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皇帝

剑花如梦

首页 >> 三国之最强皇帝 >> 三国之最强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民国投机者 亿万盛宠只为你 三国之召唤猛将 北朝帝业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奋斗在红楼 乱世枭雄 重生之征战岁月 红楼名侦探 
三国之最强皇帝 剑花如梦 - 三国之最强皇帝全文阅读 - 三国之最强皇帝txt下载 - 三国之最强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17章 肘腋之变(十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五十五章肘腋之变(十八)

面对进退两难的局面,庄聚贤只得暂停了攻势,转而休整、重编自己的部队,以期跟汉军再次决战。虽然,在内心深处,庄聚贤已经隐隐的意识到,失去了这次机会,他便很难再拿下成皋了,所谓的威胁洛阳,搅乱天下,更是异想天开罢了。

然而,尽管有这个意识,庄聚贤却依旧不甘心就这么放弃,相比退回荥阳死守,如今与汉军在成皋对峙,在战略上反倒更有主动性。自然,时间已经不站在他这一边了,随着时间的推进,陈留方面的汉军进军中牟,进而攻打荥阳,这些都是顺理成章且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旦传来汉军攻破中牟的消息,营中的士兵肯定会惶惶不安,无心恋战,到那时候,即便庄聚贤还想继续在成皋与汉军对峙下去,手下士兵也不会愿意。而且,可以断言的是,在汉军攻破中牟之前,他庄聚贤是绝对没法再次踏入成皋城中的。

对于庄聚贤而言,此刻,他或许只能冀望于四方各地的叛军,有哪一支可以打败汉军,成功吸引汉廷的注意力,从而减轻他自己的压力。但是,理智又告诉他,作为一支威胁到大汉腹心之地的叛军,他绝对是朝廷最优先讨伐的对象,根本没有缓冲的余地。

“罢了,等中牟那边有消息了,再做决定也不迟。”庄聚贤最后还是选择了等待。

黄巾军停止了攻势,这对袁绍来说,简直是天降的喜讯。眼下的他,仅仅得到了两百多人的援军,虽说都是精心选拔的悍勇之士,但是对于兵力雄厚的黄巾军而言,只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袁绍最担心的,就是天一亮,黄巾军会再次对成皋发起攻击,以他当前的兵力,根本没法抵挡得住。

幸好,多树旗帜,虚张声势的策略奏效了,第二天一整天,黄巾军都呆在自己的营寨当中,没有一点动作。就在第二天的傍晚,黄忠所率的前部,总共两千多人,也抵达了成皋。得了这两千生力军的支援,袁绍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终于不用怕黄巾军会对成皋发起进攻了。当然,城外的黄巾军此时依旧在休整——包括在修复先前拆坏了的井阑。

到了第三天,何苗所率的大部队,也赶到了。何苗与袁绍的会面,倒是没有怎么剑拔弩张,针锋相对,两人表面上都维持了各自的风度。然而,当袁绍拜领了朝廷的敕命,正式接掌了兵权之后,他立刻在军中开始行使自己主将的权力,处处宣示自己身为主将的权威,将何苗不动声色的排挤到了一边去。

何苗登时吃了个哑巴亏。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论职权,他这个河南尹本就在司隶校尉的管辖之下,而今,朝廷的敕命当中,又明确了袁绍的主将地位,加上袁绍颇有手腕,能够控制得住军队。这几条加在一起,何苗也只能徒叹奈何,眼睁睁的看着前线的主导权,就这么完全落入了袁绍的手中。

而同来的另外两人,参军事荀攸谨慎持中,一切皆遵循朝廷的敕命行事,不会偏帮何苗;而监军蹇硕,虽然他与袁绍在政治立场上有争锋相对之势,但是他与何苗更是水火不容——何苗再怎么亲近中官,也改变不了其何氏一门的身份,或许何苗会与何进发生龃龉,但他绝对不会反过来支持董侯的。

何苗只能默默忍耐,冷眼旁观,看袁绍在接下来的战事当中,会不会再出纰漏了。

虽然得到了四郡总共近万兵力的支援,但是相比城外黄巾军三万余人的规模,汉军在兵力上依旧处于劣势。而且,黄巾军的营寨修得十分坚固,地势也占着优势——背水立寨虽说有自陷死地的危险,但是毫无疑问,也让营寨没有了后顾之忧,汉军想要进攻的话,只能从正面强攻,没有任何取巧的可能。

