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楚环河

首页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江山美色 富贵小丫鬟 唐砖 无敌天下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宠文结局之后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楚环河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全文阅读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txt下载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3章 民变(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知县征税命令一发布接着就是县衙胥吏开始统计户口和田亩进行摊派,户籍黄册和土地鱼鳞图册都是用的地方衙门的“白册”。至于朝廷的“黄册”早已经废弃不用,那玩意误差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白册”也好不到哪里去仅供参考而已,所以现在地方衙门已经不是按户籍田亩征税,而是直接摊派到下面的村里。

再由士绅大户带着下乡的官差来收税,至于怎么收就得看大户怎么摊派了。整个大明朝的税收模式都是这样,不管是徭役还是赋税都分包给基层的士绅。

本质上这种做法是继承了元朝的包税制,大明朝廷是甲方,地方衙门是总包,底下士绅和官差是分包。从某种意义上看大明朝更像是一家公司而不是一个国家,除了利益之外什么仁义道德都不讲。

大明朝上上下下只知道一味的向老百姓索取,从来没有为老百姓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

在县衙的白册上户口是七千多户田亩是八十万亩,根据王铁他们统计的户口是超过九千户田亩一百二十万亩左右。宜川老百姓很不幸的是按照衙门白册数据来收税。

也就是说宜川这七千多户老百姓要交接近一万户老百姓的税收,八十万亩地上捆绑的赋税要交一百二十万亩的税。至于这些多出来的隐户和隐田那都是士绅大户的利益。

今年的秋税大体和往常一样有这么几大类,田税(即所谓三十税一加上损耗远远不止)、辽饷(即九厘银不过摊派到县里再加火耗要翻好几倍)、陕西五大藩王府宗室禄米。

陕西五镇军粮(今年大用兵加征)、剿贼军粮加派(前面收的五镇军粮是在营用度,加派的是出征用度)、县衙区域内驿站用粮、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零零碎碎的赋税。

大明朝的财政制度有一些问题,他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财政。最为显着的一点就是大明朝的收税单位直接对接用钱单位,在中央财政富裕的时候尚且能够对地方进行转移支付,如果中央财政都赤字那么地方就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套财政制度的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南方尤其是东南几个省,那几个省既没有藩王又没有军镇,不用承担国防义务也不用为老朱家养“猪”。

而这套财政制度的最大受害者就是北方几个省了,尤其是陕西!一个西北的穷地方养着五个藩王五个军镇!一省之力承担整个大明朝三分之一的国防义务!

这也是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从陕西闹起来的主要原因,北方的农民起义军就像是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来一茬直到灭亡大明王朝为止。

北方几个省之所以穷就是被大明朝压榨过重逮着一头羊薅,南方富的原因当然其地理因素在内,但如果将藩王府和军镇搬到东南去还会造成这么大的贫富差距吗?!

畸形的财政制度不改变一味的镇压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主要矛盾不解决老百姓该反还是得反,大明王朝的军队再凶残也不可能将北方几个省的穷苦老百姓全杀光。

毕竟老百姓也不是傻子,伸着头给官兵杀。哪怕是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的。

...

县衙胥吏用了几天功夫才将下面村子的赋税算出来,本来这活最多一上午就搞定的,但是为了照顾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才用了好几天。

这宜川县的士绅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就比如说在县衙开会时那个关系通到都察院的老士绅就处于县里食物链的顶端。县衙在给这个老士绅的势力范围内摊派赋税时自然是要好好斟酌一下。

在确定好摊派额度后衙门里的官差带着白册和公文来到乡里士绅家中。虽然说是士绅协助官差收税,但是官差还是有眼力见大小王还是分的清,到了乡下官差几乎是全部都听士绅调遣。

...

宜川县乡里某个士绅家。

官差来到士绅家之后由家中的管家负责接待,奉上茶水管家和几名官差闲聊了一会之后就进入正题。官差拿出收税公文交给管家说道:“上面说了,你们这十几个村子总共是白银五百两、粮食一千五百石!没有粮食可以按照市价折银!”

管家接过公文一看心里吸了口凉气,抹了抹脑门上的汗对官差说道:“几位兄弟你们没搞错吧?!这平摊下来一个村子交四五十两银子外加一百多石粮食?!”

官差听到这话有些不高兴放下茶碗说道:“怎么可能搞错!反正就是这么多!不过上面打了招呼,今年年景不好能收多少是多少,但是也不能差太多!往年的欠税今年必须要补上!”

管家听后叹了口气站起身来说道:“几位兄弟稍等,我去和老爷商量一下!去去就来!”

