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奇案录

南瓜乌龟

首页 >> 古今中外奇案录 >> 古今中外奇案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江山美色 将军好凶猛 庶女有毒 富贵小丫鬟 我要做皇帝 明朝那些事儿 北朝求生实录 伐清1719 
古今中外奇案录 南瓜乌龟 - 古今中外奇案录全文阅读 - 古今中外奇案录txt下载 - 古今中外奇案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4章 出圈的野马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明朝的天启年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暗流涌动的时代。皇帝们高高在上,手握重权,却往往沉溺于奢华淫逸之中,他们的昏聩无道,让整个社会风气败坏,犹如一艘破旧的巨轮,在风雨中摇摇欲坠。

就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一桩离奇至极的大案,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轰动了整个大明王朝。

故事发生在风景如画的江苏扬州城。城中有一位富甲一方的财主,名叫张乐。他二十岁时娶了美貌贤淑的靳氏为妻,两人恩爱有加,不久便诞下一子,取名隽生。

张乐早年以丝绸生意起家,后来转行做起了茶叶生意。他凭借精明的头脑和勤奋的努力,将江南一带的名茶运往四方,生意兴隆,家财万贯。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名下的田地房产越来越多,便不再愿意四处奔波,于是在扬州城里开了一家规模宏大的宜和茶庄,雇了几个精明能干的伙计,自己则过上了悠闲自在的掌柜生活。

张乐闲暇之余,却常常带着年幼的隽生出入茶楼瓦肆,流连于各种热闹场所。这些地方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皆有,有人担心隽生会受到不良影响,但张乐却不以为意。他自信自己能够教导好儿子,不会让他受到任何坏的影响。

命运却往往充满了未知和变数。就在这个繁华而复杂的世界里,一场惊天大案正在悄悄酝酿,而隽生,这个看似无忧无虑的少年,却意外地被卷入其中。一场悬疑重重的探案之旅,即将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明朝末年展开……

在扬州城的繁华街巷中,张家的独生子张隽生无疑是个独特的存在。他生于富贵之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到大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优渥生活。他的衣着光鲜亮丽,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这让张隽生养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尽管张乐看在眼里,却并未过多干涉,他觉得儿子天性如此,不必强求。

张乐非常注重对隽生的教育,特意聘请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来教他琴棋书画。隽生七岁时开始上学读书,然而张乐却对先生特别交代,不要过于严厉,要让隽生自由嬉戏。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头脑灵活的儿子。隽生确实聪明伶俐,虽然学习时常心不在焉,但也能勉强应付过去,样样都学一点,足以让张乐感到满意,更加坚信自己的儿子是个风流倜傥的人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隽生渐渐长大,到了十六岁的年纪,他容貌俊朗,美如冠玉,成为了扬州城里赫赫有名的美男子。然而,他的名声却并非因为他的才华或品德,而是因为他整日与一群公子哥儿混迹在一起,游荡于烟花柳巷之中。他不仅热衷于出入娼门妓馆,还与男孩子们玩起了鸡奸之类的把戏。他既是别人的同性恋对象,也去寻找自己的同类,经常彻夜不归,十天半月都不回家一趟。

张乐夫妇得知儿子的行径后,虽然多次劝诫,但隽生却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他沉醉于这种放荡不羁的生活中,无法自拔。转眼间,他已经十九岁了,却依旧不务正业,整日游手好闲。张家的未来,似乎被笼罩在了一层厚厚的迷雾之中,让人看不清方向。

在那座繁华与市井交织的古城里,张乐夫妇面临着一个令人挠头的难题——如何驯服那颗游离于家门之外的儿子的心。张乐,这位深谙世故的家长,深知儿子在外界的浮华世界中早已阅尽千娇百媚,普通的女子恐难以留住他的视线。于是,他与妻子靳氏共谋,决定寻找一位绝色佳人,不仅需姿容出众,更要有震慑人心的魅力,使儿子心生敬畏,甘愿收敛浪子行径,安心归家。

靳氏对丈夫的见解深表赞同,夫妇俩如同侦探般默契配合,开始在人际网络中悄然布线,借助媒妁之言的力量,寻找那能唤回浪子之心的“锁心之钥”。然而,世事难料,门当户对的家族虽不乏其数,但兼具美貌与贤良的闺秀犹如凤毛麟角。每当探听到一位容貌出众的姑娘,对方家族又因张氏独子放荡不羁的名声而退避三舍,婚事屡屡告吹。时光荏苒,这一寻找之旅竟持续了一载有余,仿佛陷入了一场无形的迷局。

就在夫妇俩几近绝望之际,命运的转机悄然而至。一日,一位神秘的媒婆踏进了张家门槛,带来了一个远在扬州城郊、距此七八十里之遥的秘密线索。那位女子名唤吴三姐,乃教书先生吴天佑膝下的掌上明珠,排行第三。吴家书香门第,吴天佑为人正直,性情敦厚,膝下育有三女,另有一名义子吴周。两位长女已嫁作人妇,家中仅剩三姐与义子相伴二老,日子虽清贫却温馨和谐。

吴天佑夫妇眼见张家家业兴隆,内心暗自欢喜,期盼这门亲事能为三姐带来安稳的生活。而若三姐顺利出嫁,他们便只剩下一桩牵挂,那就是为视如己出的义子吴周觅得一位良配,以圆其人生完满之愿。这场婚事,似乎不仅是张乐夫妇寻女锁儿心的策略,亦承载着吴家两老对子女未来幸福的深深期许,更像是一场关乎两家命运交织的微妙博弈,悬念重重,引人探寻其后的波澜与结局。

在那广袤乡野的深处,流传着关于吴三姐的传说。她并非寻常女子,而是世间罕见的绝色佳人,端庄秀雅如画中仙,其容颜之美足以令落雁敛翅、百花失色。她拥有一副浑然天成的鹅蛋脸庞,挺拔的鼻梁如雕塑般精致,柳叶般的弯眉下镶嵌着一对顾盼生辉的大眼,樱桃小口含笑微启,两颊酒窝荡漾,举手投足间皆是摄人心魄的魅力。更难得的是,吴三姐腹有诗书气自华,举止谈吐无不透着知书达理的气质,对父母更是恭顺孝敬,堪称内外兼修的典范。

张乐夫妇耳闻如此奇女子的存在,犹如在茫茫人海中捕捉到了一丝破解家中谜团的曙光,顿时心潮澎湃。他们迫不及待地踏上探访之路,亲眼见证吴三姐的风采。果不其然,甫一相见,夫妇俩即被三姐那超凡脱俗的美貌所震撼,内心暗自窃喜:假若自家浪子张隽生能娶得如此温婉可人的妻子,想必再无心力在外招蜂引蝶,浪荡生涯终将画上句号。

欣喜之余,张乐夫妇果断采取行动,委托媒人速速交换双方生辰八字,选定吉日良辰,一切繁文缛节紧锣密鼓地展开。未几,一支喧闹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伴随着欢快的吹打乐声,乘着华丽的花轿,将吴三姐从遥远的扬州城郊接进了张家大门,犹如一场精心策划的解谜仪式,为张家夫妇长久以来的心病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婚礼当日,张隽生与吴三姐在众人的瞩目下,依次向天地、双亲、彼此虔诚行礼,随后携手步入洞房。夜幕降临,红烛摇曳,张隽生在昏黄灯光下凝视着身畔的新娘,只见她面庞皎洁如皓月当空,乌黑秀发如云般披散,细眉轻描,朱唇淡点,身姿曼妙,风情万种。面对如此佳人,张隽生心神激荡,难抑冲动,急切地褪去衣物,跃身上床,展开了一场激情如狂风暴雨般的洞房之夜。

这一对新人,一方是情场老手,熟稔各类撩拨之术;一方则是初尝人间情爱的娇柔花朵,娇嫩得仿佛一触即破。他们在爱河中翻云覆雨之后,彼此紧紧相拥,低语呢喃直至深夜。

随着吴三姐这位倾城佳人的入门,张隽生的生活轨迹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往昔浪荡不羁的他,如今面对家中这份稀世珍宝,内心欢愉难以言表,决心摒弃旧习,专心致志地过起居家生活,那些曾经引诱他游荡街头巷尾的诱惑,此刻皆化为过眼云烟。

张乐老怀大慰,嘴角挂着一抹狡黠的微笑,对母亲靳氏道:“您瞧,有了这么个天仙般的媳妇,隽生怕是再没心思流连外头那些腌臜地界了。”言语间,尽是对儿子浪子回头的期待与满意。

靳氏听罢,眼眸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应声道:“可不是嘛!任凭那烟花柳巷的莺莺燕燕再怎么搔首弄姿,哪里及得上咱们三姐半分?我看这回隽生是彻底收心了,照这般势头,要不了多久,咱们张家就能添丁进口,抱上胖乎乎的小孙子了!”母子二人的心愿在空气中交织,仿佛已预见了家族兴旺的未来。

果不其然,婚后半年的时光里,张隽生如同变了个人,对吴三姐形影不离,呵护备至。他痴迷于三姐那宛如嫩藕般细腻雪白、如水蛇般柔滑撩人的肌肤,甘愿沉浸在这份独享的温柔乡中,再无暇他顾。

