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苍莽山

首页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江山美色 抗战之红色警戒 我要做皇帝 即鹿 奋斗在红楼 凡人歌 明末之新帝国 马前卒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苍莽山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全文阅读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txt下载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1章 祭祀大典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宋朝,冬至、元日、寒食并列“三大节”之一,是宋朝的国家法定假日,可见当时人们对这一节日的重视。

(寒食节又叫“一百五”。是105,不是150。冬至日往后再过一百零五天就是寒食节。)

苏辙:“昨日一百五,老穉俱寒食”。 梅尧臣:“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

宋代的祀典中,昊天上帝与五方帝都属于“天帝”,被列入上祀。

昊天上帝是主宰宇宙万物的神,又称皇天上帝、天帝。

从商周开始,历代王朝祭奉的至高神,代表了天或者等同于天。

在古代华夏人的心目中,上天是至高无上的。

民间也有着“老天爷”的说法。

东、南、西、北、中等五方帝,则代表着“五行精气”。

五色五行,金木水火土、白青玄赤黄。东方木德青帝,南方火德赤帝,中央土德黄帝,西方金德白帝,北方水德玄帝。

祥兴元年的冬至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

天色尚早,但海口城已经是一片热闹的节日气氛。

大人们领着婆娘带着孩子站在道路上看着热闹,小一点的孩童甚至趴在在大人们的肩膀上依然熟睡着。

由于天色尚早,离日出还有一段很长时间,海口道路两旁的商铺早早地挂起了大红灯笼。

华灯初上,烛光闪烁,灯火辉煌,流光溢彩。

一盏盏大红灯笼远远望去星星点点,让人流连忘返。

红色的烛光,似乎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正如赵昺的年号一样,祥和复兴。

宋朝冬至的祭祀大典是级别最高的,皇帝必须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参与祭祀大典,同时也是相当的破费。

南宋词人周密曾赋诗描写皇帝祭祀的场景:“万骑云从簇锦围,内官排立马如飞。九重阊阖开清晓,太母登楼望驾归。”

如此排场,花费自然不低。

太宗皇帝三年一次的郊祀花费达到五百余万缗钱。

真宗皇帝郊祀费用增至七百余万缗钱,再加上坏了规矩的这位,“私自”上泰山封禅,然后又花费八百余万缗钱。

两次“活动”合起来花费超过一千五百万贯……

以节约着称的仁宗皇帝,数次祭祀也花费一千两百余万缗钱。

“缗”用绳子串起来,“缗钱”就是一贯钱,一千文。

这其中有举行大典的费用,也包括了朝廷的各种赏赐,和发福利差不多。

不但不用花自己的钱,还有不菲的出场费,反正是大家都很开心的一件事。

^_^ ^_^

郊祀,又称三年一郊。

北宋共举行71次郊祀,明堂17次;南宋郊祀19次,明堂多达30次。

(郊祀和明堂是同一种活动。所谓“明堂”,就是专为祭祀昊天上帝而特地设立的,是为“天子之庙”。和郊祀相比,差不多可以理解为室外变室内。)

北宋并不怎么守规矩,平均不到三年,两年多一点就举行一次。

南宋基本上按照三年一次的制度举行。

南宋历时152年,郊祀和明堂加起来一共49次,基本上差不多符合3年一次的标准。

南宋郊祀次数很少,而明堂次数很多,也反映出郊祀给南宋朝廷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南渡之后,当郊祀之岁,每以赀用不足,权停郊祀,止享明堂,盖以明堂代郊。

(最近没钱,超过一块钱的活动不要叫我。)

现如今的南宋更是穷得叮当响了,而且赵昺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什么搭建数百间青城斋殿,悉覆以苇席,护以青布。

什么四层七十二个台阶。

什么天步所临,皆借以黄罗,谓之“黄道”。

赵昺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还有人舔着逼脸大言不惭,言之凿凿非要依惯例,依旧制。

比如前几日在朝堂上就有一位不开眼的,吵吵闹闹要求赵昺盖房子,还是盖那种数百间青城斋殿的。

被盛怒之下之下的赵昺差点揍死。

节约,怎么节约怎么来吧,能不要的都不要了,能减少的都给减少了,能用往年旧的就不要用新的。

就这,礼部、户部还有工部,几位大佬聚在一起口水乱喷,脸红脖子粗,争来争去,算来算去,在省得已经不能再省的情况下,预计这次冬至郊祀最低需要花费三十余万贯钱粮。

钱不当钱啊。

赵昺心中万马奔腾着,特酿的,好几十万贯呢。

还好,费用还不到原来的二十分之一。

“钱是王八蛋,花完继续挣。”