强攻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不强攻的话,汉军就只能继续坚守下去,这对袁绍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以刘宏的脾气,他可是绝对不能容忍战事再继续拖延下去了,如果袁绍不能尽快破贼,依然摆出一副“相持”的姿态的话,刘宏只怕又要按耐不住,重新生出换将的念头了。

这就是何苗翻身的好机会。

袁绍当然也看出了这一点,乘着黄巾军尚未发动进攻,他召集众人,商讨破贼的方略。

“久闻公达有良、平之奇谋,素为弘农王所钦重,未知公达有何良谋,可助我破贼?”袁绍率先问起了荀攸。

“贼军在河边连营数里,我军可用火攻击破之。”荀攸答道:“不过,发动的火攻的时机,还须观察一下最近几天的天气情况,再做具体的决定。”

“若是天时一直不利火攻,又该当如何?”逢纪在一旁挑起刺来。荀攸的到来,无形中取代了逢纪的地位,这自然让逢纪觉得很不爽,总想找个机会反压荀攸一头。

“春日阳气上升,正是多风的时候,只要仔细观察天象,不难找到起风的日子。”荀攸并不在意逢纪的态度,坦然答道。

“万一天时有异,一直不起风呢?”逢纪不死心,抓住这一点死活不放。其他人听了,心里对荀攸的计策也有些怀疑,毕竟天时由不得人掌控,若是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天气变化上,恐怕有些靠不住。

荀攸微微一笑,不再应答。袁绍见状,只好问逢纪:“元图,那依你之见,该如何破贼?”

逢纪不防袁绍突然问他,一时间踟蹰不决,难以应答,最后,他勉强答道:“主公可使人催促桥兖州进兵中牟,威胁贼军的后方,到时候,贼军腹背受敌,又担心老巢荥阳的安危,定会主动撤军,到时候我军再随后追击,定能大破贼军……”

看到袁绍的脸色并不怎么好看,逢纪只得知趣的停了嘴。

且不说以袁绍的职权,根本无法向兖州刺史桥瑁发号施令,就算可以,等陈留方面攻破中牟,威胁荥阳,又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日,袁绍等得起么?

最终,袁绍只能闷闷的不乐中止了军议。

不等汉军做出最终的决定,黄巾军便抢先进攻了,这样一来,反倒让袁绍不用头疼下一步该如何用兵了——还是先把黄巾军的这一波攻势扛下来再说。

庄聚贤故技重施,想再次以井阑压制城头的汉军,好减轻攻城的黄巾军士卒所受的阻力。

但是,这一次,庄聚贤却失算了。吃了井阑那么久的亏,汉军早就准备好了对付的利器,那就是砲车。

当黄巾士卒推着井阑,刚刚抵达有效的射击位置时,城墙的敌台上,早就架设好的砲车,在汉军士兵的合力拖拽下,弹射出了一枚枚的石弹。

第一轮的石弹,基本全都落空了,没能命中井阑,不过,却把井阑附近的黄巾士卒给砸了个血肉横飞,吓得黄巾士卒纷纷四散躲避。庄聚贤见状,心里一凉,暗叫一声不好,可是,已经迟了,就算他现在下令,又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将笨重的井阑挪走呢?

汉军士兵校准了砲车的角度和方向,再次发射。虽然一些黄巾士卒也反应过来了,拼命的推着井阑后退,但是,缓慢如牛的行进速度,又如何能避开弹射而来的石弹?

