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部长有交代嘛,让宋师傅带三位贵客去商场购物。宋师傅也看到赵部长临走前,塞给其中一位贵客三张大金牛。
很明显……就是仨驴粪蛋子。虽然穿着挺体面,但兜里没什么钱。
所以,把车开到大厦门前,下车小跑着开门请三位上车后,宋师傅推荐的是不至于太low,但也绝不算贵的地方。
仨公子哥儿哪知道哪是哪呀,坐在副驾驶的王老二随口选了个太子大厦。
无所谓,宋师傅报的几处地方都在本岛,选哪都不是一脚油能到的。
这位计划中应该有的“交流”,创造了足够的时间……
开车从油尖旺到太子大厦,肯定要走红磡隧道过海。过红磡隧道,是要交钱的。
轿车5元,低于5.5吨的小巴和小货8元。超过5.5吨,低于24吨的中大型车辆10元。超过24吨的超大型车辆,需要出具特殊许可,否则禁止通行。
既然要过隧道,提前准备好零钱是必要的。宋师傅掏零钱时,发现兜里的报纸碍事,就掏出来了一下。
可能是怕车内的贵宾看到影响不好,掏出零钱后过分紧张的快速揣回兜里。
坐姿往裤兜里揣东西,操作上存在一定难度。又处于驾驶状态,单手扶着方向盘,注意力放在前方路面上,过程免不了有些潦草。
没留神卷成一束又对折的报纸,掏出来后对折的部分展开了。重新揣回兜里后,有一半露在外面。
而露出来的那部分,是一张明晃晃的,清凉美妞的照片。
虽然是黑白油墨照片,但……清凉装扮下特点显得非常突出……
左后座的宁老三看到了,一个劲暗戳戳的给坐在副驾驶的王老二打眼色。
王老二坐副驾驶,是宋师傅去取车的过程中,仨人商量好的。
因为,他比较擅长与人沟通。
虽然王老二擅长沟通,但跟一不认识的司机……还是有点张不开嘴。
关键是,他担心司机过后向赵小军汇报。
理智告诉他不行,不能把小辫子往赵家的孙贼手里送。但……别小看那一小丢丢佐料。
虽然不影响人的思维,但阿米巴原虫知道吧?
不但侵入心肝脾肺肾,还食脑!
转瞬间车进入红磡隧道,车厢内光线暗下来后,那点小羞怯和小担心,受氛围的影响淡下去不少。
后面的宁老三还一个劲儿的用眼神催促,王老二反复酝酿后,佯装无意的开口:“宋师傅……”
“诶?”宋师傅赶忙应声。
王老二本打算先铺垫一下,说点你哪人,多大年纪,是否婚配之类的废话,但心里不断灼烧的小火苗,让他实在没有耐性。
索性跳过铺垫:“你兜里那是报纸吗?”
“啊?”宋师傅稍微一愣,下意识低头,才发现报纸没揣好,关键最不想被贵宾看到的那部分内容,刚好露在外面。
一时间尴尬的不行,赶紧单手扶着方向盘,另一只手胡乱往兜里揣。
“拿来看看。”王老二索性不装了,直接伸手。
宋师傅一愣,尴尬的掏出报纸递给副驾驶的贵客,还贴心的点亮了顶棚的阅读灯……
王老二装腔作势的展开,视线第一时间锁定清凉美女……感情不是一位,是一溜儿风情各异的美女,每张照片侧边还配有文字。
借着阅读灯一瞅……虽然是繁体字,但连懵带猜的大致能看懂……特四舅老爷的,感情都是卖东西的广告。
什么蜜糖、毡酒、果汁牛奶之类乱七八糟的货物。有产品介绍,不同重量和份数的价钱,还有联系预约的电话……
王老二心里一阵扫兴,心里暗骂:港岛的奸商太不叫玩意啦,打广告就老老实实的打广告呗,配什么大美妞的图片呀。简直是挂羊头卖……嗯?
王老二脑子里铃声大作,视线重新落回广告的内容仔细观看……不对劲呐。
每条广告售卖的货物各有不同。
但价钱……一两、一克、一瓶、一加仑的,都是198、199,或者两百之类十分相近。
后面五两、半斤、半沓什么的,都是38几到四百左右,再高的份额有六百多,有八百多……豪华礼品包装的要一千好几百。
商品介绍中间,还穿插了许多看不太懂的专业术语……不对劲……很不对劲……越看越不对劲……
王老二聚精会神的看报纸,也不吭声,把后座的两位急的够呛。
宁老三不知道报纸上什么内容那么吸引人,心里急火火的一等再等……实在等不了,伸手把报纸抢过来。
同样急到火烧火燎的刘老四赶紧上眼……
俩人被聆郎满目的图片吸引了注意力,还没来得及看文字介绍呢,就听前面的王老二好信儿的问:“我瞅着那些广告上的价钱……有点不对劲儿呀?”