而吴三姐不仅以绝美容颜惊艳世人,更以贤良淑德赢得满堂赞誉。自从踏入张家门庭,她便将勤勉孝顺的美德贯彻始终,无论是机杼声声的纺织房,还是烟火缭绕的厨房,乃至门内门外的琐碎家务,无一处不见她忙碌的身影。白天,她恭敬侍奉公婆,体贴入微;夜晚,则柔情蜜意地陪伴丈夫,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张隽生如沐春风。她的到来,仿佛给这个家庭注入了和谐的魔力,使得张家上下和睦温馨,左邻右舍看在眼里,无不交口称赞,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张隽生与吴三姐成婚后,一度沉浸在甜蜜的梦幻生活中,日间仿佛饮尽甘甜的蜜糖,夜晚则在激情的海洋中畅游,轻易便陶醉于这份唾手可得的浪漫。然而,世事无常,六个月的蜜月期如同短暂的春光,转瞬即逝。张隽生内心的欲望之火再度燃起,他开始质疑家中的娇妻再美,终究比不过外头野花的芬芳诱惑。尽管三姐姿色出众、身材曼妙,但在床笫之事上略显青涩,对他的风流手段偶有抵触,这让张隽生愈发怀念那些善解人意、风情万种的妓女与娈童。久而久之,他重蹈覆辙,效仿父亲张乐,再度流连于烟花柳巷、茶楼酒肆,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留下如花似玉的吴三姐在家中黯然神伤。

某日清晨,张隽生察觉到三姐郁郁寡欢,便佯装关切地询问:“娘子可是身体不适?有话不妨直言,莫要独自闷坏身子。”

吴三姐强忍泪水,娓娓道出心底的忧虑:“妾身离家已有半年有余,当时家父身患哮喘,病情严重。如今远在他乡,我日夜挂念二老,不知病情是否好转。我心中迫切想回娘家探望,奈何路途遥远,又有七八十里之遥,加之身为女子,远行多有不便。这番愁绪萦绕心头,让我倍感困扰,不知如何是好。”

张隽生闻之,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心生一计,决定借此机会编造谎言,既能满足自己的风流逸兴,又能暂时安抚三姐。于是,他嬉皮笑脸地宽慰道:“娘子切勿为此事忧心,为夫愿代你走一趟娘家。常言道‘一个女婿半个儿’,看望岳父岳母本就是我分内之事,你只需安心在家,无需再为此烦忧。”言毕,他还故作神秘地挤出一抹微笑,心中却暗自盘算着即将到来的逍遥之旅。

吴三姐素来忠贞端庄,对丈夫张隽生的提议并未产生丝毫怀疑,反而被其所谓的孝心所打动,欣然应允:“夫君愿意代为探望二老,实乃善举。到了家中,切记替我向爹娘问安问候。行程匆忙,还望早日归来,免我挂念。”言罢,她满怀期待地看着张隽生,目送他开始准备出行事宜。

张隽生听闻三姐应允,心中窃喜不已,表面上却故作镇定,连忙回应:“娘子尽管宽心,为夫这就整理行囊,即刻动身,两三日内必返回家中。”随后,他迅速收拾金银细软,精心挑选了几样干鲜果品,装入精美的礼盒,又雇来一辆豪华马车,向三姐父母辞行后,便满心欢喜地踏上了“探亲”之路。

三姐伫立门前,目不转睛地望着张隽生渐行渐远,直至他的身影消失在视线尽头,才转身回到家中,继续默默操持家务。

正值春回大地,万物生机盎然,嫩绿的小草与杨柳在和煦阳光下吐露新绿,天空湛蓝如洗,一片宁静祥和。对于早已习惯放纵生活的张隽生而言,这样的美景无疑为他的逍遥之旅增添了几分愉悦。他哼着小曲,脚步轻快,犹如挣脱束缚的野马,直奔那充满诱惑的温柔乡而去,全然不顾身后那个为他担忧的妻子与期盼他归来的岳父母。

纯真善良的吴三姐对丈夫张隽生的“孝心”深信不疑,殊不知,这正是他蓄谋已久的脱身之计。半年的婚姻生活对习惯了花天酒地的张隽生而言,犹如牢笼般压抑难耐。此刻,他正苦于无正当理由逃离家庭束缚,忽逢探望岳父母之事,顿觉天赐良机,意图借机奔赴烟花之地,重温与那些红粉知己的风流旧梦。他计划在欢场尽情放纵之后,才姗姗前往吴家探病,届时只需带回岳父病情好转的消息,凭借三姐的单纯善良,料她不会察觉其中猫腻。

张隽生乘坐的马车并未如承诺般驶向远方,而是巧妙地在城中穿梭,最终停在了一处熟悉的所在——杏春楼前。这座位于湖畔的青楼,坐拥碧波荡漾的湖光,背倚蜿蜒的乡间小道,四周绿柳依依,脚下野花烂漫,堪称风月场中的绝佳境地。杏春楼在扬州城内声名赫赫,汇聚了一众才貌双全的名妓,她们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自然价码也是极高。出入此地者非富即贵,多为腰缠万贯的商贾与权贵之家的纨绔子弟。

张隽生甫一下车,便被昔日几位红颜知己热辣的目光锁定,她们蜂拥而至,娇嗔连连,责问他何故久疏问候,置姐妹们于不顾。他赶忙打趣赔笑,顺手取出本欲献给岳父母的精致果品,当作赔罪之礼款待这群风情万种的佳人。其中一位美艳姐儿迫不及待,未尝美食便拽着张隽生的手臂直奔二楼雅室,其余女子亦不甘示弱,坚持要他留下共叙旧情,一时之间,欢声笑语、娇嗔争宠之声不绝于耳。

正当张隽生在莺歌燕舞中游刃有余之际,楼梯口出现了一幅令全场为之侧目的画面。一位翩翩少年在一名女子的引领下缓缓走下,瞬间吸引了所有姐妹们的目光。她们纷纷簇拥而上,你一言我一语,热情挽留这位神秘来客,使得原本焦点所在的张隽生瞬时被冷落一旁,尴尬不已。心中暗自纳罕:这位风度翩翩的公子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令这些阅人无数的女子如此倾倒?

他好奇地凝眸望去,只见那少年身材适中,容貌出众,眉眼如画,唇红齿白,肤色细腻如瓷,透着健康的红润光泽,举手投足间既有男儿的英挺之气,又兼具女子的柔媚之韵,堪称雌雄莫辨。其华服丽裳随风轻扬,更显卓尔不群。那超尘脱俗的气质、恰到好处的神采、自信从容的步态,尤其是那份英气与柔情交织的独特魅力,令张隽生瞠目结舌。恍惚间,他似乎在那公子身上瞥见了自己理想中的影子,又像是唤醒了某个深藏心底的梦境,一时竟被对方的风采深深吸引,全然忘记了周遭的冷遇,心神随之飘摇,陷入一种难以言喻的迷醉之中。

原来,张隽生乃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同性恋者,相较于面对妓馆内诸多风尘女子,他对俊美的少年更是情有独钟,心驰神往。今日邂逅这位翩翩少年,他顿感魂魄颠倒,四肢酥软,仿佛全身力气皆被抽离。

那陪伴少年的女子目光锐利,早已洞悉张隽生内心的悸动。她迅速回身向那俊俏公子低语道:“来,二位公子,容我为你们引荐。”说罢,她一手牵起一人,笑盈盈地道:“这位是张公子,乃本地富商张乐的独子,金贵无比;这位是于公子,出身广东巨贾之家,同样身份非凡。瞧你们今日于此地邂逅,分明是冥冥中缘分使然,何不趁此良辰,就在众姐妹的见证下,义结金兰呢?”

张隽生与于得水四手紧握,四目交投,目光炽烈,情意绵绵,仿佛世间万物皆化为虚无,唯余彼此的存在。两人同属一个隐秘世界,心绪无需言语便能相通,指尖轻轻触碰,犹如磁石相吸,难舍难分。

良久,张隽生才从恍惚中回神,声音略带颤抖地询问:“敢问公子尊姓大名,府邸何处?”

那少年含笑回应:“小生姓于名得水,祖籍安徽。敢问兄台高姓大名,仙乡何处?”

“在下姓张名隽生,乃是扬州本地人士。”

周围的风尘女子们如众星捧月般环绕二人,其中一位已迅疾布置好香案,供奉天地,准备见证这场浮华岁月中的奇异因缘。顷刻间,张隽生与于得水在众人的瞩目下,结为异姓兄弟,一段隐秘而深情的故事在烟花柳巷悄然拉开帷幕。

张隽生与于得水义结金兰后,二人在众姐妹的簇拥下寒暄应对,随后张隽生慷慨解囊,恳请杏春楼的老鸨为他们安排一间静谧雅室,以便二人独处。置身其中,他们虽同为男子,却仿佛找到了异性之间的那种亲密无间之感。张隽生凝视着于得水那风度翩翩、兼具女性柔美的面容,心中涌起无尽的亲近之意。交谈间,他情不自禁地握住于得水的手,言语中充满了温柔与蜜意。

于得水感佩道:“张兄气质高雅,谈吐不凡,与兄初次相见,便觉似曾相识,仿佛神交已久。”

张隽生听罢,目光炽热地回应:“于弟在我眼中,宛若天仙临凡,相较之下,这杏春楼的女子们皆显得庸俗不堪。”

于得水闻言,面泛红晕,低头羞涩地倾诉起初识张隽生时的心境。在张隽生看来,眼前的一切犹如期盼已久的梦想突然成真,他甚至分不清自己是身处梦境还是现实。他愈发难以抑制内心的欢愉,情不自禁地将于得水拥入怀中,贪婪地嗅着他身上融合了脂粉香与体香的独特气息。

于得水在张隽生的热情感染下,愈发柔情似水,风情万种。夜幕降临,老鸨前来送膳并索要赏钱,他们竟全然忘记早已饥肠辘辘。用过晚餐后,那些风尘女子纷纷前来献媚,但张隽生此刻心系于得水,无暇他顾,随手抛出钱袋打发了这群“凡尘俗女”,支付了当晚的住宿费用后,便与于得水共赴榻上,开始了这段牝牡错位、禁忌难掩的秘事。

翌日,日上三竿,张隽生仍沉浸在昨夜的温存之中,迟迟不愿起身。反倒是于得水理智尚存,执意要前往广东探望病重的父亲,不容丝毫延误。张隽生竭力挽留,于得水却态度坚决,执意启程。

于得水神情哀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家父在广东病势沉重,特差人传信催我速归。如今不知父亲病情如何……”言至此处,他不禁悲从中来,泪水如断线珍珠般滚落,如带雨梨花般惹人怜惜,令张隽生看得心痛不已。

张隽生情不自禁地将他揽入怀中,再次给予深情的安抚,万分不舍地劝道:“贤弟切莫焦急,巧的是我家在广东有一位做高官的亲戚,若遇到困难,可求助于他。你年纪轻轻,独行千里,我愿陪同前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你觉得如何?”

