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于心死!
崇祯看着、被军师何庄说得面如土灰、如同行尸走肉的刘钊。
突然开口:“刘将军,朕听说,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这人啊,不管你做什么,老天爷都在看着呢。”
“不知道,你相不相信,朕说的话?”
“这......”面如死灰的刘钊,眼睛里,突然有了一丝光亮。
“刘将军,朕看你,忠心耿耿,有勇有谋。”
“不如,改改行,做一个锦衣卫千户,可好?”
“锦衣卫千户?”刘钊怔住了。
崇祯笑笑:“官职虽低,不过,有核查军机大事之权责。”
“末将遵旨!”刘钊大喜。
他突然明白,崇祯皇帝的话里有话,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他入锦衣卫,正好隐忍待机,利用细作、耳目,时刻盯死关宁军。
总有一日,拿到关宁军的罪证,才能让沉冤得雪、大仇得报。
第二日,崇祯立马派出杨展、曾英、铁木蛮、雅布兰四员大将,各率一万铁骑。
杨展、曾英往左,沿着青海湖左岸,搜索前进,攻击前进。
铁木蛮、雅布兰向右,沿着青海湖右岸,搜索前进,攻击前进。
四路大军,在海西汇合,又一路搜索到哈拉湖,依然没有发现敌军的踪迹。
崇祯、何庄、吴三桂、李性忠、李忠、田虎接报,众人也都百思不得其解。
没有消息,驻扎西宁城的大军,竟然动弹不得。
毕竟,谁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西宁方向一无所获,古丝绸之路,却是连战连捷,大获全胜。
“报.......陛下,大军攻占白银府,斩首敌军三千人,不足千人,逃往武威府!”
“报.......陛下,大军攻占武威府,斩首敌军两千人,不足八百,逃往永昌府!”
“报.......陛下,大军攻占永昌府,斩首敌军两千五,不足三百,逃往张掖府!”
“报.......陛下,大军攻占张掖府,斩首敌军四千人,不足五百,逃往酒泉府!”
“报.......陛下,大军攻占酒泉府,斩首敌军两千人,全歼敌军!”
“报.......陛下,大军攻占嘉峪关,斩首敌军三千人,一千余人,逃往玉门关!”
“报.......陛下,大军攻占玉门关,斩首敌军两千人,三千余人,逃往敦煌府!”
“报.......陛下,大军攻占敦煌府,斩首敌军五千人,不足千人,逃往西域哈密!是否追击,还请陛下定夺!”
.......
黄得功那边,无数的好消息,不停传来,几乎三日一个,不曾断绝。
崇祯、何庄看着黄得功连战连捷的战报,更加纳闷。
“陛下,郑国公连战连捷,所向披靡。攻城略地,剑指哈密。这固始汗,可真沉得住气啊!”何庄不解地道。
崇祯冷冷道:“他既然躲着装死,那么,朕就深入西域腹地,直捣他的老巢,看他还能忍耐几时。”
“徐缺。”
“臣在。”
“迅速传旨郑国公,让其不要管固始汗,也不必等朕,立即进军哈密。”
“沿着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昌吉、克拉玛依、塔城、阿勒泰,攻击前进。”
“受胁迫、归附固始汗者,只要洗心革面,愿为大明臣子,则纳之!”
“胆敢抵抗者,不愿归降者,格杀勿论!”
“固始汗一族,发现一个,拘押一个,局部姑息!”
“依附固始汗的准格尔部、卫拉特部、和硕特部等各部部落首领,全部拘押。”
“其部众,重新分配牧地、牧场。”
“臣遵旨!”徐缺大声领旨,急忙派人前去送信。
黄得功得崇祯圣旨,大喜!
立马放开手脚,放心大胆,全军出击。
李来亨、刘芳亮两位五军营勇猛副将,被当做先锋军所用,马战杀到那里,斩获就在那里。
刘进忠、刘廷举两位老将,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扫群龙无首的敌军,轻松如卷席。
杨之明、秦翼明、秦祚明三位曾经血战的好兄弟,根正苗红,忠心耿耿。大明西南土司兵、白杆兵,杀起蒙古兵,毫不惧色,毫不手软。
黄得功的十五万大军,遵从崇祯皇帝旨意,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都攻下来了,可是,还是没有发现固始汗的踪迹。
固始汗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守城将士,在十五万大军面前,塞牙缝都不够。
幸得西域太辽阔,逃跑的敌军,都能跑一个无影无踪、如同凭空消失一般。
两路大军,都寻不见固始汗,崇祯也急了。
十几万大军,怎么就凭空消失了呢?
崇祯不担心与固始汗十几万正面决战,他担心的是,战场上变化无穷,这十几万大军,躲在某个地方,藏于九地之下,在某个最为关键的时刻,突然跳出来,给明军狠狠一击,咬上一口。
这么搞,将影响大局、非常难受。
犹如卫青、霍去病、朱棣出兵大漠,首要问题,是找到敌人。
战局,已经发展到了,进不得、又退不得的境界。
没办法,崇祯只得再次召集群臣,进行商议。
看着一堂猛将,崇祯开口:“诸位,都说说,天马行空地说说,说错没关系,这固始汗和他的十几万军马,都藏哪了、逃哪了?”
“陛下,依当前情况,末将认为,固始汗可能逃往西藏,躲在高原雪山之间。”吴三桂抢先回话。
“陛下,末将建议,派一员猛将,率三万大军,一路杀进拉萨城,重夺雪域高原控制权。”何庄则是主张直入西藏,挤压固始汗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