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皇帝

剑花如梦

首页 >> 三国之最强皇帝 >> 三国之最强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北朝帝业 奋斗在红楼 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 日月风华 抗日之铁血使命 谍影 重生之征战岁月 帝国吃相 大明第一狂士 
三国之最强皇帝 剑花如梦 - 三国之最强皇帝全文阅读 - 三国之最强皇帝txt下载 - 三国之最强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04章 肘腋之变(五)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四十二章肘腋之变(五)

谁也没想到,转瞬之间,荥阳的情势便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逆转;谁也没有想到,在大汉的心腹肘腋之地,居然会爆发这么大的一场民变。

先前在张角起事的时候,洛阳虽然是太平道经营策划的重点地区,但是,总体来说,太平道重点渗透的,还是洛阳的上层官僚阶层,他们的意图,也主要是想通过内奸的策应,一举攻陷皇宫,控制大汉的中枢,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甚至一劳永逸的目的。

当太平道在洛阳的上层人物被汉廷一网打尽后,整个河南尹便一下子安定了下来,在之后的黄巾讨伐战中,整个河南,基本上没有什么信徒起来响应,使大汉有了一个稳定的后方,可以从容面对天下沸反的乱世危局。

然而,在黄巾军的主力被全部平定,太平道成了昨日黄花的情况下,河南却突然爆发了如此大规模的民变,这显然有些让人措手不及,也让刘宏百思不得其解。

对此,刘照的看法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爹啊,你也太会作死了!

本来,河南尹作为天子脚下,京畿重地,民生状况比起大汉其他的郡县,还算是相当过得去。因此,尽管太平道在河南地区十分流行、普及,但是河南尹治下的百姓,却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利益,去跟随太平道造反。就好比“【革】【命】导师”原复同志,非但没能煽动起本里的百姓,反倒被里民们给毫不留情的出卖了。

可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朝廷却昏招频出,迅速失去了河南的民心。首先,在搜捕太平道余党的过程中,时任司隶校尉的董重,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同时也是揣摩上意,为了讨好刘宏,采取了宁枉勿纵,扩大打击面的做法。这种做法,毫无疑问,对河南尹治下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要知道,在太平道流行的那些日子里,河南尹之下的百姓,几乎家家都在信奉太平道,真要“宁枉勿纵”起来,恐怕没有人能逃得掉。而上面一严打,自然就会给基层的贪官污吏更多操作的空间,想要不被牵连进去?看就得看你能孝敬多少钱财了!

其次,自然就是前不久的采女点选了。如果说,在打击太平道时,采取“宁枉勿纵”的方法,虽然负面影响不小,但却多少也有一点正面的积极因素——至少可以震慑住河南的百姓,让他们不敢参与到太平道的叛乱中——的话,那么点选采女一事,则完全是刘宏自己作死了。

刘宏最初的意愿,或许还不是那么坏。体恤到其余州郡刚刚经历了黄巾叛乱,民心不稳,所以没有在这些州郡点选采女,而是在一直处于安定下的河南点选。这种看似体恤民力的做法,实际起到的效果,却是糟糕之极。

打一个也许不是很恰当的比喻,这就好比一个人,得罪了周围的邻居,为此吃了一个大苦头,于是,他就想和邻居们和好,向他们表示一点善意。然而,为了向邻居们示好,这个人却严重的损害了自家亲属的利益,最终闹了个众叛亲离。

虽说天子富有四海,天底下的百姓都是天子的臣民。但是,在政治上,终究还是有一个基本盘存在的。拿荀彧的话来说,就是“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即便对一个已经掌控了天下的政权来说,首都周围的近畿地区,依旧是这个政权最重要的“基本盘”、“根本之地”,保证这一地区的繁荣安定,是所有政权的首要任务。