一瞬间,就有四台井阑被石弹命中,一台的箭楼被砸得粉碎,里面的士兵血肉横飞,死状惨不忍睹,还有两台被拦腰砸断,箭楼中的士兵在一片惊叫声中,从半空中坠落而下,摔得半死,剩余的一台,被石弹砸中了底座,虽然没有倾覆,却失去了行动的能力。

汉军依旧有条不紊的发射着石弹,被摧毁的井阑也越来越多,连带井阑附近的黄巾士卒,也是死伤惨重。最后,黄巾士卒再也维持不住阵线了,他们发一声喊,顾不上军法惩治的威胁,一齐转身往回跑去。

成皋的城门打开了,典韦、黄忠各率一支骑兵,冲了出来,他们紧跟在溃逃的黄巾士卒身后,也不急着迫近、突击,只是不停的发箭射击,给黄巾军造成更大的混乱,进一步扩大溃逃的规模。

黄巾军的溃败,就如同滚雪球一般,不可遏止。庄聚贤见状,果断率领后军,抢先一步退回了营寨之中,闭门死守。败退回来的黄巾士卒,被挡在营寨外面,无路可退,只能遵照庄聚贤的命令,重新整队,迎战汉军。

汉军出城追击的骑兵人数并不多,当然不足以强行冲破黄巾军的阵线,看到黄巾军逐渐稳住了阵形,典韦和黄忠不约而同的停止了追击,勒兵回城去了。

失去了井阑,庄聚贤所率的这支黄巾军,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型,和他们的前辈没什么两样了。仅凭长梯去强行攀墙的话,根本不可能攻下成皋这样的坚城。

但是庄聚贤还不死心,次日,他便重新组织队伍,在没有井阑掩护的情况下,对成皋城发动了强攻。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一次,除了砲车,汉军还带来了另一样守城的利器,那就是床弩。

床弩力道强劲,射程极远,而且所使用的弩矢也比单兵弩弓要大得多,几乎就是一柄短矛。在床弩面前,一切盾牌、盔甲,都如同纸糊一般,根本起不到任何的防护作用,甚至,在士兵密集的地方,往往一枚弩矢就能射穿两三个人。

面对床弩的打击,黄巾士卒还没有冲到城墙跟前,就已经溃不成军了。除了床弩威慑力强的原因外,黄巾军的士气较前些日子严重低落,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庄聚贤已经无法再组织进攻了,军中士气低落,人心思变,已经出现了士兵逃亡的现象。对此,庄聚贤只能一边处决了一批逃兵来震慑,另一边则向士兵们保证,部队将暂时在营中休整,不再强攻成皋了。

庄聚贤这一缩,倒让袁绍着急了,不得已,他只能向荀攸问计,讨教火攻之策。

荀攸却只让袁绍准备柴草、油脂等一应放火所需的物资,至于什么时候发动火攻,还要等他观察、推算之后,才能决定。

“请袁司隶放心,此番火攻若是能够成功,定可一举将贼军歼灭于成皋城外,永除后患。”荀攸信心满满的向袁绍保证道。

除了准备纵火之物外,荀攸还派懂得水文的士兵,悄悄潜到汜水附近,探查汜水的水位情况。

一晃,又过去三天,正当袁绍等得有些不大耐烦时,荀攸过来回话,表示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可以发动火攻了。

袁绍立刻点集众将,召开军议。众将到齐后,袁绍将自己的符节印信递给了荀攸,道:“今日如何用兵,全凭公达发号施令,诸将应一体遵命,不可违背。”

荀攸再三推辞不过,只得接了符节印信,道:“我夜观天象,推算出明日必有大风,正是火攻的大好时机。不过,为了能够一举歼灭贼军,首先得断掉贼军在汜水上的浮桥,因此,我需要一位懂水性,善操舟的人,从水上发动进攻,不知哪位将军可以担当此任?”

“某在南阳时,常在淯水上往来捕盗,微知水性,愿承担此任!”说话的,是前部司马黄忠。

“好,那就有劳黄司马了。”荀攸见没有人出面争抢,便将任务派给了黄忠:“我已经命人在汜水上游征调了一批船只,黄司马接管之后,可在船上满载柴草,灌以麻油,待风起后,便顺流而下,分批次点燃火船,烧毁贼军的浮桥。”

黄忠领命,荀攸接着下令:“明日,诸将各率本部人马,带好柴草、火种,出城列阵,待河上火起,便向贼军营寨发起攻击。明日风向偏向东北,因此,诸部应当先于西南处纵火,免得反被火焰所伤。”

众将接令后,各自摩拳擦掌,回去准备去了。唯有逢纪,背地里向袁绍进谗言,道;“明公!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荀公达诡称天象,草率用兵,万一明日无风,岂非误事?贼军之所以兵力倍于我军,却不敢发起进攻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军有坚城可以凭恃。一旦我军出城列阵,岂非正中贼军下怀?到时候以寡击众,恐有不敌之虞啊!”

