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首页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逆青春 快穿:变美后,我赢麻了 明末边军一小兵 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 三体 我把白莲花女主逼疯了 快穿,渣儿!给你点颜色看看 科技巨头 娇宠令 美国之大牧场主内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全文阅读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txt下载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六第56讲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楞严经讲记第六卷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修行人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法门,这个耳根圆通章同〈普门品〉几乎是一模一样。但是由于《楞严经》是观世音菩萨介绍自己因地修行的功夫,在某种意义上,比《法华经》的〈普门品〉稍微详细一点。在这个耳根圆通章中,你把「观世音」三个字讲清楚,就是讲一部《楞严经》,就是讲一部《法华经》,就是讲一部〈普门品〉。「观世音」三个字就是讲一心三藏。

先看「观」字,拆开了,就是又见。怎么又见呢?举个例子。比如说眼睛看这个茶杯,心里就知道茶杯里是空的。这是不是一心三藏?有形有相的是不是不空如来藏?里面的空是不是空如来藏?而且当下就是一体。你能不能把这个空和茶杯分开?是不是空不空如来藏?三个如来藏是不是一个东西?观「音」,音当下是不是色?色当下是不是香?那我讲观世色菩萨,对不对?观世风菩萨,对不对?这叫闻一悟千。

尔时:前面二十四个菩萨一个接着一个,有没有「尔时」啊?没有。现在是观世音菩萨出场了。「尔时」是道交感应之时。

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就回到了《楞严经》第一卷讲的,如果不懂得两种生死根本,不明心见性,一天到晚修行,也只是很冤枉地在六道轮回。「闻思修」,闻必有慧。小乘人修戒定慧,是有漏之慧,大乘人修「闻思修」是见一心三藏之智慧。这里体现出悟道、修道、证道,次第很明白。「闻」是悟道,「思」和「修」就是行道,后面「入三摩地」是证道。也有的把「入三摩地」这个证道包含在修道里,这样解释都可以。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这里的「闻」,不是我们平常说的能闻这种妄觉——耳朵听到外面的声音,我能闻(此是闻外尘),是往外攀缘,这个能闻是妄觉;然后听到的这个声音叫所闻(外之所——六尘),这是妄缘(所缘),然后产生这个耳识叫妄识,耳识是所缘缘。

而这里是什么闻呢?叫「反闻闻自性」。我这个能闻从哪里来的?这个时候的这个能闻已经变成始觉。这个始觉从何而来的?就是从诸佛菩萨出世,通过这个声尘把这里能闻的闻性引出来,变成了始觉智。虽然变成始觉智,是不是当处出生,不离本处?所以通过这个耳识,通过佛菩萨的开导,知道我这个能闻仍然是空中花,是我的真心本觉所变现。

「初于闻中」的这个「闻」呢,就是再反过来向内观照自己的本觉,不再向外攀缘。能闻 (内之所——本觉) 的始觉智、所闻的本觉智,能和所当下是不是都是本觉?所以这个「初于闻中」集中地体现出禅宗色彩。这也是对于初上路的人引导。如果说修行有素,不需要这样修行——十方三世万法当下就是这一个念。你只需要保持这种心态,叫自性大定。念佛也行,不念佛也行;修禅也行,不修禅也行。明心见性以后,修任何法门都能成就。

「入流亡所」,即合觉背尘,当我们心力集中于这个反闻的时候——是入大光明藏之流,即「入流」,即合觉;然后停止对声音的攀缘,慢慢地把外部的世界放下,即「亡所」,即背尘。

所入既寂:「所」和「入」这两个方面,「所」是外部的境界安静下来了,对我无影无踪了,再也没有执着了,也不会通过头脑里法尘去打妄想了。「入」,就是把心定在本处。你别以为「入」是还有什么方向,不是的,停止妄想当下就是入,进入我这个自性光明流。

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里就解两个结,一个是动结,一个是静结。所谓动结,已经不是「入流亡所」中的那个所,即根、尘、识,地、水、火、风等等,因为前面已经寂了,所以前面「所、入」已经「寂」的情况之下,这个时候又出现另外一种「所」,那就进入其它法界。

