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庭院开阔,廊下挂着朱红宫灯,院角的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沾着晨露,旁边的锦鲤池里,红色的锦鲤游来游去,比香溪镇溪边的小鱼好看多了。
不远处,一个穿着鹅黄虎头棉袍的小团子正好奇地望着他,正是安安。
“安安怕是早就忘了你了。”苏蓁拉过安安,把他往苏文谦身边推了推,“安安,快叫舅舅。”
安安露出一张圆脸蛋,眨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苏文谦,奶声奶气地喊了声:“舅舅。”
“哎N”苏文谦的心瞬间被软化,蹲下身,从包袱里掏出一个用布包着的小物件,小心翼翼地打开——是一个用桃木雕刻的小风车,叶片上还染着淡淡的红色,是他路上特意买的。“安安,舅舅给你带的礼物,喜欢吗?”
安安眼睛一亮,伸手接过风车,小手轻轻一转,叶片“哗啦啦”地转起来,顿时笑开了花,伸手抱住苏文谦的胳膊:“喜欢!舅舅好!”
这时,秦辞从书房走来,见院内一片热闹,脸上露出笑意:“我听下人说有客人来,原来是文谦到了。”
“姐夫。”苏文谦连忙起身行礼,脸上有些激动。
秦辞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一路辛苦,快进屋坐。我叫人备茶备饭,多做些你爱吃的糖醋排骨和杂粮饭。”
进了正厅,暖炉里的炭火正旺,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
苏蓁拉着苏文谦坐在软榻上,亲手给他倒了杯温茶:“快喝点水,路上渴了吧?这次来京都,是为了国子监交流的事?”
“嗯!”苏文谦喝了口茶,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到全身,打开了话匣子,“书院选了四人来国子监交流,我有幸入选。本来还有三日后才入监报到,我实在想念姐姐,就提前过来了。”
他说着,从包袱里掏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信:“这是爹娘的信,这封是给姐姐你的,里面写了家里的情况,还有些杂七杂八的见闻,。”
苏蓁接过信,指尖触到信纸的粗糙质感,那是他用书院最便宜的纸写的,可见,就算是如今日子好过了许多,文谦还是一样节俭,是个好习惯。
“爹娘在香溪镇一切都好,前几日还来信给我说,你种的那棵石榴树今年又结了不少果子,特意留了些晒干,说等你回来吃。”
苏蓁笑了笑:“哪有水果能放那么久的,我今年也不一定能回去呢。”
秦辞坐在一旁,看着姐弟俩其乐融融的模样,笑着补充:“岳父岳母身子康健,文涛在县衙当差也愈发稳重,你在京都安心求学便是。国子监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会有人照拂你,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
“多谢姐夫!”苏文谦连忙道谢,心里满是感激。
他知道姐姐和姐夫如今身份尊贵,却也从来不敢因此倨傲,也从来不开口要什么东西,没想到姐夫如此照顾。
说话间,碧兰端着饭菜走进来,糖醋排骨的酸甜香气瞬间弥漫开来,还有杂粮饭、清炒时蔬,都是苏文谦爱吃的。
苏蓁不停地给他夹菜,碗里的菜堆得像小山:“快吃,多吃点,看你瘦的。”
饭后,苏蓁叫碧兰带着苏文谦参观王府,给他安排了西跨院的一个单独的院子。
院子里种着几株桃树,此刻正含苞待放,屋内陈设简洁却雅致,桌椅擦拭得一尘不染,床上铺着柔软的锦被。
“你一路劳累,今日先好好歇息,明日王妃带你逛逛京都,尝尝京里的特色点心。”碧兰整理着被褥,细心的说道。
苏文谦看着碧兰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感动:“碧兰姐姐,不用麻烦,我自己来就好。”
“文谦公子客气了,这些都是我们该做的事情,按照王妃的吩咐,还给你安排了一位伺候的小厮,要是有什么事情使唤他就行了。”碧兰道。
苏文谦:“好。”
正说着,秦辞派小厮来了,手里拿着一个锦盒:“见过文谦公子,这是王妃给你的,里面有两套成衣和一些碎银,你初到京都,出门在外多备些银两方便。入学后若是需要什么书籍笔墨,也尽管开口。”
苏文谦接过锦盒,触手温润,打开一看,里面是两套质地上乘的青布长衫,还有一锭沉甸甸的银子,道:“衣裳留着,这银子我就不要了,我吃喝都在王府用不着什么开销,哪用得着这么多银子,我爹娘也为我准备了一些碎银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