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首页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回八零:我家拆迁分了半条街 明末边军一小兵 我把白莲花女主逼疯了 绣色可餐 快穿,渣儿!给你点颜色看看 我的同居女神 科技巨头 乡村猎艳记 恶魔少爷别吻我 穿越民国,我随身一处惊天宝藏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全文阅读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txt下载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4讲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这段经文我们不可以用那种神通的境界来说得天花乱坠,这是表万法同一个本体。

如来从胸卍字:「卍字」,表无漏性德,是吉祥的标志,是释迦牟尼的三十二相之一。卍,还比喻为法轮。这个「卍」字是不是像个轮子?它转转转,车轮转来转去是不是把地上高低不平轧平了?就是表证平等心,万法都是一体,把种种的迷惑颠倒妄想都推平。我们就是转「一心三藏」这个法轮,万法都是我,是不是一个平等心呢?通过转「一心三藏」这个法轮,我们由凡夫的生死彼岸而过渡到佛菩萨涅盘的彼岸。涌出宝光:表智慧。我们讲了「一心三藏」,破除了邪知见,是不是「从胸卍字涌出宝光」?

其光晃昱,有百千色:这是表我们有无量的智慧德能。无量就是无量,我们不仅能做佛做菩萨,还能做鬼做畜生,做乌龟王八,做泥巴瓦块。如果一个人的心不能做泥巴瓦块,他能不能做佛?不能。圆顿大法,烦恼即菩提,苦即是法身,造业还是解脱。你信不信?地狱、饿鬼、畜生,无非诸佛法身真常。明白这个道理,只在于你感到哪一样自在你就往哪方面去用心而已。

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这是表整个尽虚空遍法界无穷无尽。「十方」,是无量的方向,按照世间人的习气把它说为东、南、西、北四方,再加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共十方。以这十个方向代表无量的方向,向整个的宇宙空间扩散,无穷无尽。

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件事、没有一个时辰、没有一个方向、没有一个动作不是我们的真心所变现,这是「遍灌十方所有宝刹」,所有宝刹表一切的万法。「诸如来顶」,任何一个法都是如来。这里的「顶」,表道交感应,表我们的智慧德能。

「遍灌」,无一不「遍」,不漏一法、不漏一人。只要有人讲「一心三藏」的道理,泥巴瓦块都能得到加持。谁把这个问题观照得深刻,谁得大利益。为什么?就是因为你这一念已经包含了十方三世一切万法。《妙法莲华经》讲得更为具体:一念信解「如来藏」,胜过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无量法门无量百千万亿年功德的无量倍。佛并不是鼓励我们,也不是恭维我们,佛是讲真话,就看我们信不信。那么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功德?因为我们的心力大了,心里光亮了,所以包括泥巴瓦块都能得到受益。一念信解「如来藏」,就是一念回归到大光明藏,叫「入流圣人」,你永远不落六道轮回。这个法要好好地往细处观照。

「所有宝刹」,一粒微尘、一根草叶、一堆狗屎,都是「宝刹」。你们听我这样讲法,害怕不害怕呀?牛屎狗屎、黄金白银都没个真实,都是我们的同分妄见。真正一念信解「一心三藏」,你就是「从胸卐字涌百宝光......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尽虚空遍法界都在你一念之中,你的心已经包容了整个宇宙太空一切的一切。要常作如是观照啊!祖师大德讲,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沙门一只眼。这一只眼就是一念,就是我们的智慧眼,就是我们的法眼。我在法会第一天写的那首偈子:「六动一时法眼明」,就是讲这个法。