袁绍本来就是没有办法,才只好用荀攸的火攻之计,心里其实也不踏实。如今听了逢纪的话,更是拿不定主意。不过,军令都已经传达下去了,实在是覆水难收,倘若强行更改命令的话,不仅会得罪荀攸,而且会在何苗那里落下口实,一旦自己想不出其他破贼的策略来,就等着何苗以此为借口来弹劾他罢!

“眼下除了相信荀公达,我还能有什么办法?”袁绍的心情有些焦躁,同时,他也对逢纪的表现很不满意——若是你能想出更好的计策来,我用得着放任荀公达行险么?

感受到了袁绍语气中的不满,逢纪也只能知趣的闭嘴,在心里祈祷明日无风了。

次日,一大早,汉军就出了成皋,背城列阵,做出一副准备进攻的架势。庄聚贤见状,赶忙命令各营做好准备,凭寨而守,迎击汉军。

“哼,真拿我当病猫么?今日就让你知道知道,老狗也有几颗牙(大雾!”庄聚贤暗自发狠道。

成皋东门的敌楼上,袁绍与何苗、荀攸、蹇硕、逢纪几人端坐其中,静静的等待着起风的那一刻。然而,等了半天,太阳都已经升得老高了,城头的旗帜依旧只是微微摆动而已。

袁绍看上去有些忧心忡忡,而逢纪则是一脸的幸灾乐祸,蹇硕事不关己,神情最为轻松,何苗则有几分替荀攸担心。

而荀攸却是面无表情,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正当袁绍逐渐失去耐心的时候,突然,只听得“哗啦”一声响,城头的旗帜行舒就卷,登时飘扬起来,竟是霎时间大风骤起。

袁绍哈哈大笑,击掌赞道:“公达果有夺天地造化之法,神鬼不测之术!”

逢纪面色灰白,口中喃喃自语,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而蹇硕听了袁绍的话,也是颇有几分惊惧的望了荀攸一眼,眼神中尽是敬畏之色。

何苗站起身来,笑道:“来来来!我们到墙边细细观看儿郎们破贼!”

再说庄聚贤,他在寨中等了又等,却总不见汉军发动进攻,心里也是惊疑不定,胡乱猜想。此刻突然起了大风,庄聚贤出帐一看,风向正是冲着自己这边刮来的,扬起的尘土随风扑来,让人颇有点睁不开眼睛。

若是汉军此时乘机发动进攻,情势岂非对己方不利?庄聚贤赶忙下令,晓谕诸营,让他们多加提防。

就在此时,后营突然传来一阵喧嚷声,庄聚贤正要派人去看个究竟,却见一名士兵飞骑而来,到了庄聚贤面前后,滚鞍下马,来不及行礼就高声嚷道:“渠帅,不好了!官军放火把浮桥烧着了!”

“什么?”庄聚贤脑中嗡的一声响:“官军?从哪来的官军?”

“启禀渠帅,是从汜水上游乘船下来的官军,他们乘着风势,放出了火船,已经烧掉了两座浮桥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都市古仙医 与你为敌 历代风云五千年 逍遥人生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爱吃香辣姜葱蟹的杨魔的新书 眸中万象:灵魂的隐秘侧写 潇湘书名 吾为人,镇压神明 千万别看纯靠瞎写 神秘老公,太危险 小马宝莉逐梦之旅 我靠赚取功德值带飞全家 都市皇宫 末世虫潮 穿到八零,麻辣警花变成反派后妈 重生之神级明星 至尊升灵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问棠gl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橙心如意剑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风云朝堂 犬子汉高祖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三国之重振北疆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大宋暴君 战火与权力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天路迢迢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三藏还俗 大唐躺平王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英烈传奇 明朝的名义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大明辽国公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水浒之往事随风 清宫秘史十二章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三国之最强皇帝 剑花如梦 - 三国之最强皇帝txt下载 - 三国之最强皇帝最新章节 - 三国之最强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