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有怪莫怪

首页 >>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太平洋 唐砖 谍网 即鹿 帝国霸主 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 神医毒妃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宠文结局之后 暴君闺女五岁半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有怪莫怪 -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全文阅读 -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txt下载 -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3章 长谈(2)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如果是大明开国,紫金山祭天那次是朱元璋的人生高光时刻。

洪武四年的辛亥科会试,就是朱元璋起家以后,难得的一次低谷。

朱元璋跟儿子娓娓道来,“咱大明开国之前,一直用的荐举制任用官员。”

“洪武三年五月,咱在宋濂和刘伯温等人的建议下设科取士。”

“洪武四年正月,在南京贡院开科取士,邀请江南各地的儒士学者都来共襄盛举。”

“结果这帮子心怀故主的饱学鸿儒,一个来奉诏的都没有。”

“咱一气之下就把高启,那不知好歹的玩意给腰斩了。”

高启,字季迪。明初诗文三大家,明初第一大诗人,江南第一才子。

朱樉还记得这人,当年太子朱标千辛万苦请他入朝为官修元史。

辛亥科的进士文章,是朱樉最近在做的功课。

除了前三名进士及第的文章还算可以,后面的简直漏洞百出。

还有不少错别字的,可想而知朱元璋当时,

看到这些试卷会有多么的愤怒了。

朱元璋坐拥江南文教之地,结果开科取士,江南文人不是心怀故主,就是在观望北方的元朝。

好死不死,辞官不做的高启回到家乡还作了一篇怀念张士诚的《上梁文》。

于是这个江南第一大才子高启,正撞在了朱元璋的气头上,做了辛亥科取士失败的出气筒。

朱元璋继续说道:“辛亥科录取的全是毛头小子,连个可堪大用的才干之人都没有。”

“在那之后,咱就下诏罢了科举取士。改用廷对,招揽人才。”

廷对又称殿试,朱元璋咬牙切齿说道:“咱一直廷试了三年,好不容易钦点了一个状元朱善。”

“结果这家伙第二年以妻子病重为由,不肯奉诏。咱迫于无奈,只有把他放回老家。”

“咱开科取士之前,下诏【不经科举,不得任用文官】。

相当于划了一块自留地给他们,这诚意够十足了吧?

可是这帮掉书袋的读书人一点面子也没给咱。”

“这读书人说到底还是瞧不上咱老朱家是泥腿子。”

朱樉身临其境,听着当事人朱元璋跟读书人的爱恨情仇。

两眼放光,要是能有一包炒瓜子就更妙了。

比起根基尚浅的武将团体,那帮子树大根深的读书人,才是朱元璋头疼的对象。

这些由乡绅、士绅组成的读书人团体,以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

正在不断挑逗朱元璋这个铁血帝王的神经。

朱元璋长叹一声后,说道:“咱不是需要这帮读书人当官,而是必须要任用这帮读书人,才能治理这个天下。”

这是个很矛盾的问题,朱樉从书案旁边的小柜子里。

拿出一个三角形的积木,分成四块,说道:“这玩意叫金字塔,塔尖上面叫皇帝,最下面的底座叫百姓。”

“而连接中间的这两块大的叫乡绅,小的叫士大夫。”

“他们统称为一个群体叫读书人。”

朱樉将四块积木搭建起来,组合在了一起放在茶几上。

“现在这个金字塔就叫做大明。”

朱元璋看见其中最大的那两块,恨得牙痒痒。

“咱要是把中间那两块都抽了呢?”

“不能,因为读书人这个群体,自宋朝获得功名优免特权,进士、举人名下就有大量土地投献。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依附他们生活。”

朱樉解释完,朱元璋接着问道:“咱给他们优免的本意,是让他们将心思放在入朝为官,治理地方上。”

“咱要是下道旨意,取消他们的免赋役特权会怎么样?”

“哪里有要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道理啊。”

“老头子可以下旨直接废除科举了,反正没几个人会来考的。”

在朱樉看来,当官发财和权力总得占一头吧。

就老朱家微薄的俸禄,会有人来考科举才是怪事。

面对朱樉不客气的指责,朱元璋没有半点生气,反而嘿嘿笑道:“如果是你来治国,你会这么做?”

朱樉沉寂了一会儿,说出了嘉靖道长的名言:“长江水清,黄河水浊。”

“只能不以水清而偏用,不因水浊而偏废。”

此话一出,朱元璋眼底寒芒一闪,声音低沉的可怕:“你的意思是那些贪官污吏,害民之贼。你都要任用?”

朱樉反问道:“只知道邀名买直的清流和埋头做事的贪官,哪个对百姓危害更大呢?”

“难道朝堂之上全是众正盈朝,高喊着圣天子垂拱而治的时候。”

“到了这些清流君子们当国,他们就不贪了吗?”

嘉靖道长是个骂声占大多数的皇帝,

有骂他贪和坏的,唯独没有骂他蠢得。

嘉靖一朝,名臣辈出。张璁、夏言、高拱、徐阶、张居正、胡宗宪、海瑞。

武有谭纶、戚继光、俞大海。

哪怕是被骂作一代奸相的严嵩放在明末也是能独当一面的存在。

堪称有明一代之最,难道都是巧合?

朱樉不得不佩服,嘉靖道长选拔人才这方面,还是很有眼光的。

朱元璋沉默良久,眯着眼睛说道:“那你的意思是咱处死这些贪官污吏,还有错了?”

朱元璋对这些贪官污吏,可以用恨之入骨来形容。

在他看来只要刑罚够狠,就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徐达静静的在一旁看着父子俩,没有说出一句话。

朱樉从抽屉里拿出一本薄薄数页的小册子说道:“这是上个月,儿子让锦衣卫调查的京城物价。”

“从洪武元年到现在十五年过去了,原本三百文一石的粮食涨到了七百文。”

“而朝廷官员的俸禄一分没涨,正七品的县令,一年俸禄是九十石。”

“折色之后只有白银四十五两,而如今金陵城里驾车的马夫工钱一年,都得拿四十两。”

朱元璋仔细看完之后,惊讶的说了一句,“这京师的一匹绢布为何都涨到六两了?

还有这一匹布都快涨到了二两,简直岂有此理。”

朱樉回答道:“一个是宝钞贬值导致的,另一个是海贸让市场上供应的绢布数量变少了。”

比起官员吃不吃起的饭,朱元璋显然更关心老百姓,穿不穿的起衣服。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福艳之都市后宫 无限之信仰诸天 都市皇宫 大帝姬 超凡大航海 江湖尘事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山村情事 后宫春春色 贺总别虐了,夫人这次真的死了 阴阳刺青师 都市花缘梦 抗战之烽火 于他心上做妖精 我在1982有个家 快穿女配冷静点 这个大佬画风不对 两球成名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夏水流长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绿茵表演家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大宋必须浪 回到唐朝做首富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明朝皇帝往事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大明抄家王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重生大明1635 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大唐小医师 白话三侠五义 立渊传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有怪莫怪 -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txt下载 -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最新章节 -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