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国七雄

仓廪实而知礼节

首页 >> 新战国七雄 >> 新战国七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江山美色 红楼春 即鹿 民国投机者 万斛春 数风流人物 汉阙 抗日之铁血使命 
新战国七雄 仓廪实而知礼节 - 新战国七雄全文阅读 - 新战国七雄txt下载 - 新战国七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非 明初军队战斗力如何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虽然明粉们总是吹嘘我大明如何天下无敌,但其实吧,不考虑时代进步带来的装备差距,大明朝的开国军队平均单兵战斗力在主要大一统王朝中可力争倒数第一。

先是士兵素质就堪忧。这最基本的东西从军人的社会地位就能直接反映出来。

大秦利出一孔,没啥说的,当兵最光荣,打仗搏富贵。

西汉承秦制,虽有弱化,但到武帝年间,良家子披甲持刃觅封侯也是常规操作。

到了大唐,家徒四壁想当府兵都不够格。

宋代倒是有刺字防止士兵逃亡的做法,但一般都是待遇差劲的二线厢军,一线的禁军待遇可优渥着呢。

当然,仅限于宋初,中后期八十万禁军那会名头倒是响亮,实际收入水平只够喝西北风。

清代八旗是个小圈子,不提也罢。

总之,历朝历代,至少开国之初,能在军中做一小卒,都是份很有前途的工作。

我大明就不同了,打开国起,军户逃亡就没断过。

国朝初年,戍边的军户日子虽然比不上民户,但也还算凑合,有余丁、贴户出些银钱补给,加上月粮,一年下来总也有个二三十石的收入。

但是很快,就发生了贫富分化。户里人丁单薄、家境穷困的,就没法贴补戍卒,靠着名义上都仅仅只有一石实际还得扣个几厘的月粮和很快折成擦屁股宝钞的两斤盐巴,也就能保证饿不死了。

你以为这就算完事了,除了可怜的军饷,还有那沉重的军事徭役,什么修城铺路盖房子运粮草,累死累活累出病也只能自认倒霉。

还有上边的各级老爷们,动不动就私役屯军为他们耕种。

这等情形,想要娶妻生子开枝散叶啥的就难了。

“民家虑与为婚姻,徭赋将累己,男女至年四十尚不婚。”

就算侥幸娶了媳妇也没用,生了崽子还是当军户的命。

赋税高、徭役重,还因为实行军管被上头欺压,生儿育女也是当牛马,这么差的待遇,我跟你玩个蛋啊。

啥也甭说了,能逃就逃吧。

就这么着,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期,军户就开始逃亡。

成祖几次北征倒是挺爽,军户们更是被折腾得欲仙欲死,然后逃亡起来更加卖力。

正统年间,大明立国七八十年那会,逃亡士卒达一百二十万有余,占全国军伍总人数的二分之一多。

开国时的军制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接近崩溃,也怪不得能发生土木堡之变了。

堡宗是菜了些,但二十万明军但凡稍微中用点,怎么可能让也先断水绝粮?

说到底,还是战力差劲。

到了弘治年间,全国逃亡军士占太祖时原额十分之六七。

后面也就只能慢慢改成募兵制了。军户?狗都不当!

这种待遇下的士兵素质可想而知。

朱元璋自夸:“朕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粒米”。

不过这个兵嘛,嘿,估计也就奴兵制的西晋能在压榨小卒上面更胜大明一筹,大明军制的蒙古师傅也能一较高下,其他历朝历代都难与之相比。

再说经验传承。

在经历了两宋打压、蒙元统治之后,汉家子的战争传承出现了断代,从士卒到将领们对于打仗都不再那么熟悉,整个社会缺乏紧张的战争氛围。

老朱的开国之师,仅仅是在元末明初短时间的动乱中历练了一番,与他们的前辈们相比,差的太远。

虽然表面看上去朱重八的淮西乡党和刘老三的沛县元从都是基层出身,在乱世中迅速学习成长为合格的将领,但就整个国家的传承而言,明跟汉唐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战乱频仍的年代总是能催生出尚武的风气,东周五百年乱世而有秦汉之强盛,三国两晋南北朝四百年纷争,最后汇作大唐之广袤。