“你真的愿意陪我一同去广东?”于得水惊讶之余,又充满期待。

“为弟弟,我愿两肋插刀!”张隽生斩钉截铁地回答,“原本我是要去探望岳父母,如今既然如此,我宁愿放弃此事,陪你一同前往广东,如何?”

于得水听闻此言,喜出望外:“有哥哥同行,实乃小弟之幸。只是如此一来,耽误了哥哥的事务,小弟心中实感不安。”

张隽生拍着胸脯,豪爽地笑道:“贤弟无需挂虑,事不宜迟,我们赶紧用过早膳,即刻启程。”于得水欣然应允。二人匆匆用罢早茶,张隽生又留下一笔丰厚的银两,两人携手并肩,踏上了南下广东的旅途。张隽生心中早已将探望岳父母一事抛诸脑后,只留下杏春楼的老鸨与那些风尘女子们,望着这对离去的“金主”,只能无奈地目送他们渐行渐远。

于得水本是风月场中游刃有余的浪子,有张隽生这位同道中人相伴,自是欣喜不已。他愈发施展浑身解数,曲意逢迎,扮作娇羞之态,白日里贴心搀扶,夜晚同宿客栈,极尽宠爱之能事,更不惜打破世俗禁忌,共享枕席之欢,将张隽生哄得如痴如醉。在这段南下之旅中,所有的饮食住宿开销,皆由张隽生一力承担,毫不吝啬。

与此同时,留在家中的吴三姐却陷入了无尽的等待与煎熬。张隽生离家首日,她尚能保持镇定,按照常理推算,若当天去探望岳父母,次日傍晚当能返回。然而,当第二日黄昏降临,仍未见丈夫身影,她心中的焦虑逐渐升腾,坐立不安,食欲减退,夜不能寐,心中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只盼着丈夫早日平安归来,一家人得以团聚。

到了第三日午后,张隽生依旧杳无音讯,三姐如坐针毡,心绪纷乱如沸水翻腾。她暗自揣测:或许是岳父病情恶化,导致张隽生不得不在吴家多停留几日?亦或是他在归途中遭遇了意外?愈发频繁的右眼跳动,让她更加忐忑不安。她想要向公婆禀告此事,却又担心两位老人笑话自己才与丈夫分离两天便无法忍受孤寂,只得强忍焦虑,默默祈祷张隽生早日平安归来。

夜幕降临,晚饭后,吴三姐更是魂不守舍,频频来到门前,面向西方翘首以盼,一站就是大半个时辰,那孤独而焦虑的身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凄凉。而这漫长的等待,或许正预示着一场家庭风暴的来临,为这段婚姻的未来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

夜幕降临,灯火阑珊,吴三姐忽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车銮铃声,以为是丈夫张隽生归来,她急忙拭去脸颊上的清泪,匆忙整理云鬓,深吸一口气,飞奔至门前。然而,映入眼帘的却是一辆疾驰而过的陌生马车,失望之余,她僵立在门口,泪水夺眶而出,全身如遭霜雪侵袭,冰冷彻骨。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恐慌,她快步跑向公婆居所,甫一进门,便忍不住放声哭泣。

“公公婆婆,隽生三日前前往城外探望岳父母,承诺三两日内必定回家,如今约定之期已过,却仍未见他归来,儿媳心中万分焦急,特来告知二老。”吴三姐哽咽道。

张乐深知儿子张隽生的脾性,听闻他三日未归,脸上并未流露出惊讶之色。他微微一笑,安慰道:“三姐不必过于忧虑,隽生那孩子向来贪玩,如今亲家公患病在身,他在那边多留个三五日也是常有的事。你就放宽心,用不了多久,他自会回来。”嘴上虽如此宽慰儿媳,但张乐心中却暗自思量:“我那浪荡子,定是又溜到烟花之地寻欢作乐去了。”

吴三姐并未因公公的宽慰而释怀,她坚持道:“原本说好三两日便回,如今已逾三日,无论如何也该捎个信来。会不会是我父亲病情恶化了?”

张乐仍试图安抚:“哮喘病并非危急重症,无需过于担忧。”

三姐的泪水依旧止不住滑落。张乐见状,只得承诺道:“我这就派家仆张四前去打听情况,你且宽心。若真是亲家公病情加重,我定会陪你一道前往探望。”

三姐听公公如此表态,虽无言以对,但心中忧虑依旧难消。那一夜,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双眼圆睁,始终未能阖眼,时刻警觉着,仿佛随时都能听到张隽生归家的脚步声。

同一时刻,张母也在家中坐立不安,她反复询问张乐:“老爷,这都两三天了,怎么还不见隽生回来?是不是又在外面胡闹了?”

张乐强作镇定,安抚妻子靳氏:“隽生是去岳父家了,应当不会有事的。”话虽如此,他还是挤出一丝笑容,试图营造出一切尽在掌控的气氛。

张母并未完全放下心来,她不时走到门边,向外张望,期待着儿子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之内。

面对三姐与妻子愈发明显的焦虑情绪,张乐自己也开始暗自紧张起来,心中疑云密布。这场看似平常的家庭纷扰,实则正逐渐演变为一场关乎亲情、信任与道德抉择的悬疑风暴。

第四日拂晓,张乐果断派遣家仆张四前往城郊吴家探询消息,严令其尽快返程报告。吴三姐独处闺房倍感烦闷,遂移步至客厅,默默凝视门外,期盼着张隽生与张四能够尽早归来。张乐虽然已差人打探,但心中认定并无大碍,便与三姐闲聊些日常琐事,试图以此转移她的注意力,缓解其焦虑。

日暮时分,正当张乐夫妇与吴三姐闲话家常之际,张四气喘吁吁地闯入厅堂。寻常从城中往返郊外吴家需耗时两日,但张四今日心急如焚,未在吴家逗留片刻,仅用一日便匆匆折返。张乐见状心生不妙,急忙趋步向前询问:“可曾见到少爷?”

张四一边擦拭额头汗水,一边答道:“吴老爷病情已有明显好转,只是并未见到少主人的踪迹。吴老爷亲口说,从未接待过少主人来访。”

张乐闻此言,心中一紧,想起儿子素来喜好涉足风月场所,当下决定隐瞒三姐,亲自奔走于城中各条大街小巷,遍寻张隽生的踪影。然而,一番奔波之后,仍旧毫无线索,张隽生仿佛人间蒸发,去向成谜。这场突如其来的失踪事件,犹如一团迷雾笼罩在张家上空,为原本平静的生活平添了一股紧张与不安的气息。

张乐一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他在心中反复思量:若张隽生仅是去书馆或茶棚听曲消遣,理应早就回家。难道是在前往吴家的路上遭遇了不测?但这可能性微乎其微,以宜和茶庄的影响力,一旦张隽生发生意外,定会有人迅速通报。然而,至今未有任何消息传来。扬州城不算庞大,以往但凡涉及人命的重大案件,一日之内必会传至他耳中。况且,两家虽相隔七八十里,沿途并无险恶之处,且白日里更无歹人敢于公然行凶。难道是熟人暗中对张隽生下手?若是如此,此人必定对张家知根知底。可这熟悉张家的人究竟是谁呢?张乐绞尽脑汁,却始终无解。种种猜想愈发令他心生不祥之感,凶多吉少的预感如阴霾般笼罩心头,令他不寒而栗。

第四日午时,吴三姐的父亲吴天佑在送走张家家仆张四后,同样心绪不宁。他难以理解女婿如何能在短短几日内离奇失踪。一方面担忧女儿过度忧虑影响身体,另一方面对女婿的安危亦是挂念不已。于是,第五日清晨,他果断派遣义子吴周前往张家,一来探查张隽生的下落,二来探望心忧如焚的女儿三姐。

第五日,张乐愈发焦虑,增派家丁四下搜寻张隽生,但仍旧一无所获。他心中愈发忧虑:“这逆子既未探望岳父,又在城中销声匿迹,定是与那帮损友逍遥快活去了!简直是无法无天!快随我去再找!”张乐怒气冲冲地带领众人再度出门。

吴三姐得知父亲安然无恙后,虽稍感宽慰,但得知张隽生竟是以此为借口寻欢作乐,心中又添新愁,泪水再次滑落面颊。眼见公公与家人分头外出寻找,她只能黯然回到房间,静候消息。她暗自发誓,待公公归来,定要借此机会请求他加强对张隽生的管束。

张乐率众家丁遍访酒楼茶肆及风月场所,却始终未能找到张隽生的蛛丝马迹。午后时分,张乐满脸怒容地回到家中,愤然拍案,指责家人伙计平日纵容张隽生,使其愈发放肆。家人们心中暗自嘀咕,心想这还不是您老惯出来的吗,怎么反倒怪起我们来了?

