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林瑞祥不断号召周边城镇的百姓加入反清复乾队伍,百姓纷纷来投,队伍规模日渐壮大。抵达车里时,追随者已聚至一万五千余人。
车里宣慰使刀木祷率兵出城迎战。战斗打响后,刀木祷的士兵训练有素、攻势凌厉,而林瑞祥麾下皆是未受正规训练的百姓,手中仅有锄头、镰刀等农具,一时间,林瑞祥这边伤亡惨重。
就在这危急时刻,城内突然涌出大批百姓,朝着刀木祷的军队冲去。原来,城内百姓听说了林瑞祥反清复乾的号召,全城人积极响应,决心一起反抗清廷统治。如此一来,刀木祷的军队被城内外的百姓夹击,很快败下阵来。混战中,刀木祷被百姓斩杀,他手下的士兵也尽数被消灭。
之后,林瑞祥率众冲进城内,诛杀了清廷大小官员,肃清了清廷在车里宣慰司的势力。
至此,车里光复,重归大乾治下。
接下来,林瑞祥率领百姓继续北上。沿途,不断有新的百姓加入。
他们一路接连攻占普洱、墨江、元江等地,直抵新平县城并将其拿下。
此时,跟随的百姓已聚集至五万人,周边城镇的百姓仍在源源不断地赶来。到了永历三十七年十月二十八日,队伍规模已达十万人。这些百姓纷纷放下原本的生活,一心追随林瑞祥反清复乾。
百姓组成的义军势力日益壮大,很快便引起了云南巡抚王继文的重视。他随即派出八千绿营精锐,由提督赵承寿统领,星夜兼程南下平乱。
永历三十七年十一月初三,两军在哀牢山麓对峙。
赵承寿骑着高头大马,看着对面密密麻麻的百姓,忍不住嗤笑:“一群泥腿子也敢造反?” 随即下令绿营兵列阵冲锋,火器齐发。
义军前排百姓应声倒下一片,但后面的人连眼睛都不眨,踩着同胞的尸体继续往前冲。有人抱住清军的长枪,任凭枪尖刺穿胸膛,也要死死拽住让身后人上前;有人扑到清军战马前,用身体绊倒马匹;还有老弱妇孺从山林里推下滚石,砸向清军。
绿营兵的火器虽猛,却架不住义军杀不尽、冲不完。八千精锐被十万百姓层层包围,砍倒一个,上来十个;刺死十个,涌上百个。清军的铠甲挡得住刀枪,却挡不住潮水般的冲撞,渐渐被挤得首尾不能相顾。
士兵们握着发烫的兵器,看着眼前源源不断的百姓,杀到手臂发软,心里的骄横彻底变成了恐惧——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对手,不怕死、不后退,仿佛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拼到底。
就在此时,越来越多的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增援。义军越杀越多,原本十万之众的队伍,在厮杀中不断壮大,没多久便增至二十万。
赵承寿见势不妙,想要率军突围,却被百姓们死死围住。他挥刀砍倒几个冲上来的义军,刚劈开一条缝隙,就被十几个百姓扑到马下。锄头、柴刀、石头齐齐落下,不可一世的赵承寿当场被斩杀。
这场激战中,八千绿营精锐要么在乱刃下丧命,要么在奔逃途中被山林里的百姓截杀,最终无一人生还。
王继文闻听败讯,当即上奏朝廷请求派军增援。奏折送达御案前,大清皇帝玄烨阅后即刻下旨,任命费扬古为抚远大将军,率领三万八旗精锐与两万绿营兵,火速驰援云南。
哀牢山一战大获全胜后,林瑞祥率领义军继续北上,一路连克峨山、玉溪、晋宁等地,而后沿着滇池东岸一路疾行,直抵昆明南大门丽正门外。
此时,义军已经发展到三十万人。
昆明城内的百姓对清廷积怨已久,一心向往反清复乾。因此,林瑞祥的义军刚至城外,城内百姓便纷纷响应。众人汇聚一处,高声喊着“反清复乾,还我河山”的口号,声势震天动地。
他们手持农具冲入巡抚衙门与总督衙门,将云南巡抚王继文、云贵总督蔡毓荣当场诛杀。随后,清剿了城内所有清廷大小官员及驻扎清兵。
尽管清廷在昆明城内布防严密、城防坚固,却终究抵挡不住满城百姓的集体反抗。
永历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五日,昆明百姓敞开丽正门,迎接义军入城。
林瑞祥率军踏入城中,目光扫过熟悉的街道和建筑,心中感慨万千。他对身旁的林翔说道:“阿爹,今天是十二月十五日,二十五年前,我们就是在这一天离开昆明城的。当时的情景,我至今仍历历在目。”
林翔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之色。
林瑞祥接着说:“当年走的时候我就想,我们迟早会回来的。可谁能想到,这一去便是二十五年,昆明也被满清铁蹄践踏了整整二十五年。”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里带着难掩的激动:“好在,我们终究是打回来了。昆明,终于重新回到大乾的版图了。”
林翔眼眶微微泛红,声音带着哽咽:“是啊,二十五年,多少人盼着这一天啊。如今回来了,可不能再让这大好河山落入敌手。”
林瑞祥重重颔首:“阿爹放心,这一次,我们绝不会再退。”
接下来,林瑞祥带领义军迅速控制了昆明全城,安定了城内民心。
至此,昆明光复。
昆明光复的消息传遍云南全省,各地百姓纷纷举起义旗,诛杀当地的知府、知县等大小官员,连同驻扎的清军与地主乡绅一并铲除。到永历三十八年正月初十,清廷在云南的势力已被百姓彻底肃清。
随后,云南各地百姓陆续赶往昆明城加入义军,队伍规模日渐壮大,很快便突破了百万。
永历三十八年三月初一日,林瑞祥在昆明誓师,率领云南百万百姓组成的义军,大举进攻贵州。
三月十八日,义军踏入贵州境内。消息传开,贵州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诛杀贵州巡抚杨雍建,将境内清廷大小官员、驻扎清军及依附清廷的地主乡绅尽数铲除,彻底肃清了贵州境内的清廷势力。
四月初十日,林瑞祥率领义军顺利进入贵阳。
四月二十五日,贵州各地百姓齐聚贵阳,踊跃加入义军。
此时,义军的规模已达两百万人。
至此,云贵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