞌睡虫便成群结队向她袭来,给她酿造出暂时无忧无虑的境界。

过了年,翼坤赶紧去邱四姑家要来了一条小花狗,白花黑质,十分可爱。中伟、文刚兄弟都爱如珍宝,经常形影不离。他们经常把它抱在怀里,有时还让狗和他们一同躺在床上玩。他们要出去拾柴、扯猪草,摘菜,小花狗都摇着尾巴,蹦蹦跳跳地跟着他们或前或后地跑。他们累了坐在地上玩,小狗就爬到他们的身上去躺着睡觉。

这一家四口人,虽然生活奇苦,三个小孩儿并没有长高长大多少,但太阳的朝起暮落,季节的冷暖循环,却是在无声无息地进行着。而中国社会,也在突飞猛进着。白翼坤在艰难中挣扎到了一九四九年冬天,石包山虽然还是石包山,断桥河还是断桥河,但是惊人的消息却像隆冬的寒风一阵紧似一阵地吹来了:

柏杨嘴儿的观音庙烛光摇曳,香烟缥缈。善男信女,跪满山畔。一个面如干核桃,穿得花花绿绿的老仙娘站在众生面前凄厉地说:“苍天有意,降此顽凶;人心叵测,在劫难逃。”翼坤背着春晴带着两个孩子去得迟了些,连跪的位置都没有,只好远远地站着。中伟、文刚紧紧地靠着母亲。人们的脸上都笼罩着阴云,心头都莫名地恐惧。

各种传说,蜂拥而至。有人说,昨天在研经街上看见三个和尚疯疯颠颠地急走。前面的一个,端着满满一升米,却哭丧着脸,像进杀场似地失魂落魄;中间的一个端着半升米,也不高兴也不愁,对谁也不看一眼;最后的那一个,升子里完全是空的,却欢天喜地地跑着跳着,还东张西望。有人说,这是佛祖在昭示,发财人要大难临头;穷人和富人要颠倒位置。有人还说研经街上来了一个算八字的先生,跛腿,当过兵。一个穿貂皮大衣的贵妇去算命,他竟然说她要饿死。旁边的人都说:“胡说,你知不知道她是哪一家的?”算命匠说:“我怎么不知道?我的桌子板凳还是从他家借来的呢。熊公馆里的嘛。我算的是她的命,不管她是哪一家的。”这些是真有其事还是妄说谣传,谁也不敢下定论,但其中的含义,可就是根据自己的身份和知识各取所需了。

白翼坤虽也如堕五里雾中,摸不清头脑,但也并不特别的害怕,她家里只有五挑谷子,吃都不够;土地只有竹林坝里屁股大的两块,种点青菜、萝卜、小葱、大蒜之类。大柏树土、指路碑土,原本是廖紫云家的,因为欠了债,早已被人占去,现在新搬来的邱正益家从地主家租来种着。去年喂的那头猪,已经卖掉,变成了中伟、文刚的裤子和一张床:算起来文辉要满十四岁了,他如果回来,未必还能几娘母睡一起?

翼坤装有一肚子的故事,其中许多属于历史演义,她知道什么是改朝换代。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嘛,在没有胜利之前,连以后的“王”也一律被称为“贼”的,周武王兴兵伐纣,李渊起兵反隋,朱元璋起兵反元,不也被称为反贼吗?反贼说不定正是新主。打仗不是全凭力气大;打得赢的,总是顺应天意民情的。经她这么一想,恐惧感也就少了许多。

没过几天,听见的消息越来越真,也越来越近。邱正益去赶松峰场回来说,松峰满山遍野是国军,解放军已经占领了自贡、荣县,他们派了人过来看地形,在竹园铺被抓住整死了。有几个大财主的佃客出来说,他们的主人都把金条、金砖、金元宝藏在乌臼油里挑上成都坐飞机跑了。看来一场大变动已经迫在眉睫了。果然,第三天晚上,离翼家五十里竹园铺方向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大胆些的人都爬起来到竹林外边去观看,那一方的天空都变成了橘红色。第二天,解放军就进入了县城。