吴三姐独坐房中,越想越悲,暗自嗟叹命运多舛,又对眼前这场混乱的局面感到无措,不知该如何收场。

心急如焚的张乐正犹豫是否要向官府报案,这时家丁通报,吴三姐的义弟吴周受娘家之托前来探望。吴周作为亲戚来访,未拘泥于礼节,径直闯入张家,与闻讯而出的三姐相见。

三姐一见到自家弟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泪水瞬间滑落脸颊。吴周见状,忙不迭地喊着“姐姐”,上前为她轻轻拭去泪痕。

就在这一刻,张乐恰好从内室走出,与吴周正面相遇。张乐正为寻找儿子之事焦虑万分,却意外见到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走入家中,与三姐举止亲昵,交谈甚欢。仔细打量吴周,只见他相貌英俊,文质彬彬,眉眼如画,齿白唇红,身材高挑,肌肤细腻,举止优雅,谈吐风趣,风流倜傥中透着儒雅稳重,相较之下,竟比自家儿子张隽生更胜一筹。尤为令张乐不满的是,原本愁容满面的三姐此刻在吴周面前竟一扫愁容,显得颇为亲密。张乐心中五味杂陈,对眼前这一幕颇感不悦。

三姐迅速抹去泪水,将吴周引荐给公公张乐。两人互施礼节,三姐随后解释道:“这是我义弟,家父让他来询问隽生的近况。”

吴周此行本属亲家间的正常关心之举,然而在张乐一番胡乱揣测后,竟演变为重重疑云。张乐注意到吴周风姿出众,与三姐关系亲密,而三姐在他身边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亲昵姿态。这些迹象使张乐心中模糊的臆测逐渐凝成一幅清晰的画面:难道这对姐弟暗藏私情?亦或是他们联手害了隽生,此刻又来刺探实情?一边思量着,张乐一边领着吴周步入客厅,自己端坐在主位,吴周落座于右侧贵客席,三姐紧挨着吴周坐下。

按照张家的待客之道,客人甫一落座,仆人便会立即奉上茶水。但今日,张乐目睹三姐破例留座,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无名火,目光严厉地对三姐说:“三姐,去准备茶水。”

吴周见状,客气道:“一家人,不必多礼。”

尽管吴周如此说,三姐察觉公公态度坚决,便起身应道:“姐姐稍候片刻。”随后离去。

吴周恭敬地向张乐拱手,询问道:“亲家叔父,不知姐夫现下何处?”

张乐面色凝重:“我已带人搜遍全城的茶楼戏院及各类热闹场所,遍访他的所有相识,却始终未见其踪影,此事实在蹊跷。”

吴周事先已从旁人口中得知隽生常涉足烟花之地,遂试探性地提出:“亲家叔父,小侄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乐语气平和:“贤侄直言无妨。”

吴周小心翼翼地说:“您是否考虑过到青楼去打听?毕竟年轻子弟有时出于好奇,偶尔涉足那种地方也是有可能的。”

吴周的这番话不仅未能消除张乐的疑虑,反而加深了他对儿子品行败坏的认定:“果不其然,这小子绝非正人君子,竟把那些伤风败俗之事说得如此轻松!”内心的判断既定,张乐言语变得强硬:“看来你们这类人都见识过那种乌烟瘴气的地方!不过我隽生纵然再不成器,也不至于堕落到用钱买欢的地步……”张乐嘴上极力维护儿子的形象,实则内心对吴周提及青楼的建议极为愤慨,同时也竭力掩饰儿子的劣迹。

张乐正欲发泄怒火,恰逢三姐适时端来茶水,她先恭敬地为张乐递上一杯,随后转向吴周送上。吴周察觉张乐满腔怒意,心中颇为忐忑,见三姐奉茶,急忙以双手接住,却因紧张失措,不慎打翻茶盅,滚烫的茶水瞬间淋湿全身。三姐见状,连忙取出手帕,急切地为吴周擦拭。

吴周慌忙接过手帕,连声道:“我自己来就好,姐姐别忙。”然而那杯茶水如同有意作祟,尽数洒在他身上,迅速浸湿一大片,无论怎样擦拭都难以抹干。

三姐提议:“弟弟,要不你先把外衣脱下来,我帮你拿到外面晾晒,很快就能干。”

面对张乐的目光,吴周颇感尴尬,不愿当众更衣。三姐看出他的顾虑,体贴地走上前去,边动手帮他脱下湿透的外衣,边宽慰道:“都是一家人,何必这般拘谨呢?”

待外衣褪下,三姐赫然发现吴周手腕裹着药布,不禁关切询问:“弟弟,你的手腕怎么受伤了?”

吴周略显羞涩地笑道:“那天跟咱家那只猫玩耍,不小心把它惹急了,被它抓破了一点皮,没什么大碍。”言罢,他微微一笑,试图淡化此事。

三姐与吴周的亲昵举止、吴周手腕上的伤痕以及他对涉足风月场所的轻描淡写,这些线索在张乐心中逐渐串联成一个惊人的推测:这对禽兽不如的男女早已暗通款曲,合谋杀害了张隽生,而吴周手腕的伤痕正是张隽生垂死挣扎时抓挠所致。

“吴周,你这畜生听着!”张乐怒不可遏,厉声质问,“我问你,你是如何杀害我儿隽生,尸体又藏于何处?”

突如其来的指控令吴周惊愕不已,许久才回过神来:“您说什么?侄儿实在不明白。”

三姐听闻此言,惊骇之余奔至张乐面前:“爹爹,您怎么了?是不是气糊涂了?”

张乐一把推开三姐,厉声斥骂:“你这贱妇,竟敢背夫偷汉,还与这小子狼狈为奸,谋害我儿,好让你们有可乘之机!待我将这恶徒押送县衙,再来跟你清算这笔账!”

“亲家叔,您这是从何说起?我此番前来,是受我父母之托,专程打探姐夫下落,顺道探望您二老和我姐姐的。我和姐姐怎会有那种事?您一定是误会了,误会了……”吴周极力为自己辩解。

“什么姐姐弟弟,你们当我不知道你们那些腌臜事?少拿这层关系遮掩!我再问你,你们是如何杀害我儿,又将他的尸体藏于何处?快如实招来!”

“我与三姐成婚以来,除婚礼和回门时见过姐夫两次,这半年再无接触,我怎会知晓他的行踪?他究竟在何处,我确实不知。”吴周辩解道,满面惶恐。

“休要狡辩,立刻交出我儿子的尸体!”张乐怒不可遏。

“这……此事与我毫无关联,我怎会有尸体交给您?”吴周百口莫辩,面对如此冤枉,唯有哑口无言。

三姐被这突如其来的冤枉击垮,泣不成声,无法为自己辩驳。张家的家丁与仆人们见状,纷纷惊呼:“老爷,老爷!”试图提醒张乐言辞过于偏激。

吴周在震惊中稍稍平复,质问张乐:“您一口咬定我杀害了隽生,有何依据?”

张乐愤然道:“你与三姐眉目传情、暗送秋波,这些岂能逃过我的眼睛?还需要什么证据?我儿失踪就是最大的证据,你手腕上的伤就是证据,你此番来探风就是证据!来人,速将这对奸夫淫妇押往县衙,有什么话到公堂上说清楚!”话音未落,张乐已拽住吴周的衣领,强行将其拖向门外,欲将其送官究办。

面对张乐的蛮横无理,吴周与三姐深知辩解无益,只能硬着头皮,随同张乐及其一众家丁仆人,被扭结着走向县衙,接受审讯。

沿途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吴周与三姐羞愧难当,只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避开众人鄙夷的目光。

一行人跌跌撞撞来到县衙,张乐命令家丁严密看管吴周与三姐,防止他们逃脱,自己则径直奔向大堂,奋力敲响了堂鼓。鼓声震耳,引来众多附近居民和好事者围观,顷刻间,县衙前被围得密不透风。

扬州知县孙起向来独断专行,自诩为百姓的“青天”,却时常因草率断案而枉送人命。闻听堂鼓声,他匆忙穿戴整齐,身披官袍,召集衙役,一声“升堂”令下,两侧差役列队肃立。

孙县令待衙役们整肃完毕,威严发问:“何人击鼓?传至堂前问话。”

张乐步入大堂,扑通一声跪倒在冰冷的地砖上,连连磕头,高呼:“青天大老爷,小民冤屈,请您为小民做主!”

孙县令瞥见堂下跪着一位老者,便询问道:“堂下何人,报上姓名,哪一方为原告,哪一方为被告,有何冤情?速速道来,本官自会公正裁决。”

张乐重重叩头,泣诉道:“小民张乐,乃扬州城宜和茶庄东家,土生土长本地人。家中独子张隽生,半年前娶了城外吴天佑之女吴三姐为妻。谁知这吴三姐表面端庄,实则背地里与义弟吴周私通,此事一直被他们隐瞒。三日前,吴三姐声称我儿前往岳父家探望,可我派人前往询问,吴天佑却矢口否认张隽生曾登门。显然,吴天佑察觉到吴周与三姐的不轨行为,便设计将我儿骗至僻静处杀害。”张乐将自己对事件的推理逐一陈述,说到最后,他已是真情流露,痛哭失声。那模样并非刻意表演,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悲痛。他最后恳求道:“孙大人素有断案如神、执法如山的美誉,恳请您为小民伸冤,查明真相,为我儿报仇,小民将铭记您的恩德,永世不忘。”

孙县令耐心听完张乐的控诉,心中暗自思量:张乐作为城内有声望的商人,素来循规蹈矩,若非确有其事,绝不会不顾脸面,不顾家声,毅然前来告发儿媳及其娘家弟弟。看来此案非同小可。于是,他下令传唤吴周与吴三姐上堂。

吴周与吴三姐战战兢兢地向孙县令行过礼,跪在地上,屏息凝神,等待孙县令的裁决。一场关乎人命、家声与法律尊严的审判,就此在县衙大堂上演。

孙县令示意吴周与吴三姐抬头,二人依言抬眼直视县令。孙县令一见二人均面容俊秀,气质出众,若非身陷诉讼,真可谓一对郎才女貌的璧人。他连连点头,心中似乎有了判断。孙县令暗想,连自己这样见多识广的人都会对他们产生如此联想,他们之间滋生私情的可能性极大。

孙县令注意到吴三姐确有沉鱼落雁之姿,如此绝色佳人,谁能不动心?他决定先从吴三姐这边打开缺口,于是厉声喝问:“吴三姐,你与吴周是如何勾搭成奸的?又是如何合谋杀害你丈夫张隽生?从实招来!”