“好的!”

说完管家就来到士绅老爷的书房里,管家一进门就抱怨的说道:“老爷这今年的赋税也太重了吧!老百姓根本承受不住!您得去县里说说话啊!否则以后都这样收下去咱们这片的乡亲都成冤大头!”

此时的士绅老爷正拿着本《春秋》在读,不过他这本《春秋》里面的内容却是《金瓶梅》。老爷合上书后叹了口气说道:“要是能说我几天前在县衙里就说了!胳膊拧不过大腿老夫又能怎么办?!要是老夫还在任上做着官自然是不会让县里给咱们加这么多的赋税!”

不过士绅忽然脸色一变话音一转说道:“咱们庄上还是跟往常一样就不收了!隔壁三个村子收一半!你把官差领到其他几个村子全摊派给他们!”

管家听后皱着眉头问道:“老爷,这样其他几个村子老百姓负担是不是太重了?!”

士绅老爷冷笑一声说道:“重?!哪里重了?!一直以来都是这么收税的好不好?!有时候那些贱民要自己好好反思一下!这么多年来为什么没有种出粮食!是不是在偷懒!有没有好好的耕田!”

“你看我们家一样要交赋税,交的难道不比那些贱民多吗?!我们家怎么不感觉到重?!有时候这些贱民要多找找自身的原因!不要动不动就嚷嚷税收重了!”

管家感觉今天听到的这话是他这辈子听过最离谱的话,心想他娘的老百姓每天早出晚归辛辛苦苦的种田,你这到头来说人家偷懒没有好好种!为什么交不上赋税你他娘的心里没点子笔数吗?!

论个体而言你家确实交的比任何一家都多,但是你家多少亩地普通老百姓家里多少亩地?!你家隐匿了多少户口田亩心里没点笔数吗?!

这些话管家只能在心里说说肯定不敢当老爷的面讲,表面上管家还是附和道:“那好!小人就按老爷的意思办!”

...

接着管家从账房中取出账册带上几个家丁然后领着官差到村里征税。不管是士绅的家丁还是衙门的官差全部都是佩着刀的,拿着不是防贼寇而是防老百姓的,毕竟就这几个人碰到贼寇拿着家伙也没用。

来到村里后管家领着官差来到里正家,官差打开士绅家的账册直接对里正说道:“你们村里一共要交银子八十两、粮食两百石!”

里正一听吓的当场瘫倒晕在地上,管家见状上前掐人中将里正掐醒。醒来之后里正跪在官差面前说道:“差爷!咱们村总共就八十多户不满一百户人家怎么要交这么多钱粮!这不合规矩啊!”

官差听后有些不爽的说道:“什么不合规矩?!衙门的公文就是规矩!再说了这平摊到每家头上也就不到一两银子不到三石粮食!怎么就多了?!”

里正一听这话叹了口气说道:“这除了要给衙门交赋税还得给老爷交租子啊!在说这谁家没有欠个钱?就都指望着秋后来还账呢!”

听到这里官差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别给老子说那么多!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总之衙门的赋税一分钱都不能少还有往年的欠税今年也得给衙门补上!”

管家听到官差这话叹了口气对里正说道:“老哥你就别说了,赶紧起来带路吧!”

官差又补了句:“你要不带路也行,老子自己去收!到时候收不上来的是全是你家来补!”

里正听到官差这话赶紧爬了起来去屋内取出花名册给官差带路,虽然说里正心系乡亲不忍心看到乡亲们受苦,但是当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就不那么淡定了。

...

在官差准备下乡的前一天就已经被铁营斥候侦查到,王铁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命令周兵开始行动!周兵得到命令后赶紧通知他控制下的各村地痞流氓准备组织农民抗粮!

单凭农民自发抗粮的话时间会很长且效果并不是太好,因为没有一个领头的人自然就难以形成凝聚力。在这种情况下官差只需要稍加用些手段就能瓦解农民的抗粮运动。

毕竟大多数农民对官府是发自骨子里的畏惧,不怕官府的人除了贼寇之外就只有这些村里的地痞流氓。他们这些人三天两头的进班房,进去坐牢就像是回家一样。自然对官府没有什么惧意。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亿万盛宠只为你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无限之信仰诸天 艳海风波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大奉打更人 花都太子 很纯很暧昧 鬼吹灯 慢慢仙途之仙灵界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重生南非当警察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史记白话文版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秦朝历险记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明朝皇帝往事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大明抄家王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带着战神回明末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楚环河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txt下载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最新章节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