第三天情况就不同了,研经乡驻进了解放军,断桥村也来了工作队。所谓工作队,实际上只有两个人:一个兵,二十多岁,穿的军装;一个穿中山服的,也只有二十多岁。别看只是两个小青年,只五天工夫就把断桥村闹得天翻地覆。先成立了武装队,曾德荣当队长,接着成立了农协会,邱正益任主席,还成立了妇女会,白翼坤是主任。会,一个接一个地开。白翼坤虽然带着三个孩子,每次开会必去,那两个“工作队”,满嘴的新鲜词儿,诸如“工人盖的房,农民种的粮,地主不劳动,粮食堆满仓。”“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打倒官僚资本的剥削,跟着救星毛主席,建设美好新中国。”此后,工作队的任务是征粮,主要是向地主要。

一天夜里,翼坤刚睡下,就听见后门有轻轻的敲击声。“是哪一个?”“我是桂花呀,廖么娘。”白翼坤知道,这是本村地主邱雪桥的夫人,她本是丫头,邱雪桥的夫人死了,就把她提上了房,桂花儿,人很朴实,又很谦和,平时常有来往。翼坤赶快起床,披起棉衣点亮桐油灯,开了门。

桂花脚跨过门坎,就转身关上了门。翼坤正要抬凳招呼她坐下,桂花儿却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下:“廖么娘,求你了。”翼坤吃了一惊,赶忙扶起来,问:“什么事?我能帮忙吗?”桂花儿泪流满面地说:“农协会要我们家交8千斤谷子,不交够邱雪桥就没命了,我家里翻仓倒柜也只有5千斤。我只有挨家挨户来求你们卖,越多越好。”翼坤说:“我家里现在只有四箩谷子,都给你吧。我二场上街去买回来就是。”桂花儿付给了两个银元,把头探出后门,向竹林轻轻喊:“快过来!”立即有四个男的奔过来,进屋把谷子装进口袋扛在肩上,飞快地出了后门,桂花儿千恩万谢地走了,白翼坤走出后门一看,天上有淡淡的星光,几个人已经上了大路。

第二天,翼坤上街买米,米市上一袋米、一箩谷子也没有,都是拿起口袋买米买谷的,一打听,家里的米都被地主们高价买去交了公粮。翼坤这才暗暗叫苦。他知道,舂好的米,还能吃五天。红苕能吃两个月。

接着开了几个诉苦大会,工作队三番五次做工作,才有三个农民上台去控诉。会场上响起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地主阶级”、“天下穷人是一家”以及“贫下中农当家作主”、“跟着毛主席,建设新国家”、“跟着共产党,幸福万年长”的口号,而且此起彼伏。领着喊口号的是工作队里穿中山服的小伙子。他的名字叫孙荣德,大家都叫他孙同志,中等个儿,娃娃脸,眉清目秀,像个书生。他领着喊口号的时候,将右手的拳头捏得紧紧的,然后向左前方狠狠砸出去,随之一串清脆的新鲜字句便响彻云霄。

那个兵实际是官,连长,姓马,右手负了伤,长得粗壮,但样子却笑眯眯的,活像个弥勒佛,虽然腰别盒子枪,但并不使人望而生畏。他还有一个优点,会唱歌,开会之前就教大家唱“谁养活谁呀,大家来评一评。”那歌声在断桥人的耳朵里听来,却有“响遏行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五脏六腑都熨贴”的感觉。不过农民没有文化,呼的什么口号,唱的是什么歌词,并没有弄明白。“建设新国家”他们不少人呼成了“捡的新国家”,“谁养活谁呀,大家来评一评”,不少人唱成了“水呀和水呀,打家来一瓶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了以后,“共匪”的概念几天便化为乌有。这样有学问、这样可爱的人是匪?

