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皇帝

剑花如梦

首页 >> 三国之最强皇帝 >> 三国之最强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大唐双龙传 大宋的智慧 汉阙 帝国霸主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明朝那些事儿 日月风华 游戏民国 崛起之第三帝国 
三国之最强皇帝 剑花如梦 - 三国之最强皇帝全文阅读 - 三国之最强皇帝txt下载 - 三国之最强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60章 衣锦还乡(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章衣锦还乡(一)

中平四年,纷纷攘攘的大汉,终于迎来了一个安定祥和的新年。

当此之时,四方的战乱已经基本消歇,不复有天下汹汹之势。

凉州,有了董卓这头凶兽的坐镇,凉州的羌胡部落一下子变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起半点异心。当然,也曾听说凉州境内,依然有小股的马贼游寇在活动,但那毕竟只是疥癣之疾不是么?

益州,在州牧刘焉的日夜操劳、亲切关怀下,五斗米道已经摇身一变,从策动暴乱的祸源,成为了稳定人心、消除祸乱的功臣,并且悄悄的披上了正一道的外皮——尽管这一行为并未得到了正一道的考核以及授权。

荆州,武陵蛮虽然偶有进犯,但无一不是立刻被当地的郡兵击败,担任武陵都尉的黄祖,则借此机会刷了不少军功,如今已然官拜长沙太守了。

而在江夏郡,历史上中平三年的赵慈之乱,如今也被刘照一翅膀扇到不知哪里去了。这场变故的主角之一,南阳太守秦颉,固然早早就战死了,而另一个主角赵慈,则根本没有机会崭露头角。

想来,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江夏都尉郭靖,正是由于他在江夏主兵,所以才没有闹出军队哗变的事故来,因此原本只是江夏一小卒的赵慈,也就没有机会登上历史的舞台了。

北方,鲜卑曾于中平三年,大举进犯幽并二州。虽然鲜卑一度气势汹汹,攻破了不少边郡的城关堡垒,但在边郡军民的英勇反击下,最后只得黯然撤兵。

在这一场战争当中,不少将星开始崭露头角——辽西郡长史公孙瓒大破鲜卑于柳城,并州刺史丁原大破鲜卑于云中,雁门郡贼曹史、别部司马张辽大破鲜卑于平城,五原郡五原县尉吕布,单骑突阵,斩鲜卑小帅一人,郡内皆赞其武勇。

丁原闻之,本欲聘吕布为武猛从事,后慑于州中物议,只得改聘为主簿一职。丁原此举,也算是无可奈何的折衷之举——吕布出身寒门,又是一名武夫,出任从事史,自然会被人视为“超擢”,可若是以其他卑微的职务安置,又太过屈才,因此,丁原只得任命吕布为主簿,以示亲信。

然而,主簿乃是文职,以一武夫出任,自然更要找来郡中豪门大姓的嘲笑——丁原本身也不过是寒门子弟,一介武夫,全凭大将军何进抬举,这才由武猛都尉迁任并州刺史,如此出身,自然没法压服郡中的豪强。

此外,由于凉州羌乱早早的被汉廷平定,没有形成历史上的规模,因此,也就没有发生征发三千幽州突骑支援凉州的事件,故而,历史上的张纯之乱,似乎也销声匿迹了。

而在冀州,黄巾的残部,不断侵掠四郡的太行贼,已经被朝廷招安,虽然为此而设立了一个“听调不听宣”的常山典农都尉,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一股黄巾余党,但是,终归结束了太行贼不停侵扰周边郡县的局面。

至于另一股黄巾残部,位于青徐交界处的泰山贼,则在孙坚这头猛虎的严酷打击下,溃不成军,只能作鸟兽散,四下奔逃。

但是,对于泰山贼寇,朝廷也早就做过了周密的布置,除了泰山太守孙坚频频主动出击外,周围的各郡县也奉命一体防卫,他们虽然没有能力深入险峻,讨伐贼寇,却也征发了不少兵丁,就地严防死守,让贼寇们很难流窜到外地去。

