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正要挂断电话,突然脑海中传来一个大胆的想法,随后好奇的询问这位引力波专家道。“科瓦什琴娃女士,我有个问题想要咨询您一下,这也是我的突发奇想,如果您觉得很荒诞无奇,或者没有科学依据的话,你就当我没有说过。”
此时科瓦什琴娃也被对方的话语,引来了不少兴趣,旋即微笑的鼓励道。“老板您有什么突发奇想?说来听听,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欲言又止的尼古拉,最终还是说出来道。“你们相信穿越时空吗?或者说穿越时间回到过去?我之前连续做了好几场相同的梦,梦里的有高等文明通过超光速来打破时间的壁垒,把人的灵魂又或者加密数据送往了过去。
而且这个方法打破光速的条件之一就是引力波,更加准确的来说,穿越时间线,就是通过引力波收集器。在引力波收集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开启时间通道,利用数据编码把某些未来的东西送到过去。
当然了,这会形成时间悖论,因为改变了过去就改变了未来。也有可能改变过去之后,那么就会存在一个多维宇宙概念。你还是你,你又不是你,不知道这些有没有一丝科学依据。”
科瓦什琴娃突然听到尼古拉的这个提问,顿时也陷入沉思状态。半晌之后再次回答道。“老板,不得不说,您的这个想法非常奇特。在物理学角度上说,我只能回答你,不一定。超光速之后的‘奇点’我们无从得知,而且您说的引力波收集器,很有想法。
虽然我不知道它的原理是什么,要想收集引力波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当下只知道引力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这个收集方案怎么收集,将会是非常大的难题。
此外肉身穿越过去确实不现实,当然这个不现实也是因为我们科技还做不到,它的难度比软件编码意识确实要难很多。而且您刚才说的,数据编码又牵涉到计算机和大脑学科范围,如果是灵魂的话,可能牵扯到中微子学科,请恕我真的无法回答您的问题。
不过最后一点,多维宇宙理论也是目前科学界争议最大的一点。如果能够做到逻辑闭环,那么多维宇宙就不存在。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可能会存在。时间线从一条长河变成无数条小河,时间、多维宇宙理论,这些都是困扰着我们科学的难题。
不过您的这个假设很有意思,虽然我们无法回答不过确实有探讨的价值。”
没有得到答案的尼古拉也不气馁,毕竟高等文明的东西又或者超高级别的宇宙自然偶然现象,当下的科学知识怎么可能解答。就比如你回到古代,指着放射性铀235说,这玩意能够产生比肩太阳的能量,估计当地人会把你当成神棍或者傻子对待。
回过神来的尼古拉笑呵呵的回答道。“是的,我也感觉不可能。毕竟是梦境嘛!当然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好了,我准备在蓷特上转发你们的最新引力波论文,记得信息发布出去和我说一下,毕竟这种大喜事,一定要让全俄国人,不,是全世界人知道。这是我们俄国在科学界的高分答卷。”
科瓦什琴娃也是笑嘻嘻的回答道。“那必须的,您才是我们俄国科学界最大的老板!”
挂断电话的尼古拉看了一下时间,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开奖时间快到了,不知道这次会不会有针对性。现在俄国竞争项目有: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千里眼望远镜项目贡献);
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与贡献(乌拉尔大型粒子对撞机贡献);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巴拉科沃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室贡献);
在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LISA-Rc项目贡献);首次发现太阳系外行星;发现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致密天体(千里眼望远镜项目贡献);
费尔斯瓦列夫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写成多功能细胞,细胞核重编程技术(莫斯科玛利亚圣母医院);此外还有几个极有竞争力的发现合成量子点;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发现细胞自噬的机制等项目,这些分别冲击物理学奖、医学奖和化学奖。
至于和平奖和经济学奖,听听就好,千万别当真,因为已经被腐烂掉了。如果按照科学的严谨,物理、医学和化学,做手脚的难度都比较高。
这次俄国实现了,阿美莉卡和欧盟那边还未实现,这也是对诺贝尔评选机构的一次重大考验。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而当下搞科学研究想要出名,人家只会记住第一名,又或者机器设备的发明和发现者。
很多科学理论公式、宇宙天体又或者理论原理都会以发明者又或者发现者命名。就是让后世的人记住,前辈人才对科学和文明的贡献。
伯力时间10月2日下午,尼古拉看到科瓦什琴娃发过来的信息,于是在LISA-Rc项目蓷特官方账户上,转载了一篇引力波文章。内容编辑如下。
【我现在给大家公布一个好消息,刚刚来自LISA-Rc项目组研究单位发来过的好消息,让我感到非常高兴。根据该项目的负责人科瓦什琴娃女士和我沟通,爱因斯坦他老人家是对的。
我们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为了科学的严谨性,从上午发现到现在,经过反复论证以及‘雄心五号’超算的研究,最终得出这一结论。
这个引力波代号为RSxw,就是被探测到的引力波。也就是说在1500万光年之外,大约有一颗25倍以上太阳质量的恒星,经过核聚变演化,最终向内坍缩,坍缩到一定程度就导致超新星爆发。
经过我们测算,爆炸的瞬间能量就已经超过5个太阳。因为距离我们遥远,此刻那边早已经是一片星云。下一步将会采用‘千里眼’望远镜进行观测拍照,如果亮度增加四五个亮级别,那么这件事情就100%被证实。
(本书内容纯属架空历史,不要过分解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