旋至阿难,及诸大众:上面是讲普遍,下面是讲特别,特别把「阿难」和「诸大众」点出来,表上齐诸佛,下至众生。生佛一如,无所欠缺。

吾今为汝建大法幢:非《法华经》《楞严经》「一心三藏」不可言「大法」,「大法」就是「一心三藏」。「大」,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幢」,是条幅。名将出征时,军旗一竖,条幅一挂,既可鼓舞军心,又可震慑敌人。这是表一种力量。那么这个「大法幢」,就是大佛顶首楞严王,以「一心三藏」作为大法幢号令天下,不可思议。无量的法门、无量的经典都在这大法幢的统辖之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纲举目张」——以「一心三藏」为纲,以无量法门为目,纲举目张。万法都要以《楞严经》为纲,它对一切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既是一个独立的法门,又是一个普遍的法门;它既能单独成就你,又可以先帮你开智慧,然后你任选一个法门都能成就。为什么?无量经典的第一句话是不是「如是我闻」?《法华经》《楞严经》就是讲「如是我闻」。

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妙微密,性净明心」,就像这样的名相概念在《楞严经》已经出现好几次了。「妙」就妙在「一心三藏」,即空、即有、即中;「微」就微在我们不容易感觉到。我们当下就是「一心三藏」,你之所以感觉不到,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你本身就是「一心三藏」,你却把自己当成了名闻利养、六道轮回。「密」在哪里?它就藏在你身上。一旦开了智慧,当下现成的,不劳修证。怎么不劳修证?我当下就是佛啊!圆顿大法一步登天,你懂得了你是佛,当下即是佛。

「性净明心」,「性」,分别法来讲,透过现相看实质,就是我们的空性、真心,就是「阿弥陀佛」的「阿」,是我们的本性;「净」,是来解释「性」和后面的「明」。怎么个「净」呢?性也好,相也好——后面的「明」就是相,就是「弥陀」——都是清一色,一个人一个念。过去、现在、未来没有其他人,就是一个人,就是一个念。「心」呢,就是概括「性净明」,就是一个心,就是一个念。

得清净眼:「清净眼」就是法眼,就是智慧眼。我们以「清净眼」——以法眼、以慧眼,就知道一切的万法都是我。圆顿大教的明心见性只能从《法华经》《楞严经》来当下成就。佛在《大般涅盘经·如来性品第四之三》这样讲:阿罗汉、辟支佛的慧眼是肉眼——他那个慧眼虽然见到了人我空,能看到恒河沙数世界里的种种现相——但他是肉眼。为什么呢?他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他都不知道自己的耳、目、手、足是怎么回事。而受持《法华经》《楞严经》大乘经典的人,肉眼就是佛眼。我们现在没有开天眼,也没有看到什么,但是我们能见到真心,能见到一切的万法都是我,而且刻骨铭心、深信不疑。

这句话我们记好,往往有些人以外道神通来问难受持《法华经》《楞严经》的人:你能看到天堂是怎么回事吗?你能看到两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开法会的场景吗?这是一种鬼神通,连阿罗汉的神通慧眼、天眼都是肉眼;可是读懂了《法华经》《楞严经》,你就是佛眼。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

佛在这里还在紧追不舍:到底你用什么东西来见?因为前面佛已经呵斥他了,说这不是他的心。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阿难仍然是着相。那跟普通的凡夫回答没有二样,换作我们也是这样回答。你说你那个光明怎么形成的?肯定是由身体放出的光。

阎浮檀金:「阎浮」,是一种树名,这里涉及到地球的地理情况。太阳系以须弥山为中心,须弥山脚有四大洲,南边的就是南瞻部洲,也叫南阎浮提,地球是南瞻部洲的一个小岛而已。南瞻部洲盛产阎浮树,故又被称为南阎浮提。「阎浮檀金」,是流经阎浮树间之河流所产的沙金。此处用「阎浮檀金」来比喻佛的形体非常殊胜,也就是常讲的「紫磨金色」。

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他还在着相,认为是从皮肉里放出来的。「赩如宝山」,金光赤焰,犹如一座宝山。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身体都有光,这是真的。那么,这个光是由皮肤发出来的,还是由心发出来的?《阿弥陀经》讲的「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那就是讲因果报应,依报随着正报转,那就是花开莲现。你是什么样的心,就放出什么样的光。

