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演义

小卫的

首页 >> 通史演义 >> 通史演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汉乡 唐砖 极品驸马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抗战之烽火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谍影 
通史演义 小卫的 - 通史演义全文阅读 - 通史演义txt下载 - 通史演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章 周成王年幼无知,周公受诬陷:权力的诱惑与忠诚的坚守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周武王的病情变得越来越危急,他命令周公和召公前来,为太子诵读托孤寄命的文书。周公和召公赶到后,武王对周公说:“太子年纪还小,你应该担任摄政职务,代表王朝诸侯,辅佐太子。”周武王还对太子说:“你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尊敬周公,注重修身养德,实行仁政,继承先王的遗志和治国方略!”说完这话,武王就驾崩了。他在位七年,享年九十三岁,寿命已经到了上天赋予的极限。史官们用诗歌来赞美他:“商纲既丧,天命靡常,维我武王,赫震先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扫纣之秽,视民如伤。大位既定,文德隆昌,分茅裂土,韬戈用良。丕显文烈,光佑后行,千百世下,不泯其芳。”

周成王即位时还很年幼,不能亲自处理政务,因此他任命周公为冢宰,代为处理政事,并大赦天下。那些来朝贺的诸侯们都非常满意,周公代表周成王出席朝见诸侯的仪式,取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有一天,管叔和蔡叔在守卫殷祀,天朝的使者送来了一封大赦书到朝歌。武庚等人接到大赦书后,问使臣:“天子还很年幼,国家的政务由谁来处理呢?”使臣回答:“冢宰公姬旦总领政务,代表天子处理政事,以朝见各国诸侯。”二叔听完使者的话后,送走使者,相互说道:“我们二人与周公一样,都是武王的弟弟,天子的叔叔,如今远守边疆,地位较低。周公却担任冢宰之职,代理朝政。天子年纪尚幼,如果一旦被他人谋害,那么周公就会轻松地夺取王位,我们二人只能束手旁观,看着别人享受天子的福分了。”叔度问:“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叔鲜说:“我们可以和其他几位将领武庚一起密谋,发动兵变,攻入镐京,杀掉周公,废黜天子,然后我们就可以一起共享富贵了,多么美妙啊!”蔡叔非常高兴,就去见武庚,谈起起兵之事。武庚说:“周公虽然担任冢宰这个职位,但他实际上是在辅佐天子,没有犯下什么过错,我们怎么敢兴兵去侵犯他呢?”管叔和蔡叔又说:“这件事情非常容易,我们可以散布谣言说周公想篡位,谋害年幼的天子,这样就能煽动六街三市的儿童传播这个消息,传到镐京。因为天子年幼,没有决断之力,必然会废黜周公。我们就趁机以此为借口,兴师伐周,然后富贵就可得到手了!”二叔于是创作了一首谣言歌谣,内容大意是:“嗟彼凤雏,羽短身孤。初鸣高岗,鸱鸮在旁。周公危社稷,王幼实堪伤。”

不过,这个谣言在民间传播了数月之久,哄传到了镐京的街市上。近臣记录下了这些歌谣的曲调,呈报给周成王查看。周成王看完之后大怒,说:“冢宰公姬旦是我王室的至亲,他受到先王的遗托,勤勉劳苦地处理政务,怎么会有这种谣言?这肯定是京城里的邪言邪语!”于是他下旨命令有关官员将镐京的孩子们全部逮捕杀害,并要求有关官员迅速回报。周公听说了这个消息,赶紧脱去帽子,磕头请罪说:“我有罪该万死,怎么敢连累到万千百姓,只求大王赐我一死,不必再杀害无辜的人。”周公请求成王处死自己,但成王没有同意。当时两班文武看到周公被诬陷,就一起跪奏请求:“周公姬旦的忠诚,人神都知道,多亏陛下仁明,保全了他的清白,这是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福利。而且这件事有一个根源,陛下可以命令兵马司传令,逐户悄悄询问,如果找到最初传谣言的人,就惩罚他一个人,以儆戒一下其他人就行了,何必要杀害无辜的百姓,引起民怨呢?”成王听了这个奏报,逐渐转变了龙颜,传令给各个都城的兵马,要他们逐门逐户调查清楚并回报。