在长久的战乱中,普通百姓都对战争异常熟悉,儿郎们打小就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军事教育,哪怕一小卒也晓得遇到不同的情况该当如何处理。

基层军官战斗素养极高,中层将官也大把的人才,随时可以顶上去独当一面,高级将领更是久经战阵,经验丰富。

这种传承,虽然不起眼,却渗透在战争中的方方面面,极大影响着军队的实际战斗力。

最后是战斗欲望。

洪武年间军户逃亡那是因为跟民户相比,万里戍边还备受压榨的小卒日子过得太过苦逼,但真到了战场上,军户们的战斗欲望倒未必差了。

因为老朱家对功臣待遇实在是太好了。你没听错,朱元璋善待功臣。当然,这个功臣,不是那些高位的公侯,而是千户百户这些中低层军官。

这可是跟八旗一样世袭的铁饭碗,你说香不香。

虽然明初时候,想要袭位还得参加考试,但要通过并不是难事,而再往后,甚至连考试都成了走过场,直接接替老爹的位置就行了。

为了能够当上军官这份超有前途的工作,普通小卒们还是很乐意拼命的。

当然了,这也是开国时候武官数量少,不过两万人,等到了中后期,只进不出之下膨胀到十万人,小卒们就不会这么立功心切了。

吃饭的人增加了好几倍,财政收入却越来越少,官田更是早就被分了个精光,军官们的待遇自然也没了保障。

冒着生命危险砍了人头也换不了几钱,何必呢?

不过这明初时节小兵们虽然斗志昂扬,军官们却未必有那么大的兴致。

对于中下层军官来说,与其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战场厮杀,打小舞文弄墨敲开科举大门是个更好的选择。

反正收入足以支撑得起脱产学习,投入些钱财做为启动资金总比赌命要强,成功考取功名的回报更是丰厚。

立功受赏,不过还是在卫所里面打转,中了进士,外放地方,岂是小小卫所能比的。

永乐年间,军户出身的进士就占了一成五,后来文贵武贱之风越来越盛,尤其是土木堡之后,文官掌握军权,武夫们的地位越来越低,待遇每况愈下,家里有些资财的军官们更是拼命往科举上使劲。

到了景泰年间,军籍进士更是高达三成!

要相信人民的智慧,群众都是精明的,利益在哪里,他们就会向那个方向追逐。

科举,大利,远胜军功,如此一来,自然就会将大把的精力投入到寻章摘句而不是熟读兵法打磨武艺上面。

至于打仗,上场的时候随大流就行了,何必那么较真,保命第一。

没事耍什么刀枪,活下来争取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

士兵待遇差,经验传承不足,战斗欲望相对低下,这么一支军队是如何气吞万里如虎,把蒙元赶出大都,甚至扫荡大漠,直抵贝加尔湖的?