就在这群途末路之际,泰山贼寇们却意外的找到了一条生路——有人来“招安”他们了。

前来“招安”的,却不是朝廷、官服的人,而是泰山郡及其周边郡县的豪强们。

这些豪强地主,手下兼并了大量的田地,而原本在田地上耕作的农民,则沦为了佃农乃至家奴,为这些豪强充当部曲。

只是,黄巾之乱一起,这些豪强手下的佃农,也纷纷揭竿而起,响应黄巾军,转而对先前的“主人”反戈一击。

在这场暴乱当中,不少豪强为黄巾军所杀,家破人亡,而其他的豪强,虽然勉强抵挡住了黄巾军,但是家奴部曲的损失也不小。

黄巾之乱被平定之后,幸存的豪强们迫不及待的磨牙吮血,将那些抛荒无主的土地全都兼并到了自己的手中。

土地的数目虽然大大增加了,可因战乱而损失的人口,却没有那么容易恢复过来,因此,一些别具眼光的豪强,便把主意打到了黄巾残部的身上。

昌豨便是其中的始作俑者。

昌豨,字子霸,泰山郡费国县人,自幼生得体魄雄健,膂力远胜同侪辈,因此便视自己为英雄豪杰一流的人物。长大后,更是仗义疏财,广招宾客,收养豪杰之士,在整个泰山郡,都算是鼎鼎有名的人物。

昌豨既以英雄自居,又恰巧遭逢乱世,难免就生出了一点半点的非分之想。奈何汉廷余威犹在,还远不到英雄豪杰乘势并起的地步,因此,昌豨也只好“守以待时”了。

只不过,有了这份心态,昌豨的胆子便大了许多,干起非法的勾当来,也更加肆无忌惮得多。

早在青徐黄巾残部躲入泰山的时候,昌豨便派人跟他们私下做起了买卖。

黄巾残部劫掠州郡,手中有不少珍宝财货,如今避入深山老林,这些珍宝财货,饥不能食,寒不能衣,早就成了累赘。

而昌豨则瞅准这个机会,用粮食和食盐,换取黄巾军手中的珍宝财货。在这项交易当中,昌豨是完全掌控主动权的一方,因此,那些珍宝财货便被昌豨以极低的代价拿到了手中。而颇有狡智的昌豨,更是在一些恰当的时候,拿一点蝇头小利来向黄巾军示好,故意做出一副慷慨大方,仗义疏财的模样,因此迷惑了不少黄巾军的首脑。

有昌豨做榜样,附近的豪强地主们纷纷效仿,其中以泰山吴敦、孙观,东海尹礼最为猖獗。

因此,汉廷对泰山贼的包围圈,虽然在军事上还算是防守严密,但在经济上,早就让这些国之蠹虫给渗透的千疮百孔了。

幸好,一方面是孙坚英勇善战,屡屡深入险要,主动进击,却能每每大破贼寇,没有将泰山的形式拖成僵局;另一方面,则是黄巾军手中的珍宝财货渐渐用光,即便想从昌豨等辈手中收购粮草食盐,也是力有不逮。因此,泰山的局势总算逐渐明朗,胜利的天平最终还是倒向了汉廷这边。

然而,榨干了黄巾军手中最后一枚五铢钱的昌豨,却不肯就此放手。他的目光,立刻紧盯在了黄巾军数以万计的人口上。

泰山贼对外号称有三十万之众,实际数目虽然远没有这么多,但是五六万人还是绰绰有余的。虽被孙坚屡屡击破,但在深山老林之中,是很难打出决定性的歼灭战的,因此,虽然被孙坚打得落花流水,但泰山贼实际折损的人数,远没有孙坚声称的那么多。

对于昌豨等人而言,这数万泰山贼,无异于一笔无比丰厚的意外之财,而且还是唾手可得的那种。

两下里一拍即合——走投无路的泰山贼,投靠到了昌豨等人的门下,成为了豪强们的部曲家兵。

这其中,以昌豨收获最丰——大约又近万人投到了他的门下,这么多的人口,即便以昌豨的家业之大,田地之多,也很难完全安置,因此,昌豨便在蒙山附近,修建了数所山庄别院,在其中豢养了一大批精壮,充做敢死之士,替他从事种种不法的勾当。

