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剑

两只小猫

首页 >> 明月清风剑 >> 明月清风剑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江山美色 将军好凶猛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一个人的抗日2 即鹿 远东1628 大明:开局直面朱元璋 亿万盛宠只为你 
明月清风剑 两只小猫 - 明月清风剑全文阅读 - 明月清风剑txt下载 - 明月清风剑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1章 双拳出击2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色不早,元璋收兵回营,令将亮祖推入,朱元璋笑着说:“亮祖兄,别来无恙?昔日在太平你投降于我,我未曾亏待你,你却不辞而别,是何道理?你既离我而去,就皆投一个比我强的明主,何故投于杨仲英、张文贵这些鼠辈名下,给元朝当鹰犬,给蒙古人卖命?这不是明珠暗投嘛?你今天当着我的面说清楚,究竟我哪里对不起你?”

朱亮祖说道:“朱公,当初我投降你后又离开你,并不是你亏待了我,关键是你那个胡大海和花荣,他俩联合起来欺负我一人,他俩常常嘲笑我比他俩还黑,把我叫‘黑猪’,天天骂我,我实在气不过,才离开的。”

“那你为啥不来找我,对我说呢?”朱元璋说道。

“人们都说,胡大海、花荣是你的结拜兄弟,即使他打我,你只会偏向他们,不会为我主持公道。”朱亮祖满怀委屈地说。“今天被擒,我也没有多话说,如果朱公能放我一条生路,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再也不反叛你,如果朱公不原谅我,要杀我剐我,我也无话可说。”

朱元璋说道:“纵有天大的事,你该来找我,我会给你解决的,如果我不解决,那就是我的不是。你不辞而别,就是你的不是。你一身好武艺,跟着杨仲英、张文贵这种人有什么出路和前途?你把你自己埋没在这个偏远的小县城里,寄小人篱下,真是自毁前程,太可惜了。”

朱元璋一席话说得朱亮祖口服心服,泪流满面地哭。朱元璋上前为其亲解其绳,朱亮祖拜伏于地说:“知遇之恩,没齿不忘,从此跟定朱公,鞍前马后,永远效尽犬马之劳。”

晚上,元璋令设酒宴,传众位将领入宴,令亮祖与大家重新相见,朱亮祖在酒宴上与大安陪话,大家都是武将,都不计较战场上的事,所以,都尽情欢饮而散。

宁国没有人统领兵将,也就没有防守力量,第二天徐达、常遇春率师攻城,杨仲英开城迎降,张文贵自刎身亡,朱元璋入城安民后,朱元璋入城安民后,准备派兵攻宣城,亮祖来见元璋说道:“蒙朱公不杀之恩,末将无以为报,愿取宣城作进见之礼。”

元璋十分高兴地答应了,令亮祖带兵一万前往宣城,不几天,捷报传来,亮祖已攻下宣城。朱元璋很欣慰,令徐达、常遇春继续扩大徽南战果,自率兵返回金陵。徐达、常遇春、廖永忠攻打池州,同时令亮祖攻打青阳、石碌、旌德诸县。

池州本已被徐、常攻下,前面已经说过,攻下池州后,东线宜兴又告急,徐、常奉命东援宜兴,在徐、常东援宜兴之时,陈友谅派降将赵普胜围攻池州,守将赵忠战死,池州又落入陈友谅之手。

东线宜兴攻克后,徐、常又回师西线攻下宁国、宣城等地,就领着赵德胜、俞通海再次兵临池州城下。

赵普胜见徐、常西回,忙提着双刀率众出城迎战。俞通海见赵普胜来到,就飞身上马,提矛出阵大喝道:“赵普胜,你是俞家旧部,你为什么三番五次与我们作对,先投蛮子海牙,现在又投陈友谅?”