虽然赵昺心疼的牙疼,但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也只能寻求自我安慰。

时辰已到,一身盛装的赵昺,左拥右抱。

啊,呸,是前呼后拥。

赵昺坐在銮驾上,缓缓地出了宫门。

文东武西站着的群臣看到赵昺的銮驾,连忙弯腰拱手行礼,然后按照次序跟随在皇帝銮驾的后面。

在赵昺之前的几任南宋皇帝为了省钱都是在明堂里举行的。

但这次不同往日,朝臣们都觉得自赵昺登基以来,国朝各项事情蒸蒸日上,朝廷内外上下一心,为了鼓舞士气也为了凝聚民心,有必要搞一次“盛大”的郊祭。

反正在朝臣们的良苦用心,苦苦相劝下赵昺妥协了。

虽然跟北宋时期的郊祭不可同日而语,但人还是很多的,用人山人海都不足以形容。

整个海口可以说万人空巷的存在。

能出来的都出来了,犹如成堆成片的蚂蚁一样,密密麻麻。

南门口,赵昺的銮驾后面,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祭祀队伍,向着南郊“祭坛”出发。

“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

卤簿就是天子的仪仗。

按照皇帝出行活动的重要程度,卤簿的规格也是不一样的,分为大驾、法驾、小驾和黄麾仗四等。

大驾适用于郊祀和籍田这些最重要的仪式。

(籍田,也就是每年春季皇帝亲耕,始于周天子。每逢春耕前,周天子、诸侯亲执耒耜在藉田上三推一拨,称为“藉礼”。)

大驾卤簿的规模那是相当庞大和复杂的。

以皇帝乘坐的玉辂(车名,一般指皇帝乘坐的车辆。)为中心,前后多达12个对称的仪仗队,后面是文武官员、各色随从、御林军护卫、乐队等等。

甚至还要有大象、牛、马等“动物仪仗队”。

宋太宗时期,为了便于演练礼节,命人绘制《卤簿图》,藏于秘阁。

(原画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全画长1481厘米,宽51厘米。)

海口南郊,祭坛已经搭建完成。

大兴土木是别想了,园林、彩绘、雕刻等装饰品一概没有。

甚至包括什么高三丈四尺二寸,广七丈,共七十二个台阶的圆坛都是不起眼的缩小版。

大队人马走啊走,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到了地方。

祭坛上设置昊天上帝、皇地只二神神位,及太祖太宗配天。

此时,天色渐渐地亮了起来,东方的天空出现了一抹朱红色,大地朦朦胧胧。慢慢地那红色的霞光,染红了半边天空,染红了大地。

整个南郊祭祀,庄重而又肃穆。

目光所及,地面上并没有铺设黄罗,显得光秃秃的。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身着正装的赵昺缓步走上祭坛。

万众瞩目下的隆重现场,然而对于赵昺来说,每走一步都显得那么得艰难,那么得沉重。

到达祭坛的赵昺,表情凝重庄严,双膝跪地,高举香火,向着神位跪拜。

接着就是念祝文(又称祝册)的环节。

册,又称为册文、册书、策、策文。原来是指编在一起的竹筒,后来逐渐演变成皇帝御用文体。

唐朝以前,“册”与“策”两字混用。

唐代正式确立“册”这种格式,后来按照册文的功能分为祝册、玉册、立册、封册、哀册、谥册等等十余种。

“祝册”也就是古代帝王在郊祀中拜祭神灵或祖先的文书,又称为“祝文”。

“玉册”主要用于皇帝即位或者泰山封禅使用,也是皇帝受命于天的“任命状”。

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赵恒,这两位皇帝的泰山封禅玉册现如今都保存于故宫博物院。

“玉册”,相当珍贵,光材质便由宝玉制作,极其珍贵的存在。

“立册”,册立皇后,册立皇太子专用。

“封册”,封个嫔妃,亲王,爵位之类的。

“哀册”,“谥册”就不用多说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永恒剑主 福艳之都市后宫 逍遥人生 超品相师 皇兄在上 仙道第一小白脸 第九特区 动漫之后宫之旅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渔港春夜 明星潜规则之皇 今夜与你共沉沦 修罗战神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名门艳旅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都市极乐后后宫 楼上楼下 重生之二嫁太子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无敌天下内 绿茵表演家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回到唐朝做首富 伐清1658 
最近更新风雪持刀人 来!给各朝上科技 大唐:吾父赵王李元霸 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 汉末乱云飞 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大唐贞观小地主 无尽权谋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奇门故事汇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 万世之大唐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苍莽山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txt下载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最新章节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