而其他诸如吴敦、孙观、尹礼等辈,也各自收容了五六千人不等。

这些贼寇,虽然勇猛不如游侠、剑客,但毕竟也是动过刀兵,上过战场的青壮,再加上他们的数量远比游侠、剑客要多,因此,一旦天下有变,这些人很快就能转化为士兵,投入战斗。

哪怕是五六千能战之兵,也足够昌豨等人横行州郡的了,即便没有争衡天下之心,依靠着这支队伍,昌豨等人也可以据险自守,不纳王租,安安稳稳的当一个土皇帝。

这就是东汉末年的“强宗骁帅”,如今,就在“讨灭泰山贼寇”的大功臣孙坚的眼皮底下,就在满朝上下一片“安定祥和”的氛围当中,悄悄的滋生起来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至少,从表面上看,大汉境内已经安定了很多,不复当初叛乱四起,举国汹汹的情势了,甚至就连刘照自己,也放松了警惕,觉得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大汉的情势,终于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了。

然而,在荀彧的那一双慧眼当中,大汉的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如今,荀彧经四府(三公加大将军)举荐,已经出任了选部尚书一职。这一举荐的本意,是想让为人清正廉直而又慧眼识人的荀彧,多为国家选贤任能。但是,只有荀彧自己心里清楚,这一期望,想要实现起来,有多么的艰难。

朝堂上,依旧充斥着浓浓的铜臭——三公上任时缴纳修宫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约定俗成,虽则在正直之士的强烈反对下,刘宏不得不偶尔例外,任命一两位清忠之臣出任三公,而且还体贴的免去了他们的“修宫钱”,但是,朝堂之上,群魔乱舞之相,已然越来越明显了。

在这短短的一年里,花钱而成为三公的,就有司徒樊陵,太尉曹嵩,司空崔烈,以及再次成为三公的司徒张温、司空许相,总共五人。

其中,太尉曹嵩为了与樊陵争夺太尉一职,竟然竞价至一亿钱,却只比历史上多做了不到一个月的三公。

据说曹操听闻此讯,曾写信严词劝谏过自己的父亲,父子之间闹得颇不开心。为此,曹操拒绝了朝廷执金吾的任命,断然放弃了跻身列卿的机会,甚至一度要辞官回乡,最后在多方的劝勉之下,曹操这才留在了巨鹿,继续担任典农都尉,在这一方理想国中,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

而另一位“诤子”崔钧,也和历史上一样,讥嘲其父崔烈的司空有“铜臭味”,险些被父亲给痛责了一顿。

中平四年,纷纷攘攘的大汉,终于迎来了一个安定祥和的新年。

当此之时,四方的战乱已经基本消歇,不复有天下汹汹之势。

凉州,有了董卓这头凶兽的坐镇,凉州的羌胡部落一下子变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起半点异心。当然,也曾听说凉州境内,依然有小股的马贼游寇在活动,但那毕竟只是疥癣之疾不是么?

益州,在州牧刘焉的日夜操劳、亲切关怀下,五斗米道已经摇身一变,从策动暴乱的祸源,成为了稳定人心、消除祸乱的功臣,并且悄悄的披上了正一道的外皮——尽管这一行为并未得到了正一道的考核以及授权。

荆州,武陵蛮虽然偶有进犯,但无一不是立刻被当地的郡兵击败,担任武陵都尉的黄祖,则借此机会刷了不少军功,如今已然官拜长沙太守了。

而在江夏郡,历史上中平三年的赵慈之乱,如今也被刘照一翅膀扇到不知哪里去了。这场变故的主角之一,南阳太守秦颉,固然早早就战死了,而另一个主角赵慈,则根本没有机会崭露头角。

想来,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江夏都尉郭靖,正是由于他在江夏主兵,所以才没有闹出军队哗变的事故来,因此原本只是江夏一小卒的赵慈,也就没有机会登上历史的舞台了。

北方,鲜卑曾于中平三年,大举进犯幽并二州。虽然鲜卑一度气势汹汹,攻破了不少边郡的城关堡垒,但在边郡军民的英勇反击下,最后只得黯然撤兵。

在这一场战争当中,不少将星开始崭露头角——辽西郡长史公孙瓒大破鲜卑于柳城,并州刺史丁原大破鲜卑于云中,雁门郡贼曹史、别部司马张辽大破鲜卑于平城,五原郡五原县尉吕布,单骑突阵,斩鲜卑小帅一人,郡内皆赞其武勇。