吴三姐一脸困惑,反问孙县令:“大人此言从何而来?小女子实在不明所以。”

孙县令厉声道:“你公公告你与吴周通奸,并合谋害夫,你还装作无辜?!”

“吴周是我义弟,我是他姐姐,我们之间怎会有那种事?”吴三姐极力辩解。

孙县令冷笑道:“什么姐弟?分明是奸夫淫妇!快说,你们将张隽生的尸体藏在何处?”

“大人,根本没有的事,叫我怎么说呢?”吴三姐愈发惶恐。

孙县令目光如炬,质问道:“张隽生是你合法丈夫,失踪五日仍无音讯,他现在何处?你必须据实回答,不得有任何隐瞒!”

吴三姐尚未开口,泪水已先盈眶,她强忍悲痛,抽泣道:“自民女嫁入张家,与夫君张隽生举案齐眉,琴瑟和鸣。日前因思念双亲,与夫君提及,他欣然同意前往探望。民女亲自送夫君上路,哪知自此一别,竟再无音讯。公公多方派人寻找,皆无结果。此事不仅公公忧心如焚,民女亦心急如焚。民女自小秉承家训,恪守妇道,断无任何悖德之举,恳请大老爷明鉴!”

孙县令见吴三姐矢口否认,遂将目光转向吴周,威严发问:“吴周,张乐控告你与吴三姐通奸,合谋杀害张隽生并藏匿尸体,对此你有何辩解?如实道来!”

吴周连连喊冤:“大人,这是天大的冤枉啊!三姐是我的亲姐姐,我怎会与她做出如此禽兽不如之事?我自幼被吴天佑收养为义子,与三姐情同亲姐弟,绝不会行此伤天害理之举。至于杀害张隽生,更是无稽之谈。我与姐夫已有半年未曾谋面,如何能对他下手?至于尸体,更是全然不知。亲家公的指控,纯属臆测,毫无实据。张隽生失踪之事确实蹊跷,失子之痛,人皆可悯,理应全力寻找,而非无端猜疑。恳请大人明察秋毫,公正处置,如此小人幸甚,全家幸甚。”

吴周这一番言辞恳切,既合乎情理,又毫无怨言,说得孙县令也不禁有所动摇,他回身询问张乐:“你对此有何补充?有何证据可证明你所言属实?”

张乐性格执拗,向来不肯轻易认错,更何况此刻关乎儿子生死,他更是坚定了信念。他再次重重跪下,重重磕头,恳切道:“那吴周看似温文尔雅,实则狡猾至极,大人万不可被他的巧言所迷惑。小人状告他,必有其因,恳请大人允许我与他当堂对质。”

孙县令见状,点头应允:“本县准你与吴周当庭对质。”

张乐转向吴周,厉声质问:“我问你,你曾言我儿可能流连勾栏瓦舍,且称年轻人偶尔出于好奇涉足此类场所乃常情,此言可还记得?”

吴周答道:“的确如此。但我仅是说有可能,并未承认自己去过。我当时只是想给你和姐夫留点颜面。”

张乐反驳道:“我儿自幼受名师教诲,又常受我严加督导,素来知书达礼,视风月之地为大逆不道,此事人尽皆知,如何会因一时好奇而涉足其中?吴周此言,恰恰暴露了他的思想本质,足见其品行不端。”接着,他又直视吴周:“我再问你,你手腕的伤是怎么回事?”

吴周答道:“小人手腕是被猫抓伤的,与杀人之事毫无关联。”

张乐紧追不舍:“我再问你,你所穿外衣为何与我儿所穿一模一样,此衣从何而来?衣袖上的血迹又作何解释?”

吴周顿时语塞,他未曾料到张乐竟会注意到这一点,他确实不知衣服是否相同,至于血迹,他只能硬着头皮解释:“血迹是被猫抓破后沾染的。至于衣服……”他一时无言以对,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张乐见吴周语塞,步步紧逼:“你倒是解释啊!”

孙县令见状,被张乐的连番追问所影响,立场再次偏向张乐。他重重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吴周,你给我从实招来!”

吴周忙辩解道:“大人容禀,这件外衣是三姐亲手为我缝制的,我确实不知它与姐夫隽生所穿是否相同。”

张乐抓住话柄,立即反击:“我儿那天前往你家,分明穿着这件外衣,怎如今却穿在了你身上?”

三姐见状,挺身而出,大声道:“大人,我弟弟这件衣服,原是父亲从苏州带回的上好绸料,我用它为弟弟缝制了一件。因其质地花色皆佳,便将剩余布料也裁剪成衣,赠予夫君。虽然两件衣服外观相似,但尺寸并不相同。”

孙县令听罢,愈发坚信其中有诈,他厉声喝道:“张隽生如今下落不明,即便真有两件相似的外衣,又如何能比对尺寸?我看这血迹、衣物之事绝非偶然,吴周,你还敢狡辩!速速招出实情,否则休怪本官对你用刑!”

吴周面露惊慌,但仍试图辩解:“大人如此武断,实难让人信服。”

孙县令怒目圆睁,质问道:“我问你,张隽生离家失踪的四天里,你身在何处?又做了何事?”

吴周慌忙答道:“前两天家父病情严重,除购买药材外,我一直守在家中照料他。”

“第三天呢?”孙县令紧追不舍。

“家母见我连日辛劳,加之家父病情已有显着好转,便劝我外出散心。”吴周回答。

“你去了哪里?”孙县令继续追问。

“我去了扬州北郊的天宁寺。那里原为晋太傅谢安的别墅,后改名为谢司空寺,曾是佛驮跋陀罗翻译《华严经》之地。寺内环境清幽,风景宜人,我闲暇时常常去那里游赏。”

“第四天呢?”孙县令不放过任何细节。

“第四天我一直留在家中,下午才见到亲家公派来的家仆张四,得知姐夫失踪的消息。于是,今日一早便遵从父命,赶往姐姐家,直到下午才抵达。”

“你的手腕是何时受伤的?”孙县令继续询问关键问题。

“前日。”吴周回答。

“你进城探听消息时,是先见到三姐,还是先见到张乐?”孙县令步步紧逼。

“先见到姐姐。”吴周如实回答。

“你们都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孙县令步步深入。

“我只是询问了姐夫的下落,随后便与三姐一同出来迎接亲家公。”吴周详细描述。

“好,你暂且退下,速去传唤吴天佑夫妇。”孙县令下令将张乐、吴周和三姐各自看押。

围观的群众对这桩离奇案件兴趣盎然,迟迟不愿离去,皆期待吴天佑夫妇的到来,以揭示更多真相。

吴周与三姐被带至一间看守所临时关押,堂役锁上房门离去。吴周见四下无人,低声向三姐询问:“事情怎么闹到这般地步?”

三姐反问:“你觉得现在该如何是好?”

“眼下有理也说不清,最重要的是找到隽生,一切自会水落石出。你认为他会躲在哪里?”吴周寄希望于三姐能提供张隽生可能的藏身之处。

三姐猜测道:“多半是流连于风月场所。”

吴周追问:“你这个推测有多大的可信度?”

“我也无法确定。我平时深居简出,很少与外人交往,只是偶尔听家中下人私下谈论,说隽生过去常流连于那些地方。”三姐解释道。

吴周叹道:“我在堂上避而不谈此事,是顾及张家颜面,希望能和平化解误会。但亲家公如此步步紧逼,看来唯有在大堂上公开说出实情,才能让真相大白,还我们清白。”

三姐忧虑道:“就算我们说隽生可能去了烟花之地,没有确凿证据,别人也不会相信,到时候怎么办?”

就在二人陷入困惑之际,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衙役前来提审他们,再次将他们带往公堂。

事实上,孙县令特意安排吴周与三姐独处,暗中指使书吏在暗处监听,企图获取更多证据。当他认为已经掌握真相时,便下令升堂。

此时,吴天佑夫妇也已传唤到堂。

吴三姐与吴周一见父母到来,顿时悲从中来,一家人抱头痛哭,整个公堂瞬间被哭声淹没。

孙县令厉声喝止:“哭什么?你们合谋杀害张隽生,现在哭有何用?”

孙县令转向吴天佑,质问道:“吴天佑,你女婿张隽生可曾到过你家?”

吴天佑回答:“未曾到访。”

孙县令冷笑两声,厉声道:“刚才你亲耳听到,你女儿亲口承认张隽生是去探望你们夫妇,如今人却失踪。分明是你默许吴三姐与吴周私通,为防张隽生发现真相,便合谋将其杀害。你现在还有什么可说的?”

“我女儿女婿从未踏进我家门半步,何来私通杀夫之说?还望大人明察。”

“吴天佑,我问你,是你派吴周去看望你女儿的吗?”

吴天佑回答:“正是。前天,亲家派人到我家寻找张隽生,但隽生并未来过。我挂念女婿与女儿,便在今早让吴周前往张家探望他们,想弄清楚隽生的下落,哪知竟引发如此纷争!”

孙县令对此说法深感怀疑,他猛拍惊堂木,大声喝问:“吴天佑,我问你,张家派人到你家打探张隽生的前一天,吴周去了哪里?”

吴天佑略显喘息,答道:“前些日子小老儿身患疾病,吴周一直守在身边悉心照料,身心疲惫。那天我病情略有好转,便让他外出放松一下,恢复精神。晚上他回来时,说是去了北郊的天宁寺游玩。”

孙县令追问:“那么,你儿吴周手腕上的伤又是怎么回事?”吴天佑此前并不知晓吴周受伤之事,而吴周因伤口轻微,也未向父亲提及。此刻听县令提及,吴天佑顿时一头雾水,回答:“小老儿并不知周儿有何手腕之伤。”

孙县令并未罢休,转而询问吴天佑的老伴胡氏:“你可知吴周是如何被家中猫抓伤的?”胡氏自被传唤以来,便一头雾水,听差役讲述吴周与三姐通奸杀夫之事,更是如遭晴天霹雳,惊怒交加,全身颤抖不已,根本无暇细思。面对孙县令的提问,她忙不迭地辩解:“大……大……大老爷,周儿是个好孩子,从未被猫抓伤过啊!我家的猫性情温顺,从未伤过人,这实在是冤枉啊!”