我们在心念归静以后,就很容易与天道、鬼道、神道、仙道、天道还有二十八层,与各个法界里的众生结法缘。这就是动相,修行人在这个阶段就开始走火入魔,可以讲百分之九十五乃至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在这里走火入魔。开了天眼、开了天耳以后,就会看到一会吕洞宾来了,一会老子来了,一会那个杨三郎来了,一会王母娘娘也来了……像走马灯一样来跟他套玄乎。有时仙人还告诉他什么什么事情,三天以后就会怎么长怎么短。到时候,竟然就是真的。所以这个时候这个人就会欣喜若狂,以为是活菩萨出现了,结果误导一大批众生。也有的是现恶人相,那要把他吓死了,那就走火入魔了,一天到晚胡说八道。

那佛菩萨也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出现来调教他,但能不能调教好要看他自己的福报。因为他这个时候不辨真假,好话他还当成驴肝肺。所以佛在《楞严经》讲,悟无咎。只要他醒悟了,他明白这个道理了,当下就没有事了。但往往这样的人可悲就悲在他不会悟,他自以为是。这是讲动相。

这是我们修气功也好,修外道禅也好,修出世禅也好,几乎是不可逾越的第一关,你要经受考验。那么按照经典的教诲,你不要理他(也就是出现的种种所谓的仙人、诸佛菩萨等等),看到了就当没看到一样,你知道这是魔境就行了,即「木人看花鸟,万境不动心」。修禅宗是魔来魔斩,佛来佛斩。不像我们修圆顿大法,是魔来魔度,佛来佛度。

那么解除了这个动相以后,比如说我们不理睬他,魔境自然销灭。他不会跟你纠缠不清的。你越是心量大,定力随之转深,心里越亮堂,那魔连看都看不到你,明白吗?那动结解除以后就是静结。这个静结什么也没有。

我记得小时候睡到晚上十二点钟的时候,什么声音也没有,醒来是不是感到有些害怕啊?相当于那种环境。所以在这种环境里,如果胆小的人甚至会自杀,怎么会自杀呢?前面的动相也没有了,叫前不着村;后面什么也没有,叫后不着店。即使吓不死也要走火入魔。平时执着一点神通境界,那是到走火入魔的边上,这个人还能救,问题是在于他自己愿意不愿意受救。但一天到晚嘻嘻哈哈、哭哭闹闹,就不好说了,佛都救不了。因为那个时候比较高层次的天魔已经附到你的身体上了,你已经控制不了自己。所以我们要用好心呐!你用私心、黑暗的心来修道,将来如果走火入魔,我都没有办法救你,这是真的。你有所修为到一定的境界时,那些冤亲债主就会来干扰你,不让你成就。你要是不发勇猛精进心,他还懒得理你。

所以当这个静态出现的时候,心里就要沉住气。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就在前头。这个时候按照七菩提分,通过择、进、喜这三种办法其中一种或者两种或者三种,把念提一下子就行了,很简单。有些人好像为了好奇,就让这种静态保持,看看它怎么样,到最后不行了再及时调理心态。那么出现境界动相,动的时候就是乱,你这个时候用除、舍、定这三种办法的一种或者两种或者三种并用,把这个念压下来,始终保持一种心态平衡,而不是追求境界——「啊,我今天在禅定过程中,这个满屋通亮的!」你第二天的话,「怎么还不亮?怎么还不亮呢?」你这就走火入魔的境界。对任何境界既不要追求,也不要抗拒。出现亮的境界,有也当作没有。你知道都是你的自性在变现,都是你自己,要有这种心态。我是净土也修过,禅宗也修过,是过来人,所以把这些经验供大家来参考。

外道禅定是心外求法,他是在这个地方(眉心)看光,在这个地方(百会)听声音,或者怎么样……当然心外求法,如果你没有重大的过错,不仅不会落三恶道,还可以保证你生生世世在这个法门里成就,最后也可能像月光童子、持地菩萨一样,遇到肉身佛在世给你指点一下就成就。