那就得归功于明初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了。

拼命压榨军户,打压了军心士气,但也确实提供了足够的军需。

就像曹魏屯田,高达五六成甚至更加过分的粮食税让三国奴兵们苦不堪言,却让他曹人妻能在天下混乱百姓无心生产的动荡时节拉出几十万军队。

巅峰时每年两千多万石的屯田籽粒再加上民田三千多石的税粮给了永乐大帝足够的底气五次远征漠北。

而且待遇差嘛,那是跟其他朝代的开国精锐相比,跟明末的同行比起来,这份工作已经相当不错了。

崇祯元年,穷得底掉的大明朝廷勒紧裤腰带给关宁四镇发了五百四十万两银子。

看上去倒是挺大一笔钱,毕竟乾隆年间大清国二十万八旗兵一年开销也不过八百万,顺治年间十万出头的国族大兵的开支还不晓得有没有五六百万。

吴三桂当平西王那会编制内的军队也不过一万出头的旗兵和三万人的绿营,按军饷算能不能上一百五十万两都难说。

但是,凡事就怕但是,这个五百多万里面扣去补发的欠饷27万,运费63万,还有几万匹马的草料钱大几十万,实际上落到人头上也就三百万多两。

三百多万两,养四镇十五万多不到十六万兵,除去将官的薪水稍高些,普通小卒一年也就是十几不到二十两的收入。

似乎也还行,跟戚继光招兵待遇差不多。但明末这会粮食价格飙升,早已经不是戚家军那会五钱一石的水平了。

崇祯初年通州南粮运输到货价都要差不多一两银子,后面农民军乱子闹大了更是一路打滚往上冲,这个待遇水平到底怎么样,只要会算数的都能大致估出来。

就实际购买力来说,还比不上清初绿营,更别提八旗了。

毕竟关宁兵和绿营战兵饷银虽然都是同一层次,清初的粮价可要低不少。

绿营兵还可以肆无忌惮地给老乡们送温暖挣外快,明军军纪再差,在面对地方强力士绅的时候也得约束一二。

再对比八旗兵。八旗兵与关宁兵的实际待遇可不仅仅是年入十几两与年入三四十两的差距。

大清国初立那会,旗兵可还有田地产出的,甚至旗地产出可能才是收入的大头。

“计丁授田”,每丁三十亩。这个丁可不仅仅是正身旗人,依附的旗奴那也是算丁的。

不然十万出头的八旗兵哪里用得着圈占一千六百多万亩田地(这还仅仅是第一次圈地的田亩数)。

就算是一个普通小卒,也能分到六十亩甚至九十亩的田产,差人耕种,每年也能到手三四十石的粮食。

也就是到了十全老人那会,旗田被倒腾了个精光,旗兵和绿营兵的收入差距才逐渐缩小,乃至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反倒是曾剃头招募的乡勇工资更胜一筹。

至于说裁汰老弱,蓄养精锐,把十五万多战力一般的一级兵改造成三五万战力卓越足以匹敌八旗的三级强兵,嗯,这个想法是很好,却完全不切实际。

任何时代,下岗人员都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什么治安这么差?还不是因为经济发展低,创造的工作岗位无法容纳众多的非农业人口。

一群群没有固定收入的青年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而世纪末国企下岗潮带来的社会动乱也在时代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要不是因为加入世贸组织,经济腾飞带来大量工作岗位,中国的治安也不会在世纪初的短短几年内迅速好转。

在经济水平大大提升的现代社会尚且如此,吃饱饭都难的明末,工作岗位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朱由检同学倒是发起过一场国企下岗潮,强迫大明邮政系统的员工自谋生路,以节约国库中见底儿的存银。

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知道了,李自成同志被迫参加农民军,实现再就业。

思宗不仅没有省钱,反而为了那几个子儿花了更多的钱。

所以说,要把十几万关宁军裁撤大半,最后的结果就是没了生计的边军拿起刀枪造反。

财政吃紧的大明朝廷只能被动选择维持一支低水平军队。

哪怕关宁军已经是明末精锐,但较之明初的前辈们,还是差了点意思。

而同等数量明初军队吊打八旗兵的说法也不过是痴人说梦。

除了老奴窝在赫图阿拉那会,八旗兵的待遇尚说不上多好,等到下了辽阳沈阳,给小卒们分了田地,八旗兵的待遇就已经超过了明初军户了。

再等入了关,那就更不能相比了。

但是无妨,八旗虽然精锐,但明初开国之师也不是那种打到敌军身上血量-1直接不破防的鱼腩部队。

虽然一对一肯定不是对手,但是他八旗才几个人?

我二百多万大军,二十个打一个,堆也堆死了。

就算把屯军踢出去,光旗军也有好几十万,你八旗拿什么跟我玩?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福艳之都市后宫 超品相师 皇兄在上 仙道第一小白脸 第九特区 动漫之后宫之旅 永恒剑主 逍遥人生 明星潜规则之皇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渔港春夜 闪婚甜妻,总裁大人难伺候! 老婆大人有点冷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在港综成为传说 一念之私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男儿行 地狱电影院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无敌天下内 红楼之补苍天 绿茵表演家 这里有家咖啡厅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回到唐朝做首富 
最近更新无尽权谋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奇门故事汇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中医大师扁鹊 沈家大小事 汉末浮沉书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带着美女闯三国 云尧长歌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穿越占座山 大汉征服者 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 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 
新战国七雄 仓廪实而知礼节 - 新战国七雄txt下载 - 新战国七雄最新章节 - 新战国七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