可是,刘宏却偏偏把自家的后院给点着了,这让刘照在郁闷之余,都不知道该如何吐槽自己的老爹了。

显然,将这场民变归咎于刘宏的,不止刘照一人。

成皋城外,汉军大营。中军大帐当中,袁绍、刘表、逢纪三人,也正凑在一起,评议时政,其中就谈到了这次民变的根源。

“若非天子倒行逆施,残民以逞,河南尹治下,又岂会有如此多的百姓,加入叛军当中!唉,本以为天子解除党锢之后,朝政会有起色,如今看来,这恐怕只是天子为了平定黄巾贼的叛乱,采取的权宜之计罢了!他根本就没有改过之心!”刘表愤然说道。在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活后,刘表受何进的礼聘,出任大将军掾,随后又被举荐为侍御史。他本以为随着党锢的解除,一大批清正的士大夫重新回到朝堂之上后,朝局便会有所起色,谁知,事与愿违,天子依旧我行我素,不知悔改。当初刘宏下令在河南点选采女的时候,身为侍御史的刘表,还曾再三上疏切谏,奈何奏疏全都被刘宏扔在一旁,置之不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今天子就是那种贪财好色的性子,你想让他改?哼哼!”袁绍冷笑一声,他的言下之意十分明显,想让刘宏改过?你还不如直接改了这天下的江山!

“明公!刘御史,眼下可不是感慨时局的时候,如今荥阳的贼人声势大增,天子一定会又急又怒,明公还是早作准备,想一想该如何应付天子的责问罢!”逢纪劝道。

“元图勿忧,眼下这个关头,天子绝对不敢处置我。”袁绍微微一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天子虽然昏聩,但是这点见识还是有的,临阵换将,必然使军心不稳,若是因此失了成皋,那洛阳东边便无险可守,成了通途,到时候,数万叛军一拥而入……”

刘表闻言,眼皮微微一跳,他如何听不出来,袁绍的言下之意,就是天子如果敢处置他的话,他就敢放任叛军去攻打洛阳!

“唉!当今天子固然无德,然而,袁本初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今后祸乱天下的人,恐怕非袁本初莫属!”刘表心中哀叹道。

看到刘表沉吟不语,脸色有些不自在,袁绍也知道自己方才说得有些太过了。他轻咳一声,不动声色的把话题岔开了:“攻破中牟的那支黄巾贼,到底是何来路?元图,你可查明了?”

“启禀明公,经探子的多方打探得知,这支黄巾贼,首领叫做马浮云,原本是兖州黄巾中的一部,后来,兖州黄巾为皇甫车骑所破,马浮云便窜入了陈留郡,在那里据山为寇,陈留张太守虽曾讨伐过几次,但都没能取胜。”逢纪答道。

“孟卓不擅兵事,倒也难怪。”袁绍道:“不过,此事若是传到朝堂上,孟卓恐怕难辞其咎,弄不好要被罢官免职的。”

“明公放心,这支黄巾贼的来历,若非有心者细细打探,否则一般人根本弄不清楚。如果明公有心为张太守遮掩的话,那就别向朝廷提起这一桩事情便可。”逢纪答道。

“为人臣者,怎能欺瞒主上呢?”袁绍突然做出了一副忠贞不二的模样来:“再说了纸里包不住火,中牟县陷落,县令被杀,这么大的事情,朝廷早晚要问起的。我觉得还是应该据实禀报,至于孟卓,我自会上疏为他辩解。”

刘表心底不由得冷笑,袁绍这一番话,看似说得正大光明,其实,一方面,他不肯为张邈承担所谓的“欺君”的责任;另一方面,袁绍也压根没想着承担这个责任,而是将其看成了一次向张邈卖好的机会。

人都说袁绍雅量高致,宽厚爱士,为人仗义,如今看来,只怕也是徒有虚名罢了。

想到这里,刘表暗叹一口气。本来,他还准备借故留在成皋,为袁绍参谋军机,助他击破叛贼。如今看来,怕是没有这个必要了,还是早早抽身吧!

