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七分蜀酒

首页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唐砖 四季锦 抗日之兵魂传说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1908远东狂人 北朝帝业 佣兵的战争 抗日之铁血使命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末之大国崛起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七分蜀酒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全文阅读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txt下载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西周之奇葩的祖孙三代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商朝虽然比周朝存在的时间短,只有不到六百年,但是中间出过很多厉害的君主,扶大厦于将倾,让风雨飘摇的商王朝能够续命下去,其中杰出的代表就有:名相伊尹,悔过自新的太甲,中兴之主武丁,盘庚,第一女将军妇好等等。

周朝虽然传承了八百年,可除了开国君主武王之外,只有个圣人周公旦了,其余的君主真是一言难尽,中兴是不可能中兴的,能不败家就已经是明君的典范了,倒是类似于后世司马家的八王之乱倒是出了不少,今天就盘点下最奇葩的祖孙三代吧。

作为周朝第27代君王的周幽王,被后人嘲笑了千年,只为一句“烽火戏诸侯”,为博美人一笑而闹出的荒唐之举,跟“狼来了”的故事一模一样,“狼来了”只是小孩子闹着好玩儿,而周幽王还知道“戏出有名”,只为红颜。

周幽王作为一国之君,怎么会做出如此荒谬的行为?其实在了解了他的爷爷和父亲的荒唐之后,就知道答案了,祖孙三代,往上数,一代比一代更加荒唐,只不过周幽王更加蠢笨而已,导致自己命丧骊山。

周幽王的爷爷是臭名昭着的周厉王,叫姬胡,在位37年。

周厉王贪财好色,残暴无德,骄傲放纵,不听忠臣规权重用同他一样贪财的荣夷公,并且大力阻塞言路,凡是说他不好的,全都杀掉,民间无人敢议论,将话都藏在心里,周厉王觉得自己治世有方,民间言论一片祥和,召公知道隐患巨大,总有一天会爆发的,于是劝周厉王说:“堵住人们的嘴比堵住洪水更加厉害,只有让民众畅所欲言,才能知道天下的好坏之处,才能加上防备杜绝,可现在你只知道去堵住他们的嘴,又怎么知道民心所向呢?所以,要像治水一样地去疏导,而不是只知堵塞,充耳不闻,自欺欺人。”

可周厉王哪里听得进去,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治世之道中,无论好坏都是自我裁决,一意孤行,直到民间怨气聚焦到了顶点以后开始发动叛乱,周厉王抵挡不住,只好逃到了彘,太子静躲在召公的家里被众人发现以后,也围攻了召公,召公只好用自己的儿子狸猫换太子,让太子静躲过此劫。

周厉王在逃到彘14年后,在那里哀怨地去世,国无君则不安,于是召公与周公一起共理朝政,称为“共和之治”。

注:这里的召公和周公不是第一代的,他就是个称呼,爵位,类似于秦国公,鲁国公之类的。

太子静就在召公家中长大,等他长大以后,就把王位交给了静,他便是周宣王。周宣王就是周幽王的父亲,姬静。

本以为受到自己父亲的影响,周宣王应该有前车之鉴,励精图治,谁知他却并没有汲取父亲的教训而遵守法度与祖先的圣德,遗传了父亲的独断专行,不听忠臣良言。

天子应当在农耕之时带头亲耕以示重农,可周宣王却不以为然,偏偏不去千亩之地亲耕,之后,千亩发生战争,周宣王的军队大败。

周宣王准备清点人口用以继续征兵,可有大臣却劝说:“民户是不可以清点的”。周宣王仍然一意孤行清点了所有民户。

一开始我并未理解为什么民户不能清点,后来才反应过来,说的是不能劳民伤财,因为这些户籍只要一问官员就全都有记录,在秦孝公时期,招募新兵规定不得用家中是独子或二子的,必须是三丁以上者才能征召入伍,即使自身本领再过人也不行,这就保存民间仁治的最基本要素,只有心系百姓的天子才能久治。

周宣王在临死的那一年,他听到有关周朝江山会被女子危害的传言,于是下令杀死了很多妇女和女婴,大夫杜伯劝谏,周宣王又把杜伯杀死了。

至于周宣王的死因,民间流传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周宣王在游猎的时候,杜伯的冤魂突然乘白马白车,戴着红帽,执红弓红箭与两位大臣一同朝周宣王狂奔过来,然后一箭射中了周宣王的心脏而亡。这个说法当然比较玄幻不可信。

第二种:周宣王梦见杜伯射杀自己,也就是第一种说法并非是真的,而是在梦中所见,周宣王受惊过度,没多久就病死了。

这两种说法里无疑看出,周宣王的死都跟他杀死杜伯而生心病有关。

按理说,周宣王从小目睹了父亲的乱治的悲剧结局,又有召公的教导,可周宣王还是像极了父亲,这让我不得不相信遗传的强大作用。

直到再看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的荒唐后才肯定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的那个有关遗传的观点,我不得不为之肯定。

他说:“孩子的性格必定遗传至父亲,智慧则遗传至母亲。”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后来看的话,就不难理解,周幽王为何会做出“烽火戏诸侯,只为博褒姒一笑”的荒唐之举了。

周幽王名叫姬宫湦,或许在父亲周宣王驾崩那一年他听到的传言,说有女人会祸害周王朝,从而大肆屠杀妇女和女婴,从褒姒的出现来看,并非空穴来风,可惜的是,上天注定的,又怎么可能凭人力逆转呢,褒姒一定会躲过这一次劫难。