《楞严经》讲的一切法我们都可以自己去亲证,只要把心放细,从对名闻利养的执着来反观自性本心。将来在往生的过程中,就靠自性的光明来成就自己。你走到哪里,天上天下都有无量的护法来护持你。因为天人鬼神都开了天眼,谁的光亮怎么样他们都知道。要会用心,修持好自己的心性才能成就。这个不是可以装模作样的,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你只要深信不疑:「我已经把我的整个身心奉献给如来家业」,你高枕无忧。别人再怎么吹捧你,你别当回事,大家明白吗?那都是假的。必须是自己知道自己。

那么,我们在对外界的回话要有智慧。比如说有些同修问我,「那你明心见性了没有?」因为我是个讲经的法师,我说,「我明心见性不明心见性与你没有关系,我也不会给你讲。」他问为什么?我说,「我为了保护你。我讲我没有明心见性你马上就轻慢我——你没有明心见性你讲什么经?我说我已经明心见性了,你不相信,你说我吹牛。这个没有必要跟你讲,只有我自己知道。」各人管好自己就行,大家明白吗?心一回光返照,明白整个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变出来的,深信不疑,你就是明心见性、你就是佛。这是不是佛在《法华经》给我们肯定了,给我们授记了?

我实眼观:我确确实实是用眼睛看到的。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五轮」,这是指五个手指,「五轮指端」,张开就是掌、捏起来就是拳,手不动的话不能称为拳。那么是手动了还是心动了?如果没有心,人死了以后你手会不会这样抓来抓去?不会的。我们要在这个上面细细地用心。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这是佛在套他。佛讲,如果没有这个手的话,能不能握成拳?那么因为阿难他执着用眼睛看,所以这个比喻就是在讲,如果没有眼睛能不能看。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看阿难多乖,「嗯,是的。」他毕竟比不上佛的智慧,一套就套住了。他肯定佛的说法是对的。他如果想一想,「这么个道理你还用问吗?」他也许就能开智慧。往往人家问你一个司空见惯的东西,这里面必然就有文章,你就要注意。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你觉得这个比喻合适,也就是说你认为没有眼睛不能见,这个道理不能成立。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为什么?如果没有手肯定不能握成拳。彼无眼者,非见全无:那没有眼睛的人,并不是就没有见。

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盲人就是这样的情况,我们眼睛一闭是不是也是一样的道理?你们开眼看到灯光,眼睛闭起来能看到什么?能看到黑暗。

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怎么「见何亏损」呢?因为眼睛是光明球,那个光明球没有了,现的是黑球,它就见黑球。它亏损了没有?没有亏损。天人、阿罗汉、辟支佛可以见好几个大千世界,那我们只能见十公里之内的范围,我们见亏损了没有?没有,我们的见跟他们的见一模一样,而且都是一个见。那为什么我们只能见十公里?是因为被我们自己烦恼习气障碍住了,大家明白吗?所以我们就要破除我们的烦恼习气。

所以见没有亏损,这个见,你烦恼习气来了它就见烦恼习气,在十公里范围中是不是烦恼习气?妙就妙在这里。佛来见佛,凡来见凡,因为万法都是一个念,都是一个见。所以「见何亏损」要这样理解。正因为见从来没有亏损,方能示现出它没有亏损。如果它只能见佛、不能见凡夫的境界,只能见万法的大千世界、不能见这小小的空间,那它还真成「亏损」了。它既能见大也能见小,证明它没有亏损。所以法就靠我们心里怎么想就能怎么讲。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

他还在钻这个牛角尖,他认为暗就不是见。他这样认为。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暗有别?为无有别?