观世音菩萨过六关这个法门呢,我先按照这种意思来解释,然后再按照藕益大师文句里那种解释来给大家圆融。

如是渐增:按照这种心态继续用功,提升定力。这种功夫急不得,缓不得,「渐增」,充分体现出这种平衡的心态——急了就乱了,动大于静;缓了,心气会下沉,静大于动。所以这种「渐增」是在没有增、没有减的情况之下,自然而然地定力加深。

闻所闻尽:是解「根结」。怎么解根结呢?这个时候已经完全脱离了六根、六尘的这种阴影,对六根、六尘已经没有一点点的攀缘和执着。这是解六根之结。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尽闻」就是「闻所闻尽」。他已经感觉到六根、六尘在我心里已经消失,达到了初步的这种空。到了这种境界,但这个境界还不能住。「觉所觉空」,这个「觉」,就是觉察到那个「尽闻不住」,「所觉」就是「尽闻」。我觉到了「尽闻」,觉到了「所觉」。「觉」是能觉,「所觉」就是「尽闻不住」。就是我已经知道了我那个六根已经彻底解除的那个知,把它空掉,所以在这里是解「觉结」。这个「觉」的心比那个「尽闻不住」的心还要细。「尽闻不住」的心已经没有了,但知道「尽闻不住」的心是不是还在啊?在这个时候就空掉了。「觉所觉空」是把能觉的这个心也放下。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心仍然是由粗到细,也就是说,能觉到「尽闻不住」的那个心开始已经空了,那越空越空,空得很圆满了,它总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是一种心态的体悟。所以「空觉极圆」是心更加细了。「空所空灭」,这里的「空」是能空之念,所空就是空那个空觉,我已经感到我跟这个虚空一样了。在这个细的过程中,心量扩大了,好象无边空,我就感觉到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但是他这是一个空相。他不是我。所以「空所空灭」,连能空之心都要把它灭掉。这个时候灭掉,一般来讲,这达到了空如来藏的境界,已经破除了灭相无明,这段叫解「空结」。到这里就已经是明心见性的菩萨,登圆教初住位。当然,藕益大师的说法有所区别。这个可以一带而过。前面的「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可以判为证到阿罗汉。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是解除「灭结」。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这是见一心三藏乃至成究竟如来果位。也有的把这个「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说为是通教的寂灭,而把「忽然超越」说成圆教的寂灭。因为这个寂灭既可以解释为二空,也可以解释为三空。到了三空寂灭那就是不二法门。

因为这个法很难讲,我看到藕益大师的注解中,有些地方虽然很难经得起推敲,但是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帮助我们开智慧。所以我把藕益大师这种讲法在这里给大家再作一个说明,也供大家作一个参考。

对于「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藕益大师他是这样讲:六道凡夫以声音的振动为动,以声音的静止为静。没有声音就声灭了,为静。如果六道凡夫能够达到声音的动静二相也没有执着了,同时对于这个色尘的明暗二相是不是也不执着了?那么对于香臭有没有执着了?也没有了,所以这二相不生呢,「则超同居土劫浊」。真正到了这种功夫,他已经了生死了,位置在圆教七信位,这是证量。

「二乘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超方便土劫浊,位在十信」,二乘人就是讲阿罗汉和辟支佛,他是以生死为动,以涅盘(人我空)为静。十信位相当于初住菩萨,只是相当于,但不精确。一个信位也有无量的等级,但是无量的等级不能细说,只能是概说。

「菩萨以二边为动」,哪二边呢?一个是空(法我空与人我空),一个是有。这里注意,是以通教菩萨向别教过渡。通教菩萨见到空性以后,他马上就知道从空出有。

「以中道为静」,有也是我,空也是我,这是中道,但这里带有次第性。所以证到这二相不生,「则超实报土劫浊」,就到常寂光净土了,起码是别教初地位以上的菩萨,相当于圆教初住以上。

「佛以不变随缘为动,随缘不变为静」,这里的佛应该是圆教菩萨。如果是佛的话他不存在修。前面六凡也好,二乘也好,他见的这个道见得不圆满,信心不足,必须修证才能达到那个位子。有道无道,自己知道。凭我们自己本有的智慧,这个法你信不信?对这个法真正地刻骨铭心地深信不疑,你回家会高兴得在地上打滚,一个人躲起来狂呼乱叫:我终于成佛了!