有关褒姒的故事,多少还赋有一些神话的传奇色彩,还被司马迁记载在了《史记》里。

说在夏朝孔甲帝的时候,突然天降两条神蛇至夏宫,一雌一雄,孔甲命人卜算无论是留下它们还是赶走它们,或是杀掉它们,都是不吉利的,只有留下这两条神龙的唾液封存起来才是吉利的。孔甲帝命人用木匣子将唾液封存了起来,以后不许任何人打开它,就这样一直从夏朝流传到了商朝,再从商朝传到了周朝,一直到了周厉王这儿,因周厉王不信鬼神之说,偏要打开匣子看看,谁知一打开后,唾液便弄得满朝堂都是,怎么也打扫不干净,于是周厉王让一群女人赤身裸体对着唾液大叫,也不知这种方法是怎么想到的,估计也是阴阳师出的主意吧,司马迁没有交待,总之,这样对着唾液大叫了一阵后,唾液变成了一只大蜥蜴跑到了后宫去了。

在后宫里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宫女,不小心碰到了这只蜥蜴,随后蜥蜴就消失了。这个小宫女忘记了这件事,成年以后自己的肚子却突然大了起来,小宫女从未亲近过男人就怀孕了,就这样偷偷地生下了一个女儿,她非常恐惧,就寻了一个地方将女儿丢弃了。

到了周宣王时,突然民间流传起一首童谣:“山桑为弓,箕木为箭,周亡于此。”

正好有一对夫妻就是卖箕木箭山桑弓的,周宣王就命人去杀掉他们,两夫妻幸好逃掉了,在路上正好遇到了那个宫女丢弃的女婴,夫妻俩好心将她拾起带着一起逃窜到了褒国,并将她抚育长大,取名褒姒。褒姒越长越漂亮,出落得婷婷玉立,是一位标致的美人。

此时,周宣王已经驾崩了,掌管周朝的天子已经是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了,褒国得罪了周幽王,于是挑选出一群美人送给了周幽王,褒姒也在其内。周幽王在后宫里一眼就被褒姒的美貌所吸引,此后,褒姒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褒姒为周幽王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伯服,因周幽王专宠褒姒,于是也想将她的儿子立为太子,可是王室里只能立皇后的儿子为太子,周幽王的王后叫申后,是申侯的女儿,申后所生的儿子叫宜臼,宜臼本是太子,可是周幽王偏偏废掉了王后和太子,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因此得罪了申侯。

褒姒长得非常漂亮,唯独不爱笑,越是这样,宠爱她的周幽王就想尽了一切办法要逗笑她,可很长时间过去了,褒姒依然从未笑过,这似乎成了周幽王的一桩心病,于是成天琢磨着有什么办法能让美人一笑。

有一次,周幽王望着烽火台心生一计,倒不如把烽火台全部点燃试试看,如此壮观的场面就不怕褒姒见了不笑,马上命人将烽火台全部点燃,古时的烽火台与狼烟,皆是有外敌入侵时,召集各路诸侯的报警信号,只要远远望见了烽火和狼烟,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来救援,周幽王点燃的烽火台,各路诸侯都不知就里,纷纷赶来,谁料却是天子的一场儿戏,众人心里忿闷不已,愤愤离去,褒姒见了众人被猴耍的场面,果然笑出了声,周幽王很是得意,似乎干成了一件天大的伟业。

于是,为了一再地博褒姒一笑,周幽王后来又多次点燃了烽火台,诸侯们只当是一次次的儿戏,便不再相信烽火台的作用,见之若惯,不再赶来了,众人只叹道:“祸起,周将亡矣!”

周幽王的前老丈人申侯,一直将他废后的事记在心上,对其恨之入骨,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报仇,后来申侯联合了犬戎、缯国一起出兵攻打周幽王,此时的周幽王慌忙命人点燃烽火台前来救驾,可再也无人相信他烽火和狼烟的作用,这大概就是最初版的“狼来了”的故事。

周幽王被申侯刺杀于骊山脚下,他的王后褒姒也被俘虏走了,结局如何,司马迁没有继续讲下去,大概是情节过于凄惨,在当时不好用细节描述出来,我们却能想象出一个美人被俘虏走的情形,后来北宋的“靖康之耻”就是参考。

周王室的天下又归还给了申后的儿子宜臼,也就是周平王,然而周平王并未振兴祖上三代开始败落的周王朝,在位51年驾崩,平庸憋屈地去世。

或许周王室的衰败,就是从周厉王开始的,也或许如神话故事所说,从周厉王打开了神龙的唾液匣子开始。

其实,王朝的更替,哪里是镇国之宝所起的作用呢,人们用神话来将一切不幸与灾祸归于天意,实则细细想来,哪里是天祸,不过都是人祸久而成积罢了。

人不敢担此重责,于是将一切都归于天数,以为将所有命运都归结于上天定数就可以摆脱人患的责任,让代代良心好过一些,让历史不那么悲惨,实际上,纵观历史,“天数”成了背锅侠,人才是万事的主宰,一朝一代该走向何方,一代君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农家仙田 宋檀记事 世界不需要魅魔拯救 武炼神帝 一拳和尚唐三藏 抗战之烽火 重生都市之犀利天师 整颗心为你跳动 重生弃女当自强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快穿女配苏遍全宇宙 全民魔女1994 从火影开始的宇宙世界 穿成神仙哥哥的心尖宠 洪荒之盘王证道 软软娇妻驭恶夫 谍涯无痕 鬼医嫡妃 我的钢铁战衣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大宁第一衙内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重返十三岁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回到唐朝做首富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汉吏 极品五世子 废柴趣妻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红颜劫:乱世情殇 靠读懂人心立足 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 秦末苍穹之变 十三皇子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 伏羲夫妻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七分蜀酒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txt下载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最新章节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