“呃,哈…哈哈~~”宋师傅干笑间观察王老二。
“呵~呵呵呵……”王老二同样干笑。
都是男人嘛,甭管是司机还是公子哥儿,很多方面都是共通的。眼神交流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哈哈哈哈哈……”
转瞬间,两个前一秒还尴尬紧张的人,一起发自内心的哈哈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宋师傅收起本分的做派,眉飞色舞的给三位贵客讲解起报纸广告栏里,只有“内行人”才懂的暗语。
其实不需要很内行,也算不上多么隐秘的暗语。就是广告栏空间有限,能塞下的文字数量也有限。
产品信息、成分表、保质期之类的内容又那么多,只能用简练到极致的文字,来尽量多,尽量完整的描述……
比如,如果从本岛去新界,可以乘坐轮渡走水路。也可以驾车途经红磡隧道走旱路。
毫无疑问,轮渡票价与红磡隧道的通过费,肯定是不同。
还有,如果从本岛去大屿山,时间相对比较赶,可以从中环码头乘天星小轮启程,直达梅窝或者新澳。也可以租快艇或游艇,不走公共航线,按照希望的线路航行。
虽然都是直达,但梅窝和新澳的航程不一样,路上看到风景也不一样,轮渡、快艇、游艇的票价肯定是不同的。
如果时间没那么赶,又想多看看沿途的风光。可以从中环码头登船,先去南丫岛,再从南丫岛去梅窝。
如果时间很宽裕,在梅窝游玩后,还可以再次启程去新澳。
如果时间更宽裕,甚至可以包船整夜游玩,时间范围内去多少地方,中间停靠几次都是随意的……
大致了解了广告上的商品信息,话题也打开了。
宋师傅津津乐道的向三位外地来的贵客,介绍其港岛打工人的现状。
不止是港岛,全世界的打工人基本都差不多,无非三种:公司里上班的,不想受管制自主创业的,还有打零工找零活的。
最底层的,自然是没有正式工作,四下接零活的那种。
在绝大多数城市,找零活儿的水电木瓦油工,还有力工、焊工什么的,都有固定的等活儿地点。
需要通个下水道,或者想搞个简单设计的顾客,有需要时直奔那些众所周知的地方,然后凭眼缘谈价钱。
除了打零工的,剩下两类……其实谈不上那种更高级一些。
不过是能接受管制的那些,每天出门上班,在公司提供的工位上给老板打工。
另一部分不喜欢被管的,自己弄个工作室,接个设计的活儿,或者串个手串,糊个火柴盒啥的。
总之,都是凭自身条件和技能讨生活。
前者不提。
后者在港岛这地儿吧……港岛的法律多少沾点不通人情,禁止私人工作室内有多人打工。
就是说,个人工作室内只能一个人工作。甭管是雇人也好,还是两个,或者多个朋友合伙也罢,都是不允许的。
另外,港岛这地儿的人,对建筑单位的分类不是很精细。
比如有朋友间互相打问:“你买楼啦?”
这话乍一听,好像被询问者买了一栋楼似的。实际上,对话中的“楼”,指的是一栋大楼里的一间房而已。
回到工作室的话题,单个工作室只允许一人工作嘛。就有了算是港岛特色的一楼……就是一间工作室内一名主理人的专有词汇。
再具体到工作室内的个体户,不能只坐屋里等买卖上门呀。竞争那么激烈,饿死了个屁的。
打广告就成了必要的推销手段。
老电影也好,老照片也罢,不经常能看到沿街两侧,甚至一栋楼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大大小小的灯箱广告嘛,大的哪些广告牌不谈,单独一栋楼上,放眼看去全是大小款式大差不差,上面写着主理人“工号”,以及楼层和门牌地址的黄色小灯箱,基本全全都是个人工作室。
打灯箱广告的……属于比较大众化的,也可以说是比较普通的。
其中部分设计能力和工艺技术,以及形象气质等先天条件特别好的主理人,不愿随大流。
毕竟自家店铺淹没在密密麻麻的灯箱广告中,根本凸显不出优势。
所以,就会在诸如“西报”等报纸上,给自家店铺和产品打广告。
这也是时下最主流的高端推广手段。
至于古天乐和陈奕迅主演的一部叫什么的电影里,通过专业杂志打广告,还要再等一些年。
毕竟龙呀,老虎,还有豹子那些凶兽,是84年才有的。
真正的男子汉,藏在春天里的阁楼,还有火焰麒麟什么的,要更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