「又不变随缘,故非动说动,非静说静」,随缘不变,随缘是不是动了?

「随缘不变,故动亦不生,静亦不生」,这是证到常寂光净土。「真善妙色」,这种情况是位在妙觉,究竟成佛。这个「动静二相」是这样。

下面是「闻所闻尽」解这个根结,看藕益大师怎么分析。

「六凡以六根为能闻,以六尘为所闻」,我们这里还是讲的以耳根为能闻,以声尘为所闻,这样讲觉得更贴切一点。但我们讲到耳根一定是要代表六根,这就是前面佛讲的,六根横向解结,一亡六亡;纵向解结,六亡一亡。「以声尘为所闻,岂有自他之别」:那么解除了六根之结,就超越了同居土见浊(破人我执),位在七信,超越了同居土见浊就生到方便土了。

「二乘以慧耳为能闻,真谛为所闻」:慧是见空性,这个真谛是指人我空的偏真涅盘,还没有达到通教禅宗的那种人我空、法我空,所以他这个人我空叫偏真。因为他已经证到这种真谛,他要超越这种境界,就对着他来思维观照,以真谛为所闻。

「起无我见」,就是(破法我执),位在十信。

「菩萨以法耳为能闻,俗谛为所闻」,这个菩萨是指明心见性——见到空性的禅宗菩萨。怎么叫「法耳」啊?他已经没有人我见了,他已破除了一分法执,所以叫「法耳」。过去把「俗谛」判为无明相,现在从空出有来观照俗谛。「为所闻」干什么?修道种智,修分别智;这就是通教菩萨从空出有,大做佛事。那么解除了这个根结就超越了「亦空亦有,亦我亦他」这种实报庄严土的见浊,位在初住以上。

「佛以佛耳为能闻,以中谛为所闻」,这里的佛实际上就是圆顿大教的菩萨,我们在这里都是佛耳。佛在《大般涅盘经·如来性品第四之三》讲,大乘行人这个肉眼就是佛眼,那肉耳是不是佛耳啊?这个是一致的。所以讲「以佛耳为能闻,以中谛为所闻」,中谛就是别教菩萨的境界了。通教执空,藏教执有,别教执着一个中道,亦有亦空。圆教非我非无我,非有非空非中。那么在这种修持的过程中,别教菩萨还可以在初住位以上。圆教修行很简单,几天乃至从初住位以上起修,通过听经闻法可以直接到等觉。《法华经》讲,能够受持《法华经》的人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不是七地菩萨?

那到了印光大师,把能受持《法华经》的人说为「闻即往生,位齐等觉」。所以到了以佛耳为能闻呢,这个东西往往是一念间的事情。或者一天时间,或者一年时间,要不了多长时间。但是你必须把一心三藏的道理刻骨铭心地搞明白,最低保障线不落六道轮回,最高不封顶,乃至十地等觉,乃至像龙女那样成佛,这个法妙不可言。我这是讲以佛耳来解这个根结,是不是一步登天?

注意,藕益大师在讲解六结的时候,每一个结以佛耳来讲,他都直接成佛。因为他讲解六个结,解每个结证的品位都是一样的。按照《楞严经》的角度,与藕益大师的讲法没有区别。说明对于圆顿大法的人一步登天。

但是我们把握一点,明白一心三藏的道理,我们来个糊涂官医糊涂病。如果是修禅宗,你就保守一心三藏,你不要管他什么结不结。到了一定的程度,功到渠成,水落石出。你去刻意地追求到了什么境界,你的心就已经乱了。这是修禅宗的规矩,你就保持一个动静平衡的心态,不要去打妄想分别自己到什么境界了。尽管这样,圆顿大法还是把它判为坐鬼窟窿。但对于明心见性的人来讲,坐鬼窟窿照样成佛,时间有长有短。

