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首页 >> 唐朝工科生 >> 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大宋的智慧 贞观憨婿 青鸾乱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学霸养成小甜妻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游戏民国 宠文结局之后 1855美国大亨 大宋之最强纨绔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 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 - 唐朝工科生txt下载 - 唐朝工科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十章 另类富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过豫州之后,武汉的访问团并没有走许州长社这条官道,而是顺着汝水西行,前往了襄城。

这里有一条朝廷砸了大价钱修的弛道,贯穿汝州东北,和汝水基本平行。因此工部典籍上,正式官方名称是“汝水路”。

不过一般工部官吏,都说“汝水道”,从襄城出发,过郏城,通梁县,最后历尽三关过了伊水,就到洛阳南。

基本上京城新南市的物流队伍,只要是南下的,都是走这条路,可以说相当的热闹繁忙。仅新南市一地每年就要上缴“保养费”大概一万两千贯左右,均摊到新南市的各个商家,大概每家一年十贯左右。

新南市现在登记造册的商家数量,就是一千两百家,至于零零散散的铺面、门面,可能有一万多家。

整个新南市相较当年的规模,扩大了几十倍,原因么,自然也是很简单——京城居行大不易啊。

大概也是受了“居行大不易”的影响,京城这些年在城外出生的男婴,有很多小名就叫“居易”。

什么黑居易、黄居易、兰居易、紫居易……各种居易,名字承担的,也不外是父母对未来的期望。

“观察,过了界碑驿站,就到郏城地界。”

有个在武汉专门做育种的官吏,特意一大早跑来张德这里问候。

“噢?”

一想到对方的工作内容,张德顿时笑道:“想必此地有君中意之物?”

“实不相瞒。”

那官吏有些腼腆,看上去老成,其实年纪也不大,也就二十五岁。是从开辟苜蓿场之事入职,早先是流外五等,上不得台面。

不过他也是张德的学生,父亲是江淮没跟脚的纤夫,属于典型的庶民子弟。钻营的本领不强,唯一能在武汉站稳脚跟的,就是做事认真,而且的确有些本领。

只听这个绿袍小官正色道:“前几年武汉从河南进口种牛,汝州有红牛三种,出肉率能有百分之四十多。若是用作拉车,能拉三千斤以上,是个良种。这三种红牛,又是郏城红牛最佳,肉质品相极好,牛种可作两用。”

“郏城红牛……本府记得引进过啊?”

“在汉阳养得不甚好,在申州要好一些。”

一听这话,老张顿时明白过来,“很好,很有想法,能有长远想法,很好啊。”

如果张德依旧只是管着武汉及周边地区,其实也没什么意思。这红牛品相再好,汉阳县的环境可能不一定适应,产肉率可能就低,屠宰率可能也会不理想。

加上又有可能水土环境导致牛种生育率不佳,那引进不引进,意义其实不大。

但张德要做湖北总督,那湖北北地就可以搞红牛养殖,配合几轮杂交,说不定还能选育出稳定的优势牛种出来。

“除红牛之外,汝州有一种粗毛羊,两年三胎,一胎三到四只羊羔。出毛出绒都还算可观,配合武汉新制并线机,年增毛线应该有百分之五以上。”

听着不多,但实际上每增加百分之一,都是精心饲养根毛不剩的缘故。增加百分之五,一般都是具备很深的潜力才可以去挖。

每年的技术升级,这年头所谓的升级,不过是把已经有了技术,从毛糙走向精致。至于说动力源如何如何,其实意义不大。

“也是郏城的?”

“对,郏城的。”

“那郏城是个宝地啊。”

“正是宝地。”

这个绿袍小官很是高兴,兴冲冲道,“本地看似两头多山,实则大多都能种粮。前几年下走路过汝州,这里还试种过苜蓿,成效不差。”

“写个报告上来。”

“是,观察,下走这就去写。”

牛羊这种牲口,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相当的重要,基本绕不开。

不管野生皮子的价格如何高昂,不管皮草业如何兴旺,这制革终究还是在大型家畜身上打转转。

随着豆麦种植面积的增加,还有“天竺黍”,也就是高粱的进一步引进选育,饲料对于局部地区的大型牲口来说,已经是伙食极大改善。

养殖业是个高风险产业,但不管怎么高风险,两百多万人口,再大的风险都要折腾一下。

鸡鸭鹅、牛羊猪、鱼虾蟹……风险再大,分散开来之后,总有能收获的。

汝州作为直隶近畿的雄州,生活水平本来就高,汝水两岸百姓,即便是小户人家,也能基本保证每日的营养摄入。而且在驿站附近,还能看到可能是私塾性质的学堂,几个村里共同出资,筹办了一个“小学”,教书先生年纪虽然有点大,但也是在梁县当过差,见过世面吃过皇粮的。