那些口号使白翼坤异常兴奋,她发觉这两个年轻人的背后,有一批管仲、张良、诸葛亮、徐懋公、刘伯温式的人物。三十九年来,她没有想过这个国家应该如何发展,也没有想过这个村子里的人应该怎样生活,更没有想过这个社会这样运行合不合理,几天来的大会小会使她有了拨云见日的感觉。她万万没有想到她会被选为本村的妇女主任,也弄不清这个名称要做些什么事情才般配。中伟和文刚也觉得新鲜得很,每次开会是必到的,有时妈妈牵着去,有时自己走着去,有时妈妈抱着、背着去,有时别的姐姐、大嫂、大娘牵着、背着去。他们最喜欢的是唱歌,其次是在会场里和别的孩子们跑来跑去,大呼小叫。

一个上午,干部会在村办公室进行。研究划分阶级成分,斗争地主。村办公室是一个小财主的堂屋。这座房子不是四合院,正房和两边的厢房都很长,中间的坝子很宽大。和正房子相对的不是房子而是逐渐向下低落的梯土和梯田,因此,坝子略有些向外倾斜。这房子后来有两年成了断桥小学的学堂。堂屋里一张八仙桌,放着两条长凳子。墙上贴着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画像。靠墙面门坐着工作队的孙同志和马连长,孙荣德穿的是洗得褪了色的中山装,马连长穿的是半新的军装,此外就只有白翼坤穿的勉强算是衣服__英丹布的上衣,袖肘上已补了两个巴;黑裤子,膝盖处已经磨得发毛了;布鞋,已经被磨得变了形。

其他的干部,都头戴破帽子,脚穿水巴笼草鞋;这种鞋,是用谷草编的,形状和布鞋一样,只是更加庞大臃肿。男的女的都是毛蓝布衣裳,女的是右边参差的小布纽扣,都是自己挽的。这些干部,大都屁股上还吊着一个金黄的草墩子,圆圆的,像一面小鼓,是用稻草编成的,有将近一尺高:这是干部和村民开会时必备的坐具。当地人称之为“草巴儿”。当时普遍使用这种坐具,不仅因为这时的农民大多没有便于携带的小凳子,而且这种草墩冬天坐着不冷,并且高矮差不多,占地又不宽,容易使队伍坐得整齐密实。

开会之前,男人照例是抽叶子烟,一个个都叭嗒叭嗒,吞云吐雾。女人大都是纳鞋底,飞针走线,针闪着寒光,线拉得嘎嘎直响。大家都说着趣话,拉着家常。白翼坤问道:“马连长,你的名字是哪三个字?”马连长笑道:“这是我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有定稿的,还是我们团长给我总结的呢,‘马’,是马克思的‘马’;‘瘸’,是英勇杀敌,被敌人的子弹打瘸了腿的‘瘸’,‘狗’,是中国人决不当日本帝国主义的汉奸走狗的‘狗’”。马连长还没有介绍完,全场已经笑声轰然。马连长说:“我们团长还有下文哩:‘为什么名字取得这么怪?这么丑?那是封建地主的迫害,封建迷信的毒害,说我命贱长不大,名字越丑越好带。我这不是现在还活着?枪都打不死。”孙荣德等大家笑完之后说:“马排长的这个名字,说明了万恶的旧社会,我们穷人不仅给地主阶级做牛做马,剥削阶级还笼断文化,在精神上压迫我们。我们要打倒吃人的旧社会!现在,我们就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来划分阶级。”

孙荣德于是给大家原原本本地读了上级关于划分阶级的有关政策,并详详细细地逐条作了解释,大家还是弄不明白。读来读去,讲来讲去,大家都拿不准。邱正益说:“就根据昨天丈量的各家各户的田土面积请孙同志、马连长,一家一家的定吧。”这当然是最省事不过的办法,大家都无异议。于是,便由邱正益主持,由孙荣德念户名田土亩数,由白翼坤作记录——整个会场上除了工作队的两个同志外就只有白翼坤可以认字写字。全村96户人家,很容易的就划出了三户地主:邱雪桥、陈有奎、曾双星。还有两户富农、八户中农,一户小土地出租。剩下的82户都是贫下中农。

马连长扳起手指算了算账说:“根据上级指示,你们村还得划出一户地主才够数。”邱正益抠抠脑袋说:“那就只有把李哲庚由富农升为地主。”孙荣德说:“李哲庚就是剥削量不够,上不了地主。”马连长皱起了眉头。