这是讲佛,「以中谛为所闻」,就是破中谛。佛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不住中流,但是必须明白,是在中谛来破中谛。当一切破了以后,破了人我空,破了法我空,连中谛也空了,是不是一切都现出妙有来了?怎么妙有啊?有形有相也是妙有,无形无相也是妙有,那个中谛是不是还是妙有啊?所以圆顿大法在有说空,在空说有,在中说非中,在非中说中。为什么?破来破去都是自己一个人。

我们把这个道理刻骨铭心、深信不疑,你一步登天啊!因为这个方法成就这么简单,这么容易,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信。包括《大方广佛华严经》那些别教位的菩萨都不能相信,别教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共五十个位次,只有从初地以上的人才能相信,前面四十个位次都不相信,他没有办法接受这个法。所以今天在座的同修能接受这个法,你自己印证一下你是什么级别,你就知道你过去世中修行的道行。

其中也有百分之一的人,比如说他过去世什么也没修行过,但是他能心态平和、柔软地来接受,便宜给他占光了。早晚上床,一起天亮。那么这上面从六地凡夫一直到佛,这个《楞严经》是不是真正三根普被啊?这才真正是三根普被。修禅宗的人一定是上上等根机的人,你没有办法去形容他那种顽强的意志力。祖师大德看到外道苦行,怎么说啊?如果让他闻到正法,刹那常住!刹那是二百四十分之一秒,这么快他就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他这个心力不可思议。我们想都不敢想象睡石板凳、睡玻璃渣、吃烂泥巴,再冷再热的天都是一丝不挂,甚至请人家把自己两只脚扣起来倒挂在树上,修忍力,修耐力。这才是上上上上等根机的人,虽然他不会受大苦,可是他遇不到正法,只能得一些鬼神道的福报。这个法你真正搞明白了,相信了,你要嚎啕大哭一场。你那个大慈悲心油然而生。这几千年以来,多少人都在受苦受难,都在盲修瞎炼,执迷不悟。他们可怜到极点却自以为是,还瞪着眼睛诽谤正法,诽谤善知识。之所以不敢相信,就是因为这个方法太简单,成就太快。你说这个冤枉不冤枉呐?「老子修了无量劫,老子这一辈子起码都修了几十年,还不知道明心见性叫什么东西,你怎么就成佛了?」你把脑袋砍了他都不相信,他都不服气。这样的人多得很呢!

菩萨下位不知上位,自位不知他位。你可不要对别人乱打妄想。特别是这样的法,你听一堂课,一时半刻你就可能成为大菩萨。所以依法不依人,依了义法不依不了义法。

虽然前面讲是讲六道凡夫怎么样,二乘人怎么样,菩萨怎么样,其实大家明白吗?六道凡夫也好,二乘人也好,如果真正把一心三藏道理搞明白了,是不是都是从佛的位置起步啊?是不是都是佛耳能闻啊?不管是谁,《法华经》怎么讲的?能够一念法喜《法华经》,就是如来使,就是阿惟越致,有没有什么七信、十信、初住啊?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这是解第四个结,「觉结」。我这里仍然是按照藕益法师的解释来给大家作一个说明。六道凡夫在这个问题上是以六根、六尘为所觉,以邪慧为能觉。因为他这个时候还没有开智慧,但邪慧是不是也是智慧呀?相对那个正觉智慧来讲,它是有漏,所以它就成了见思烦恼。邪慧——我就是我,六根、六尘是我所。那么通过观照,心由粗变细,由暗变亮,观到所感觉的这种粗心消除,它的位置就超越了在同居土的烦恼浊,位在七信。

二乘修行人以真谛为所觉,因为他已经证到了真谛,证到了人我空;以空慧为能觉,证到人我空是空慧。他这个时候明明白白,知道自己的分段生死已经了脱。那么进一步把心变亮变细,把这个一念觉来觉到我已经证到四果罗汉了,把这个觉破除掉了,也就是破除一分法执而超方便有余土烦恼浊,进入菩萨的实报庄严土,果位在十信位。大家注意,前面的七信到后面的十信位等等都只能作为参考,不要当真。这是藕益大师的方便说。他也可以直接到妙觉位,龙女还在畜生道,她都直接到妙觉菩萨。