突然,一名近臣奏报说:“朝歌武庚、管叔、蔡叔率领十二万兵马前来,口口声声说是要为了国家而来,实际上是为了诬陷周公姬旦,谋害社稷,想要篡位。现在他们的军队已经来到了潼关,请求陛下尽快做出决断!”周成王还很年幼,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询问群臣:“这件事情是真是假?”周公姬旦再次跪下请愿,说:“陛下,只要您赐给臣一个死,就能够阻止潼关二叔的兵变,这对国家来说是万幸的!”群臣急忙上前奏道:“从这件事情看来,可以知道这个谣言是二叔散布的。”周成王问道:“怎么能知道呢?”群臣回答:“冢宰公姬旦勤勉忠诚,为王室尽心尽力,列国都非常尊敬他。如果他真的有篡位的心思,近京的诸侯就会起兵来讨伐他,满朝文武也会动起来,但是现在却没有任何动静。而且朝歌只是一个遥远的小国,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就知道这个消息,并且立刻兴兵前来。这就说明这件事情必然是二叔散布的谣言,目的是让陛下和朝臣们产生猜疑、分裂,以便他趁机谋取王位。我们请求陛下明察秋毫,做出明智的决断。”周成王还在犹豫,问道:“那么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呢?”群臣又回答:“如果陛下不做出明确的决断,就让冢宰领兵退回潼关,就能够看出他是否真的有篡位的意图了!”成王心中怀疑周公在外掌握了兵权,担心他会迅速反叛,所以还没有答应。群臣又上奏说:“陛下如果怀疑冢宰,我们愿意用我们的家族来做担保。”成王看到百官的奏折非常急切,于是下令征召十万兵马,与周公共同东征。周公听到后,表示歉意并离开了大殿。

第三天,周公姬旦升帐点兵练将,一面写信前往鲁国,让伯禽率军在潼关集合。当天,军队就离开京城出发了。周成王和群臣一起送行,直到京城之外才告别。成王在马背上随口创作了一首诗,内容如下:“彩旗飘飘出镐城,一杯烦汝往东征。忠贞自信孚天地,贝锦何容陷大臣。拔剑扫开边塞雾,扬旌收尽野红尘。王兵奏捷回朝日,凤阁龙楼画影形。”周公听完成王的诗后非常高兴,也在马背上唱出了一首诗,以表达他的忠诚:“平生忠诚谅天知,仗节行藏志不亏。神鬼何人宁可逆,流言陷我实堪悲。指挥击扫漫天秽,慷慨先吟报国诗。东风若奏三军捷,早把边捷报玉音。”

周公吟唱完毕后,君臣互相告别,大军向东进发,在潼关以东三十里的地方驻扎。这时,鲁公伯禽得到了他父亲的书信,率领国内精锐兵马五万人,已经到达了潼关。他们等待着大军到达后,双方才会交战。得知父亲率领的军队已经到来,伯禽和关主一起出城迎接。周公到达潼关后,对伯禽说:“兄弟之间的情谊,不应该动用兵力相互对抗,倒不如写封信,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态度,从而退兵,等待朝廷的决定如何?”伯禽回答说:“管叔和蔡叔不念及兄弟情谊,反而散布流言陷害父亲,甚至要将父亲置于死地。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尽快动用兵力消灭他们,以平息天子的愤怒,并表明我们父亲的忠诚。周公认为伯禽的话有道理。

与此同时,潼关下的二叔听说周公姬旦的军队已经到了,非常害怕,想要撤回军队。但是武庚反对了他的想法,说:“不行!如果我们现在不跟他们交战而慌慌张张地撤回去,那么这件事情就会泄露出去,得罪的后果会更严重。”于是,二叔听从了他的劝告,决定继续留在潼关。接着,双方都换上了战斗的装备,开始了激烈的战斗。二叔的军队和鲁国公子伯禽的军队正面相遇,双方激烈厮杀。伯禽举起刀猛砍,结果管叔被砍死在了马下。管叔被杀后,蔡叔看到形势不妙,便决定拼命逃跑。但是当他来到潼关上时,突然听到锣鼓声响,看到一位老将军走出来,大声呼喊:“蔡叔,你别想逃!”蔡叔抬头一看,发现是周公姬旦,顿时吓得魂不附体,丢下了武器和盔甲,向东方逃跑。但是他被伯禽拦住了去路,遭到了猛烈的攻击。就在这时,武庚正准备前来支援,却被虞文达一枪刺下马而惨死。