吴周一听母亲这般回答,立刻意识到此举反而帮了倒忙,顿时吓得冷汗直流。

果不其然,孙县令厉声喝道:“吴周!你父母都如此说,你还有什么可狡辩的?”

吴周连连摆头,辩解道:“前日出游之前,我在家中庭院逗猫时不慎被抓伤,因伤势轻微,未曾告知二老,所以他们并不知情。另外,小人实在不解,这小小的腕伤与姐夫张隽生的失踪有何关联?姐夫本性风流,时有流连勾栏瓦舍之举。如今他极有可能仍在那些地方逗留,应派人前去查探,找到姐夫,一切便水落石出。”

张乐听闻吴周的说辞,怒不可遏,立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声呼喊:“大人明鉴,吴周所言纯属混淆视听!我儿张隽生为人正直,众所周知,怎会涉足那些污秽之地!他分明是恶人先告状,企图混淆视听。恳请大人主持公道,严惩这等丧尽天良、因奸害命的恶徒!”

吴天佑闻此言,不顾公堂规矩,愤然喊道:“你这是含血喷人!我儿吴周向来忠厚老实,你为何要无端构陷?……”

话音未落,只听孙县令重重一拍惊堂木,喝道:“公堂之上,吴天佑咆哮公堂,成何体统?!简直无法无天。来人,对其杖责十下,以示惩戒,以正公堂之威!”两旁差役闻令,不容分说,将吴天佑按倒在地,虽因年迈未下重手,但吴天佑刚病愈不久,这十杖下去,已无力再喊叫。胡氏在一旁吓得魂飞魄散,只能默默流泪,不敢出声。

孙县令见吴天佑已被杖责,随即宣布判决:“此案已然真相大白,听本官宣判:吴周身为吴天佑之义子,入赘吴家后,见三姐貌美,心生邪念,奈何碍于姐弟名分,无法结为夫妻。然其淫心不死,竟与三姐暗中私通。三姐嫁入张家后,吴周视张隽生为情敌,欲除之而后快。他一面利用探家之机与三姐继续淫乱,一面密谋杀害张隽生。后唆使三姐谎称其父病重,诱骗张隽生前往探望,途中将其残忍杀害,并藏匿尸体,制造失踪假象。为混淆视听,又散布张隽生沉迷烟花之地的谣言。不料在行凶过程中被张隽生抓伤手腕,便谎称遭猫抓伤以掩盖罪行。幸亏本官明察秋毫,凭借死者衣物上的血迹、吴周手腕的抓伤痕迹以及密室内的串供记录,拨开重重迷雾,揭示真相,为受害者申冤,彰显国法威严。吴周、吴三姐,你们可知罪?还不速速认罪伏法!”

吴周、吴三姐及吴天佑夫妇闻判,皆惊呼冤枉。

吴周愤然反驳:“大人仅凭臆测断案,牵强附会,草菅人命,试问王法何在?公理何在?”

围观民众对孙县令的草率断案纷纷表示不满,议论纷纷,场面一度混乱。

孙县令见状,怒不可遏,厉声喝道:“狂妄之徒,看来不施以重典,你们是决不会吐露实情!”言罢,他疾手一挥,示意衙役将吴周强行按倒在地。只听得“噼啪”之声不绝于耳,八十杖如雷霆般落下,瞬间将吴周打得皮开肉绽,血流如注,最终昏厥过去,气息奄奄。

接着,孙县令对吴三姐也施以拶指酷刑,十指连心的痛楚让她痛不欲生,顷刻间亦昏厥过去。衙役泼冷水使其勉强恢复意识,孙县令意图趁此时逼迫二人画押认罪。然而,尽管遭受如此酷刑,吴周与吴三姐依旧顽强抵抗,他们用微弱且颤抖的声音持续喊冤,坚称无罪。

目睹这一切的胡氏,早已被恐惧与愤怒交织的情绪击垮,瘫软在地,陷入昏迷。

吴天佑目睹子女惨状,怒火中烧,高声痛斥:“如此昏聩无能之辈,怎配身居官位!”然而,他的抗议并未换来同情,反而被孙县令下令手下迅速制伏。

围观群众中,正义之士按捺不住,纷纷站出来鸣不平,有人高呼:“审理不公,好人蒙冤!”“天理何在?国法何在?”质问之声回荡在县衙广场,激起一片愤慨。

即便是张乐,眼见亲家一家遭遇如此惨烈的对待,内心亦极度不安。他默默注视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孙县令面对群情激愤的局面,意识到审判无法顺利进行,急忙下令暂时将吴家四口押入牢中,待重新审理后再作定夺,随后匆匆退堂,试图平息事态。

张乐在一片喧嚣中低垂着头,艰难地走出县衙。围观人群并未因他的沉默而放过他,有人高声指责,甚至有人向他投掷果皮,果皮击中他的脸庞,留下斑驳污渍,衣衫亦被弄脏。张乐面色尴尬,满身狼藉,只能在众人的指责与鄙夷中仓皇离去。

孙县令在将吴天佑一家四口囚禁之后,并未能就此平静入睡。尽管他内心深处仍坚信自己断案无误,但吴天佑夫妇及吴三姐那声声凄厉的喊冤,加之围观百姓沸反盈天的质疑,无疑与他的判断产生了剧烈冲突。这些声音如同针刺一般,迫使他不得不反复思量。

摆在眼前的伤腕证据、血衣残片,以及张隽生离奇失踪的事实,犹如沉重的巨石,让孙县令无法轻易推翻既有的推理。他倚仗多年官场历练与断案智慧,珍视着“明察秋毫”的声誉。在人证、物证确凿的情况下,倘若此刻改弦易辙,不仅将损及他身为父母官的威严,更无法向上级与民众解释:一个活生生的人如何能在眼皮底下悄无声息地人间蒸发。

权衡之下,孙县令决心以更为严苛的刑罚,迫使吴周与吴三姐这对被指为“奸夫淫妇”的姐弟开口认罪。

再度提审吴周时,孙县令目光如炬,厉声喝道:“吴周,你与吴三姐暗结私情,合谋害死张隽生,还不速速招认!”

吴周挣扎着回应:“我们姐弟无辜受冤啊!”

孙县令嘴角掠过一丝冷笑,慢条斯理地问道:“吴周,你说说看,你认为你三姐美不美?”

吴周惊愕:“姐姐固然貌美,但这与……何干?”

孙县令步步紧逼:“既然你觉得她美貌出众,你作为男子岂能不动心?再说,如此佳人,张隽生又怎会舍得离她而去?又怎会无故消失?由此推断,必是你与吴三姐联手害死了张隽生!还不速速坦白!”

吴周痛苦地喊道:“老天作证,我真不知他去了何处!”

“嘴硬至极!”孙县令怒不可遏,随手抽出一支刑签,掷地有声地命令道:“给我狠狠地打这奸夫一百大板!”

衙役们闻令而动,迅速架起刑凳,将吴周强按其上。随着一声令下,一百记重板如疾风骤雨般落下。顷刻之间,吴周的衣物与皮肉交融成一片血红,剧痛之下,他终告昏厥,生死未卜。

五日之内,吴周与吴三姐遭受了两度严刑拷问,笞、杖、鞭、拶等酷刑轮番施加,然而这对姐弟犹如铁石铸就,即使昏死过去也不肯吐露半字。两场审讯下来,吴周已是遍体鳞伤,气息奄奄;吴三姐亦是遍体血痕,屡次濒死边缘。

目睹二人如此坚韧不屈,孙县令终于忆起吴周提及张隽生可能涉足风月场所的线索。他心中暗忖:或许应当去那里查探一番?若无收获,岂不正好证实自己判断无误?然而,万一真的发现了张隽生尚在人世的线索,岂非坐实自己昏庸断案的恶名?再者,若继续这般严刑逼供,一旦酿成人命,又该如何向朝廷交代?孙县令思前想后,不禁冷汗涔涔,未曾料到这看似简单的案件竟让自己陷入如此进退维谷的困境。

权衡再三,孙县令决定采取非常手段,不惊动任何下属,亲自行使微服私访之策,潜入烟花柳巷,试图从风月场中探寻真相。

孙县令首先命人提审两名风月案在押犯,单独审问,顺带询问他们是否曾在风月场所见过张隽生。其中一名犯人果真供述,他曾多次目睹张隽生在妓院寻欢作乐!

孙县令闻此大为震惊,暗自惊呼不妙。

次日,孙县令乔装成富家公子,辗转多家青楼后,最终来到了声名在外的杏春楼。鸨母见状,满脸堆笑地迎上前:“公子爷,您想寻觅何种佳人陪伴?”

孙县令故作轻松:“可有上等佳丽?”

鸨母媚笑:“杏春楼的姑娘们个个如出水芙蓉,只要公子肯出高价,无论是天仙般的佳人,您都可随意挑选。”

孙县令从容地从袖中掏出两枚大银锭:“些许小钱,赠与妈妈买茶用。”

鸨母见其出手阔绰,笑容愈发灿烂:“我们杏春楼可是扬州城内首屈一指的风月之地,姑娘们个个才艺出众,谈吐不凡,许多世家公子都是这里的常客呢。”

孙县令调侃道:“妈妈言过其实,那些世家公子怎敢涉足这种风化之所?”

鸨母不屑一顾:“公子您有所不知,往来扬州的外地客人且不论,单是本城的豪门大户,足以组成几支军队。城南的李员外、城北的刘户部、城西的何大人、城东的张大爷……他们的公子都在这里包养姑娘,出手都是几百两银子。”

孙县令追问:“您提到的张大爷,可是那宜和茶庄的张乐?”

