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呢?我只能当那个懦夫。”百里沙华自嘲一笑,她只能认贼做母,匍匐在皇后脚下,利用皇后给她的权势和力量,与太子缠斗多年。
百里沙华她无时无刻不在渴望权势,痛恨自己是女儿身。
濒临死亡的龙榻前,所有人都渴望着权利的交接。
殿外,安排好的太监唱和起来:
独属于太监的尖利嗓音,在巍峨的殿宇内肆意回荡着——
“陛下圣谕,皇三子聪慧机敏,深得朕心,遂封太子,承继宗祀。”
皇后安置在偏殿的小皇子们,也被百里沙华安排的宫娥太监渐渐围起。
宫娥直接夺过了奶娘手里还不会说话的小皇子,太监瞬间用发簪将反抗的妃嫔捅死。
一个嫔妃抱着还在牙牙学语的孩子从偏殿冲进了正殿,正想要向皇帝求救,却发现皇帝也在百里沙华的刀下。
尚在襁褓的幼儿根本不足为惧,元清正阻止的话到了嘴边还没出口,却看到宫娥将孩子高高举起:“不!等等……”
本来就娇弱的婴啼淹没在一地鲜血里。
“太子谋反,自密道入宫,挟持父皇母后,一刀捅死父皇,摔死所有皇弟之后,被禁卫军箭杀。
母后不幸被太子牵连,一同中箭身亡。”
百里沙华平静无波的声音似乎在讲着一个很平常的故事,殿内安静地只剩下太子胸口的血滴落在青石砖上的声响。
元清正看着地上已经化为一滩血肉的襁褓,脸色一沉。
淑妃早就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了,捂着自己隆起的腹部缩在殿宇的角落里,脑海里只有一句跑,却浑身都没有力气。
“父皇,儿臣从未如此渴望……送您上路!”
百里沙华将太子的短刀捅入皇帝胸腔,面上带着余温的血迹让她显得愈发疯狂:
“父皇,您到了天上,就看着皇位给了女儿,在女儿手里延续千秋基业吧!”
“皇兄已经伏法,皇弟也被女儿的人亲手摔死了!
您殡天之后,女儿就将整个吴国,都改成女权的天下!”
“女尊男卑,不再有男太子!
男子不许再入仕!男子不得继承家业!
男子将会成为女子的玩物!摇尾乞怜地跪在地上哀求女人的怜悯!
畏缩在后院等待妻子偶尔散发的爱意!您尽可安心了!”
老皇帝颤抖着嘴唇,抬起来的手似乎是要掌掴她,最终还是一句话都没能说出来,含恨离世。
而他手指的方向,是元清正。
亲手弑父杀母,百里沙华似乎有些倦了,破天荒地抱住了元清正。
“阿姐,我把他们都杀了,你该安心了吧?”
她将元清正当成了死在她七岁那年的姐姐了。
她突然动了念头把元清正带回王府,也是因为这个。
那晚她在昏迷中,喊了一句:“不怕,阿姐在,阿姐永远护着你。”
元清正的亲弟弟,还等着她回去。
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
百里沙华留了周婉婉一命。
她也不在乎淑妃肚子里的是男是女,会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毕竟,淑妃跟她的母亲一样,都是异族,生下的孩子根本不具继承皇位的资格。
赵国太子顶着头上的血靴印,发出了最后一声闷笑,似是在自嘲,又似是在嘲笑百里沙华。
其实谁都没赢,百里沙华在这世间再没有了亲生母亲和血脉相连的姐姐,认贼作母被侮辱轻视多年。
他这个血脉尊贵的赵国太子,也得背负弑父杀弟的罪名,耻辱地死去。
事情后续顺利得令人无法想象。
太子在皇帝被一刀穿心后,也咽下了最后一口血沫,甚至没人知道是谁先死,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黑发人送白发人。
总之黄泉路上,赵国皇室今日是不孤独的。
朝臣们再不愿,所有皇子都死了。
德膘公主到现在都不知道人在哪里,更不要谈指望着德膘公主出来闹一闹挽回一下局面等淑妃的孩子降生了。
从百里沙华和淑妃的孩子之间选,也是没有意义,都是异族血脉。
但是宗室的,说实在话,要挑一个嫡系正统的也难,混血混得也差不多了。
百里沙华登基后,立了元清正这个侧妃为贵妃,只待她生下皇子就封后。
淑妃被尊封为太妃安置在了后宫偏远的寿康宫里,她腹中的孩子只待生下来,跟元清正的换了就行了。
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新帝变得格外暴戾、喜怒无常。
施行新律法,发布新政令。
从新帝登基后开始,以女尊男卑,女子才是一家之主。
男子再不能入仕科考,只有女子可以。
女子才能继承家业,才能娶夫生女,所有女子都得在娘家生活,而不是去婆家。
……
一系列新法一出,万民哗然。
谁都搞不懂,为什么这个新皇突然发起了疯,明明她自己就是男子。
百里沙华甚至追封了自己的亲姐姐百里曼珠为先皇,以皇帝之尊入皇陵,就是没有尸身,只有衣冠冢。
陈以绝知道赵国的变故的时候,君无悔已经在元清正的拜托下去了辽营照顾元清正的母亲和弟弟。
他用黑鸦传音过来,人笑得肆意。“怎么,贵妃娘娘,你的皇上夫君还好伺候吗?
我也跟与霖听闻了这位新皇的壮举。”
元清正不语,将腹中的包裹软枕拿出,轻巧扔在榻上,没有半点孕妇的臃肿疲态。
百里沙华也知道她没怀孕,后面早就和她说清楚了。
对于在养心殿直接射杀了皇后的事,百里沙华早就将元清正划分到自己人一列,因为能够冒大不讳为百里沙华杀了这个嫡母,可不是绝对表忠心的举动?
陈以绝和与霖还在暗中插入凰英军的人进赵国,君无悔带着自己的小药炉就吭哧吭哧去辽营了。
一路上都能感受到诡异的氛围,辽营里居然有几分张灯结彩的意味,到处挂着临时弄来的红绸,士兵们都在用辽语讨论着什么。
君无悔和陈以绝不同,小小年纪就和岛主到处闯荡,所以各国的语言都会一些,能听懂个大概。
字眼无外乎是那些“太子大婚”“直接和亲”“赵国公主”等等。
赵国公主?
君无悔满头雾水,不明白帝厌箴突然发什么癫去娶赵国公主搞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