「菩萨以二谛为所觉」,这里的菩萨已经证入人我空与法我空,他马上就明白,这一切万法都是我啊!所以这时他不需要佛再来关照,他可以直接就从空出有,以空和有这二边作为所觉来观照,当下就转过来。

「以道慧为能觉」,在这种情况之下,心由粗变细、变亮,并且超越出这种境界,就超出这个实报庄严土的烦恼浊,而证入常寂光净土,果位应该是在初住位以上。

「佛以中谛为所觉,以佛慧为能觉」,大家要注意,这里的佛,实际上就是讲圆教菩萨和别教初地位以上的菩萨。所以别教初地以上的菩萨可以列入圆顿位。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呢,心会进一步变细、变亮,可以说从初住位一直到妙觉位,他可以成就于一时,成就于一念。这是讲在破除第四个结,「觉结」。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这是破除第五个结,「空结」。

六道凡夫在这个位置是「以有名生,以无名灭」。所以六道凡夫一切的行持都叫有漏之行,不是漏在有中,就是漏在无中。那么通过见了一心三藏以后来观照,或者通过无量无量劫那种外道苦行来观照,能够超出这个境界,就能够超出同居土这个众生浊,果位在七信位。

阿罗汉、辟支佛这二乘修行人呢,他以生死为生,偏真为寂灭,但这还是有漏。所以心由粗变细、变亮,超出这种境界。也就是说把人我空这种境界空掉,就超出方便有余土这个烦恼浊,位置在十信位。

通教菩萨和别教十回向位以前的菩萨,都是以二边为生灭,这个二边就是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这两边,也就是真空和妙有这两边为生灭法,中道为寂灭法,证到了中道是寂灭。

「成漏无漏行」,「漏」还漏在中道,「无漏」就是把两边圆融为中道。但中道还是有漏,仍然带有次第三藏这种境界。那么通过进一步地观照,就可以破除了这种境界。

「则超大道心众生浊」,位置在初住位以上,圆教初住位以上,他已经达到一心三藏的境界。

注意,圆教一心三藏已经不是那个什么所谓的中道。圆教的中道是第一义中道,了义中道,它包容一切的万法。别教的中道是不了义中道,是亦有亦空。圆教的中道是非有非空,即有即空。所以菩萨在这个位的果位是初住以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大奉打更人 男欢女爱 艳海风波 恰似寒光遇骄阳 很纯很暧昧 都市极乐后后宫 一品神医倾城 全能照妖镜 贵女种田忙 快穿之推倒神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征程 都市花缘梦 位面商人 世界不需要魅魔拯救 修神外传 仙植灵府 武侠从神雕开始 墨桑 
经典收藏逆青春 梦幻香江 网游之血御天策 渡仙玄记 桃运特工俏佳人 我在香江当陀枪师妹 重生逃命,竟敲开京圈太子的房门 青梅竹马但嘴硬 海贼:我两面宿傩,乱杀 江湖公敌,从我做起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快穿了解一下只在女尊世界做任务 凤凰谋之吸血凰后 星耀香江 快穿之大佬自救系统 退婚另娶?成全你,当皇后不香吗 [综]滚开,渣男 被忽悠下山:师妹她手撕五份婚书 星球大战:赤红之瞳 快穿之干啥啥不行,生娃第一名 
最近更新惊!我家杂货铺成精了 重生在空间,房子被夺前 穿成渣渣女配?我贴贴老婆求苟命 异世曲神成神之旅 位面男主有点甜 风华正茂再重逢 换嫁八零:新婚夜队长起来洗床单 快穿:主神大人他蓄谋已久 修炼千年所向无敌 霸道队长心尖宠:大师萌妻超会撩 虎与柠 我,AI 月渡春宵 团宠崽崽奶呼呼 慧元界之林凡传奇 四合院之你说啥?傻柱是我老公! 顶级恋爱脑的觉醒 合租室友竟是两条龙,还想教我飞 黑白灰的世界 微微下着雨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txt下载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