这第二个比喻是说,盲人看到的暗,与正常人在黑暗的房子里看到的暗,是有区别还是没有区别?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都是黑暗,没有差别。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见眼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这个比喻是不是很有意思?有一个盲人,只能看到黑暗,突然眼睛治好了,可以看到种种色尘了,如果这个叫做眼睛能见的话——那么在黑暗中的人因为开灯看到了光明,这个就应该叫做灯见了。

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灯能看到东西还叫灯吗?那就叫眼睛了。又则灯观,何关汝事:那灯能看到与你有什么关系?

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为什么眼睛能见呢?我们眼睛随着房子里的黑暗能够见到黑暗,随着房子开灯就能见到灯光,我们眼睛随缘显见,而不是灯能见。

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盲人因为恢复光明而重见光明,不是因为开眼能见,闭眼就不能见了。开眼能见到明尘,盲眼能见到是暗尘。眼睛可以显色,而能见的是你的心,不是你的眼睛。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阿难不敢犟嘴了。心未开悟:仍然不能明白真心在哪里。犹冀如来,慈音宣示:他心态是好的,还要听佛继续详细的开示。我们「心未开悟」的同修也应该以这种心态来听法,你不要以嫉妒心、逆反心来对待师父的讲法。合掌清心,伫佛悲诲:对待善知识,对待大法,放下我执,以诚恳心随文入观。随着老师的教诲来观照自己的自性本心,千万不可以以逆反心理对待。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兜罗绵」,是印度的一种小棉花,白而嫩,极其柔软,以此来比喻佛手。「网相」,每个人都有手纹,不一样。手纹就可以揭示我们今生今世的智慧、福报等信息。看手相也是一门学问,但是不能执着。那么作为再来的佛,他那个手相是不是更加殊胜?佛的手端,皆有缦网之相,而且有金光,所以叫「兜罗绵网相光手」。

开五轮指:就是伸出手掌。讲经说法就是「演讲」——「讲」是用嘴巴,「演」是用身体。指手划脚是不是叫演?摇头晃脑是不是也叫演?声音的大小长短也叫演,这是用肢体语言配合声音语言,更好地传达信息,形成一种气氛。当你对法理法义非常圆融、圆满、圆通的时候,你不想手舞足蹈也做不到,明白吗?当你仍然心存疑惑,心里有拘谨时,你想挥手都不习惯。想有演讲能力,就要逐步使自己达到圆融无碍。演讲时,演讲者要观察整个的会场,一举一动就要把气氛调动起来。有的人好打瞌睡,他讲一个笑话,气氛就起来了。讲课是一门艺术,要让听众感到是一种享受——当然,个别的人会有各种心态,他看不惯,又当别论。只要能使大多数人欢喜,你这个演讲就是成功的。诲敕阿难,及诸大众:「诲」,是教诲;「敕」,是帝王法王的命令。

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关于「鹿园」的由来,有一个大因缘。往昔时,印度有一个国王,带领文武大臣去打猎,把一个地方围得水泄不通。这个树林中有两群鹿,一群由释迦牟尼带领,一群由提婆达多带领,各有五百只鹿。释迦牟尼和提婆达多都是两个老修行啊!这是他们过去世中就示现畜生相来教化众生。诸佛菩萨既可以示现人相、天相,也可以示现鬼相、畜生相。这两个鹿王就商量:这样下去到最后不就得被他们赶尽杀绝了?怎么办?后来商量了一个主意,一起来见国王。

国王一看到两只鹿来给他讲话,感到很惊奇。怎么鹿还会讲人话呀?鹿王就跟国王讲:「你把我们赶尽杀绝,你也只能快乐一时。不如你把军队撤回去,我们每天送一只鹿给你进贡,这样你每天都可以吃到鹿肉,我们又可以繁殖后代。」国王一想:哎呀,这个鹿还能讲人话,而且讲得很有道理,就撤退了。

过了几天,在提婆达多的队伍里派了一只母鹿要去送死。母鹿就流着眼泪跟提婆达多讲:「我不是怕死啊!我肚子里怀孕了,能不能先派其它的,等我把鹿生下了以后再去进贡吧。」提婆达多说:「不行,谁也不愿意早死一天,轮到你就派你去。」母鹿没有办法,就找到释迦鹿王把情况讲了一下:「我们的王不允许,你能不能帮我想个办法?」释迦鹿王一想,达多鹿王讲的话也对,谁愿意去早死?然后说:「这样吧,我代替你去吧!」