赵普胜说道:“你们俞家仗父子兄弟人多,在巢湖边我让你们三分。现在各为其主,我不怕你们,人各有志,你不要抖少爷威风来管我了。”

通海一听大怒,挺矛便刺,赵普胜举双刀相迎,矛去刀迎,刀来矛挡,战了多时,赵德胜见通海战不下赵普胜,忙举槊上前双战术赵普胜,结果战了个平手。徐达麾兵杀上,才把赵普胜击退。

赵普胜见池州城墙不高,易攻难守,他索性弃城而在江边扎营,因他在巢湖边长大,习惯水战,第二在江边扎营,可以控制长江航道。于是他就靠江立营,四面竖栅,这样便于陆水两战。

徐达见了,便对俞通海、赵德胜二人说道:“赵普胜这厮骁勇绝伦,难怪人们叫他‘双刀赵’,他有勇无谋,我看我们分两路去进攻他,叫他顾头顾不了尾,腹背受敌。现在俞将军可领水师去暗袭他后营,我和赵将军领着陆军去正面攻他的前营,明攻暗袭一同上,难道还胜不了他?”

俞、赵二人听了大喜,忙分头办自己的事去了。

徐达又对赵德胜说,叫他先去攻赵普胜大营。赵德胜领计而去,他率兵来到赵普胜营前,赵普胜即开营门杀将出来,赵德胜抖擞精神与赵普胜酣斗了数十个回合,普胜真不愧是双刀赵,越战越勇,赵德胜虚晃一槊,勒马便走,普胜乘势追来,约四五里远,徐达引兵杀到,接应赵德胜,德胜又回马奋战,徐、赵二人两下夹攻赵普胜,普胜倒也不惧,三人成丁字形奋战起来。正在这时,江边传来炮声,普胜担心江营水寨有失,遂回马直奔江营而来,徐赵二人在后紧紧追赶,赵普胜回到营前,举目一看,只见营里遍插俞字旗,赵普胜叫苦连天。

赵普胜想去夺大营,后面徐、赵二人已追来,俞通海也开营门杀出来,这样腹背受敌,怎能取胜?气得赵普胜大吼一声:“气死我了!”忙领着人向西南逃去。

徐达移师攻城,池州守将洪钧战败逃走,池州第二次被徐达攻破,收回池州。

赵普胜逃到安庆,主动协助安庆守将守城。他料徐达乘胜而来,必定有水师,就在长江的河湾里设下埋伏,专等徐达水师。

果不出所料,老将俞廷玉率水师来到河湾,赵普胜一声炮响,船只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俞廷玉见状,提枪挺立在船头,率兵猛战,双方激战了两个时辰,未见胜负。谁知赵普胜盯住俞廷玉,射出一支冷箭,正中廷玉左腮,廷玉疼痛难忍,晕倒在船中,顿时俞廷玉水师大乱,幸亏俞通海水师赶来接应,才将廷玉救出,其他船只多被赵普胜夺去。

俞廷玉伤势不轻,当晚身亡。俞通海忙奔回大营向徐达报明败状,徐达也十分叹息。令通海扶老将军灵柩回巢湖安葬,一面遣人飞马驰报应天府。

朱元璋接到安庆的噩耗,他深知西线上的赵普胜乃是他的一心腹大患,此人不除,池州永无安定之时,决定用离间计来除掉此人,朱元璋同李善长商议此计,朱说:“赵普胜少智谋,陈友谅贪而嫉功,只要我们选好人,这条计是完全可行的。”

经过挑选,找来一个牙将名石良,叫他带上足够的金银去实施此计。石良是巢湖人,他有一个同乡叫赵显,是赵普胜的门客。于是石良就去安庆找赵显,二人经常在一起吃喝,形同兄弟。后石良回应天派人给赵显送一封信,信故意送错到赵普胜处,赵普胜见是应天来信,就拆开一看,信中语言多为隐语,赵普胜看了心中大疑,遂疏远赵显,并派人抄赵显住地,赵显连夜逃到应天投石良,并降朱元璋,元璋特别优待赵显,并给赵显重金,令他前往陈友谅军中散布赵普胜的谣言,陈友谅军中有几个赵显的同乡,赵显找到了这些同乡,用金钱开道,没有办不成的事,赵显大肆散布赵普胜恃功,功劳怎么大,却得不到陈友谅的重用,又说他的武功比陈友谅高出许多,如徐寿辉如果用他为统帅,不出一年,就可以打到应天府去,又说赵普胜对陈友谅心存异志,早晚准备谋叛等语。几个人不同时间向陈友谅告密,常言道:“曾参杀人,三人成虎。”谎言怕重复,重复多次成真理,陈友谅听到来自不同方位的几个人“告密”,自然就起了疑心。他派了一个使者前去观察动静,赵普胜哪会知道其中的奥秘?见了使者,满口多谈战功,说安庆城下如何射杀敌将,掠敌船多少艘,对池州之事只字不提,骄矜不已。使者回见友谅,如实陈述。陈友谅即带重兵来安庆,只说与普胜会师,商议进攻池州事宜。赵普胜忙到江边迎接,才到陈友谅船上,就被拿下,还没有开口说一句话,就不明不白地作了刀下之鬼。真是曹操倒霉遇蒋干,陈友谅倒霉遇赵显。朱元璋未费一兵一卒就除掉了他的心头大患,可见反间计之厉害。赵显回应天府禀明朱元璋,元璋大喜,厚赏赵显。