“这界碑驿站,倒不像是个驿站,更像是市镇啊。”

说是说“界碑驿站”,其实汝州和许州的界碑,已经过来有一个短亭,就在汝水边上。

这个驿站的汝水对面,就像是一个舌头,被汝水三面环抱,其中的洼地滩涂,主要是养牛,然后整个舌头根,被一道围栏截断。

整个围栏里面,随处可见食草溜达的红牛。

“也却为市镇,过了这里,就到襄城地界。本地商贩、行脚商,大多都在这里歇一歇,然后进襄城。”

“使君,可要用膳?”

“不必,这驿站规模不小,可以看看。”

整个驿站格局不小,左中右三段,每段就是一个小一号的“坊”,临河的“汝水路”,就相当于一条大街。只是并没有占用官道,而是在官道下来,又开辟了一条路,如果从“汝水路”上往下看,就会觉得这仿佛是个高速公路休息站,只是休息站的规模有点大。

“甚么叫‘盒漏面’?”

“牛角盒子上打了眼,面糊灌里面,然后水开了就往锅里下面。”

老张一愣:饸饹面?

“也有叫‘河漏面’的,这几年磨面、买碱容易了,种麦就多。坡上多种豆子,除了缴纳豆赋之外,主要也是做饲料。本地红牛,有的还吃黑豆。”

地广人稀的好处,也就在这里。哪怕是小户人家,伺候完两三百亩良田之后,开荒出来的下田,种豆就是净赚。官府收豆赋收一半或者六成八成,对他们来说也是有得赚,只是多少问题。

而且种豆相较主粮,伺候起来容易一些,甚至像胡豆这种,只有在育苗之前补一次肥,后面大多数农家都是不管的。

真正制约农家的问题,在于没有人来指导农业技术。

直隶近畿真正能够做到每一块耕地都不会被浪费的抵挡,只有“皇庄”,因为“稼穑令”不会让耕地被浪费,什么时候种什么,一清二楚,安排下去之后,“皇庄”内的皇家奴工只需要干活,不需要懂为什么。

至于说生产效率,哪怕再怎么懒,这点劳动强度,根本不算什么。

但换成普通小农,伺候自家的两三百亩地,本身就已经算是极限。若非朝廷推广了曲辕犁和八牛犁,加上农官数量大大增加,很多小农并没有能力和意愿去开荒。

因为官府分配的田地本身就种不完。

“那就来碗面。”

“观察!”

“宗长!”

“怎么?怕下毒?”

“宗长,不要我们难做。”

“好好好,老夫不下馆子,拿随行的面粉,照着做法来一个,这总可以了吧?”

“宗长少待,这就去准备。”

“不准加芫荽啊。”

“是,宗长。”

香菜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等着吃饭的时候,老张带人在驿站转了转,发现这里的规模,扔到“西南地”,怎么地都要算个县了。

小学、物流行、大车行、牲口市场、牙行、日用铺面……该有的都有,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告示栏,写的都是大白话,在告示栏钱看告示的人,除了穿青衫的,也有赤脚沾地,手中握着锄头的。

也就是说,本地识字的人不少,而且很明显,年轻的农家子弟,都有识字的。

这个情况本该是个喜事、好事,但是一想到“环京城无人区”,顿时不由得想到,那些原本住在天子脚下的,怕不是直接顺着“汝水路”就“南逃”了。

有一点这个驿站很特殊,那就是有专门的停车场,这是很多偏僻小站不会有的,甚至像一些大城市,也没有这样的专门给车辆停靠的场地。

只有是京城出来的,才会有这样的习惯,而这个停车场,也是张德推断本地之所以兴旺,是受“环京城无人区”影响的缘故。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最后一页 逆青春 莽荒纪 老子是齐天大圣 我有百万亿主角光环 宠妻不备:帝国老公,别偷袭 玄幻大秦之九州暴君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洪荒之最强天帝 重生之神级明星 开局断绝关系,我成万道魔尊 天帝传 九州御龙 鏖仙 随身空间田园山居 全家流放,我靠空间买下半壁江山 花都圣手 恶魔来袭:甜心,宠上瘾 神级卡徒 嫡枝为上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血火河山 魔妃快投降 大明:朕杀敌成神 明末永昌 红楼之薛霸王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三国之一马平川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大宋必须浪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回到唐朝做首富 
最近更新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 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 阿姐,我中举了! 天命缉凶录 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 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 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 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我执天下 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 大乾逍遥皇太子 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 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 唐朝工科生txt下载 - 唐朝工科生最新章节 - 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