又扯了几句不咸不淡的空话后,刘表便起身告辞了,他身负诏命而来,本来就不能多停留,如今对袁绍失望之余,就更不愿意多耽搁时间了。

在回京的路上,刘表不由得浮想联翩。说实话,袁绍的话,对刘表的触动也很大,特别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一句。其实,以刘表的智商,自然看得出,想要让刘宏痛改前非,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他内心深处依然对刘宏抱有一丝幻想而已。

如今,这一丝幻想,已经被无情的现实撕破,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刘表今年四十三岁,对于古人而言,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年纪了,甚至,已经可以用“老夫”来自称了。因此,对于刘表来说,变革朝局,使自己的政治理想还有时间可以去实现,这个需求已经变得十分迫切。

对于眼下的士大夫集团来说,冀望于弘农王,冀望于皇子弁,大概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弘农王年纪太小了,或者,换句话说,当今天子春秋正富,还有得时间去折腾哩!

想到这里,刘表突然有种莫名的心慌。这倒不是心慌大汉会被刘宏提前玩完,而是在转念之间,刘表突然生出一个连自己都有些后怕的念头——如果能废黜当今的天子,改立弘农王,朝局又当如何?

其实,细想一想,此事并非没有可操作的条件。弘农王的老师卢植是司徒,舅舅何进是大将军,另一位舅舅何苗是河南尹,这已经是一股很强的政治势力了。若是能再得到其他重臣的支持,比如右车骑将军皇甫嵩、司隶校尉袁绍,那可就真的拥有了扭转乾坤的实力。

再加上弘农王的名誉极佳,更难得他的属臣当中,有一大批骁勇善战、手握兵权,又对弘农王忠心耿耿之辈,有了这些人的支持,还怕弘农王坐不上德阳殿的宝座吗?

刘表越想越觉得此事大有可为,但是,真想实现的话,又该从何处下手呢?想来想去,刘表决定,还是先到何进那里探一探口风。

不久之前,刘表还是何进的掾属,有这份关系在,刘表去拜见何进,自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也不会引起被人的怀疑。

见礼毕,何进笑问道:“景升此次去前线宣旨,可曾觑得贼军的虚实?不妨为我说明一二,也好让我心里有个底。”

刘表拱手答道:“启禀大将军,贼军声势浩荡,眼下我军人少,确实难以抵敌。袁司隶撤军之时,荥阳内外,乱民已有五万之数,何况各地听到贼军放粮的消息后,仍旧不断有百姓蜂拥而来,若是继续拖延下去的话,贼军拥众十余万,恐怕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已经下令征发临近郡国的兵力了,还派了鲍允诚(鲍信字允诚)去泰山募兵、毌丘仲雄(作者设定毌丘毅字仲雄)去丹阳募兵,只要袁本初守好成皋,洛阳应该没有什么危险。”何进道。

“这才一年的时间,先有黄巾之乱,后又凉州羌乱,如今,又有黄巾余党在荥阳起事——实乃多事之秋啊!”刘表故意感叹了一句。

谁知,刘表的感叹却并没有引发何进的共鸣,看到何进只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后,便没有了下文,刘表只好继续诱导道:“海内纷乱不断,实乃诸常侍、黄门擅权乱政、贪婪无度、放纵子弟宾客荼毒天下之故也。今将军身为外戚,有元舅之重,且手握兵权,领有劲兵,何不为国家扫除祸患?”

刘表这么说,是先用诛除阉党来试探何进的态度,如果何进有此意,刘表才会进一步劝说何进拥立弘农王,如其不然,刘表自会闭口不言,免得招来杀身之祸——诛除阉党,这是党人一贯的政治立场,没什么好稀奇的;而废立天子,却是有谋逆嫌疑的举动,刘表岂敢轻易说出口?