再说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第二次攻下池州后,同时收复了徽南大部分州县,直接打通了从应天府到浙江的通道。邓愈、胡大海即率兵从昱岭关入浙江的通道。邓愈、胡大海即率兵从昱岭关入浙江的遂安和建德城下,元守将不花弃建德而去,朱元璋改建德为严州府,令李文忠为帐前统治亲兵使,镇守严州府,邓愈转向西攻入江西,胡大海往南攻婺州(今金华),数月不克,朱元璋闻报,即调徐达回应天同李善长守应天府,朱元璋自领兵十万,常遇春为先锋由宁国直达浙江到婺州城下,胡大海详细禀明进攻婺州失利的原因,原来守婺州是元将石厚生与守处州的石宜生兄弟俩,婺州和处州(丽水)互成犄角之势,进攻婺州处州必援,所以屡攻婺州不下。大海还说:“听说主公要来婺州,石宜生已准备了数百辆狮子车来对付我们,听说现已运到松溪了。”

朱元璋一针见血地说:“这么说来进攻婺州的关键是围点打援的问题了?”

“围点打援?”胡大海想了一下说道:“主公,你一来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好一个围点打援,我怎么没想到呢?”

朱元璋继续说道:“松溪山多路窄,车很难走,若派精兵路上阻止他们,便可破它,援兵一破,婺州不是就可以攻破了?”

胡大海睁大眼睛说:“对呀!这件事经主公这样一指点,事情就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如拨云雾见晴天。”

朱元璋继续说道:“听说你义子胡德济很是骁将,为何不派他带锐卒数千,前往松溪去截援师?”

大海马上令德济带兵五千,前往松溪正遇狮子车运到松溪。在一个叫梅花门的地方,林茂路杂,山路崎岖,就算没有敌人,也行走艰难,现在大敌当前,胡德济的士兵如从天降,吓得运车兵一个个手脚失措,纷纷弃车抱头逃跑而去。

胡德济将车上财物劫走,将车一火而焚之,未损一兵一卒,高兴地回大营缴令。

得到援兵被毁的消息,婺州守将一片惊慌,已无守心,城内一副将派人出城请降,约好半夜开城门引兵入城。到时果然城门洞开,胡大海一拥而入,连石厚生也被活捉。城被攻破元璋领兵入城,照例出榜安民。朱元璋下令改婺州为金华府,开郡学,聘请贤良学士入闱,聘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正,吴沈为训导。由于连年战争,学校废止,现正式兴办学堂,深得人民拥护。

第二天元璋召集常、胡二人说道:“金华乃苏浙重地,胡大海为江浙人,可在此住守金华,浙江现尚有处州、衢州、绍兴未取,现给常遇春留下十万人,什么时候取下三郡什么时候班师。这三郡都是劲敌,千万小心为上。”

胡、常二人顿道受命,元璋即日起程,率军返回应天。刚回到应天,又从太湖传来噩耗。

原来在徐达当时攻下宜兴后,就由廖永安驻守宜兴,徐达、常遇春就西攻池州,张士诚派吕珍从太湖经常骚扰宜兴,屡被廖永安击退。

这一次廖永安在追击吕珍之时,吕珍采取游击战术,打一阵就跑,廖永安带上水帅追进太湖深处,又与吕珍大战起来,吕珍哪里是廖永安的对手?他又划船逃跑,同时令各船忽进忽退,和廖永安玩起捉迷藏来,害得廖永安像老牛追兔子——有气力无处使。

这太湖和巢湖不一样,太湖水浅不一,芦苇纵横,烟波浩淼,风急浪高。

永安见吕珍不和他正面交锋,而是玩诡计,轻舟诱敌,永安就焦躁起来,命撑船人尽力赶去,“弟兄们,给我全力追赶!”