释迦鹿王走到国王面前,国王感到很奇怪,说:「难道你们的鹿已经被吃完了,轮到你这个做王的来?」释迦鹿王把这个情况讲了以后,国王被感动,讲了四句偈:「汝是鹿头人,我是人头鹿,我从今日后,不食众生肉。」然后下令,从此以后不准打猎,而且保护鹿园。从那以后,这个鹿园就变成了修行的道场。

「阿若多五比丘」,「阿若多」就是大家熟悉的憍陈那,也叫憍陈如,也就是《金刚经》里的歌利王。太子刚出家时,净饭王命令憍陈那等五位大臣把太子找回去。他们找到太子说:「你若不回去,我们怎么敢回去交差?」但是,悉达多太子很果断,把自己的头发砍下来:「就说你们已经找到了太子,我坚决不回,与你们没有关系。」可是再怎么讲,这五个大臣也不敢回去,就跟在太子后面修行五年,这五个人因为各种原因先后离开佛,去了鹿苑。

所以佛最初成道时,就考虑先度谁?然后在定中看到这五个大臣都是自己过去世中的仇人。所以佛发了一个愿心:成道以后首先度自己的冤亲债主,并不是首先度自己的恩人。我们想想,连冤亲债主都能度,还有谁他不能度?

「阿若多」,译作「最初解」,也叫「解本际」,因为憍陈那比丘是佛弟子中第一个证果的人。佛把小乘苦、集、灭、道四圣谛宣布了两遍,憍陈那当下证四果罗汉。他从听经闻法直证四果罗汉。舍利弗听马胜讲了四句偈,首先证初果罗汉;再听佛把苦、集、灭、道四圣谛讲完了,当下证四果罗汉。

这个法对我们也很重要。不仅是大乘法,即使是小乘法,你个人相信、悟解的程度不一样,成就的速度也不一样。他一听就明白,一明白就刻骨铭心、深信不疑,证四果罗汉。钝根之人,对法存有怀疑、信得不深的人,从初果罗汉到证四果罗汉要七返人天——七次做人、七次升天,在人间的寿命很短,在天上的寿命很长啊,也不知道多少个百千万亿年。即使证到三果罗汉以后再证四果罗汉,就跳这一级,钝根之人还得多修二十万大劫——一个大劫少说五十二亿年,多说百亿、千亿、万亿年。想一想,听经闻法何等重要!

佛讲依法不依人、依了义法不依不了义法。了义法,自古以来公认的就是《法华经》《楞严经》。无量劫的了生脱死的功德,修圆顿大法可以成就于一生、一时、一念,只看你会不会用心,只看你认可不认可《法华经》《楞严经》。每当讲到这些问题,我们都感慨万分。为什么人家当下就能成就?就是他信得很真实。

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客」,是执着于这个肉团身是我,其实它是我所;乃至六种意识心也不是我,也是我所,是真心示现出来的一个形相而已。实际上它是客人,不是主人。「尘」,是我们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从人事环境到社会环境到自然环境,乃至在名闻利养里执着。因为这两个问题,使得我们不能成就菩提果,不能证得涅盘果。

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这也是佛教化众生的一种艺术。到一定时候,别开生面,不光是由自己在这里讲,这时如果再换一个人、换一种口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往往就能起到妙用。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憍陈那:就是前面那个阿若多。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解名」,就是阿若多。「长老」,我们在前面讲「上座」的时候讲了「四种上座」,也就可以叫「四种长老」,是一个意思。

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这个不用解释。有没有人没做过行客的?去旅店也好,朋友家也好,住好了,就要离开。那毕竟不是你自己的家。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俶装」,就是把东西整理好;「前途」,就是奔向前途,离开。不遑安住:他不会安闲自在地住在那里。