鸨母肯定道:“正是他。”

孙县令疑惑:“若说他人我尚信,那张乐虽富甲一方,却治家严谨,他的公子怎敢涉足此地?”

鸨母信誓旦旦:“如果您不信,可亲自问春蕊姑娘。张公子几乎每日都会来此寻欢,最近几个月与一个广东来的公子南下游玩,害得春蕊时常思念成疾。瞧我,跟您说了这么多,您还是先挑个相好的玩玩吧。”

孙县令起身道:“今日另有要事,改日再来拜访。”言毕,转身离去。

鸨母在背后笑盈盈地道:“公子明日务必再来哟!”

孙县令归途上,心情犹如遭逢拦路劫匪狠击一棒,脑海中嗡嗡作响,混乱不堪。他索性弃车步行,沿着官道缓缓而行。待心境渐渐平复,脑海中只剩下一件事反复萦绕:该如何了结张隽生失踪一案?倘若固执己见,一旦张隽生安然归来,该如何收场?而若放走吴家四口,又该如何向上司交待?孙县令懊悔不已,为自己的独断专行感到深深自责。

临近官邸时,孙县令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既能保全颜面又能摆脱困境的权宜之计:何不先释放吴天佑夫妇,让他们去寻找张隽生,一旦找到,便可顺理成章地释放吴周与吴三姐。

这个办法虽漏洞百出,难以经得起推敲,但凭借官威,或许可以暂时左右逢源,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想到此处,孙县令心中顿感轻松,暗自庆幸自己终究比他人多几分智谋,今日的微服私访总算没有白费功夫。

孙县令本以为找到了一条解脱困境的出路,然而天意弄人,他终究未能逃脱两难的窘境。

他刚刚换下官服,正欲饮茶解乏,狱吏急匆匆来报:“大人,吴周因刑伤过重,不幸身亡。”

孙县令闻讯,愣在原地,一时语塞。吴周之死,意味着此案彻底陷入僵局。

又过了两天,吴天佑也因年迈体弱,加之连日酷刑摧残,加之目睹吴周冤死,悲愤交加,竟也在狱中撒手人寰。

吴周与吴天佑的相继离世,使得孙县令不得不硬着头皮按原计划行事。他暗中指示狱吏,将吴天佑与吴周的遗体秘密安葬,对外宣称二人畏罪自杀,并严令不得将实情透露给胡氏及吴三姐。为确保消息封锁严密,孙县令不惜重金,赏赐狱吏四百两银子,同时给全体狱卒每人分发二百两封口费。尽管狱吏因此获得丰厚赏赐,心中却生出诸多疑虑,但终究抵挡不住金钱诱惑,心满意足地领命而去。

次日,孙县令传令将胡氏老太太带至二堂,郑重其事地言道:“本官为避免百姓蒙冤,力求公正执法,现决定让你取保候审。若你能寻得张隽生,即可洗清吴家冤屈。若未能找到,仍将依法裁决。”随后,孙县令安排本地人作保,文书签毕,胡氏得以获释。

胡氏回牢房收拾衣物时,将自己取保候审之事告知了吴三姐。

三姐闻讯,犹如黑暗中见到了一线曙光,精神为之一振。

离开衙门之际,一名未分得赏银的狱卒私下向胡氏透露:“老夫人,你丈夫吴天佑和儿子吴周已在狱中离世,你回去可要小心。”

胡氏听闻此言,如遭雷击,回到家中,只见四壁萧索,屋内桌椅布满灰尘,她无力清理,只能在尘埃满布的床榻上呆坐。

昔日温馨和睦的家庭,如今痛失两口,女儿虽已出嫁,却身陷囹圄,生死未卜。一场突如其来的人祸,瞬间让家庭破碎,更令吴家背负恶名。向来本分、洁身自好的胡氏,今后如何面对邻里乡亲?而三姐又该如何在这个世道中立足?种种难题,犹如巨石压心,令人窒息。

如今家中只剩下胡氏孤零零一人,无处倾诉,无处申诉,无论怎么思量,都看不到一丝生的希望。漫漫长夜,风雨凄迷,未来一片黯淡,唯有以死解脱这无尽的痛苦。想到这里,胡氏只觉口干舌燥,摇摇晃晃地走到井边取水。她伏在井沿,凝视着井底,忽觉眼前一亮,只见井中泛起一片柔和的光芒,一轮明月如镜,映照出清澈的光辉。她觉得那是对她的召唤,告诉她那里是无扰无忧的宁静之地。

“老天爷啊,你为何视而不见?儿啊,你们死得好冤哪!老头子,你也死得好冤哪!你们等等我,我要随你们一起去……”吴家老母自言自语,哭喊着……

随着一声沉闷的落水声,胡氏毫不犹豫地跃入井中,向着她心中的极乐世界而去,没有惊动任何人。

就这样,吴家三人含冤离世,只留下狱中的吴三姐,独自承受着命运的无情摧残。

时光荏苒,数月已逝。

此时,张隽生正身处归乡途中,被迫卖身为奴。而身陷囹圄的吴三姐,却怀揣着母亲能找到张隽生的希望,苦苦等待。尽管日子漫长难熬,但只要有这份希冀存在,她便有了坚持下去的力量。这段时间,孙县令未曾再提审吴三姐,她的膳食待遇也较之前有所改善。一些狱卒和囚犯出于同情,偶尔也会给予她微薄的援助。吴三姐视此为珍贵的温暖,加上内心对团聚的期待,她的伤势逐渐好转,身体也日渐恢复元气。

某个寻常的日子,有人含糊其辞地告知她,吴天佑与吴周已离世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吴三姐痛不欲生,悲痛欲绝,几欲轻生。狱吏见状,厉声呵斥,称那只是谣言,并连哄带吓,才让她稍稍平复。从此,吴三姐对张隽生的怨恨愈加深重,对这个黑暗的世界充满厌恶。她唯一的期盼,便是母亲能找回张隽生,全家能够重聚。每一天,吴三姐都痴痴地盯着牢门,期待着张隽生出现的任何消息。

一日,一位心存善意的狱卒悄悄告诉吴三姐:“孙县令已被调离职位,新任的姚县令已上任,你的案子或许有望得到公正审理了。”

听闻此言,吴三姐欣喜若狂,数日来泪水涟涟。实际上,孙县令的罢官源于他办理的另一桩冤案,与吴三姐的案件并无直接关联。

孙县令与接任的姚县令交接工作时,谈及此案:“本县任期内并无重大案件,唯独近期发生的吴周与吴三姐假借姐弟之名暗中通奸,合谋杀害吴三姐之夫张隽生一案较为棘手。奸夫吴周抗拒招供,已被严刑拷打致死,淫妇吴三姐同样拒不认罪,而张隽生的尸体至今下落不明……”

姚县令追问:“吴三姐现在何处?”

孙县令答道:“她仍被羁押在狱中,等待判决。”

姚县令接着要求:“请将张隽生一案的卷宗呈上。”

孙县令立刻命文牍录事找出相关卷宗,交予姚县令。姚县令仔细查阅卷宗,发现此案疑点重重,不仅人证物证皆无,且涉案的三人均已死亡,他对于孙县令草率办案、敷衍了事的行为深感愤怒。于是,姚县令亲自提审吴三姐,并派人赴妓馆调查,同时传唤张乐详加讯问。然而,由于张隽生生死未卜,无从定案,此案只能暂时搁置,等待更多线索浮出水面。

张隽生蓬头垢面地闯入家中,出现在张乐夫妇面前。张乐惊愕不已,一时语无伦次:“你……你是什么人?你是人……还是鬼?怎……”

张隽生困惑地回应:“我是隽生啊,爹,您怎么认不出我了?”

张乐仍不敢相信:“你没死?”

张隽生更加不解:“您看,我这不是活得好好的吗?谁说我死了?”

张乐喃喃自语:“我以为你死了呢,失踪这么久,我们找得好苦啊……”

张隽生环顾四周,未见妻子身影,焦急地问:“三姐呢?她怎么不在家?”

张乐长叹一声:“唉,一言难尽,她被官府抓去,关在大牢里已经有大半年了……”

张隽生震惊:“为什么关押她?她犯了什么罪?”

张乐愤然:“还不是因为你!”

张隽生愕然:“因为我?”

此时,门外突然涌入二三十名族人与乡邻,他们指着张隽生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这个浪荡子,害人精!你一声不吭就跑了,下落不明,害死你亲家吴家三口,如今吴三姐还在牢里受苦,你张隽生还算个人吗?走,去县衙说清楚!”张氏家族在扬州颇有声望,族人平素对三姐的贤良淑德赞不绝口。此次事件发生后,他们见张乐如此对待三姐及吴家,心中愤愤不平,但因张隽生确实失踪,无从相劝,只得忍气吞声。后来听说吴天佑夫妇及义子吴周皆死于狱中,张隽生仍生死不明,众人深感蹊跷与同情。鉴于张隽生素来喜好出入风月场所,有人提议张乐再去那些地方寻找,却被张乐严词拒绝,导致双方不欢而散。张隽生归来之事犹如飓风般迅速传遍张氏家族,族人纷纷赶来一探究竟。张隽生见族人纷纷前来询问,便含泪讲述了自己数月来的遭遇。尽管族人对他的遭遇深感同情,但更为他轻浮行为给吴家及家族带来的惨痛后果和名誉损失感到愤怒,由最初的叹息、指责,转为痛恨。众人不待分说,七手八脚将张隽生五花大绑,强行押往县衙,张乐阻拦不住。