永安的坐船先是很灵活,赶了约二里路,坐船忽被浅滩搁住,休想再动分毫。正在着急,忽见芦苇中荡出几只小船,船上的人全是渔人打扮,永安未辨真假,就招呼小船靠近大船,一船刚至,永安即一跃而下,还没站稳,那个渔人就拔出短刀把廖永安后臂砍伤,永安无法动弹,忙飞起一腿,把这个渔人踢下湖去,渔人下水后,就在水里推着小船离开了大船,大船上的人见廖永安被小船载走,都干着急,只有干喊:“廖将军,快回大船上来!”

谁料又上来几艘小船,用竹篙钩住小船向远处划去,几艘小船上跳过来几个人把廖永安捆绑住,然后向远方划去。

廖将军伤势很重,处于半昏迷状态,他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苏醒过来,伤口火辣辣地疼。

吕珍叫来四个人把廖永安抬到张士诚府衙请功,张士诚捂着鼻子走过来道:“你就是廖永安?”

“对,他就是廖永安,我们多次作过战,我认识他,我不会弄错的。”吕珍笑着说道。

张士诚对廖永安说道:“廖将军,我十分敬仰你是一个智勇双全,不可多得的将领,只要你投降本王,我立即给你治伤。同时我封你为水军都督,大元帅,怎么样?”

廖永安躺在一个小竹床上,睁圆双眼说道:“你不过一个盐贩子,我岂能投降于你?你投降于我还差不多,不要多说,要我投降万万不能。”

张士诚一听,火冒三丈骂道:“不识抬举的东西,把他抬到大牢里去,打入死牢。”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派人到平江和谈,愿将以前所俘的三千士兵换一个廖永安,张士诚心里还记着亡弟的仇恨,不答应换人,张士诚之弟宰相张士信说道:“王兄且慢,我认为应该换,条件是他们先放回三千人后,我们才把人还他,这个廖永安我看他伤势沉重,到时恐怕他已不在人世了,我们用一具死尸换回三千人,这何乐而不为?”

张士诚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就召来使者,答应换人,条件必须三千士兵先到平江后,才能释放廖永安,使者回应天见朱元璋,连忙星夜将三千人送到平江,可是,张士诚方面却交来一具廖永安的尸体。使者无法,只有将廖永安尸体运回应天。

朱元璋闻永安已死,悲痛不已,即率人迎丧郊外,祭礼庄严肃穆,吊唁的人顷朝而出,丧礼很隆重。

廖永安被追封为楚国公,其子佛生世袭父职,食父禄。元璋同时派杨国兴统帅舟师,国兴复出太湖口,收集各舰,多次破张士诚水师,扫平宜兴堰口二十六寨,一面赶修宜兴城,张士诚又派水陆军夹攻宜兴,均被杨国兴击退,从此太湖,宜兴稍安。

再说常遇春自朱元璋回应天后,就带领队伍去攻衢州,元将颜不花守城也很严密,使城久攻不破。后来常遇春用声东击西的方法才破了衢州,活捉了颜不花。

胡大海留常遇春守金华,自己约上耿再成一同去攻处州,石宜生见浙江大势已去,已无斗志,龙泉县守将胡深主动来降,处州一鼓而下,石宜生逃往闽中去了,胡大海速进处州安民,处州以南七县皆望风而降。

捷报传到应天,元璋令耿再成守处州,胡大海守金华。浙西大地悉归元璋所辖。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福艳之都市后宫 超品相师 仙道第一小白脸 第九特区 皇兄在上 动漫之后宫之旅 明星潜规则之皇 闪婚甜妻,总裁大人难伺候! 渔港春夜 永恒剑主 将军好凶猛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修罗战神 今夜与你共沉沦 都市花语 重生1983 官妖 贞观憨婿 娇娘医经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重生南非当警察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红楼之薛霸王 无敌天下内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世子请叛逆 回到唐朝做首富 
最近更新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中医大师扁鹊 沈家大小事 汉末浮沉书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带着美女闯三国 云尧长歌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唐:九五至尊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穿越原异界寻仙 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 江汉儿女英雄传 
明月清风剑 两只小猫 - 明月清风剑txt下载 - 明月清风剑最新章节 - 明月清风剑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