丁原闻之,本欲聘吕布为武猛从事,后慑于州中物议,只得改聘为主簿一职。丁原此举,也算是无可奈何的折衷之举——吕布出身寒门,又是一名武夫,出任从事史,自然会被人视为“超擢”,可若是以其他卑微的职务安置,又太过屈才,因此,丁原只得任命吕布为主簿,以示亲信。

然而,主簿乃是文职,以一武夫出任,自然更要找来郡中豪门大姓的嘲笑——丁原本身也不过是寒门子弟,一介武夫,全凭大将军何进抬举,这才由武猛都尉迁任并州刺史,如此出身,自然没法压服郡中的豪强。

此外,由于凉州羌乱早早的被汉廷平定,没有形成历史上的规模,因此,也就没有发生征发三千幽州突骑支援凉州的事件,故而,历史上的张纯之乱,似乎也销声匿迹了。

而在冀州,黄巾的残部,不断侵掠四郡的太行贼,已经被朝廷招安,虽然为此而设立了一个“听调不听宣”的常山典农都尉,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一股黄巾余党,但是,终归结束了太行贼不停侵扰周边郡县的局面。

至于另一股黄巾残部,位于青徐交界处的泰山贼,则在孙坚这头猛虎的严酷打击下,溃不成军,只能作鸟兽散,四下奔逃。

但是,对于泰山贼寇,朝廷也早就做过了周密的布置,除了泰山太守孙坚频频主动出击外,周围的各郡县也奉命一体防卫,他们虽然没有能力深入险峻,讨伐贼寇,却也征发了不少兵丁,就地严防死守,让贼寇们很难流窜到外地去。

就在这群途末路之际,泰山贼寇们却意外的找到了一条生路——有人来“招安”他们了。

前来“招安”的,却不是朝廷、官服的人,而是泰山郡及其周边郡县的豪强们。

这些豪强地主,手下兼并了大量的田地,而原本在田地上耕作的农民,则沦为了佃农乃至家奴,为这些豪强充当部曲。

只是,黄巾之乱一起,这些豪强手下的佃农,也纷纷揭竿而起,响应黄巾军,转而对先前的“主人”反戈一击。

在这场暴乱当中,不少豪强为黄巾军所杀,家破人亡,而其他的豪强,虽然勉强抵挡住了黄巾军,但是家奴部曲的损失也不小。

黄巾之乱被平定之后,幸存的豪强们迫不及待的磨牙吮血,将那些抛荒无主的土地全都兼并到了自己的手中。

土地的数目虽然大大增加了,可因战乱而损失的人口,却没有那么容易恢复过来,因此,一些别具眼光的豪强,便把主意打到了黄巾残部的身上。

昌豨便是其中的始作俑者。

昌豨,字子霸,泰山郡费国县人,自幼生得体魄雄健,膂力远胜同侪辈,因此便视自己为英雄豪杰一流的人物。长大后,更是仗义疏财,广招宾客,收养豪杰之士,在整个泰山郡,都算是鼎鼎有名的人物。

昌豨既以英雄自居,又恰巧遭逢乱世,难免就生出了一点半点的非分之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最后一页 疯狂升级系统 面具舞会:你我本是陌路 山河为歌 斗罗土着 北电艺考:从欺负神仙姐姐开始 名门掠婚:抢来的新娘 反派:截胡师姐后,主角崩溃了 掌家小商女 网游:我能无限释放大招 你这领主有问题吧 龙珠:开局赛亚人,修神象镇狱劲 老子是最强皇帝 腹黑帝王的心尖宠:太后千千岁 末世超级系统 我有百万亿主角光环 玄幻:我是超级大反派 重生成蛇 动漫之后宫之旅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血火河山 重生南非当警察 魔妃快投降 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 明末永昌 红楼之薛霸王 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大宋必须浪 我被丧尸了100年 回到唐朝做首富 
最近更新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揭皇榜:我竟是太子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朱门风流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 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 逍遥紫衣侯 我何时可以回去 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 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 
三国之最强皇帝 剑花如梦 - 三国之最强皇帝txt下载 - 三国之最强皇帝最新章节 - 三国之最强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