“景升啊,像你这样劝说过我的人,已经有好几位了。非是我不想为国除害,实在是诸常侍、黄门有天子庇护,若是用强的话,将置天子于何地?又使我日后在天子面前,如何自处?”何进连连摇头。

“大将军!若是放任天子庇护诸常侍、黄门的话,天下只会日益崩坏,最终无可挽救。到时候,恐怕不及弘农王嗣位,大汉的江山就已经覆亡了!”说到这里,刘表偷偷看了下何进的反应,果然,一提起弘农王嗣位的事情,何进便明显上了心。于是,刘表压低声音,紧接着劝道:“大将军,非诛除群阉无以挽救大汉,至于日后如何在天子面前自处,以我之意,当今天子失德,不足以奉宗庙,大将军可效伊尹、霍光故事,废黜当今天子,别立弘农王为帝。”

何进闻言大惊,连话都说不利索了:“你……你……你怎敢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刘表见何进并没有下令将自己逐出去或者干脆逮捕起来,心知有戏,赶忙继续劝说道:“有何不可?与其坐视当今天子将大汉的基业败光,不如拥立弘农王,澄清天下,中兴大汉。大将军若能成就此番不世之功业,必能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何进终于冷静了一些,听了刘表所言,他也不由得怦然心动,然而,一想起窦武的下场,他却禁不住迟疑了。

刘表似乎猜到了何进的心思,道:“大将军可是担心兵变不能成功,重蹈窦武的覆辙?大将军大可不必担心,昔日窦武在军中并无威望,所依仗的五营军士,又是洛阳子弟,素来畏服中官,因此才没能成功。而今,大将军平定黄巾之乱,在军中极有威信,岂是窦武可以比拟的?若是担心五营军士靠不住的话,大将军可以乘着这次荥阳之乱的机会,从地方上多招募一些亲信部曲。再者,弘农王的门下,也有一大批忠诚可靠的将校,当中有不少人握有兵权,足以助大将军鼎定朝局。除此之外,司徒卢公、右车骑将军皇甫义真、右将军朱公伟、司隶校尉袁本初等人,都可以引为外援——如此,还怕不能成事吗?”

何进闻言,登时眼前一亮,要不是刘表这么一说,他还真没想过,拥护刘照的势力,居然如此的庞大。

要说何进不动心,那肯定是假的。何进知道,自己如今虽然身居高位,但是所有的一切,全都是刘宏赐予的,只要刘宏愿意,随时都可以收回。

若是刘宏铁了心要罢免他这个大将军,他又有何能为?无非是让妹子去刘宏那里哭闹,设法挽回刘宏的心意罢了。

可若是刘宏铁了心要废后,或者废嫡立幼,立董侯为嗣君呢?他又该怎么办?

所以说,如今的何进,地位依然岌岌可危,随时都有从高处摔落,摔个粉身碎骨的危险。更何况,如今的宫中,的确有一股势力,意图拥立董侯,与他们何家为敌,因此,何进就更输不得了。

若是采纳刘表的建议,而且能一举成功的话,那何家的地位,才真正称得上是稳如泰山——皇后是皇帝的妻子,太后是皇帝的母亲,这世上只听过丈夫休妻的,哪有儿子不认母亲的?因此,皇后可以被皇帝一言废黜,但是太后,只要皇帝还是她的亲生儿子,那就别想换得了(事实上,在古代的宗法制度下,即便皇帝不是太后的亲生儿子,只要他承嗣的是先帝的大统,那就是太后法理上的儿子,不容更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重生十岁救黑爹 红牌弃妇带球跑 历代风云五千年 先有后爱:豪门总裁的弃妇(全本) 逍遥人生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潇湘书名 吾为人,镇压神明 剑神在此 千万别看纯靠瞎写 小马宝莉逐梦之旅 我靠赚取功德值带飞全家 综影视知名贤惠人小秦氏穿越之旅 都市皇宫 末世虫潮 我能提取熟练度 穿到八零,麻辣警花变成反派后妈 重生之神级明星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犬子汉高祖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之重振北疆 大宋暴君 战火与权力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三藏还俗 大唐躺平王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铜镜约 玉符传奇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云起惊鸿客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清宫秘史十二章 巨宋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三国之最强皇帝 剑花如梦 - 三国之最强皇帝txt下载 - 三国之最强皇帝最新章节 - 三国之最强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