周公姬旦传令,命令军队不得停止,追击蔡叔直到朝歌城。蔡叔不分昼夜地奔跑,最终进入了朝歌城内。周公姬旦的军队很快赶到了朝歌城,但是蔡叔来不及坚守,被虞文达抢入城中,最终被活捉。虞文达把蔡叔带到周公姬旦面前,向他献上了俘虏。周公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散布流言、兴兵夺关,辜负先王分封土地的恩德呢?”蔡叔跪地告饶说:“这都是武庚、管叔的阴谋,我不曾阻止,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请求兄长救我一命。”鲁国公子伯禽说:“这些人是背叛天命的罪犯,应该斩首示众。”周公姬旦说:“骨肉相残,是历史上的大恶,虽然他们背叛了国家,但我们何忍下手杀他们呢?”于是,命令左右把他们监禁在南牢里,等待朝廷的处决。

周公下令,让关上虞文达转而去镇守潼关,等待朝廷升赏。同时,他的儿子伯禽也被命令去镇守鲁国。周公告诫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今天子的叔父。然而我仍然要一次沐浴三次握着头发,一次沐浴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贤才。如此辛勤,仍然遭受谗言的诋毁,让我狼狈不堪。使得没有文武之力,都无法自保。你现在去镇守鲁国,处理政务应该爱护百姓,尊敬贤士,千万不要因为国家强大而骄纵别人!”伯禽再次拜谢,接受命令后退下。周公姬旦对左右说:“我当初是被谣言误导而出兵的,现在虽然二叔已经被消灭,但天子仍然对我心存疑虑。我要写表奏明真相,等待天子的回心转意,下旨让我回朝,才能班师回家。现在我们只能暂时留在东方,以避免引起更多的猜疑。”于是,他派人奉表进京,发布榜文安抚百姓。

当时成王和群臣正在讨论国境问题,这时近臣奏报说:“冢宰公(周公姬旦)东征得胜,已经回朝呈上了奏表。”成王看了奏表后非常高兴,对文武百官说:“我的叔父东征,不仅消灭了两个叛徒,而且他的忠诚可嘉!他为何不率军回朝,反而留在东方呢?只是呈上奏表而已,这是为什么?”群臣上奏说:“冢宰公因为忠诚而被人诋毁,无法亲自表白。如今幸好天兵到来,两个叛贼被斩首,这是陛下的福气!为了表明冢宰的忠诚,所以他暂住在东边等待陛下的处理。陛下应该派遣大臣前去迎接,这样才能保全双方的美德。”成王沉思后,没有同意这个建议。

到了秋末,五谷已经长得很好,但还没有收割。突然有一天,天空昏暗,狂风大作,伴随着闪电和雷鸣,城中扬起砂石,大树被连根拔起。郊外的禾稻全部倒伏,百姓惊恐万分。成王和百官非常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召公、毕公奏报说:“先王在位时,曾留下了一本卜筮之书,收藏在殿前的金梃匮中,以备查询吉凶。现在遇到了天变,陛下为何不打开金梃匮,取出卜筮之书进行占卜,以求知天意呢?”成王同意了这个建议,与群臣一起向天地和先王行礼,并打开金梃匮寻找卜筮之书。最终,他们找到了周公当年曾写下的“欲代武王”的预言。成王询问史氏(史官),史氏详细陈述了当年的事情并呈上了奏报。成王痛哭道:“叔父(周公)的功德盛大,却被二叔(管叔、蔡叔)的谗言所害,如今被流放外面已经三年了。这都是我的过错,是上天变化想警示我的无知啊!”群臣都感动得流泪。

成王立刻派遣大臣,让召公和毕公带着诏书去迎接周公回京。同时在京城发布诏书,表明周公没有过错。顿时,风雷停止,天空变得晴朗,五谷因风而倒伏的都挺立起来。百姓振奋鼓舞,民众都非常喜悦。后来宋朝的丞相王荆公,因为感慨王莽的事迹,写下了一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又有一位名叫潜渊居士的人,读了这首史诗之后,感慨万千说道:“左手旋乾右转坤,群邪嫉正起流言。安安不效旋胡促,凡几常书赤舄尊。天变风云昭大节,书藏金匮显忠臣。成王一整迎归驾,周室君臣孝义存。”