张隽生面露惧色,恳求道:“我,我,我肚子饿得厉害,我已经好几个月没,没,没好好吃过一顿饭了,让我先填饱肚子再去吧!”他哀求着,声音颤抖。

族人与乡邻却怒不可遏:“你还好意思吃饭?走,快走!你不主动去县衙解释清楚,三姐怎么能够从牢里出来?”众人不容分说,牢牢抓住张隽生的胳膊,推搡着他,强行押往县衙。张隽生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身不由己地跌跌撞撞向前挪动。

消息如同野火般迅速传遍扬州城,成千上万的围观者尾随而至,犹如一条汹涌人潮,浩浩荡荡地涌向通往官署的大道。愤怒的人群犹如海啸般汹涌澎湃,他们高声咒骂,挥舞手臂,甚至有人朝张隽生拳打脚踢。远处的人因无法靠近,便捡起石头、烂果、蔬菜等杂物朝他投掷,令张隽生狼狈不堪。若非族人中几个壮硕之士拼力保护,张隽生恐怕早已被愤怒的群众打死在街头。

姚县令正端坐公堂,专注地翻阅张隽生失踪案的卷宗,忽闻一阵如潮水般汹涌、雷霆般震撼的嘈杂声由远及近。他刚欲派人查明情况,汹涌的人流已如洪流般涌至衙门外的仪门之下,被守卫的差役竭力阻拦。张家族人硬是将张隽生押至公堂,只见他蜷缩成一团,瑟瑟发抖,惶恐至极。

正当姚县令为张隽生的下落一筹莫展之际,张隽生竟然被族人扭送至衙门。族中长者向姚县令简要汇报了事情经过,姚县令责令张隽生亲口讲述失踪的全部经历。张隽生便一五一十地叙述了自己如何流连烟花之地、如何跟随于公子离家、如何被骗、如何历经艰辛乞讨归乡的全过程。姚县令听闻此番荒唐行径,胸中怒火瞬间熊熊燃烧。

姚县令怒视张隽生,厉声责问:“张隽生,吴家三口因你而丧命,你乃罪魁祸首,可知罪?”

张隽生惊恐万分,辩解道:“小人不知家中竟发生如此变故……”

围观的乡邻与族人愤然道:“你失踪前便整日流连青楼,如此败类,若不严惩,何以告慰冤死之人?姚大人,请您为无辜受害之人主持公道!”

姚县令被众人的话语触动,勃然大怒,高声喝道:“来人,给我将淫棍张隽生重打四十大板!”话音未落,他已掷下一枚刑签。

衙役们闻令而动,迅速拉过刑凳,将张隽生强行按倒,棍棒如雨点般落下。张隽生疼痛难忍,屎尿失禁,哀嚎连连:“我知罪,我悔过,我愿意改,我……”

众衙役积怨已久,对张隽生的哀求充耳不闻,他们咬牙切齿,使出浑身力气,狠狠地挥舞棍棒,直至张隽生昏死过去,血肉模糊。

此时,张乐闻讯赶到,慌忙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恳求:“大人开恩,小人有罪,是我教子无方,养出这般畜生,请大人饶他一命吧!”他边说边磕头,额头已磕出血来。

张隽生被冷水泼醒,姚县令冷冷地问:“记住教训了吗?”

张隽生虚弱地答道:“记住了。”

姚县令接着厉声道:“张隽生,你只知享乐,可曾想过吴家因你而家破人亡,三姐因你身陷囹圄。你还有没有良知?”

张隽生抬头望去,只见三姐在人搀扶下,从后堂缓缓走出。原来,书吏发现张隽生被找到,未等县令下令,便立即派人将三姐带到公堂。

直到此时,差役才在行走间将吴天佑夫妇与吴周惨死的消息告诉三姐。三姐闻讯,瞬间昏厥,被救醒后四肢绵软,只能卧于后堂,断断续续听到张隽生的讲述,心中怒火熊熊燃烧,强撑着起身,向大堂走去。

姚县令对吴三姐说:“吴三姐,你受委屈了……”

三姐未等县令说完,便悲痛欲绝,放声痛哭:“弟弟,你死得好冤啊!爹,你死得好冤啊!娘,你死得好冤啊!老天爷,你终于开眼了……”闻者无不动容,许多人不禁泪流满面。

当三姐目光触及张隽生血肉模糊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既有怜悯,又有愤恨。她再也无法承受这巨大的冲击,眼前一黑,再次晕厥过去。

乡邻们见状,纷纷簇拥着吴三姐,含泪退出了公堂。

公堂上,只剩下张隽生瘫倒在刑凳上。衙役们见状,催促道:“张隽生!张少爷!人都走了,你怎么还不下来跟他们一起走?”

张隽生虚弱地回答:“我,我,我动不了……”衙役们见状,七手八脚地将他扶起,让他自行离开。然而刚一放手,张隽生便再次倒地不起。衙役们无奈,只得再次将他架起,拖至衙门外,如同丢弃死狗般弃之不理。

乡邻与族人将吴三姐送回家后,各自散去。

张乐将张隽生搀回家中,他强撑着为三姐倒上热茶,但三姐只是双眼空洞地盯着天花板,始终一言不发。

夜幕降临,张隽生为三姐准备了粥菜,但她并未进食,便早早躺下休息。

张乐帮助张隽生清洗伤口、敷药,忙碌了许久。

看到三姐安静地睡去,张隽生并未立即回房,而是与张乐相拥而泣,将这几个月的辛酸经历娓娓道来。张隽生仿佛经历了生死轮回,张乐则深感愧疚,两人发誓下半生必将竭尽全力善待三姐,以此弥补过去的过错。

不知不觉,夜已深至二更。张乐催促张隽生回房照顾三姐。

张隽生手持拐杖,步履蹒跚地回到自家卧室。房内一片寂静,他生怕惊扰到三姐,没有点灯,小心翼翼地摸黑来到床边,和衣躺下。

次日清晨,张隽生醒来,只觉四周静得可怕,他下意识地伸手去触摸身边,却发现床铺空空如也,顿时吓得冷汗直流。他急忙翻身查看,只见三姐悬挂在房梁之上,早已气绝身亡。

原来,前一夜掌灯时分,吴三姐独坐房中,泪水涟涟。她心中悲痛万分:自从嫁入张家,丈夫流连风月,公公又间接害死了自家三口,她实在无法再在张家生活下去,倒不如追随亡故的亲人,早日去阴间团聚,也好尽早告诉他们冤情已昭雪……想到此处,吴三姐找来一根长带,搭在房梁上,打了个绳套,套在颈项,脚下用力一蹬木凳,瞬间悬挂在半空之中……

张隽生一见吴三姐吊在房梁之上,顿时惊骇至极,脱口而出:“不好了!三姐她死了!三姐悬梁自尽了!”他慌忙冲出房外。

张乐夫妇闻讯,同样惊愕不已。他们虽有心将吴三姐从梁上放下,但身为公公不便触碰儿媳遗体,婆婆又无力独自完成此事。

“隽生,隽生,快去外面叫你堂兄弟们来!”张乐急促地催促道。

张隽生奔至门外,将此事一说,几位堂弟、堂兄以及伯伯、叔叔、叔祖等族人闻讯纷纷赶来。众人见吴三姐悬于梁上,立刻命张隽生的几个堂弟将她的遗体放下,安置在床上。族人们看着吴三姐虽历经刑罚折磨,但面庞肤色仍保留着风韵,无不为其惋惜,为她鸣不平,同时将愤怒与罪责一股脑倾泻在张隽生身上。老族长走到张隽生面前,一句话未说,便朝他脸上连扇三巴掌:“你这个逆子!如此贤良的妻子不懂珍惜,却在外边嫖娼寻欢,你有何颜面活在这世上?你怎么不去死?”话音未落,又是三巴掌扇在张隽生脸上。

张隽生呆立原地,动弹不得,任由老族长责打。

老族长转向张乐,厉声训斥:“都是你养的好儿子,把吴家害得满门含冤而亡!养而不教,是为父之过,你罪责难逃!”

张乐垂头低眉,噤若寒蝉,不敢反驳半句。

老族长接着指责:“张隽生向来满口谎言,他说去三姐娘家,实则去了广东,别人或许不知,你身为父亲难道不知?找不到儿子,你就诬告三姐与弟弟通奸害死你儿子,导致吴家四口蒙冤而死!你良心何在?!”

张乐面红耳赤,无地自容,犹如犯错的孩子般站立一旁。

老族长转头对族人们命令道:“既然他老子不管教,你们就替我教训他!把张隽生吊到院子里的大树上,扒光衣服,狠狠地打,狠狠地抽!”

张乐再也无法保持沉默,慌忙跪地求情:“隽生身体虚弱,刚受过刑罚……老族长,能否饶他一回?”

“不行!吊起来,狠狠打,打到死为止!”老族长话语未落,张隽生已因恐惧借口上厕所,趁机挤出人群,飞奔出门,消失无踪……

如此,张隽生再度失踪。他畏惧挨打,加之羞于面对故乡父老,最终选择投军。那支部队远赴陕西,自此之后,张隽生再未在扬州城出现过。他到达陕西后,恰逢清军攻至山下,红衣大炮轰鸣,他瞬间被炸得肢体分离,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逍遥人生 永恒剑主 福艳之都市后宫 今夜与你共沉沦 插翅难逃:督军的囚宠 重生之二嫁太子 渔港春夜 超级惊悚直播 我把白莲花女主逼疯了 超品相师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 第一名媛,总裁的头号新妻 遮天之万古独尊 冠军之心 诡秘之主 我有药啊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重生南非当警察 刀笔吏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无敌天下内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回到唐朝做首富 
最近更新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 三国:重生三国之汉末争霸! 我的新列强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帝梦未央 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实体穿越新世界:艰难创业终成皇 三国:挟持曹操,复兴汉室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三国秘事第三部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 修仙者降临,我开启了仙秦重工 穿越成山匪,却被迫成帝 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 
古今中外奇案录 南瓜乌龟 - 古今中外奇案录txt下载 - 古今中外奇案录最新章节 - 古今中外奇案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