白翼坤的成分,在会上就出现了争论。邱正益说:“廖紫云家应该划成破产地主。我们了解了,以前好宽的土地啊,还开得有油坊榨油卖,请了长工十多人。”马连长说:“共产党有政策,过了三年以上贫困生活,自食其力的都得按现在的田地数量划。六个人,五挑谷子,两亩多地,只能划贫农。”

马连长说:“我们政委说过‘时间就是政策’,白翼坤破产了近十年,经济上已经降落到贫农的队伍中来了。”既然工作队的同志表了态,大家也就不再说话了。邱正益看见太阳已经晒上阶沿了,就给马连长耳朵边说了两句。马连长顿了顿然后说:“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下午接着开。邱主席,就亲自到李哲庚家去实地考察,看他还有哪些剥削行为漏报了。”

下午,会议接着开。邱正益兴高采烈地说:“李哲庚的地主没有问题了,我到他家去一看,有牛有犁没有耙。”白翼坤诧异地问:“那又怎么了?”邱正益说:“我就问他,‘你每年那么多田,不耙田呀?’李哲庚回答说‘要。’,‘那你的耙呢?’李哲庚说‘都是给王二爷家借的。’‘给钱不?’‘乡里乡亲的,都没有说钱。’”邱正益见大家听得云里雾里的,就干咳了两声说:“你们想一想,用一天就算一万元钱(当时的一万元,相当于后来的一元钱),用十天呢?用十年呢?”李哲庚的剥削量就够了!”

“能,能这样算吗?”白翼坤觉得可笑。马连长说:“这当然也要算李哲庚对贫农王二爷家的剥削。算剥削账,就要这样算。他李哲庚没有钱买一张耙吗?他就不买,存心长期霸占贫农的财产。”白翼坤说:“邻里之间这样互相借借东西,是常有的事。一些比较大点的农具,比如风车、水车,耙,这些东西,一年就只有几天用得着,这家买这样,那家买那样,大家交换着用,节约了资金,还增强了乡情。照邱主席这样算,以后老百姓不就会斤斤计较吗?还有什么乡情可言?”马连长说:“搞阶级斗争就是这样的,对地主的剥削,一分一厘都不能放过。”白翼坤觉得自己本来见识有限,共产党的许多东西,自己还不懂,也就不再多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超品相师 动漫之后宫之旅 明星潜规则之皇 插翅难逃:督军的囚宠 都市花语 我的极品小姨 京门风月 我的美女老师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正道潜龙 都市极乐后后宫 就等你上线了 郁总今天追妻成功了吗 探虚陵现代篇 小四,向着渣男进攻 魔艳武林后宫传 景帝纪事 超级神基因 
经典收藏逆青春 网游之血御天策 渡仙玄记 桃运特工俏佳人 大齐魔人传 英雄联盟电竞梦 截胡魂魂,我点化了所有恶魔果实 爱一场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易界杀手之王 娘娘不在乎 全球末日后我觉醒了自然亲和 短命老公遗产多,豪门寡妇我最强 二次元心愿旅行 斗罗:重生瑞兽麒麟,多子多福 身体互换,我替无能太子站稳朝堂 快穿之干啥啥不行,生娃第一名 修仙反派,天天想杀气运女主 快穿我和大佬在小世界搭伙过日子 剑守朱颜 
最近更新都重生了,先跟师尊双修再说 七十年代:我有拼夕夕商城 快穿:万人迷今天又崩坏世界了吗 正月明 斗罗大陆:破晓宁荣荣 撩拨上瘾,被渣男小叔叔蚀骨揉髓 离谱!旅个游被饿狼糙汉穷追不舍 重生后姻缘被换,却成为夫家团宠 男多女少异世宠 禁爱!裴总别乱来,夫人已水泥封心 魔王登位 四合院:天胡开局,啃老不丢人 胖妞重生,让你高攀不起 厉总,您女儿又叫别人爸爸了 臣子多娇,腹黑暴君轻点撩 四合院:易中海说我心黑 主母变贵妃,翻手间前夫被灭门 娇艳花魁,惹的丞相心乱 爷,你儿子黑你账户拿了你两百亿 小道姑爆红刺杀综艺,娱乐圈封神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龚尔思笑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txt下载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最新章节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