召公和毕公接到命令,迅速前往潼关,并派人通知周公。周公姬旦听到圣旨传到,俯伏跪听宣诏,成王说:“我因为幼冲,嗣承大统,愚昧无知,险些失去忠良的大节。小时候思想混乱,没有听取良师谋士的忠告,虽然过去了,但我深感悔恨!现在我要向冢宰姬旦致歉,你是王室至亲,所有百官都听从你的指挥,你的忠贞诚信,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些小人物嫉妒正直,传播谣言,导致我征驾在东方久留,这都是我的过错。而叛变的首领二叔跟随一起北上,反而凸显出了公姬旦的忠诚。现在我派遣使臣,带着诏书迎回公姬旦,协助我辅佐国家。所有的叛臣叔度原本应该被处死,但考虑到我们同根同源,所以只是将他贬至郭邻。而叛变的胡仲之子,因为他有改正行为,所以可以继承父亲的封号,在蔡国执掌政务。另外,镇守潼关的虞文达功劳卓着,升任幽州都制。呜呼!表彰德行,报答功绩,这是朝廷的重要法典;尽职尽责,做一个忠臣子,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诏书传达到的那一天,一定不要拖延。”

周公接到诏书,并管待召、毕二弟。第二天,他吩咐叔度之子胡仲,守着殷车的驾驾,向京城进发。行进至接近京城的地方,驿站传报给朝廷。成王率领文武百官,出郊迎接周公回归朝堂。成王对周公说:“我因为年幼无知,不能分辨是非,所以让叔父您长时间在外镇守,真是我的过错啊!”周公赶紧跪下谢罪说:“拯救危难,保护国家,是作为臣子的职责,有什么值得称赞的?”成王非常高兴,命令摆设御宴,邀请群臣共宴。

有一天,成王在后宫与弟弟叔虞一起宴饮,庭院前的桐树阴凉浓郁。成王捡起一片桐树叶在手中,对叔虞说:“我将这片桐叶削成珪璋,你能为此作一首诗,我就封你为候。”叔虞于是吟诵道:“桐叶落庭除,吾王削作珪。如念连技秀,春风共畅舒。”第二天,史佚上奏道:“陛下请选择一个吉日举行行封仪式!”王回答说:“我只是与叔虞开玩笑而已!”史官佚说:“天子的话不能当成玩笑,一旦天子说出口,史官就会记录在册上,我建议陛下尽快封叔虞,不要反悔。”成王于是宴请群臣,正式封叔虞为唐国诸侯。叔虞谢过之后便离开了。

突然有近臣上报说:“有远方的夷人前来进贡。”成王传令让他们入朝,这些人的相貌和语言与中原人士大不相同。成王问翻译的人说:“这些夷人来自哪个国家?”翻译回答道:“这些夷人来自越裳,是位于交趾之南的一个国家。他们说,数十年来,他们的国家从未出现过大风暴和暴雨,而且海上也从未掀起波涛。他们认为中国有圣人出世,所以毫不迟疑地走万里之遥前来献上白雉为贡品。” 另外还有一些西方旅行者前来进贡,带来了一只大约四尺长的白色獒犬作为礼物。成王询问群臣:“这些远方人前来进贡,我们是否可以接受?”召公进言道:“陛下应该珍视贤才,不该接受这些贡品。臣曾听说,玩物会丧失人的道德,玩物会丧失人的志向,陛下应该考虑一下。”群臣们纷纷表示:“陛下仁德加于蛮夷,所以夷人不惜远道而来献贡。古人说过,如果远方的人不服,就要通过修文德来感化他们;既然他们已经来了,就要安置好他们。如果现在不接受这次献贡,恐怕会阻碍四夷前来的道路。”于是,成王决定接受这些贡品,并设宴款待来使。想要知道后面的事情如何发展,请等待下一回的解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我,猫妖,谈恋爱打钱! 农家仙田 玄医暖婚之腹黑靳爷追妻忙 全能照妖镜 九龙至尊 最强神医在都市 官梯 靠!怀上了! 动漫之后宫之旅 妙医鸿途 都市之最强纨绔 抗战之血染山河 甜时木有熙 修神外传 顾太太的豪门日常 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天纵之人间界 高手下山祸害师姐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萌宠狂妃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大成王朝专务司 红楼志 大秦:开局三千精甲复国称帝 世子请叛逆 
最近更新正德皇帝朱厚照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秦末苍穹之变 十三皇子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 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 大汉兵王 极品假太监 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 
通史演义 小卫的 - 通史演义txt下载 - 通史演义最新章节 - 通史演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