若实主人,自无攸往:那么客人走了,那开店的老板会不会说「客人走了,我也走了」?会不会?走了谁赚钱?傻瓜。这是比喻法性常住不灭。「攸」,就是所的意思,自无所往。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打比喻,真心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主人,整个的六道轮回——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道,是不是都是我开的旅馆呢?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这是解释「尘」字。

新霁:雨过天晴以后,露出了太阳,叫「新霁」。这个时候空气比较清爽。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在过去人家一般住茅草棚,难免从墙缝里偶尔一下有光射进来。那么射进来的时候,家里那时候是不是还有微尘飞?

尘质摇动,虚空寂然:虚空之内森罗万象、千变万化,虚空有没有动啊?所以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不变,你怎么样变他都不变,这是叫我们回归自性。所以在这里「尘质摇动」,首先抓住当下。「摇动」在哪里?在六道轮回受苦受难。所以我们真心本来面目是不是镇定自如?「虚空寂然」,虚空还一本正经。「寂」是如如不动;「然」,是这个样子。尘怎么摇动,虚空都不动。

澄寂名空,摇动名尘:这里的「澄」表清净心,这里的「寂」表自在身。以摇动者,名为尘义:憍陈如解释:「哎呀!这个肉团身这个妄心是客;见性才是主人,才是真我。本来我是虚空,我却只把摇动的浮尘当成自己。」把这个看破了,当下是不是就是主人了?当下是不是虚空了?憍陈如当下证四果罗汉。

证四果罗汉的时候到讲《楞严经》的时候已经好几十年了,他有没有当下就到火葬场去?是不是成佛、成阿罗汉都是活着走啊?可是我们现在变成什么东西了?现在大倒退!以为到临死的时候请大家来助助念就可以送往生成佛。诸佛菩萨三藏十二部经没有这个说法。人都是活生生地证果、了生脱死,不是等死了以后去证果、去了生脱死。有些人把往生就理解为死。从开始讲《楞严经》,我们就已经往生,天天讲,天天在提高往生的品位。

佛言:如是!

佛予以印证。菩萨讲法,佛在场印证,此法就不叫「论」,叫「经」。如果讲这部经时佛不在场,是菩萨所讲,就是同样的话也只能叫「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艳海风波 花都太子 很纯很暧昧 都市极乐后后宫 一品神医倾城 重生之女将星 明末边军一小兵 全能照妖镜 贵女种田忙 快穿之推倒神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征程 青叶灵异事务所 位面商人 修神外传 武炼神帝 将军好凶猛 武侠从神雕开始 
经典收藏逆青春 影帝 渡仙玄记 灵蛇转世镇百怪 我在香江当陀枪师妹 重生逃命,竟敲开京圈太子的房门 青梅竹马但嘴硬 走绿茶的路,让她无路可走 琳琅诡事录 海贼:我两面宿傩,乱杀 江湖公敌,从我做起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快穿了解一下只在女尊世界做任务 凤凰谋之吸血凰后 星辰下的魔法师 快穿之大佬自救系统 [综]滚开,渣男 我在异世界屠神灭国 离奇的事情 星球大战:赤红之瞳 
最近更新惊!我家杂货铺成精了 重生在空间,房子被夺前 穿成渣渣女配?我贴贴老婆求苟命 位面男主有点甜 修炼千年所向无敌 虎与柠 慧元界之林凡传奇 中间地带 弹丸论破TS 霍格沃茨的女巫 结婚两年未见面,军医老公回来了 重生七零美女画家拿捏工程师 穿越后冷王每天都黏我 崩坏:守梦的无想者 我的女友是霸道总裁2 通冥书店 人家鉴宝你鉴墓,可太刑了 帝皇侠在爱情公寓之世界大乱炖 逍王爷的小娇妻 精灵闪光开局选什么好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txt下载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